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的那一番夜景,还真的将贾贵给吓了一个够呛。
贾贵的这个回答,李向阳还真的有些不怎么好回答,说是也不对,说不是也不对,没有法子,李向阳看着贾贵,一本正经的胡说道:“贾队长,这个问题,我不晓得该如何回答你,因为我们都是组织的人,组织的人都是。。。。。。。。”
“李队长,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我贾贵,就是有些害怕。”贾贵突然有了一股打退堂鼓的想法,“要不晚上的事情,咱们别做了,实在不行可以换到明天啊。”
“贾队长,内奸的猜测,是你提出来的,开棺验尸的想法,也是你建议的,怎么事到临头,你退缩了。”
“这不是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吗。”
第361章 开棺验尸(求多余没用的月票)
皓月当空。
月光照应下,整个大地陷入了一种怪怪的朦胧美。
只不过这种朦胧美感下,却是一种令人作呕的惊悚画面,比恐怖片里面的剧情还恐怖十分!
挖坟!
不不不。
这个时候用挖坟这个词汇来形容,是不对的!
应该用开棺验尸这个成语来描述和形容!
挖坟这两个字给人一种有损阴德的味道,开棺验尸则给人一种追求真相,追求真理及给人洗刷冤屈的内含。
两者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一个听着高大上,一个听着猥琐。
挖坟给人一种感觉,给人一种害怕的感觉,而开棺验尸则会在这种害怕的感觉上,寻求到一丝莫名的心灵藉慰。
要不然贾贵估计都无法面对那十三座小小的坟茔。
月光笼罩下,十三座没有任何名字标牌的坟茔,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未明的东西。
贾贵害怕,他目光所及之处,十三座坟茔使得贾贵整个人,头皮当时就是一麻。
可不是贾贵在装,而是贾贵整个人从脚到头顶,从内而外,都在泛着一种强烈的害怕。
有些事情说跟做是有区别的,就如贾贵眼前要做的事情,说没什么,可以吹这个牛皮,但真要是做起来,还真的有些发憷。
说起来,也是怪异,贾贵也不是第一次见血,也不是没有杀过鬼子。
当初暗地里杀鬼子的时候,贾贵可是狠辣的厉害,犹豫都没有犹豫,径直趁着鬼子与游击队交火的有力战机,从鬼子后面给了鬼子一枪。
杀过鬼子,手上也见过血,故不应该存在害怕。
可是不晓得什么原因,贾贵面对十三座坟茔,愣是泛起了一股强烈的恐惧,整个人都在微微的发着颤抖,这是一种害怕的表现。
或许是因为眼前的十三座坟茔中,有贾贵的同志吧。
与贾贵不一样,李向阳面对十三座坟茔,整个人肃穆了很多。
借着微微的亮光,贾贵很是清晰的看到了李向阳脸上有着一丝落寞的悲伤。
想想。
贾贵对李向阳脸上的这种没落的悲伤,表示理解。
里面躺着的人,毕竟是李向阳志同道合的同志,闹不好还是一起杀过鬼子的熟人。
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但是现在由于某些事情,不得不在他们死后还得打扰他们,这或许就是李向阳落寞悲哀的一个原因吧。
贾贵这么猜测着。
约停顿了十五六分钟的时间,李向阳有了动作,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瓶青城市当地赫赫有名的特产白酒,草原焖倒驴,这种酒高度酒,价钱好贵。
估计就是连李向阳平常都舍不得喝,现在李向阳将这种价格昂贵的草原白酒拿了出来,用嘴咬下瓶盖儿,一点儿一点儿的将酒倒在了十三座坟茔面前。
一边倒着白酒,李向阳的嘴里还一边说着什么话。
由于声音很小,贾贵听的不是太清楚,不过贾贵猜测,应该是李向阳在说他为什么要开棺验尸的理由吧。
“李队长,你的心情,我贾贵理解,我贾贵也如你李队长一样,只不过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做,他们会理解的,他们也希望咱们追查到真凶,替他们完成任务!”在李向阳给十三座坟茔都倒完酒之后,贾贵朝着李向阳算是安慰般的讲述了一番话。
这番话。
贾贵是硬着头皮说的。
说是安慰李向阳,其实倒不如说是在安慰贾贵自己,明面上安慰李向阳,暗地里确实在鼓励贾贵自己。
这些人,因为黄金,惨死在这个地方,如果真有内奸的话,他们一定死不瞑目,开棺验尸就是为了查清真相,看看到底有没有内奸。
有内奸,李向阳他们等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线索目标,顺着这个线索目标追查下去,就可以找到真凶,找到那批皇军。
反之,要是没有内奸,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贾贵说的这番话,李向阳理解,他用一种听不出是好,也听出是坏的语调,朝着贾贵说了一声,“贾队长,你说的对,有些事情,我们不做,别人也会做的,我想他们也一定希望我们替他们完成任务!”
也不晓得是不是早有准备的缘故,李向阳随手旁边的一座坟茔旁边,取出两枚铁锹,交给了贾贵一把。
看着李向阳递来的这把铁锹,贾贵似乎有些惊愕。
在贾贵的计划中,挖坟这样的事情,不应该是他贾贵做的,应该是李向阳做的,但是李向阳没有放过贾贵的意思,要贾贵跟他一起做这个开棺验尸的事情。
头发发麻的贾贵,吞咽了一口唾沫在肚子中,随即又将唾沫唾在手心,两只手合在一起搓把了搓把,朝着十三座坟茔挨个说了几句软话,然后与李向阳开始做起了开棺验尸的事情。
应该是条件有限的缘故,李向阳在埋葬这十三位战死战士的时候,并没有用棺材,而是用树枝简单的替他们遮挡了一下。
因此贾贵他们开棺验尸的过程很是顺利。
不长时间,十三座坟茔便全都被贾贵和李向阳两个人合力挖开,想必是时间稍微有些长的缘故,尸体有些腐烂。挖开坟茔的一瞬间,一股扑鼻的臭味,直直的朝着贾贵和李向阳涌来。
太臭了,简直臭不可闻。
贾贵抬起头,用手扇了扇面前的空气,以期这样可以赶走那些呛鼻的臭味,怎奈扇了好一会儿,屁事不顶,反而愈发的臭了。
得另想招。
贾贵麻溜的从这个布口袋里面,找出两块手绢,顾不得新旧,径直撕巴烂了,然后将其塞在了鼻孔里头。
鼻子被烂手帕塞住,似乎一下子不臭了。
“没办法,条件有限,没地方去给他们找棺材,希望他们原谅吧!”李向阳没有如贾贵那样,用这个东西塞住自己的鼻孔,而是看着面前的十三具尸体,整个人泛起了了无限的落寞。
或许因为打搅了十三位烈士的安息,感到淡淡的自责。
答案呼之欲出。
护送财神的战士,一共有十三个,战后,李向阳找到了十三位战士的遗体,将其安葬,现在他们又挖出了十三位战士的遗体。
躺在土坑中,已经腐烂的13具尸体似乎已经说明了答案,也就是贾贵关于内奸的那个猜测,是错误的。
李向阳有些失落,也是因为如此。
要是在十三座坟墓之中,只挖出十二具战士的遗体,李向阳也不会如这般落寞。
可现在。
十三座坟茔当中,挖出了十三具尸体,李向阳自然感到落寞,他觉得自己让十三位战友死后还不得安身。
贾贵皱了皱眉头,每当想事情的时候,贾贵都喜欢习惯性的皱皱眉头。
他当初的猜测,一共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那个人诈死。
既然是诈死,那么坟茔中,就应该只有十二具尸体才对。
但现在。
十三座坟茔中,挖出了十三具尸体。
贾贵对其诈死的那种猜测,只能执行第二种。
那个人,的的确确是诈死,但却为自己寻了一个替死鬼,那个将他从坟茔中救出的人,就是那个人的最终替死鬼。
“李队长!”贾贵朝着李向阳叫唤了一声,他想把自己对于内奸诈死的第二种猜测,跟李向阳交代交代。
也不晓得是不是李向阳晓得了贾贵对内奸诈死的第二种猜测,在贾贵叫唤他的一瞬间,对土坑中腐烂的十三具尸体,挨过检查了一遍。
十三具尸体,均为男性,李向阳还在其中几具尸体上面,认出了某些特征,确认这些都是护送财神,遇鬼子,与鬼子激战战死的英烈。
莫不是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
面对李向阳给出的答案,贾贵对于内奸诈死的那份推测,自我产生了怀疑。
第362章 线索(求月票)
事实证据皆在眼前,这使得贾贵对于内奸诈死脱身的那种猜测,瞬间如泡影一般的归于了虚幻。
十三座坟墓当中,挖出了十三具遗体。
这十三具遗体,经过李向阳的仔细辨认,确认为护送财神的十三名战士。
既然已经确认没有内奸,内奸诈死脱身的这个事实猜测,到这里似乎就要告一段落了,只不过贾贵不这么认为,这件事当中还存在大量的谜团。
第一个谜团,如果没有内奸,如果财神不是晓得队伍中有内奸,那他为什么要将本来运送青城市的黄金,提前藏在了某个地方。
这是谜团之一。
第二个谜团,财神带着三百五十公斤黄金由十三个护送战士途径青城市,这件事被严格保密,就算与财神接头的李向阳,也是在财神快要到达青城市范围内,才晓得他要与财神接头,接头地点还是李向阳的上级领导亲自说给李向阳的。
依着李向阳给贾贵作出的解释,当时李向阳一直以为财神带来一份很是重要的情报,完全没有料到会是三百五十公斤黄金。
一个连李向阳都不晓得的内情,为何会被鬼子给截获,继而发生战斗?
这是第二个谜团。
如果用巧合两个字来解释财神遭遇到鬼子这件事,那这个巧合,也太巧合了吧。
正所谓太多的巧合,就不是巧合,而是预谋。
即人为安排的巧合!
至于第三个谜团,更是困扰着贾贵。
财神的身份严格保密,就是组织内部知晓财神的人,也极少。
此种情况下,鬼子为什么会将财神拘捕起来?
通过贾贵自己在鬼子监狱当中所看到的那番场面,鬼子即便抓获了财神,也没有知晓财神的身份。
事关三百五十公斤黄金,鬼子不可能不小心。
只因为鬼子不晓得财神的身份,整件事情才愈发的充满了迷雾。
按照常规,财神被鬼子伏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财神不但便衣出行,手中还握有一份鬼子的特别通行证。
这份儿特别通行证,就是连当时的青城市一把手山田一郎也不敢违背。
这般万无一失的行程当中,却偏偏出现了意外,遇到了鬼子,继而与鬼子发生激战,护送战士被打死,财神被抓走。
激战的时候,财神手中的特别通行证为什么没有起到效果?
贾贵眼睛眯缝了起来。
他想到了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护送财神的队伍中,有这个内奸,内奸毁掉了财神手中的特别通行证,故面对鬼子的时候,财神拿不出特别通行证,自然也无法用特别通行证压制鬼子。
第二个可能性,财神手中的特别通行证在,只不过鬼子没有承认这张特别通行证。
什么情况下,鬼子才会不承认这张特别通行证。
只有在鬼子是假冒的情况下,才不会认可财神手中的特别通行证,财神也无法凭借手中的特别通行证过关。
鬼子是假冒的,谁假冒了鬼子?
内奸的同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三百五十个公斤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在人性的刺激下,意志不坚定的其中的一个护送战士,心里生出不该有的念头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眼前的这一幕,又该如何解释?
十三个战士,十三座遗体。
贾贵的眼神,变的飘忽起来,脸上的愁绪也愈发的严重,可脑子却异常的清晰。
这件事,根本没表面上那么简单,就因为十三座坟堆当中挖出了十三具尸体,这十三具尸体当中,有四具尸体的面目是看不清的。
李向阳说过,这十三位战士的致命伤,都在胸口,面目不存在看不清的可能性。李向阳当时埋葬十三位战士遗体的时候,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他是从脸上认出这十三个战士的。
这是一个困扰贾贵的谜题。
为什么十三具尸体当中,会有四具遗体看不清脸面?
这里面也有腐烂的因素,但是跟旁边其他九具尸体比起来,这四具遗体腐烂的也太快了吧。
贾归顾不得害怕,也顾不得发臭,蹲下身体仔仔细细的检查起来,越检查,越是心凉,头脑也越发的糊涂。
他陷入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当中。
坚持也不是,不坚持也不是。
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