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他也未必喜欢这么做,但他也不能就这么撒手不管,回成都颐养天年。
他和刘禅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处理,他是托孤大臣,蜀汉丞相,如果他揽事太少,那蜀汉还要他这个丞相做什么?如果揽事太多,明摆着就是架空刘禅。
所以,他只能一步步地,走向他必然的宿命。
死在,那北伐的路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想着想着,诸葛亮来到了青城山,他没有带任何人,难得有一点时间,出来走走,正好可以换个好心情,然后回去继续工作。
走在半山腰上的时候,诸葛亮注意到了一个人,一个从山上走下来的人。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又或许是内心的共鸣。
总之,他停下了脚步。
那个人也停下了脚步。
他和那个人很有默契的,同时都停下了脚步,互相看着对方。
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道不清说不明,但诸葛亮清楚,那个人的心里一定也有和他同样的感觉。
“汉,丞相,诸葛孔明。”
“魏,大司马,郭奉孝。”
无论是江晓还是诸葛亮,都未曾想到,他们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见面。
青城山上的茅草亭里,上官玉看着面前的二人,心里十分意外,还有一点小紧张。
这种情况下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坐在他面前的,可是蜀汉的丞相,和魏国的大司马。
这俩人手中握着的能量,足以颠覆整个天下。
而现在,他们竟然在他上官家的亭子里见面了。
嗯,这个得记下来,他们之间的谈话也得记下来,说不定千百年后,这份记载会变成极为重要的史料……
“很久以前,我就想和你对弈一局。”
石桌的棋盘上,黑白二子交错相织,江晓按下一颗黑子,开口说道。
“可惜,我没时间了……”
“我们一直都在对弈。”诸葛亮突然开口,“从我担任丞相开始,从你成为大司马开始,我们之间的对决就已经开始了。”
江晓的手微微一愣,嘴角上扬了两分。
“确实,我们的对决早就开始了。”
庸人看到的,只是魏蜀之间的对决;能人看到的,是天下大势的归属;而她和诸葛亮看到的,却是这个时代的命运。
汉末数十年,世风日下,道德败坏,世人皆虚妄造作。
自春秋战国以来,这是一个最为黑暗的时代,世道人心,每况愈下。
这个时代的世人,他们知家族、知郡守、知恩公,却不知朝廷、不知天下。
天下熙熙,唯利而已,在这个时代,被发挥到了极致。
时代黑暗了,人心黑暗了,社会上失去了一种名为正大光明的精神,这必将导致整个华夏的黑暗,整个民族的黑暗。
所以有一批人站了起来,他们拥有杰出的才能,他们站在风浪的最前端,默默扭转着江河日下的世运。
这其中有曹操、有荀彧、有诸葛亮、甚至也有刘备。
而她和诸葛亮,正好站在了两个极端。
诸葛亮以正道自勉,以公德为先,企图逆世而上,力矫世弊。
而她,顺世而下,应着这个黑暗的时代,用最为血腥的方法,妄图建立起稳固的统治。
手握屠刀,剔骨天下。
非以正道立国,又何求天下以正道对君?
从一开始江晓就已经预料到,魏国……或者说魏朝以后的命运,必然是伴随着无数的血雨腥风。
宗室和世家之间的对决绝不会停息,无论是哪一方获胜,带来的都只有鲜血。
虽然她已经提前安排好了曹植和小柏,这俩个有天才之资的人来把握朝纲,可他们也终有命尽之时,他们又能庇护这个天下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五十年?
她定下的游戏规则,对参与者的要求太高,一旦朝廷力有不逮,引发的局面只会是杀戮和鲜血。
虽然江晓一直将世家视为蛀虫,但无可否认的是,在更多的时候,世家都是这个天下的标杆,是这个民族的气节之所在,是整个时代的道德之模范。
他们若是死绝了,这整个民族的文明和道德,还不知道要后退多少年。
这就是她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决。
或者说,是这个黑暗的时代,和这些企图逆天改命者之间的对决。
若诸葛亮赢了,或许就能一举扭转这个败坏的世道,重新恢复这个民族应该有的气节。
若她赢了,从今往后数百年,天下都将是一片黑暗。
等哪一天,这天下又出现了一个惊才艳艳之辈,或许才有机会再一次去扭转这一切。
“你认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江晓开口问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样回道。
他不知道谁能赢,但只要竭尽全力,便是问心无愧了。
“你有没有想过,去拯救这个世道人心?”诸葛亮又开口问道。
拯救?
江晓沉默了。
这一世,她似乎从未想过这个词,从开始到结束,她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权谋而权谋,为了博弈而博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独善其身。
后悔吗?向往吗?
或许有一点……
“可惜,我的时间不多了。”江晓起身,准备离开。
“问天下之事何以为之,唯尽力耳。”
诸葛亮的声音,从身后远远传来。
第二百一十章 这是甄宓留给你的
又是一场绵绵的秋雨,水滴在大司马府后院的湖面上跳动着。
穿过重重雨幕,来到光线昏暗的内室里,一个白发老人正端坐在床榻之上,向身前的二人交代事情。
干瘪的嘴唇以极其微弱的幅度迅速翕动,气氛明明紧张得快要令人窒息,偏又仿佛能听到一种气定神闲的韵律。
“迁至兖州的乌丸人,这几十年来可有异动?”江晓微闭着眼,开口询问。
“小事不断。”曹植回道。
“异族,心异。传令,将那几十万的乌丸人全部拆分,彻底打散至各州各郡,每县不可超过百人,若有不从者,杀无赦。”
两个民族的融合需要时间,在乌丸彻底融入中原之前,江晓只能尽力抹除他们祸乱天下的可能性。
魏国的县城数量成百上千,在每县的上千居民中塞下一百个乌丸人绰绰有余。
百年之后,这些乌丸人将会彻底忘记他们的出身,忘记他们曾经的仇恨,在他们的心里除了柴米油盐,就只会剩下朝廷和天子。
“羌胡已灭,数十年内鲜卑也无力南下,西域诸国不成气候,无需理会……北方,也只剩下南匈奴了……”
江晓想起了去卑和呼邪,还有朱灵的二姐朱芸。
去卑惧怕魏国,没有那个胆量会去造反;呼邪身旁有朱芸在,应该也不会有南下中原的想法……
但还是不妥。
南匈奴人口数十万,全部盘踞在黄河并州一带,一旦中原发生祸事,他们便可大举南下,祸乱中原。
曹操生前曾把南匈奴分为五部,除了去卑以外,每部都设立了不同的首领来领导,意在利用南匈奴之间的内部矛盾,让他们互相牵制和消耗。
但此举只在魏国强势之时有用,一旦魏国稍有衰弱,便将后患无穷。
不能把他们就这么留在那。
江晓想了想,开口道:“关于南匈奴,我有三道命令。第一条,十年之内,用一定的补助,鼓励南匈奴族人和汉人通婚,无论男女,成婚后,必须迁往中原居住。
十年之后下达第二条,强制要求南匈奴族人和汉人通婚,若有不从者,查抄家产,发配充军。
平灭吴蜀之后下达第三条,将南匈奴五部全部迁往江南吴地,按处理乌丸人的方式来办。”
“嗯。”曹植和小柏同时点头。
本来,只需调集大军,突袭北上,就能毕功于一役,将那几十万人全部坑杀,彻底解决南匈奴的隐患。
但想了想,江晓还是决定用这种较为温和的方法,来处理南匈奴的问题。
这其中固然有朱家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她不想再杀人了。
小乔的死,终于让她清醒了一回,不说变回原来的模样,但至少,江晓也想弥补一下这一世的错误。
或许这样,等她醒来后,也不会失望太多。
“我死之后,尽量不要挑起战争,国内应以休养生息为主,轻徭薄赋,陛下那边我会去说。
此外,兵不可废,对于吴蜀两国不可操之过急,时机会到的,在那之前,我们只需做好准备即可。”
顿了顿,江晓又将目光转向小柏。
“立下规矩,外戚不可干政,违者天下当诛,别走了后汉的老路,朝廷的组成只能有三部分,宗室、世家和寒门。
后宫之主,首先考虑品德和才能,尽量别选世家女,这一条要传下去。”
“是。”小柏低头应道。
她知道江晓这句话的意思,曹植已经被江晓内定为了下一任皇帝,而她将会以曹植皇后的身份进行辅政。
江晓允许后宫参政,却不允许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这看似有些矛盾,毕竟自古以来后宫和外戚都是紧密结合的。
但魏国的情况有些特殊,军中大权一直都握在曹氏宗亲的手里,况且在之前的几番政令下,宗室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不出二十年,魏国宗室的势力便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这些掌权者,都是陪着皇帝一起长大的,和宗亲封王生疏,彼此之间感情深厚,忠诚度有保障,造反的可能性较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戚很难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江晓想要的,是一个尽量没有背景,有着足够才能,可以辅助皇帝的贤内助,这也是她选择小柏的原因,她也希望小柏能把这一点传下去。
“如果可以的话,就把小家伙们放出去历练历练,深宫中,养不出什么好皇帝。”仔细想了想,江晓又加上了这一句。
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有如此啰嗦的时候。
差不多,她已经把能嘱咐的都嘱咐完了,本来她还想说说世家的事,但仔细想一想,还是算了。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再往后的事,就不是她该操心的了。
况且,面前的这二人也不是什么庸人,有些事,他们知道该去怎么做,无需她过多的去插手。
不过有一件事,倒是需要她亲自来动手。
“传令,以我的名义,铲除河内司马氏,夷三族,一个不留。”
“咳咳……”
迷糊间,有一个人影伴随着阵阵咳嗽声走了进来。
“陛下。”曹植和小柏起身对曹叡行礼。
“听说大司马时日无多了,朕想过来和她说两句话。”
曹叡是穿着便服来的,手中提着个包裹,不断地咳嗽着。
曹植和小柏闻言退到房外,江晓抬头看着曹叡,微微一笑。
“陛下怎么有时间跑来看我了?”
其实在曹叡登基以后,二人在私下里就几乎再没有见过面了,其中原因,俩人都清楚。
“朕百年之后,谁可继承大统?”曹叡直接开口询问。
“曹植。”江晓回道。
“唯他一人?”
“唯他一人。”
“也好……”曹叡点点头,抬手将手中的包裹丢给江晓。
“这里面的东西是母亲自杀之前拜托我交给你的,当时我心中怨恨,故意将它隐瞒,如今……希望你别因此记恨我……”
曹叡说着,人已经走到了门外,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老东西,你竟然没熬赢我……”
曹叡走了,江晓却看着这个包裹愣愣出神。
这是小宓留给她的,江晓几乎是颤抖着手将其打开。
里面只有两样东西,一件衣服,和一封信。
江晓记得这件衣服,那是在邺城,她和甄宓第一次见面时,她给甄宓披上的那件白袍。
几十年过去了,这件衣服还是如同当年那样,上面再没有血迹,那是甄宓一点一点把它们洗净的。
放下衣服,当江晓打开那封信的时候,眼泪再也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
信里只有四个字——【记得回头】
我一直都很喜欢你,从你递给我那件衣服开始,从我们第二次见面开始,从你今天早上第一个将我推进马车里开始……从一点到很多,直到装满。
是嘛?那我也给你点面子。
奉孝啊,我们一起入轮回好不好啊?
嗯?姓郭的你竟然想杀我?看我不先掐死你!
所以你的意思是自从遇见我,你就开始倒霉了?
不,我在这里等你。
当你面对光明的时候,黑暗就在你的身后;当你面对黑暗的时候,光明同样也在身后。奉孝,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你觉得自己已经陷入了黑暗里,那千万不要忘记,只要转个身就行了。
耳边突然响起了好多话,那都是同一个人的声音。
她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