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需要照顾郑氏,也要照顾妹妹。
再过不久,静儿也会被送到这内文学馆里学习,如果可以的话,她想和妹妹一起永远留在这里,像老学士这样,一直守着这座巨大的书库。
这里虽然无趣,但至少要比外面的世界平静安定。
听了婉儿的话,老学士没有再说什么,就像往常一样,内文学馆里再度陷入了安静之中。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武皇后的取舍
太子李弘是李治和武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正是依靠着这个儿子,武皇后才真正巩固了她在后宫的位置。
因为弘的诞生,使原本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迅速地失去了她们原本的位置,并最终被武皇后残忍迫害。
在母亲的保护下,弘在后宫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着,他几乎没有遇到过任何一点来自外界的伤害和干扰。
过于安逸和养尊处优的生活,导致了弘的单纯、懦弱、甚至是无能。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弘,却在某一天突然做了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
他在私下里探望过他那两个被关在关在牢狱里的姐姐,宣城公主和义阳公主。
她们都是萧淑妃的女儿,曾经也是皇帝的掌上明珠,但自从萧淑妃被武皇后杖杀后,就连她们的父亲都不敢站出来保护她们。
但弘却这么做了。
他不忍看到姐姐在牢狱里的悲惨境地,于是他在满朝文武的面前恳求自己的母亲,放过那两个已经奄奄一息的公主。
善良却又愚蠢。
弘的行为,无疑是在文武百官的面前指责自己的母亲丧尽天良,无疑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狠狠地扇了她一巴掌。
弘,背叛了武皇后。
她在皇宫里摸爬滚打了太多年,也见过了太多的残忍血腥,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以后也经历这一切。
所以她挺身而出,用尽一切手段去为她的孩子拼杀出一个安全的环境,她用自己的心狠手辣换来了皇子们的无忧无患。
武皇后不会放过那两个可怜的公主,因为她也是从下面一点一点爬上来的,她不可能留她们一条生路,等未来的某一天,她们羽翼丰满了,再把她自己的儿子从东宫的位置上拽下来。
于是,武皇后很豁达地答应了,仿佛就是在说一件很普通不过的事。
她说那两个女孩已经长大了,也应该下嫁了,她还在文武百官的面前大肆赞扬了弘的仁德善良。
然后,她很快就把这两个公主嫁给了朝中两个极为微不足道的小官,在堵死了她们的路的同时,也堵死了朝中的悠悠众口。
武皇后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十分平和,但无论是她还是弘,他们的心里都明白,在他们母子中间已经有了一条隔阂,一道裂缝。
从此,弘开始疏远武皇后,因为他终于看清了自己母亲的狠毒,并且知道,以母亲的秉性,她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敢违背她的人,就算那个人是她的儿子。
弘处处防备,但最终还是防不胜防。
在一次其乐融融的家宴中,弘拖着病体来了,他的父亲、母亲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也都来了。
武皇后紧紧拉着弘的手,温柔地劝说着,她说她希望他们母子能就此放下以前的所有不快,她希望她们能再次回到最开始的时候……
就这样,武皇后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弘就死了,七窍流血而死。
又是这样,在一次其乐融融的家宴中,上一次是魏国夫人,这一次是太子李弘,下一次又会是谁?
这是这个家庭中第一个亲人的死亡,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既然已经死了一个了,那么再死一个,这又有什么区别?
李治对此,什么也不敢说。
面对弘的死,武皇后悲痛欲绝,她废朝三日,让天下同哀,她甚至动用了大批的钱财和数以万计的民工,以天子的规格,在洛阳郊外为太子修建了一座庞大的陵墓。
武皇后究竟爱不爱自己的儿子?或许吧,但在儿子的和权力之间,她最终选择了权力。
弘暴死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后宫,传到了永巷,在那些女人为这位善良的太子哀叹时,武皇后毒杀自己儿子的消息也在这里飞速流传着。
永巷里的女人对这种消息是喜闻乐见的,因为她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被武皇后“送”到这里面的。
“先生,那些话是真的吗?”内文学馆里,已经十三岁的婉儿忍不住开口问道。
“什么话?”
“武皇后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
老学士沉默了,他没有回答,但婉儿却听到了答案。
在老学士的口中,她听到过太多关于皇后的事情,但那些都是好的,武皇后勤奋好学,她有着超越常人的才能,所以她才能坐上皇后的位置。
武皇后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在之前,婉儿心里一直这么认为。
然而今天,这个正面的形象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仅仅只是因为他违背了他的母后,仅仅一次。
“是为了什么?”婉儿再次问道,她心里隐隐抓到了什么东西,但她又不敢确信。
“……”
老学士仍然没有开口,他如同往常一样一动不动地坐在黑暗中,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解答婉儿心中的疑虑。
但这一次,婉儿自己找到了答案。
“是为了权力吗?”
烛光照耀在她的脸上,照亮了她那有些疑惑,却又理应如此的表情。
“权力比自己的儿子还重要吗?”
这一瞬间,婉儿似乎明白了很多东西。
古籍上的知识在这一刻突然“活”了过来,她理解了秦宣太后、理解了前汉吕后,也理解了魏朝的柏太后为什么会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
那是因为她们都爱上了同一样东西——权力。
她不止一次地在书上看到过这个东西,她知道它、明白它、了解它,但却从未真正地接触过它。
忽然间,她对这种东西也有了一丝兴趣。
“婉儿,政治上的事,不是人能随意左右的。”老学士终于开口了。
“老先生,我想出去看看。”婉儿开口说道。
她向往起了外面的世界,这不是因为她已经厌倦了永巷,厌倦了这里,她仍然喜欢这里,但她也向往外面。
她没有忘记母亲和妹妹,相反,她们一直都是她心里最重要的,但她还是想看看,那个能让武皇后放弃自己儿子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种好奇,婉儿也想看看,这东西能不能让她也放弃她心里最重要的。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离开永巷
时间在流逝,在朝廷中辗转周旋,游刃有余,使武皇后越来越坚信自己有着掌管天下的能力和才华。
她不再怀疑自己,反倒是对朝堂上那些愚僵的大臣们感到越来越不满。
她越来越需要一些年轻,并且富有才华的人成为她手中的利刃,替她打破朝堂上的那种死闷。
她也曾提议要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可她的这项提议在实行起来的时候几乎可谓是举步维艰。
她知道那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在阻碍着她,可她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对他们做什么,毕竟李治还活着,这天下还是李氏的天下,不是她武媚娘的,尽管大唐的权力实际是在她的手上。
带着这种种无奈,武媚娘找到了自己曾经的先生,内文学馆里的老学士。
“上官婉儿。”老学士没有任何犹豫地说出了这个名字。
“上官婉儿?您是说上官家的那个余孽?”武皇后不确定地问道。
“没错。”
“不可能!”武皇后当即拒绝,“我绝不会用她!纵使她有着天大的才能我也不会用!是我下令夷了上官家的九族,她这样的人就像是一把匕首,留在我身边,她随时会把自己刺进我的胸口!就让她,让她们母女永远老死在这永巷!”
“我保证,她会帮到你的。”老学士似乎没有听到武皇后口中的坚定,他继续推荐着这个女孩。
“你就真的这么确信她?”武皇后有些不可思议。
“没错。”
“为什么?”
“直觉,就像当初我相信你那样,现在我也相信她。”
“你就这么肯定?”
“以皇后的气量,难道还容不下区区一个婉儿吗?皇后如果愿意摒弃前嫌,大胆启用上官仪的孙女,所收获的,必然是文武百官的钦佩,就算是那些大臣,也不能不因你的勇气和度量而对你折服。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既俘获了文武百官的人心,又收获了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而且,婉儿她其实崇拜你,她至今也不知道她的身世,以后也绝不会知道……”
武皇后犹豫了,老学士说动了她,但在她心里,还有一点点地不放心。
“我需要的,是一个能常常留在我身边的人,如果非得是她的话,我终究有些不安,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我除掉这丝不安?”
老学士沉默了一下,开口道:“臣听闻,在西域的夷族中有一种神奇的巫术,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法,他们可以修改一个人的记忆,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一个人,并且不会对那个人造成任何损害,皇后如果需要,可以去寻找一番……”
“那好。”武皇后终于下定了决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冒这个险……”
老学士其实还想推荐一下静儿,这个只比婉儿小一岁的女孩,有着和她姐姐一样出众的才华。
但他明白,允许一个婉儿在身边,这已经是武皇后能容忍的极限了,所以在婉儿和静儿中,他最终选择了婉儿。
这并不是因为她们之间那不存在的优劣,老学士只是认为,婉儿或许比静儿更合适生活在武皇后身边。
仅仅第二天,老学士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婉儿。
他如同往常一样就坐在她对面的黑暗中,用那尖锐又带有沙哑的声音,说出了那个让婉儿有些震惊的消息。
“皇后她真的要召见我?”
老学士再一次点头,混浊的眼中带有一丝欣慰,就像当初他看着武皇后离开永巷时的那样。
“为什么?”婉儿问道。
“因为她需要你,她太累了,只有像你这样的女孩,才能帮助到她。”
“像我这样?”
“聪明而又富有才华。”
“什么时候?”
“很快了,马上就会了。”
“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娘。”婉儿立即起身。
“去吧,但不要耽搁太久,我们今天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老学士微笑答应。
“那我今后还能回到这里吗?”走了两步,婉儿又回头看向老学士。
“恐怕很难了……”老学士的语气里有着一丝遗憾,以及落寞。
“为什么?”
“因为你会被皇后带着,带到朝廷里面去。”
“朝廷?”
“你会喜欢那里的,你所学的都是和它有关的东西,你脑子里装的也都是它,你熟悉那里,也知道该怎样在那里生活,就像当初的皇后那样。”
“那如果我想你了呢?”婉儿忽然开口。
“就找机会回来看我。”老学士微笑着说道。
“那你生病了呢?”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就像以前那样。”
“你会感到孤单吗?”
“不会,因为我有它们。”老学士看向了四周安静且一尘不染的藏书。
“那你会想我吗?”婉儿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想你的时候,我会去看天上的太阳。”
婉儿终于离开了内文学馆,心里带着一股莫名的兴奋。
她已经十五岁了,这十五年来,她从未离开过永巷哪怕一天。
要出去了吗?心里隐隐有着向往。
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郑氏的时候,得到的只有郑氏的慌张和恐惧。
“婉儿你说什么?皇后她要召见你?她想把你怎么样?”
“她要把我带到朝廷去,她说她需要我。”
“不,婉儿,不要去!”郑氏紧紧抱住了婉儿,“听话,孩子,你留下来,我们永远在一起……”
“咳咳咳……”
木屋外,传来了阵阵咳嗽声,原来是老学士跟着婉儿一起过来了。
“婉儿,你先和静儿在一起,我要和老学士说点话。”
将婉儿推到一旁眨巴着大眼睛的静儿身前,郑氏起身随着屋外的老学士走远。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郑氏低声质问道,她并不想两个女儿听到他们之间的谈话。
“婉儿她们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正是那个狠毒的女人,是她害了我们上官家!你这是在把婉儿往火堆里推!”
“她需要婉儿,我了解皇后,无论是谁,只要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她都会以诚相待。
而且她也知道婉儿的身世,但是她更知道婉儿是内文学馆里最优秀的孩子。”
“她难道忘了上官家的事了吗?”
“她的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