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该怎么办?
我出生在周家,我享受了周家带给我的安乐和富贵,所以为周家而牺牲,这也是我理所当然的责任……
小晓你知道吗?我想了很久,我好像和你一起走,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周宪终于站起身,走到了江晓面前,伸手抱住了她。
“对不起,是我食言了……”
她缓缓取下了自己的白玉簪,认真地将其插到了江晓的长发里。
“我一直都以为,我们是会有未来的,我们是可以有结局的……可原来,这一切都是我的妄想,在我不知道的时候,我的未来就已经注定了……不过没关系,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我只希望到时候你千万别忘了我……”
周宪擦干眼泪,飞奔而出。
“大小姐。”孙浩下意识出声。
“走。”
“可是……”
“我说走!”周宪独自一人跑入雨中,跑出院落,飞快地向前跑着。
孙浩没有办法,只好打起伞,快步追了出去。
霞疑惑地走进屋里,只见江晓奋力睁开眼,半趴在地上拔出了她之前放在一旁的定秦剑。
“姐姐!”
“小晓你想做什么?”婉儿惊呼出声。
江晓看着剑,没有丝毫迟疑地便将手在定秦剑上一划!
“噗!”锋利的剑刃非常轻易地就切开了江晓手腕上的皮肤,剧烈的疼痛瞬间席卷过全身,脑海中的眩晕也在这一刻被压制了下去。
江晓将一根手指按在伤口处,同时咬牙站起身,可还没走两步,她又重新跌倒在地。
“姐姐……”霞愣在一边,不敢上前。
没关系,再来。
江晓看着屋外的雨幕,深吸口气,再次站起身冲了出去。
屋外的雨不知何时又下大了,阴寒的雨点打在身上,倒也将那股眩晕冲散了不少。
江晓跑出院落,没有看到周宪的身影,她直接跑向周府的方向。
雨中,她很快地跑着,也很快地停下。
停止了奔跑,江晓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雨幕中,叹了口气,然后笑出了声。
“我是不是又被抛弃了?”
她没有再选择去追,松开伤口,摇摇晃晃地走到路边,就这样靠在一堵围墙下。
伤口已经复原了,只留下一道丑陋的伤疤。
闭上眼,江晓抬头,任由雨水打在脸上。
“果然是又被抛弃了对吧?”
“真是的,怎么她们一个个的,都是随随便便就把我丢掉了……”
雨水好像也不是很冷了,江晓抬手,取下了头上的那支白玉簪。
“做工倒是很细腻。”江晓端详着这支发簪,又重新把它插回发中,“既然她送给我了,那我便收下了。”
江晓站起身,低头笑了笑,缓缓走向自家。
“别哭了……”婉儿犹豫了很久,终究只是说出了这三个字。
“我没哭,真的,是雨水打在了脸上。”
“大小姐,别哭了。”
在江晓身后不过百米,周宪捂着嘴,低泣声被掩盖在了雨水中,她的身后,是已经收起了伞的孙浩。
“我真的没哭,这是被雨淋的。”
三天后,周府老主人周宗病逝。
半年后,周府大小姐周宪在与南唐六皇子成亲前夕,失足落水而死。
……
第三百一十二章 乔神医
小村外,有几位大妈正坐在大树下摆龙门阵。
“你瞧刚刚那个乔大夫,身材好好哦!”一个大妈正时不时地朝村子里看去。
“是呢嘛,肚皮都没得……”另一位大妈抬了抬自己腰间的“游泳圈”,语气很是羡慕。
“要是能当我儿媳妇就好了,就是晓不得长得好瞧不……”
“老先生,我把药方写给您,您让您的儿子去城里药铺按着方子去,您放心,只要每日按时服用,不出两个月您的病就会好了。”
小村里的某座房屋中,头发半白的面具女子从药箱里取出一副纸笔,放在小木桌写着药方。
“咳咳!大闺女,老头子谢谢你了……”面具女子的身后,一位咳嗽不停的老者半躺在榻上回道。
“您客气了。”小乔语气平静,这种话她已经听过太多遍了。
真的太多了,多到甚至她自己都记不清了……但唯有一点她无比清楚,那就是还不够。
“大闺女,你平时也要多注意身体,别累着了,你看你,头发都这么白了……”老者关切地说道:“你和我们这些种地的可不一样,我们活着只能养活这一家子人,你活着可是能救千千万万的人,你可别为了我们把自己累垮了……”
“行医就是为了救人。”小乔手中的笔不停。
“咳咳……”老者没再说什么,又咳嗽了两声,接着好奇地问道:“大闺女你多大了?你家里人让你出来行医吗?”
“家中无人。”小乔避开了年龄的问题。
“这……抱歉啊大闺女,老头子我嘴贱,怎么就想着问这个了……”老者显然是误会了小乔的话。
“无妨。”小乔也并没有多做解释,反正意思也都差不多。
小乔的话很少,但老者显然是很乐意攀谈:“话说大闺女,你年纪轻轻的不找个人嫁了,为什么会想着出来行医?”
小乔的笔顿了一下。
“为了赎罪。”她说道。
“赎罪?大闺女你有啥罪?”
“不是为我赎的,是为她赎的。”小乔缓缓抬头看向窗外的蓝天。
“他?”
“她杀了很多人,所以我要替她赎罪,每救一个人,我就能替她赎回一个人的罪。”停止了回忆,小乔低头,再次拿起笔。
“他能有大闺女你这么好的一个媳妇,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老者又一次误解了小乔的话,“那大闺女,你能告诉老头子我他是谁吗?”
“我不知道。”小乔微微摇头。
“不知道?”老者一愣。
“因为我已经很久没见到过她了,我也不知道现在的她在哪,叫什么名字……好了,老先生,药方我放在这了。”
小乔收起了毛笔,提起药箱走到外面。
“又医好了一个?”院子外的围墙下,站着一个长胡子老头。
“嗯……”应了一声,小乔向村外走去。
这个村子里的人她都已经看过一遍了,接下来就该去下一个村子了。
长胡子老头跟在小乔身后,始终间隔着两米的距离。
明明他的年纪看上去要年长许多,但不知为何,他反而给外人一种“后辈”的感觉。
“我们上次见面是多久了?”两人保持着始终不变的速度向前走着,长胡子老头忽然开口问道。
小乔没有回答,也没有停下脚步。
“是十岁,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长胡子老头似乎也并不是要她回答,回忆如万千思绪涌来,他缓缓开口。
“那时候你刚刚醒过来,父亲就在前一晚因病逝世了,我接过了作为一个蔡家人的责任,陪你行医救人,云游天下。
在我二十岁那年,你的头发白了,全白了,你又睡了回去,这倒真是让我有些不习惯……我就这样等啊等,又过了五十年的时间,等到了我七十岁的时候,你终于又醒了。”
长胡子老头嘴角露出了一丝笑,“一甲子有六十年,五十年沉睡,后十年行医……我一直都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是唯一一个,能见到你两次的人,我那些祖祖辈辈们,可都没这个福气……”
小乔仍然没有说话。
“已经足够了,我是等不到下一次了……”长胡子老头忽然叹了口气。
此时的二人已经走到了村外,他没有再跟着小乔,而是坐到了路边一根横倒的断木上。
“你走吧,我可能没法再陪你走下去了。”
小乔忽然停下了脚步。
“也没办法,见你找到那个人了……”长胡子老头的眼角逐渐湿润了,“这天下并不大,但若算上时间,那就不一样了,不过还好,你也拥有了时间,只要一直这么找下去,终有一天你们会见面的,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
可惜我不行了,能活到现在,已经是老天的垂怜了……”
小乔没有回头,她低着头,紧紧地抿着嘴,随即,又抬起了头,继续向前。
几百年来,她甚至都已经麻木了,那永远也抓不住的孤独。
小乔走远了,长胡子老头却一直留在了那。
没过一会儿,就有一个男人坐到了他身旁。
这是一个很年轻的男人,男人的头上插着一支女人用的白玉箸,身后是一匹白马,白马上还坐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娃。
“小伙子,赶路呢?要去哪啊?”长胡子老头笑着和这男人攀谈道。
由于视线的角度问题,他并没有看到男人头另一边的白头发。
“去北方。”江晓回道,语气有点冷。
“北方?那里现在可不太平,小伙子你去那做什么?”
“去找天命。”
“天命?”这个回答,让长胡子老头很是意外。
“曾经有个老和尚和我说,我的天命在北方的一个人身上,所以我要去找他。”
“原来如此……小伙子你信命?”
“信与不信,有意义吗?这终归都是我要去做的。”
“那行吧……”长胡子老头不再多言,转个身就躺在了地上,“小伙子你好好歇歇脚,老头子我就要先睡了……”
江晓看了他一眼,站起身,拉着白马,继续向前。
长胡子老头就躺在那,没多久便发出了平稳的呼吸声。
但是很快,那呼吸声便越来越弱、越来越弱……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我是赵匡胤的朋友
又是一年后,后周太祖郭威驾崩,晋王柴荣在开封继位,成为后周的第二任皇帝。
就在这一年,后周境内的所有寺庙都收到了一份诏书,其大致意思就是:
没有受到朝廷批准的寺庙,一律停废;各大寺庙禁止私下招收和尚尼姑;立即对所有的和尚尼姑进行登记造册,已经挂了的和还俗的及时注销;凡是想出家的,必须得到父母、祖父母等长辈的允许,并且能够背或读一定数量的经文;未经允许擅自剃头的,强制还俗。
就这样,面对这数十年以来,百姓因苦于战乱而逃到寺庙里避难,导致壮丁严重不足的情况,柴荣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灭佛行动”。
可如今佛教盛行,就连朝中许多官员自己都信佛,免不了会有很多的反对声音,面对这些人,性格有点暴躁的柴荣直接吼了一句。
“佛以善道感化人,如果你真有志向善,就是信奉佛法,难不成那些铜像就是所谓的佛?”
柴荣连神都不怕,更不要说是人了。
面对朝中官员,绝对是能动手绝不哔。哔,一旦发现吃闲饭混日子的,果断要求卷铺盖走人;发现贪污腐败的,果断要求留下脑袋后走人。
以前皇帝天天换,朝中的官员都是能混一天混一天,在领教了柴荣的强势手段后,这种萎靡不振的风气顿时焕然一新。
听到柴荣登基,北边的某个人顿时乐上了天。
他就是当初没被郭威杀死的,后汉最后一位刘姓节度使刘崇。
当然,现在他是皇帝了。
虽然只是个认了辽国皇帝当爸爸的“儿皇帝”。
自从三年前被郭威当猴耍后,刘崇一直在找机会报仇,如今苦等三年,终于让他看见了复仇的希望。
按理说,这新皇帝刚刚登基,国内的政局肯定不稳定。
柴荣?那就是个跟在郭威屁股后面跑的小菜鸟,又岂会是他这个老司。机的对手!
现在出兵,绝对十拿九稳!
刘崇的决心很大,他带足了北汉全部的三万大军,已经辽国的一万“友情赞助”,亲自率军出征。
而另一边,感觉被人轻视了的柴荣瞬间就怒了。
哎哟!瞧我这暴脾气,看我治不服你!
柴荣当场决定,我也要御驾亲征!
然而,柴荣的决定刚刚宣布,朝中反对声音一片,满朝文武几乎没人赞成柴荣的做法。
当然吵归吵,结果还是一样的。
经过一翻激烈地据理力争,最终以一票赞成,多票否决的形式,同意由柴荣亲自率军迎击。
柴荣脾气火爆,但这并不是说他就是个粗人。
面对这次亲征他极为重视,先后调集了几路大军北上,几乎汇聚了后周的所有禁军将领。
禁军,是朝廷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其中又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部分,而此时的赵匡胤,就属于其中的殿前司。
随着柴荣登基,赵匡胤的地位也开始水涨船高,三年前的大头兵,如今已然成为了柴荣的亲军将领。
战事开始,刘崇从太原一路南下,打了几个小胜仗,心情十分愉悦。
柴荣领着人从开封一路北上,想着他马上就能把刘崇按地上摩擦的未来,心情更加愉悦。
没过几天,两个心情都很愉悦的人就在高平南面的巴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