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官家,开封城内外我们都仔细……”
“出去!全都给朕出去!”
赵匡胤的咆哮声震得屋顶都在颤抖,回来报告的军校们跌跌撞撞地从里面跑了出来。
“我哥他有没有说什么?”早就等在外面的赵光义一把抓住了其中一个军校。
“回、回晋王殿下,官家他还是什、什么都不肯听……”被赵光义抓着,这军校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匡义,二哥他……”一旁的霞焦急担忧地看着赵光义。
“没事的霞,放心……”赵光义松开了军校,抬手按了按霞的头,勉强做出了一个微笑。
赵琳的情况确实让他们所有人都感到措手不及,突然间不告而别,又突然间被发现患病,直到现在他都还有种这一切会不会都是梦的感觉。
那丫头,这么重的病竟然瞒了他们这么多年!
在气愤赵琳的同时,赵光义也在怨恨自己的粗心,这么多年,他们愣是没一个人察觉到……
“匡义,你说小琳她到底去了哪?这么多人都找不到她,会不会……”
“不会的,开封城四周这么宽,总会有一些我们搜不到的地方,不是吗?放心,不会有事的……”赵光义紧紧攥住霞的手,他的话与其说是在说服霞,更不如说是在说服他自己。
开封城四周确实宽阔,但赵琳也就是个患了重病的弱女子,从她的突然离开到现在,最多就过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两个时辰,一个连开封都很少离开的弱女子又能走多远?更别说躲过那些长期在开封郊外训练的禁军的搜查了。
除非……
“……”
乾德二年十二月初,大宋北路军抵达宋蜀边境。
在这里,江晓即将面对的是后蜀军界的头号人物,有着在世诸葛之称的王昭远。
从双方的情况来看,宋军作战经验丰富,斗志昂扬,战斗力较强;蜀军物资充足,地势险要,又是以逸待劳,两军可谓是旗鼓相当,各有优劣。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定会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恶战,搞不好发展成为一场持久战也说不定。
然而事实证明,这和收复湖南一样,又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
开战不久,在上官晓和李处耘的猛烈攻势下,后蜀边境的第一个防御重镇兴州沦陷,蜀军被俘七千多人,被缴获粮食四十余万斛。
首战告捷,宋军乘胜追击,在入川咽喉西县再一次大败蜀军,俘虏数千人,又缴获粮食三十多万斛。
而此时,王诸葛王大人也抵达了宋军的下一个目标——利州城,并在此处收拢溃兵,集中蜀军精锐,摆出一副要与宋军决一死战的架势。
“三十多万,四十多万,一共七十多万斛,十斗为一斛,十升为一斗,那么一共就是……”
西县宋军军营里,一队队的宋军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正忙碌着将缴获的粮食一袋袋搬上粮车。
而坐在一堆粮袋上亲自监督的江晓正抬着头,计算着这两次战斗下来缴获的粮食数量,只不过看她那略显迷茫的双眼,似乎计算的过程不是那么顺利。
“是八千四百万斤。”婉儿幽幽开口,“算老半天算不出来,我看着都头疼……”
“嗯?原来有这么多啊……”江晓的表情略显尴尬。
“小晓你算术好像差得很啊……”
“话说这么多粮食,都够我们北路军吃上好几年了,而且这还只是刚开战,看来后蜀还真的是富得流油啊……”江晓强行无视了婉儿的吐槽。
蜀地自古以来便是产粮地,再加上又有了三十多年的平稳发展,虽然江晓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一次性见到这么多粮食,也仍然让她不小地震惊了一回。
这哪是流油啊?分明就是流金!
“上官大人,原来你在这啊!”李处耘的大嗓门打断了江晓的思绪。
“李将军?”江晓从粮袋上跳了下来。
又打了两场胜仗,春风得意的李处耘带着他那个沉默镇静的儿子李继隆走了过来。
“大人你在这做什么?”
“监督他们。”江晓示意了一下那些指挥运粮的军官。
出征之前赵匡胤曾对她下过命令,这一路上缴获的所有战利品,钱财、布昂什么的随便他们分,唯独粮草和兵器必须登记清楚,一点都不能漏。
“原来如此,上官大人果然尽忠职守。”李处耘笑着赞了江晓一下。
“李将军找我何事?”江晓问道。
“哦,末将刚刚收到前方来的军情,后蜀北路统帅王昭远已经抵达了利州,正在那里集中士兵,准备和我们决一死战呢。”
“王昭远?就是那个熟读兵书,自称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的,在世诸葛王昭远?”江晓的表情有些异样。
交战前的情报收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王昭远此人江晓也得到过一些关于他的情报。
据说此人出身贫寒,但是勤奋好学,尤其是历朝历代的兵书他都有所涉猎,自称在世诸葛……
而且此人现在还是后蜀的军界一把手,深得孟昶信任,这一点从孟昶任命他为北路统帅对抗宋军主力这点上就能看出。
这样看来,他应该会是一个很厉害的对手。
当然这样也好,之前的几战打得真心无聊,对手全都是一拳头下去就趴下的那种,连个像样点的都遇不到,如果这次能出一个稍微厉害点的家伙和她练一练,那也是挺不错的……
这样想着,江晓于是下令道:“李将军,传令大军休整三日,这期间你加紧让人把这些多余的粮食装好运回开封,等三日后,我们便去会会这位王昭远。”
……
第三百六十三章 佛曰,逆来顺受
三天后,宋军再次发动进攻,兵锋直指王昭远所在的利州。
这必然会成为一场万众瞩目的战斗,两军最高统帅的直接对决,气势如虹的宋军和精锐云集的蜀军,这一定会是一场狼争虎斗!
交战第一日,蜀军大败……
交战第二日,蜀军大败……
交战第三日,蜀军大败……
连战三日,精锐云集的蜀军被宋军按在利州城下狠狠摩擦了一顿,那凄惨的画面,那悲戚的惨叫,那四散的溃兵,都深深地震撼着城头上王昭远那颗小心脏。
面对狼一样的宋军,他终于悟了。
佛曰,逆来顺受。
没关系,一切都会过去的。
三天过后,王昭远彻底龟缩在了利州城内,任由宋军在外面怎么叫,就是摆出了一副打死我也不出来的架势。
至于统一中原的伟大理想……啊?什么?他说过这句话?假的!肯定是假的!
佛曰,上天有好生之德,打仗什么的太残忍了,好好的为什么要打仗呢?咱们安安分分地过日子不好吗?
求求你们了,我不玩了,快回去吧!
利州城北接秦岭,南接剑门,位于嘉陵江东岸,倒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城池,为了巩固防守,王昭远更是一把火连栈道都烧干净了。
碰到这么只乌龟,江晓倒也不急,反正对手什么货色她也差不多摸清楚了,就算利州城险要,但她若真想强攻的话,倒也费不了多大力气。
当然为了给大宋节约点家底,江晓还是决定换个方法。
从当地人的口中,江晓打听到在利州城的东南方向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嘉陵江渡口,从那渡过嘉陵江后,就能直接迂回到利州城后方,给王昭远来一个内外夹击。
于是,江晓一面派人重修栈道麻痹王昭远,一面让李处耘父子率领一部分主力军,日夜兼程抄小路迂回后方打突袭。
然而,让江晓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她煞费苦心安排出来的这一作战计划完全就是多此一举。
事实证明,无论她派出的“栈道工程队”有多么大张旗鼓,多么明目张胆,王昭远始终都缩在利州城里一动不动,毫无反应。
什么修栈道,什么迂回突袭,通通看不见。
一直等到宋军将栈道修好,他们也没遇到蜀军的任何骚扰。
就是这样,等栈道修好后,江晓又默默地在利州城下坐了五天,才终于等到摸石头、爬山路的李处耘父子抵达目的地……
摊上这么一个对手,想不赢都难。
得,啥也别说了,开打吧。
两天后,利州城毫无悬念地又破了,宋军再次缴获粮食八十多万斛。
对于蜀军的这种不厚道行为,宋军后勤负责人之一的楚昭辅表示严厉谴责。
你们到底是来打仗还是来送粮的?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样的行为真的让我们很难办啊!
后勤,那可是我们的饭碗!能不能别抢?
当然,对于宋军这些幸福的牢骚话,王昭远是不会听到的,因为此时的他带着剩余的残兵正退往剑州的方向,那里有他的最后一个资本——剑门关。
乾德三年初,剑门关成为了宋蜀两军交战的焦点。
剑门关隶属剑州,是蜀道上最为著名的险隘,关口位于大剑山的中断处,两边全是悬崖峭壁,山壁似剑,高耸入云,乃是名副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这,也是宋军入蜀的最后一个障碍。
在连吃了几个败仗之后,王昭远已经由最开始的冒险主义,彻底变成了保守中的保守主义,不关外面的宋军在干嘛,他就是死死地躲在剑门关不出来,好像完全不着急的样子。
他是不急,但有人急。
锦官城,后蜀皇宫。
“陛下,怎么了?”徐慧端着一盘水果走了进来。
孟昶闭着眼,一手支在桌面上,一手按着隐隐刺痛的太阳穴。
他头疼……他是真的很头疼!前线的仗打成那狗样,他头能不疼吗?!
“东路那边,宋军已经攻下夔州,东面大门已开……两日前,北路的利州也已经失守,想必北路宋军今日估计也差不多该到剑门了……
那上官晓究竟是何人,竟将昭远打得连连败退……不行,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来人,传朕旨意,命太子率两万人马,疾驰剑门关,绝不能让……”
“哐当!”
忽然的一声脆响,打断了孟昶的话,他疑惑地扭过头,只见徐慧愣愣地站在那,双眼失神,手上装着水果的盘子早已掉在地上。
“爱妃,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上官……晓?”徐慧似乎完全没听到孟昶的问话,嘴中喃喃自语着。
“来的人,是……上官晓?”
面对日益危急的战争局面,孟昶派出自己的太子,率领一万人马火速北上,支援王昭远。
按照成都到剑门关之间的路程来看,最多十天的时间这支援军就能抵达。
王昭远眼前的任务就是守住剑门关,十天!仅仅十天!
其实像剑门关这样险要的关隘,在兵力、物资充足的情况下,只要守关的人不是特别差,坚守个十天半个月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
但是,王昭远先生在让人失望的这一点上,是从未让人失望过的。
在攻打剑门关之前,江晓从一个蜀军俘虏口中得知,从剑门关下渡过嘉陵江,再往东翻越几座大山,就可以找到一条小路,可以直接迂回到剑门关后方的清强店,从后面发动突袭,实现南北夹攻。
好吧,又是那个熟悉的配方……
江晓故计重施,李处耘父子再次领命,率领一部分主力军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一路急行军直扑清强店。
正常来说,蜀军士兵都知道的事,王昭远只要稍微用点心,肯定也能知道,说不定还会在小路上也来个反伏击,倒打宋军一耙。
当然了,王昭远先生毕竟不是一般人,自然不能用常理来推测。
正月,宋军南北夹击,两日攻陷剑门关,蜀军一万多人被杀,此时他们的援军还在半路。
当然,这次倒是没那么多的粮食给宋军缴获了……
拿下剑门关,江晓并没有急着继续南下,而是饶有兴趣地派人找起了,那个不知道随着败军跑去哪的王昭远。
……
第三百六十四章 没事走两步
剑门关失陷,后蜀北面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落入了宋军手中。
从兴州到剑州,蜀军精锐全军覆没,士气消磨殆尽,再难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况且之后的入蜀之路也会变得一马平川。
所以江晓并没有急着继续往南走,而是很有兴趣地寻找起了不知道又逃到哪去的王昭远,她是真的很想见一见这位神奇的对手。
毕竟,仗打了这么多,厉害的对手她也遇到了不少,但像这么草包的江晓倒还是第一次碰到……
对于这位在世诸葛、大宋最亲切的后勤官、北路宋军中最受欢迎的引路人,北路军上下也和江晓有着同样的想法,都想目睹一下这位“国际友人”的风采。
所以江晓的命令才一下达,北路军各部便如狼似虎地跑了出去,在回收蜀军溃兵的同时,积极地打探起了王昭远的行踪。
功夫不负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