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梦入大唐-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夏利转了转眼珠,戴氏商会的商栈我去看过,规模很大,一定有许多银币和绢吧?我们可以要那个,然后在高昌换一些丝绸运到康居城,还能赚一笔,最后在康居城全换成金币。

    看来这几个人里,阿夏利是最有经商头脑的。商栈出了酒肆门就是,小帅和喀丽丝领着四人到了商栈。

    商栈里本来就既有东面来的丝绸,又有康居来的新货物,还屯有一定数量的绢和银币。

    阿夏利筹谋了一会儿,直接要了商栈价值一万金币的丝绸和瓷器,这基本就把商栈东方来的货物搬空了。

    又要了价值一万金币的银币和绢,准备那这个去市场上大肆采购其他家的丝绸瓷器,同时购买骆驼,雇佣护卫和脚夫。手里有了钱,一个正规的大商队成立了。

    这样喀丽丝只要再给阿夏利一万金币就可以了,手里还能有点儿备用的金币,虽然实际上基本没有花的机会。像这次碰到保加尔人的事情,是那么容易的么?

    至于商栈货物、现金不够了,自然会从附近的商栈调用,小帅只负责当大股东,活儿都是戴老板的人干的。

    本来这就要各分东西了,王海青突然向布布可一抱拳,“天幸遇到大都护,精油终于卖出去了,还建立了长期的合约,某要留在大唐,咱们就此别过。”

    王海青要留在大唐,这是正常要求,阿夏利和布布可叽里咕噜商议了一阵,回头看向王海青,“这次多亏了你,咱们的梦想才能实现,我们分你五千金币作为报答,希望你不要嫌少。”

    王海青摇摇头,“某促成这件事,是为了报答你们的救命之恩,希望让保加尔部落过上好日子。

    某要是拿了五千金币,你们赚的就少很多,这可是部落一万多人的救命钱,拿这个违背某做人的原则。

    某也不跟你们客气,某收下一百金币作为跑腿的费用,足够某搞一个小商队,开始事业了。山高水长,咱们就此别过。”

    三人推让了一会儿,王海青执意不肯要更多的钱。最终还是只拿了一百金币,转身飘然离去。

    没走多远,听到后面小帅的声音,“王义士留步。”

    不是谁都能被小帅称为义士的,此前只有王尼玛一个人而已。

    小帅旁观了这场奇怪的推让,对五千金币这笔巨款,穿麻衣的双方居然都没有看在眼里,极力推让,真是难得一见的场景。

    小帅自己,当年都不客气地收了戴挺的五千金币,这王海青知恩图报,有原则,不贪财,实在是太难得了,小帅不由起了爱才之念。

    “王义士,我看你可不像是能做好买卖的人啊。这做生意要锱铢必较,脸厚心黑,义气是要不得的。

    我们大月氏国初立,非常缺少可靠的管理人员,我想邀请你加入大月氏国公务人员的团队,不知道王义士有兴趣么?”

    小帅的话非常地现代风,王海青理解了半天,才明白这是大都护要提拔自己当官。他眼睛一亮,随即又黯然下去。

    “大都护,当官某当然愿意,可是某不是那块料啊。某字都认不全,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已,岂不是耽误大都护的事情?”

    为了自己的原则,连官位都不栈恋,小帅更是欢喜,“当大月氏的官,最重要的是人品好,字不认识,可以再学啊。”

    旁边没走的阿夏利赶紧给王海青加码,“陛下,王兄弟很聪明的,半年就学会了保加尔语和斯拉夫语,一定能当好官的。”

    小帅呵呵一笑,“我给你写个推荐信,你拿着去康居城找白斯文。先到县学去学一两年,要是愿意继续学还可以进入府学进修。要是不愿意,识了字,会了算术,就可以加入公务员队伍了。”

    王海青单膝跪地,“多谢主公赏识,王海青愿为主公肝脑涂地。”

 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关

    王海青的起点低,但是由小帅亲自提拔,简在帝心,将来是肯定会平步青云的。

    能当官谁愿意当商人?王海青当即和布布可三人去了市场采购,准备随着保加尔人的商队去康居。

    小帅这边离了高昌,往东而行,直奔长安而去,前方就是小帅没走过的路了。

    随着队伍渐渐往东,见到的面孔里,红胡子蓝眼睛的吐火罗人骤然减少,黑发黑眸的汉人逐渐增多。

    小帅心中感慨,这才是自己熟悉的父母之邦。自己在西域久了,身边大多数都是红发蓝眼,金发碧眼之辈,即使有黑发黑眼的,也是桀骜的突厥人。

    陡然见到这么多汉人同胞,心中顿感无限亲切。

    这期间那二十坛保加尔玫瑰精油都被小帅搬到了现代安全地存放起来,只是灌了几小瓶回来给随队的安娜、王晓芸及四位侍女用而已。

    这玩意对小帅这个富豪来说也有些过于贵重,要是半路打碎个一坛两坛的绝对会肉痛。

    其他几女都是非常喜欢,几乎每天使用,即使没有沐浴的机会,也要混在洗面奶里使用。

    什么?大唐有洗面奶?这个,原来有没有不知道,小帅来了就肯定有了,还是塑料瓶装的,仅限大月氏后宫使用。

    只有王晓芸,除了给小帅侍寝的时候用一下,平时基本不用。她的工作重在神出鬼没,要是走到哪里香风扑面,就没办法隐身了。

    小帅不像李治这个明君,整天有大臣在身边念叨要勤勉简朴。他是垂拱而治,只是紧紧抓住兵权,连重要的财权都是靠外戚的。

    所有需要辛劳的地方,都有一群兴致勃勃理想远大的臣子愿意主动承担。小帅的任务,就是不停地搬运现代物品,缓慢而坚定地提升大月氏的文明水平。

    小帅每天忘不了的,就是轮流给吴军师、骆公子以及各个军使打电话,关心一下,了解下情况,时刻保持在军方的存在感。

    由于玫瑰精油的存在,小帅宿营的时候召见后宫的时候就多了点儿,起床就晚了点儿。李治说这东西祸国殃民,其实也没说错。

    队伍顺着河西走廊一路东行,因为玫瑰精油的原因,小帅的队伍走得就慢了些,于敦煌进入玉门关,经酒泉、甘州,与八月初十才到了凉州。

    凉州即现代的武威,是西北地区除了长安外最大的城市,东晋十六国时期有五朝建都于此。地处丝路要冲,佛寺密布,人文荟萃,即使小帅在现代的时候没啥学问,也读过凉州词。

    到了大城市,修整一天。小帅没什么文学水平,不像骆公子经过这里的时候找文人宴饮,而是跟着四个侍女去拜佛,之后去了廖海荣的家。

    廖海荣跟着骆公子仗剑去了西域,就此杳无踪影,家里人都十分担心。如今小帅到来,给廖家送了一份厚礼,基本上廖家以后就是西凉第一富豪了。

    廖家人心中惴惴,担心这是买命钱。小帅直接叫通了电话,让廖海荣跟家里人煲了一个时辰的电话粥。

    廖家人得知廖海荣在西域得封高官,已经坐上了十将的位置,正牌儿的将军了,心中大定。又听说廖公子已经有了四个红头发的吐火罗侍妾,三个已经怀孕了,廖家有后,更是欣喜。

    不过廖海荣并没有正式成婚,他还看不起西域的女子,要等封侯了,回来娶五姓女。

    廖老爷子倒是不急,李世民就有四分之三的鲜卑人血统。大唐人态度开放,对这个倒是不很在意。只要有孙子就好,胡人血统不打紧的。

    老爷子劝他多在西域立功,为明君苏陛下奋斗。男人有了事业,即使三十岁,五姓女也一样娶,没有事业,普通汉女也娶不来。

    小帅感叹,这廖公子是打炮专家,炮打得准,其他方面也一样靠谱,比自己动作可快得多了。

    小帅高度赞扬了廖公子仗剑西去的豪情,称和大食人的战争在即,廖公子立功封侯是可以想见的事情。而且炮兵司令不用冲锋陷阵,对方又没有炮兵,几乎毫无危险。

    廖家感慨万千,当初那个口若悬河的骆公子居然不是骗子,那个谁说咱家廖大郎是被骗走的来着?看我凉州首富用钱砸死你。

    从廖家宴饮归来,小帅对廖海荣的忠诚是有底了。保持手下将领的忠心,这是他这个国王最本职的工作。

    刚到营地,手下来报,邵副都护来电。

    邵树德的报告一如既往地简洁,“我军已然解决了从前线回援禄东赞的五万吐蕃大军,吐蕃大势彻底稳定。”

    小帅一直对四哥的肃正严谨不大习惯,这恐怕改不了了。不会吹牛就凭实干的人,恐怕也只能在小帅手下得到重用,掌握实权。

    小帅得向李治吹牛去啊,不得已又直接接通了关开闰的电话,了解详情。

    原来当初禄东赞派人去前线调兵回援,八百里加急,使者跑死了五匹马,四天就到了青海湖畔,报告完毕就昏迷了过去。

    不过回军的速度就没那么快了,大军在高原上以最快速度行军,四十天才接近逻些。

    逻些没有城墙,关开闰也不想死守王宫,直接领兵迎了上去。

    关开闰带到逻些的八千勃律子弟已经只剩下了六千多。不过这些天,最忙碌的是王尼玛,持着松赞干布的金箭四处游说,劝服了所有附近的部落。

    目前已经获得一万五千部落义从,一万新征士兵,关开闰身后有了三万多士兵,能不能打不说,这数量上已经不是很吃亏了。

    不过武力只是政治解决的基础,现在的主角不是关开闰。王尼玛越众而出,将禄东赞腌制好的人头挑了出来。

    援军来晚了啊,吐蕃众将皆茫然不知所以。这个时候文成公主的车驾出现了,旁边还挂着松赞干布的画像。

    见到前赞普的画像和文成公主本人,有一万吐蕃边军当时就跪了,是真的全体跪倒。

    文成公主给吐蕃人带来文明,在吐蕃人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她一出面,一万边军直接投靠了过来,战场形势已经势均力敌。

 第一百九十三章 王尼玛封侯

    待王尼玛手持松赞干布的金箭,历数禄东赞不尊先赞普遗志,妄图独立,与大唐开战的罪过,又有一万人表示服从先赞普金箭的调动,战前投诚。

    这松赞干布与大唐盟好,被圣人封为西海郡王、驸马都尉的事情,是人尽皆知的。不管心里是不是想唯我独尊,反正表面上是绝对服从大唐的,王尼玛的话从逻辑上没有任何毛病。

    当然其实松赞干布最初是率兵去打大唐,想武力求取公主。后来被侯君集和牛进达暴揍了一顿,才老实地称臣求和的事情大家都选择性忘记了,不管怎么说他后来不是服了嘛。

    禄东赞已死,王尼玛说他违背了先赞普的遗志,禄东赞再冤,也不能反驳,松赞干布也不能出面反驳……

    这个时候战场形势从人数上已经是关开闰这边占优。吐蕃边军连续两支万人队反正,士气一下子跌倒谷底,剩下的三个万人队首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争吵的结果,一个万人队的首领表示,文成公主和禄东赞大相都是我尊敬的人,你们掐架,我谁都不帮,我领人回家放羊去,当场就撤兵回自己部落了。

    剩下两万人是禄东赞的死忠,准备跟关开闰斗争到底。

    关开闰调动士兵,准备大战一场的时候,两个万人队的首领为了听谁的指挥又争执了起来,后来发展到互殴,然后两个万人队自己打了起来。

    关开闰哭笑不得,我这边五万人在旁边看着呢,你们自己两万人掐起来真的好么?

    这就是王尼玛当初和小帅说的好时机了。禄东赞刚刚掌握大权,手下人心未附,还没有整合好。他活着,大家都听他的,禄东赞一旦身死,手下顿时成了一盘散沙。

    最后的结果,两个万人队首领争先恐后向文成公主投诚,要求只是把对方干掉。关开闰带着大军前来,一箭未发,气势汹汹而来的吐蕃边军便土崩瓦解了。

    小帅听完过程,沉思了一会儿。这场对吐蕃边军的战斗根本就没打起来,完全是最初策略上的胜利的体现。最大的功劳其实是文成公主的,然后就是王尼玛这位义士的功劳。

    关开闰即使有功劳,他已经封赏过了,增加的功劳也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

    文成公主是皇室成员,江山就是她老李家的,她的地位已经封无可封。于是小帅这次报功,就把突出王尼玛的贡献放在了首位。

    封一个公主的侍卫首领,李治都不用跟宰相们商量,反正王尼玛又没有带兵和从政方面的能力特长,不用封实职。

    李治叫人查了下王尼玛的资料,这都是在朝廷留过底的。直接封了王尼玛东阳县侯,食邑千户,授永业田一千四百亩,赐绢万匹。

    王尼玛还是侍卫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