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帅讲完话,康居讲武堂正式开课,没有什么二把手讲话的过程,没人敢跟小帅并列。所以“领导刚才讲得很全面了,我再补充两句”这种话学员们就无缘听到了。
“忉忉截截,垂意肃肃,不用谏言,数行刑戮,刑必见血,不避亲戚,此百人之将也。讼辩好胜,嫉贼侵凌,斥人以刑,欲整一众,此千人之将也。
外貌怍怍,言语时出,知人饥饱,习人剧易,此万人之将也。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近贤进谋,使人知节,言语不慢,忠心诚毕,此十万人之将也……”
这是开学第一课,正在由副校长陈诚主讲。这进士出身的就是不一样,理论深厚无比,这可是老祖宗的正经兵法,小帅是没听过的。
小帅这个校长是挂名,陈诚才是平时组织教学的人。裴行俭、吴军师、骆公子是特聘教员,几位军使也会被请来讲一些具体战例。
小帅坐在最后一排正在旁听,就见缪拉在门口招手,小帅悄悄地退了出去。
“陛下,濛池大都护府副都护真珠王子来电,俱兰都督府都督、原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病逝,真珠王子已经兼任了俱兰都督府的都督。”
真珠王子是小帅的义兄,义兄的父亲病逝了,这得派人去吊丧啊。
“真珠王子还说,宣节校尉啸天和一百多部下到了俱兰都督府境内。他照顾得很好,经常送一些羊给啸天的部下补给,他和啸天已经成了好朋友,望陛下不必挂念。”
居然又有了啸天的消息,小帅感慨万千。这啸天出去自立门户,小帅和几个侍女都十分挂念。
当初没有自己孩子的时候,啸天和雷欧这两个宠物都是被侍女们当儿子养的。儿大不由爷,啸天在野外风餐露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野够了,还能不能回到身边。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长官
俱兰都督府在里海的东北面,紧挨着里海和黑海北面的可萨汗国,啸天居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
那里是西突厥人仅存的自治地盘儿了,大唐的最西端,其他地方都成了大唐的内地。
真珠王子从老爸手里接下这么一个摊子,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朝廷彻底归化了,肯定是战战兢兢。因此要刻意交好小帅这个义弟,求得大月氏的支持。
小帅当即回了王宫,招来了阿史那斛律。阿史那斛律自从招降了驻扎在昭武九姓的突厥士兵后,一直没什么事,白领着大监的俸禄。
大监本来是负责律法的,斛律对大唐律又不太熟,他的副手李奉先倒是整天忙碌,公检法一把抓,斛律竟然也垂拱而治起来了。
这可不行,整个王国只有我苏小帅一个人可以垂拱而治,你们都必须忙起来。你们不忙,让我这个国王忙么?
“斛律啊,最近忙么?”
“不忙,不忙,陛下有什么差遣?”
“我看你这个大监官儿太小了啊。”
“不敢,不敢,某已经很满意了。”
“咱们大月氏王国正在正规化,不能搞像原来西域小国那样配置贵族了,因此我决定取消大监这个职位。”
“啊?”阿史那斛律一阵颤抖,难道我这一段时间没做事,要撤我的职?这个,李奉先干了那么多活儿,离不开我这个领导的支持对吧?我至少起了领导作用了不是么?
“我决定提升你为外务副相,以后咱们要向外扩张,你的活儿就要多起来了。”
斛律心脏病差点儿没犯了,陛下你说话能不能别大喘气。
“你的第一个任务,出使俱兰都督府,代表我,去给故去的老可汗吊丧。除了正常的奠仪外,再多带两千匹彩缎,作为宣节校尉啸天的俸禄。”
啸天的狼群也吃不了几只羊,它们主要还是自己猎鹿,小帅这是适当支持下自己的义兄。
阿史那斛律领命而去,这升官儿了,待遇上来了,就要干活儿。
俱兰都督府离康居两千多里地,要赶上吊丧,必须四百里加急,考验斛律作为突厥人骑术的时候到了,恐怕要在马上睡觉。奠仪和彩锻只能后续送上,斛律带个礼单去就行了。
送走了斛律,小帅接着任命李奉先为法务大臣,干了快一年了,熟悉了工作,该给人转正了。
新来的刘子敬被任命为卫生大臣,负责王国整体的卫生保健事物,赖鑫为副大臣,兼康居医学院院长。
卫生大臣下属建立高级医学研究所,聘任访问学者孙思邈为名誉所长,率领众弟子进行研究工作。
建立康居第一医院,院长由赖鑫兼任,思邈手下的专家坐诊。
专家的诊费高出普通大夫百倍,专门用来宰贵族富商,所得用来补贴专家们的生活。
孙思邈这个名誉所长成了弟子刘子敬理论上的的部下,不过小帅给他上了尊号“药王”,享受大唐郡王级待遇,谁也指挥不了他。
除非他自己愿意,不能让老神仙出诊,人家一百多岁了,不能累着。
老爷子在大月氏有了一块大大的封地,不用担心钱,可以专心搞研究。
小帅这个国王目前是独裁,高官任命都是他一言而决,还不存在白斯文或者王承龙组阁的问题。
小帅干脆又对军方做了调整。原来军方是吴子仪说了算,骆公子副之,当时一共也没多少兵,小帅一直是总指挥,也出不了什么事情。
现在兵力膨胀到十万人,去掉大夏和勃律邵树德的部下,小帅直辖的还有六万多,还这么做就有风险了。小帅一直是以个人威望,直接联系各个军使,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小帅现在直接任命吴子仪为防务大臣,兼总作训使,负责兵员的征召、训练和忠诚教育。
陈诚、骆公子为副防务大臣。骆公子负责后勤和装备,陈诚除了康居讲武堂的工作,还兼职带领参谋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战时派人挂帅出征。
参谋部常驻官员目前就陈诚和裴行俭两个人而已,吴子仪这里训练。
小帅自己是军阀,不允许手下再出现小军阀。额,邵树德那个不算,本来就不完全归小帅管,听调不听宣。
这些调动涉及到重臣本人,小帅就不跟他们商量了,直接乾纲独断,至于会不会有什么运行上的障碍,运行起来再说。
反正大月氏船小好调头,军事力量小帅一直完全掌握,可以随时调整。
此后吴子仪、骆公子、陈诚被称为大月氏王国的军方三长官。裴行俭虽然本事最大,待遇也高,只能临时挂帅,这就是割舍不了家族势力,不肯叫小帅主公要承担的后果。
大唐其实也差不多这个制度,老将们都是挂帅了才能带兵,裴行俭倒是应该也能习惯。
小帅一顿操作,总算把这次去长安带回来的人基本都安排好了,次日早上,准备去康居下属的县学。
小帅记得在去长安的路上,曾经收了一个叫王海青的小伙子,自己给白斯文写了条子,推荐他先去县学读书,等认了字,学会了算术,自己准备大用的。
现在八九个月过去,他应该在县学读书吧?小帅决定去看一看他学得怎么样了,前几天答应白斯文要搞一大笔钱,小帅想起了王海青了。
康居城按现代的标准看没多大,即使扩张了城下町,也不过才二十万人,在小帅看来,不过是个小县城而已。
因此小帅出门,从来不搞什么交通管制,结果这次出问题了,前面居然发生了交通阻塞。
小帅自打穿越以来,还没碰到这种情况,连长安那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都不堵车,这是怎么了?
曾易大块头儿往前一挤,看热闹的纷纷避让,小帅领着侍女和护卫们来到了造成拥堵的核心部位,嗯?原来是他?!
第二百三十四章 龙卷风大师卖笑
就在马路边,一个僧人盘膝而坐,赫然是沙和尚的弟子龙卷风大师。旁边放着一个钵盂,一张纸,上面写着“捐助大慈恩寺下院”。
这康居城原来几乎没有佛教徒,这能募捐到钱么?别说,钵盂里面都满了,钱都堆到了钵盂
不时有胡姬扔一两个铜钱到垫子上,大师岿然不动。有扔银币的,大师闭眼点点头,念一声佛号。有的贵族夫人、富商夫人什么的扔金币,大师就睁开眼,向捐赠者笑一笑。
龙卷风大师显然从清晨起就在这里募捐,已经惊动了几乎全城的贵妇,贵妇们争先恐后地来看这位帅气无比的和尚,那钵盂里、垫子上,竟然是金币居多。
小帅大为佩服,这龙卷风大师果然不愧是沙和尚的弟子,武艺高强,听风辨器之术举世无双,闭着眼睛就能听出落在垫子上的是哪一种钱币。
这帮贵妇们也不像话,你们不是祆教的信徒么?怎么大师笑一笑,你们就要改信佛教了?
看身后几个侍女拿出金币,也要往前扔,小帅终于绷不住了,赶紧吩咐曾易,“快快将大师‘请’起来,这不是打我的脸呢么?”
请人起来要用到磁暴步兵曾易,大师终于站起来了。他可没曾易力气大,就算能打过他,也得闪转腾挪不是?再说两人也没交过手。
看龙卷风大师对自己合十为礼,小帅又好气又好笑,“我说大师啊,我的亲大师,至于嘛,我不就是没忙过来嘛。我都答应玄奘法师照拂你了,还用您亲自撂地摊儿化缘?”
“这也是施主们一片向佛之心。”
屁的向佛之心,你这叫当街卖笑知道嘛?有伤风化啊,“来人,把大师请回王宫的客房……不了,请到馆驿去。
叫冰三郎出王宫内库,马上给大师在康居……不对,在安息城择地建立大慈恩寺西域下院。
我说大师啊,你看呢,我已经先答应了三木大师在康居建少林寺西域下院,为了尽量在大月氏光大大乘佛法,大慈恩寺下院就建在陪都安息城吧,您看如何?”
“一切拜托节帅。”
这能听进去话就好,这位过于帅气的大师还是弄到安息城去麻烦巴波得了,在康居城是个隐患啊。
“还有啊,告诉冰三郎,在康居城择地马上开建少林寺下院,千万要拦住三木大师,别让他上街化缘。”
三木大师没有龙卷风大师的皮囊,要是化缘的时候用上少林武功,没准儿就不是交通拥堵,而是治安事件了。
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小帅总算到了康居附郭的县学。
县学里书声琅琅,一群小孩子规规矩矩地分班学习,有的在学汉语拼音,有的已经在认字,还有的在学加减法。
在县学教书的是当初骆公子从长安带回来的教书先生,只是刚来的时候见过小帅一次而已。如今见节度使驾临,都是激动万分。
小帅前后视察了一遍,勉励了夫子们几句,然后奇怪地问山长,“我怎么没看到王海青?”
“节帅您说他啊,他是大人了,脑袋又灵,半年就学会了认字算术,如今已经升到府学去了。”
县学和府学挨着,中间就隔着个文庙。如今文庙也建成了,居然香火旺盛。学生家长都来这里烧香,为子弟求一个功名利禄。
这儒学不算宗教,和祆教的信仰不冲突。念书才能当大官,这帮康居红胡子很快就拜倒在天朝大国的文化攻势之下。
既然路过这里了,小帅进去拜了拜孔圣人,捐了点儿钱。他知道这玩意不灵,因为现代考大学的时候苏妈领他拜过了,还是只考了个职业专科。
不过现在不是灵不灵的问题,作为节度使,得表示出自己对儒学的尊重来。
在府学里小帅终于见到了王海青。王海青被小帅从课堂上叫出来,对小帅一脸感激,“陛下您总算来了,某看来真不是读书的料,不出来又要被夫子打戒尺了。”
“啊?听说你在县学学得不是不错么?”
“读书认字算术都学得快,可这四书五经某一看就脑袋疼,实在是理解不了圣人的微言大义,这辈子估计是考不上进士了。”
“你要不爱学找白斯文去啊,怎么在这里勉强?”
小帅问了问才知道,当初王海青拿着小帅的条子找到白斯文,白斯文很重视,亲自把他送到县学,嘱咐他好好学习,自己过段时间会来看看他的学业,好安排他的去处。
这王海青是个实在人儿,半年学完了县学,白斯文没来找他。人家是大禄,不敢去打扰,县学又毕业了,只好进了府学。
其实白斯文倒不是把他忘了,只是没料到他在县学学得那么快而已,准备怎么也得一年后再去看看他的学习进度。
小帅要是想不起来他,他就得再在府学受半年的罪。
“那好了,你这也够用了,不用在这儿遭罪了。跟我走,我让你当个大官儿,咱们要修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