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梦入大唐-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远的骑马步兵和胡惟用的重骑兵得到的命令是“见机行事”,就是趁着敌军撤退,有便宜就占的意思。要是敌军应对得宜,无机可乘,那就不要攻击。

    两位将军这方面倒是比小帅要强,对裴行俭的指挥意图理解透彻。

    两人率部脱离了正常行军的主力,急奔二十里,迎面碰上了转进回来的半天云。

    原来敌军三万多人后撤,见到半天云率领三千人在城外窥伺,随即派大军驱逐。

    半天云的手下除了二百亲卫是龙虾甲重骑,其余都是出身马匪的奇袭用的骑马轻甲山地步兵,没必要跟大队敌军硬拼。见敌军无隙可乘,就退了回来。

    胡惟用和裴远两军合起来有七千人,这就是很强大的一股力量了,并不惧大食人的大部队,当即冲了上去。

    三千前土匪见来了援军,立刻士气又上来了,狐假虎威,跟在大队后面。三只部队加在一起达到了一万人,浩浩荡荡又冲回了图斯城外。

    大食人的将领身经百战,邵树德的部队追了十几里,也没有找到大食人的破绽。

    此时大食人正在入城,已经进去了两万多人,看规模还有将近一万人在城外断后。

    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类似半渡而击的机会,裴远和胡惟用商量了一下,裴远立刻率人冲了上去。老胡则大喝一声,“披甲!”

    裴远的部下离敌军二百步下马列阵,持枪前进。

    大食人的将军很奇怪,明明斥候报告北面的敌军主力离这里还有二十多里,这怎么来得这么快?

    嗯,敌军远路急驶而来,肯定疲惫,当即派了两个千人队转头迎击,让部下加速入城。

    大食将军这就是对大月氏军队了解不透了。昭武九姓占据了富庶的河中地区,小帅的部队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钱,粮草充足。

    大月氏和北面的突厥人交易频繁,士兵每天都有羊肉吃。

    饷开得足,有肉吃,就可以天天训练,大月氏的红胡子士兵一个个体格壮壮的,单兵作战能力远超大食人。

    裴远在穆国当军使,闲得无聊,每隔两天就带着士兵拉练训练,平时的科目就是疾行二十里作战,已经把部下打造成了快速反应部队。

    因此虽然跑了二十里,体力有所下降,裴远的骑马步兵还是可以保持百分之八十的作战能力的。

    指挥官料敌不明,大食人就吃亏了,两千人马碰上了硬骨头。裴远的部下号称神射军,一百步外就开始射箭,大食人顶着箭雨前进,还打不到敌人呢,损失就开始逐渐增加。

    胡惟用的重骑兵一人三马,老胡下令披甲,立刻下了骑乘马,从辎重马上取下重甲,士兵互相帮忙,穿戴甲胄。

    随即上了闲了一路的冲阵马,老胡一声呼哨,两千重骑兵从裴远军阵的右翼,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地方,由北向南,冲向了敌阵。

    敌将万万想不到疾行二十里而来的敌军居然还能组织重骑兵冲锋。

    老胡的两千部下可是从六万多人里挑出来的壮汉,身体强度仅次于小帅的步人甲,骑术方面还远远超过。

    两千红胡子蓝眼睛的重骑手持五米长的骑枪,哇哇怪叫,冲向正在入城的敌军部队。

    大食人本来已经派人迎战裴远了,还只是被裴远的部队射,还没到短兵相接的时候,侧翼突然出现了两千重骑兵,一下子就有点儿混乱。

    将军连忙组织人射箭阻击。匆忙组织起来的弓箭手攻击力差不说,老胡的部队可都是穿着令半天云羡慕的铁罐头重甲,弓箭叮叮当当地射在亮闪闪的盔甲上,完全破不了防。

    大食人头一次见这样的盔甲,这样一只无敌铁骑竟然无可抵御。大食人的枪阵还没有组织起来,铁甲重骑就从侧面插入了敌军,将正在向城内撤退的敌军截为了两段。

 第二百五十一章 重骑兵的高级战法

    大食人负责断后的将军正在城门口指挥撤军,敌军后面突然冲出两千武装到牙齿的罐头甲重骑兵,一下子就将正在撤退的士兵拦腰截断。

    正在想着要不要派兵去救,一直缀在后面阴魂不散的大夏镇守军看出便宜,也有一支重骑兵冲了出来。

    田星已经盯着大食人断后部队追了十几里了,刚刚看到友军到来,心内一喜。

    然而大食人仗是打老了的,两个千人队不慌不忙地迎了上去。虽然看上去处于劣势,但毕竟抵挡住了援兵,对自己这方面的防御竟然没有丝毫地受影响。

    这敌人身经百战,经验老道,虽然正面作战打不过自己方,却也无隙可乘。田星叹了口气,刚要摇头说点儿什么,友军奇兵突出,竟然一下子把大食人的队伍凿穿了。

    被敌人隔在了城外,这下大食人的殿后部队终于乱了。田星大喜过望,将钢锏插在背后,抄起挂在马鞍桥上的马槊,举了起来,双腿已经准备发力,转头看向中军。

    邵树德的中军毫无意外地号角连连,立即发出了进攻的信号,显然邵树德洞察战机的能力毫无问题。田星一挥马槊,双腿一夹,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田星的重骑兵组建较早,穿的是传统的锁子连环甲,抗弓箭的能力比罐头甲稍差,然而这个时候,混乱的敌军已经组织不起来有力度的进攻了。

    以田星为锋矢的重骑兵队伍像一把快刀插入牛油,快速地杀入了大食人的殿后部队中。

    大食人将军援救的部队还没派出来,两支重骑兵部队一支从北向南,一支从东南南向西北杀入了敌阵,很快穿了个通透,五千殿后部队迅速就被分割了开来,不成阵型。

    具甲重骑兵身上的盔甲有五六十斤,手里拿着沉重的马槊或骑枪,他们在战场上能威风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时辰,所以一般不能轻易出击。

    可是一旦这攥紧的拳头挥舞出去,打击在不成阵型的步兵队伍身上,这些冷兵器时代的铁甲坦克就是无敌的存在,半个时辰的牛逼足够将敌人打得七零八落。

    胡惟用见前面杀透了亮,豪迈地大声呼喝,“小子们,尚能战否!”

    “能战!”

    两千红胡子壮汉在铁甲面罩里发出的声音整齐而异样,老胡马槊一挥,两千重骑朝敌人聚集处又杀了过去。

    城门口的大食将军看转瞬之间,形势已经变得不可控制。这个时候出去,能克制重骑兵的长枪兵没有机会列阵,那就成了添油战术,给敌人送菜的。

    要是敌人趁机冲进城来,那就万事皆休。

    大食将军立刻命人关上城门,士兵上城备战,手下士兵吹出长短不一的号音,准许城外的士兵“自由出击”。

    自由出击就是各自逃命的意思,城外的大食低级将领立刻放弃了整顿队形这个无法实现的努力,一声令下,士兵们一哄而散,跑得漫山遍野。

    没有了秩序的敌军就更好杀了,胡惟用和田星两位将军耀武扬威,领着手下在城门前的平原上纵横驰奔,专挑人多的地方杀,这算杀了个痛快。

    裴远的五千士兵还没和对面的敌人接阵,敌人就溃散了。两支重骑兵在战场中心反复决荡,他们插不进手去,成了看热闹的。

    裴远立马战场,发现了两支重骑兵杀敌的不同之处。

    胡惟用的手下人高马大,力大无穷。重型骑枪插在敌人身上,往后一挑,敌人就被挑上半空,甩到身后,杀人效率极高,不过耗费的力气也大。

    田星的部队兵器使的是更威风的马槊,不过,他们在马槊的后面把柄上栓了个绳子,绑在手臂上。马槊刺中敌人马上撒手,抽出副兵器钢鞭、钢锏或者马刀杀敌。

    马槊上面带着敌人的尸体在地上拖动几下,槊尖就能自动从敌人体内拔出。这个时候收起副兵刃,抄起马槊继续杀敌。

    这个方法杀人的速度要慢些,而且战术动作复杂,但要省力气得多,应该能更持久地战斗。

    这两种战法哪一种更好,真不好说,得看对手的情况和战术的需要。

    胡惟用部队的战法对士兵体力要求很高,但接战的时候全用长兵器,第一波冲击,杀伤力要大得多,非常适合凿穿敌人。

    田星部下的战法省力,可以适用不那么强壮的部下,而且耐久,可以对敌人造成更持续的打击。

    其实两种战法都是重骑兵的高级战法。

    此前裴远见识过突厥人的普通重骑兵,他们的骑枪质量就差,平均体力和现在战场上精选出来的大力士重骑兵比也要逊色得多,一根骑枪扎在敌人身上,根本就无法回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突厥人往往要在马上带好几杆骑枪。即使这样,往往一场战斗打不到一半,骑枪就用光了,往后的战斗只能用弯刀劈,作战威力大为下降。

    要是打胜了,战场上的骑枪还可以捡回来接着用,要是输了,骑枪就归了敌人了。这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传统骑枪用法,欧洲的重骑兵一直是这么干的。

    场上的两伙重骑兵都是高级重骑兵,一伙精选士兵,以力破巧;一伙打法巧妙,训练更严格,比着劲儿地看谁杀敌多。

    胡惟用和田星曾经在铁门关打过一架,如今战场相见,都想表现的比对方强,争相立功,倒霉的就成了大食人。

    老胡领着部下在战场上来回凿穿了五次,终于体力不行,退到了裴远部队的身后休息。

    田星的部队又凿穿大食人了两次,才缓缓退去,临走还朝老胡喊,“哈哈哈,熊包就是熊包,这么两下就不行了,赶紧下床跪着吧!”

    老胡已经卸了盔甲坐在地上,嘴上可是不吃亏,“时间长有什么用,得看谁的次数多。俺杀敌的数量是你能比的?没有俺们率先凿穿敌人,有你们捡便宜的机会?”

    裴远没空听他们隔空斗嘴。重骑兵下场,裴远一挥横刀,五千步兵端着长矛冲了上去,开始收割混乱得不成样子的大食人残兵。

    邵树德那边亲兵十将张子怀也率部冲了出来,两方合围,还留在战场上的敌军看取胜无望,回城无门,终于投降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速胜

    事后检点战果,被隔断在城外的大食军队有五千人。大食将领及时发出了“自由出击”的命令,有两千人躲开了重骑兵的冲击,逃出了步兵的包围圈,从其他城门跑回了城内。

    被重骑兵在战场上杀死的有大约两千人,阵亡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在胡惟用和田星第一次凿穿敌阵的时候被杀死。

    毕竟随后敌军就“自由出击”了,四散奔逃,此后的来回冲击,能杀伤敌军的不过是前排的重骑兵而已。

    后来合围的步兵毫无建树,一个战果都没有捞到,敌人剩下一千多人被围,直接投降了。

    追击敌人终于打胜了,又打散了敌人五千人的建制,歼敌两千,俘敌一千。

    取得了这样的战果,邵树德反而一脸担忧。

    敌军作战经验十分丰富,虽然练兵比不过自己,装备比不过苏小帅的主力,但不恋战,该撤就撤,该跑就跑,决策十分果断。

    像刚才这种被隔在城外的部队,都能跑回去两千人,显然士兵们也都非常有作战经验。跑回去整编一下,又能生龙活虎地投入作战。

    尤其敌人的精神力量非常强大。在明知装备和训练不如己方的时候,在阿訇们的感召下,还是敢拼命地往上冲,足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装备和训练上的劣势。

    这就是国战的弱点,双方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夸张了点儿,但敌人只有一千人投降,战斗意志是相当高的。

    不像同族间的作战,敌人往往只要风色不利就溃败,全军投降也不少见。

    敌人逃回了图斯,踞城而守。攻城战打起来往往费时费力,损兵折将。即使攻城方兵力占优,粮尽而退的战例比比皆是。

    图斯城虽然面积不大,但城墙高大坚固,守城的敌人作战意志顽强,战斗经验丰富。

    一旦围城战旷日持久,大食人纠集更多的援兵来战。他们国力强大,用人海战术弥补训练和装备的不足,胜负殊难预料。这以后的仗,难打了啊。

    田星、张子怀、胡惟用、裴远这样的将军们在庆祝首战告捷,邵树德这样的帅才已经开始考虑以后的战局,大食人在城上严阵以待,到了傍晚,裴行俭率领的主力部队终于到达。

    大月氏的两支部队,粟特联盟的主力和大夏镇守军在图斯城下胜利会师。

    作战的士兵就有九万多人,加上目前随队运粮的五万丁壮,将近十五万人远远望去无边无际。

    大食人的贸然出击,损失了五千兵马,城内还有三万五千大军。

    兵法云,十则围之,即使是将近十万大军,要四面围困图斯城也有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