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梦入大唐-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坐井观天,就开始自称什么皇帝,万王之王,想起来就很可笑。

    小帅是个纯正的华夏人,在他心目中,至少得统治了华夏,才敢称皇帝。

    可是带着一群西域的红胡子、黄胡子杀进中原,搞个安史之乱提前版,把华夏大地杀得人头滚滚,赤地千里,这种事小帅是说什么也干不出来的。

    所以小帅和邵树德的共识,是向外征服世界,共尊大唐这个宗主,类似后世欧洲列强对教廷的态度,是决不能靠出兵攻打母国当皇帝的。

    对罗马帝国,小帅是在暗戳戳地使坏,对大唐,则是光明正大地扩大在大唐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了大唐第一权臣。

    反正李治在世的时候,小帅是没有什么想法儿的。若是李治不在了,小帅觉得,按欧洲的说法儿,自己对大唐皇位也是有弱宣称的。

    自己和大唐公主的儿子当唐朝皇帝,总比武才人继位更有法理依据。这个还早得很,小帅也还很年轻,到时候再说。

    若是自己能在世界上统治几个大帝国,立他几个儿子当皇帝,嘿嘿,万王之王就不足以称呼自己了。那叫皇上皇,嗯,好像是一种小吃。

    当粟特联盟元首乃至吐火罗国王的时候,小帅是根本不想这种事情的。如今吞了波斯故地,已经有了问鼎天下的实力,小帅的雄心自然地就增长了。

    白斯文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之一,他既然提到这个事情,小帅就在电话里把自己的考虑向白叔和盘托出。

    小帅说出这种话,要是外人听了,难免认为他不自量力。白斯文是小帅王国的大管家,这两年亲自掌握着大月氏的全部实力,是当今世界除了小帅,最了解工业化的威力的人。

    小帅的志向原来是这样,那自己对那个宰相之位也不是那么垂涎了,自己也可以成为万相之相啊。

    他顿时觉得时间紧迫,得让小帅大业早成啊,自己这个公爵也似乎不那么香了。

    白斯文仅有一女,也不想再让夫人生孩子。干脆给骆公子打了个电话,叫他赶紧把家乡的亲族请到西域来,管理骆公子的领地的同时,也替老白家把蓝市城的领地打理一下。

    白斯文和骆公子这一对准翁婿是大月氏国高官中的特立独行者,是仅有的两个不纳妾的清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他们对小帅政治联姻了那么多公主,是用可怜的眼神看的。

    白斯文立志当万相之相,不怎么看中领地和财富,不代表小帅给他的领地就差了。

    事实上,小帅分封出去的六块领地,最差的是裴行俭和陈诚的阿瓦士和设拉子,谁让他们是后来的呢。

    蓝市城未经战乱,此前户口百万。大夏向河中流域大移民后,也还有四十多万人,白斯文几乎算是个小国国王了,他的领地是六个公爵里最富有的。

    接下来就是骆公子的伊斯法罕,这翁婿俩占据了小帅属下人丁最兴旺的两个城市,暂时比首都康居城都繁华。

    王承龙的德黑兰原来是小巴赫拉姆的领地,但小帅是从大食人手里打下来的,分封给王国的第一副相,小巴赫拉姆是不能有意见的。

    小巴赫拉姆正在为小帅在波斯故地奔忙,等他立下大功,肯定要封在别的地方。

    德黑兰是预定中的波斯都督府首府,现在不如伊斯法罕,未来潜力无穷。这也和王承龙的情况相配。

    王承龙也不是小帅的起家元从,可是他才华横溢。不但是进士出身,还是探花郎,在大唐就是储相,在大月氏作为第一副相,也是往首相方面培养的。

    王承龙比白斯文小二十岁,目前工作经验还比不上老白,可是潜力无穷。现在在波斯练手,等老白退休,王承龙的年纪也够了。

    那个时候出任首相水到渠成,按大月氏的发展趋势,他接任首相的时候,小帅控制的地盘指不定多大了,正需要一个有足够潜力的人才来管理。

    因此他的封地好,那也是别人只能羡慕,没有理由嫉妒的。

    小帅最后打电话的吴子仪现在沦为了六重臣里最弱的。他的天资有限,现在只能给小帅看家,训练部队。当然,还掌握着军情局。

    不过他是最早投靠小帅的高级人才,一路帮小帅从一个商队,一直发展到一个王国,在重臣里对小帅的忠诚只有外戚白斯文可以媲美。

    小帅是不会忘记他的功劳的,封给他的马什哈德虽然比不上蓝市城、伊斯法罕,比现在的德黑兰可是要强。

    马什哈德现在还是个小村庄,那是因为旁边的图斯城被烧光了。不过图斯城里的居民还在,当时由于城小住不下,被大食人赶到农村去了。

    人在就好办,小帅准许吴子仪在马什哈德重新建城,一旦城市重新建立,那也是个足够繁荣的地方。

    至于建城的资金吴子仪是不缺的,他追随小帅日久,作为心腹,小帅赏赐无数,他早就是个大富翁了。

    爵位和领地的事情吴子仪心里有数,小帅是不会亏待他的,他向小帅汇报了最新的情报,“主公,大唐终于开始动手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抡大锤打蚊子

    “据高摩汇报,大兴宫里传出的消息,就在今天早上,大唐锡斯坦行军大总管薛仁贵终于到达了天竺地界。

    薛仁贵毫不犹豫,直接攻入了迦毕试国,国都一鼓而下,已经取得了城中古寺所藏的佛祖顶盖骨舍利,派人送回长安。”

    薛仁贵终于动手了啊。迦毕试国小帅听说过,还是听勃律国师贾达说的,是勃律南边的一个小国,没啥战略意义。

    薛仁贵这样的绝世名将,带着三万精锐的唐朝大军去打人家,那纯是欺负人,显然这只是道开胃菜而已。

    “同时,苏定方被任命为泥婆罗道行军大总管,率三千唐军,两万吐谷浑仆从,两万吐蕃仆从,七千泥婆罗仆从,从泥婆罗出兵,南下攻打摩揭陀国。

    不过摩揭陀国并未抵抗,直接投降了。苏定方已经兵不血刃占领王舍城,五万大军准备直取天竺重镇、昔日戒日帝国的故都曲女城。”

    小帅摇摇头,这就更是欺负人。当初王玄策领着一千五百吐蕃兵,七千泥婆罗兵,就能一直打到中印度,一人灭一国,捉了一万多人,两万头牛马回国,献俘长安。

    自己的老祖宗这样的杀神带着五万大军,在天竺不是横着走?

    天竺之所以一直能幸存,不是大唐打不了它,只是中间隔着吐蕃,打下来也没用。

    如今吐蕃成了大唐国土,大唐和天竺接壤了,一旦大唐这个巨兽对天竺起了心思,打败他们就是反手的事。

    自打戒日王驾崩,戒日帝国已经分崩离析,北天竺分成了十几个小国,毫无统一之望。实际上这种小诸侯并立的局势,在光明神界那个时空,持续了一千年。

    小帅觉得,这样一个弱得不行的地方,苏定方一个人带一万兵就能横扫。结果李治不但派苏定方出泥婆罗,还万里迢迢地派薛仁贵从西面出击。

    两路大军八万人合攻天竺,这样的声势,肯定不是打下一两个小国能罢手的,甚至取了北天竺戒日帝国故地都不是目标。

    李治的心大得很,听徐茂公说天竺有五千一百万人口,这是要全吞了。

    让苏定方和薛仁贵这两个名将打天竺,简直是抡大锤打蚊子。困难不在能不能打下来,而是一旦打下来,怎么保证带兵的将领不拥兵自立。

    这次的东西两线隔着三千里同时出兵,就是这种思路的演练。小帅把电台这种神器带到大唐,长安对带兵远行的大军控制力大为增加。

    让苏定方和薛仁贵两路出击,恐怕也是起着让他们互相牵制,阻止对方起异心自立的心思。

    打吧,打吧,大唐吞了天竺,固然是人口、地盘、财富激增,彻底成为世界霸主。不过要把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人整合到大唐体制中来,几十年成功都是快的。

    大唐肯定就无力西顾,来找小帅的麻烦了。小帅可以和邵树德放心地大展拳脚,并肩征服世界,不用担心来自身后的威胁了,这可是大好事。

    说完了大唐出兵天竺,吴子仪还没完,“薛万彻从占城出兵,征伐真腊,已经打下了真腊的新都伊赏那补罗城。

    可怜真腊王巴法瓦尔曼刚刚灭了扶南国,开疆拓土,正志得意满,遇到大唐天兵,转瞬之间就亡国了,本人也被献俘长安,去做车鼻可汗和贺鲁的邻居。

    圣人感念薛万彻的功劳,欲封他为真腊节度使,却被薛万彻上表拒绝了。他称自己才疏学浅,带兵打仗行,持节统治地方实在是让他头痛。

    在电话里他恳请朝廷速派官员治理占城和真腊的新占领土。他不愿意当军阀,只愿意作为将领,为王前驱,为大唐开疆拓土。”

    这薛万彻的觉悟提高很快啊,此前不久他还满腹牢骚,说是才华得不到施展,一副要造反当皇帝的模样。这真让他带兵出去,还要封他当土皇帝了,他反而怂了。

    这人啊,在台下的时候指点江山,我要是当了大官,如何如何,让天下三个月变个模样。拿起筷子吃饭,放下筷子拍桌子骂娘容易,实际做事可就难了。

    想必在占城和真腊对当地的统治,让薛万彻、房遗爱和柴令武这三个爱发牢骚的家伙受到了教育。看人担柴不费力,真正做大事的,哪有那么简单?

    “现在扶桑和南海战火纷飞,孙霸坐镇难波城,王文度坐镇吕宋,源源不断地为大唐送回奴隶,修建铁路。薛万彻则不但送人,还送回了大量缴获的稻米和财宝。

    朝廷见占城和真腊虽然落后,但稻米一年三熟,是个产粮的好地方,已经决意派人治理,让中南半岛彻底成为大唐的实控领土。

    薛万彻恐怕会一路向西,一直到天竺与苏定方会师才能罢手。”

    结束了和吴子仪的对话,小帅开始和裴行俭、陈诚研究下一级将领们的封赏。

    六位重臣的工作是小帅亲自考察的,怎么封赏他们由小帅一眼而决。

    底下将领的功劳则主要是听取裴行俭这个主帅的意见。

    小帅觉得,现在战争基本结束,应该回康居城。是时候把新占的波斯故地好好整合统治,转化为国家实力了。

    在这之前,得在关键城市派驻部队,以点带面,控制住新占领土的局势,防备外部侵扰,这个问题,和封赏众将有很大的关系。

    三人正在研究,关开闰来电,奥斯曼和赵嬷嬷的船队已经到了伏波港,他即将带着七千所部上船,帮奥斯曼收复麦加和麦地那去也。

    不过准备临时镇守伏波港的徐浩并未到位,他急匆匆被从刚占领的设拉子调过去,才走了一半的路,到伏波港还得四天时间。

    可是奥斯曼归心似箭,请求立刻出发,关开闰决定让当地的三千波斯义勇暂时守城,反正附近也没有大敌,东面天竺的信德国即使有意攻打,四天也绝对到不了伏波港。

    小帅摇摇头,“关开闰去大食的老窝,那里是要协助邵树德出兵打阿里的,跟咱们就没关系了。徐七弟咱们可不能总借用,他想去四哥那里助战的心思也是极为强烈。

    所以咱们得派自己人去守伏波港,派谁去合适呢?”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赏三军

    三人研究封赏名单一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小帅聚众将,宣布大赏三军。

    封裴远为艾因塔布侯爵,领三千神射军,一万骑马步兵,一万投诚的波斯仆从军,镇守艾因塔布。

    艾因塔布后世叫加济安泰普,是波斯故地西南重镇。南接叙利亚,西邻小亚细亚,同时与倭马亚王朝和罗马帝国接壤。位置重要,形势复杂,需要一个非常有担当有能力的人镇守。

    裴远是大月氏几位重臣以下最能打的将军,以前是穆国兵马留后,有坐镇一方的经验。

    此次远征作为二路先锋,进兵神速,完整地保住了德黑兰、伊斯法罕两城,因此功劳封侯,被委派到了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艾因塔布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那里现在有穆阿维叶建立的城堡。小帅允许裴远在当地再招兵七千。三万大军布置在西南前线,同时监视罗马帝国和倭马亚王朝的动静。

    裴远接到任命后立刻率军出发,紧紧跟在穆阿维叶军队的后面,去接收艾因塔布城防,免得迟则生变。

    封马上飞为乌鲁米耶子爵,率半天云手下的三千山地步兵,五千库尔德重步兵,镇守乌鲁米耶。

    乌鲁米耶位于艾因塔布和阿瓦士的中间,是波斯故地境内的库尔德人聚集区。派将领镇守那里,是防止敌人从这里北上,切断德黑兰和艾因塔布的联系。

    目前马上飞的任务是防御阿里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