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跃大将军双手高举,耀武扬威一番,士兵们抬着死伤的战友,得胜而回。
萨比突厥那边,也派了些没着甲的后勤兵到战场上收尸,这边也没有干预。
这场荣誉之战就这样结束了,双方都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
马跃大将军的宣称很有底气,敌人被打跑了嘛,最后留在战场上的是亚美尼亚人。
萨比人则宣称,我们杀伤的人比你们多,我们赢了。
亚美尼亚这边又还嘴,你们死的都是重骑兵,你也好意思。
这嘴仗打起来,是没有赢家的。陈诚倒是在功劳簿上给马跃记了这次战役的首功,那边勇安大将军也知道部下已经尽力了,好好地赏赐了一番。
这场没头没脑的单挑式小规模战斗没有啥战略上的意义,但双方的指挥官都从中作出了对对方军队战斗力的判断。
陈诚对战胜对方更有信心了,就是没有冈达和阿史那杰保做内应,应该也能击破对方,不过是战果的大小之别。
勇安大将军则认为,对方占多数的仆从军队水平也就那样,要是打大仗,自己轻骑兵多的优势发挥出来,一定能赢。至于对方的主力更强,我可也有更强的近卫军。
就算我的近卫军打不过你的精锐,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打败了你的仆从军,对你的精锐进行合围,人海战术一上,车轮战,你吃不了兜着走。二十万对八万,优势在我。
匈奴人和罗斯人的援军磨磨蹭蹭,显然是怕了打败大食人的大月氏军队。不等他们了,只要回鹘援军一到,这兵力优势就更大,到时候立刻发起进攻。
等我打胜了仗,声威大振,好好收拾你们这些不听调遣的二五仔。然后一定要反推到阿兰人和亚美尼亚去,好好收拾这帮替大月氏人摇旗呐喊的走狗,一定要大肆打劫一番。
他倒是没有反攻大月氏的大志,他知道大月氏人受到后勤的限制,肯定没有派全部的兵力来。
离了草原,自己的优势就减少了不少。哼,能把打败大食人,威震天下的大月氏人打退,我也可以名留青史了吧?
小帅则慨叹,自己空有足够的装备,亚美尼亚人因为身材的限制,却不能都进化成重步兵。
小帅的步人甲那是从大夏和昭武九姓的四百多万红胡子里选出的彪形大汉。不死军是从一千多万波斯人里选出的高手,都能披重甲。圣陨骑兵更是全员贵族,自小营养充分,身材高大。
亚美尼亚人口基数少,在邻国的不断侵略下生活困苦。
这些原游击队员虽然战斗经验不缺,是合格的士兵,但营养不良,不能全员披铁甲作战,不然不至于对阵那些伪重骑都打得这么艰难。
好在虽然损失惨重,这仗总算是赢了,而且陈诚也应该达到了麻痹敌人的目的。果然是慈不掌兵,眼看着瘦弱的手下去送死……算了,自己当不了元帅,好在现在手下已经不缺人才了。
时间飞逝,又到了这个月二十六七号,安娜破天荒地没有来找小帅。
小帅已经习惯了每月这几天安娜的主动,没来,内心稍有遗憾。可能安娜懂事,看大战在即,不想干扰小帅吧。
这场战争,大月氏的统帅是陈诚,可萨汗国的统帅是萨比。勇安,国王苏小帅和可汗阿史那。杰保都是看热闹的,当然原因各有不同。
小帅是因为自己打仗的本事有限,杰保则是因为大权旁落。不管原因如何,结果差不多。所以其实仗主要是陈诚在指挥,小帅没啥事。
他已经后悔跟妃子和侍女们宣布这仗打完后再召她们陪侍了。小帅不好反口,结果安娜也不来,我这都独身一个月了,我可是有两个王妃,六个侧妃,六个侍女,一个情人的国王陛下啊。
小帅已经开始祈祷早日和可萨汗国决战了。好在他不是昏君,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威去督促陈诚早日决战,陈诚可比萨尔浒的明军将领幸福多了。
永徽四年三月初一,葛萨。冈达率四万回鹘援兵从西而来。同时萨比。勇安大将军终于收到斥候的汇报,东面来了大月氏的援军,作战部队有三万四千人,还有三万运粮部队。
怪不得大月氏人不着急呢,原来也在等援军,要知道这样就提前发动了。
好在我的援军比你多,二十四万对十六万,而且你的十六万里,有七万是运粮的鱼腩部队,四万多人是劣等的仆从军,优势依然在我,勇安大将军信心满满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陈诚也指挥部下出营列阵,大月氏兵临敌方都城,对战可萨汗国的、双方总兵力达到四十万的决战拉开了序幕。
勇安身边是一万亲卫,里面有四千是真正的重甲骑兵。陈诚身边是临时交给他指挥的一万不死军,全员铁甲重骑,小巴赫拉姆一脸严肃,等待着陈大帅的命令。
到了决战时刻,五千步人甲被派到了阵前,严彪身穿罐头甲,意气昂扬,自己终于有了冲锋陷阵的时候。
小帅身边只留了一千圣陨骑兵,二百亲卫。对面的可汗阿史那杰保身边则有两千骑兵,不过只有二百身穿链甲,其余的是轻骑。
真正决战,是不会限制人数的,人数只受战场面积的限制。
这里是大平原,适合大规模作战,勇安本来也没想着正面胜利,当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挥手,左右两个万人轻骑兵军团出击,后面还有两个万人军团作为预备队。
正面则自己带三万人坐镇,等待轻骑兵有了战果,择机出动。
萨比突厥人能作战的部队其实只有这七万人而已,剩下的无甲轻骑兵在阵后,是准备打顺风仗的。
不过对方列阵的部队一共才四万人,其余的四万后勤兵干脆防守大营,看管辎重,没有出来列阵。现在战场上主力是七万对四万,而且自己的十三万部落兵也是可以出战的,优势很大。
陈诚不可能如对手的意,等着挨打,左右各派了八千亚美尼亚步兵组成数十个方阵,阻止萨比突厥轻骑兵骚扰到中间的主力部队。
四千亚美尼亚骑兵和四千阿兰人骑兵则分布在更远的左右翼,牵制敌军的轻骑。
五千步人甲经开始主动进攻。前排的两千正规步人甲罐头甲明光耀眼,后排的三千仆从也是高大威猛,双手持着长枪,鼓点儿声中,缓步前进,只听到整齐的脚步声和甲叶相撞的声音。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北风呼啸,伏尔加河畔,大平原上,决战开始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步人甲的高光时刻
萨比突厥人的轻骑一派出去,就发现了问题。
由于战场非常宽阔,大月氏人中央主力步人甲的两旁,有无数的亚美尼亚步兵阵作为辅助。步兵阵和步人甲阵齐头并进,很难攻击到侧翼。
从正面攻击,一旦靠近步兵阵,就会遭到标枪的攻击,只能在距离五十步左右的地方骑射。离得远,亚美尼亚步兵们又都拿着卵形盾,弓箭的伤害非常有限。
好在萨比突厥的轻骑兵数量足够,很快两万预备队被派上了战场,去攻击远处两端的步兵阵侧翼。
然而大月氏军阵两边各有四千轻骑,保护着步兵阵的侧翼,轻骑对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出来的,步兵们却在坚定地前进。
即使最后驱逐了大月氏轻骑,将亚美尼亚步兵阵一个个打乱,要逐一消灭他们,却又缺少足够的重骑兵,光靠轻骑兵是解决不了步兵阵的。
而中央的步人甲根本受不到骚扰,一路挺进,这坐镇中央的勇安大将军就尴尬了,能做的选择只有或者用重骑兵硬冲步人甲,或者后退。
这一切烦恼的根源,就在于突厥人作战,根本就不适合阵地战,和步兵占多数的大月氏打阵地战,战略上就居于劣势。
勇安自恃兵多,想和大月氏决战的想法儿,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现在碰到了问题,勇安想明白了,自己的兵法和狡猾的大月氏人就没得比,不能跟他们讲什么兵法,还不如一拥而上也许能趁乱取胜。
当下也顾不得部落兵的战斗力低了,号角连吹,身后作为预备队的十三万部落兵蜂拥而出,从两侧绕过去,准备将对手团团包围,攻击敌人的背后。
想法儿很好,然而部落兵训练非常少,单打独斗或者和正规军差不了太多,大兵团作战指挥,就是一种灾难。
部落兵们一出动,烟尘大起,看起来非常有威力,可是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一会儿的功夫,就都找不着自己的部队了。
好在总体的命令大家还知道,部落兵们没有任何阵型,一拥而上,向大月氏的两侧冲去。
可是事先没有调配,这要绕过如此巨大的战阵,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功夫,这边步人甲已经接近勇安的本阵了。
勇安非常不愿意后退,命令手下的骑兵射箭尝试阻拦。
勇安的一万近卫军还是很有作战能力的,属于既能当做重骑兵冲锋,又能射箭的花队,其中还有二百是箭术如神的射雕手,传说中的哲别。
骑兵们在马上抛射,威力竟然不下于步弓手,小帅在阵中看到,立刻想起了当年在可可托海碰到的回鹘王婆闰的亲卫,果然厉害。
然而没用,步人甲恰恰是这种骑兵花队的克星。一身罐头甲,连眼睛都带着铁格栅罩,普通的弓箭射在上面,只是叮当作响,完全无法破防。
就是射雕手们的破甲箭,射在步人甲的头盔,胸前等重点加厚的防御区域,也没用,只有射在薄弱区域,才能破开装甲,将箭头嵌到甲上。
即使破了甲,箭也几乎伤不到人,步人甲的罐头甲里面,还穿着一层绸甲。破甲箭被铁甲阻拦,破了甲也已经没了力道,箭头被丝绸包裹,无法伤到肉。
前排的步人甲身上颇有扎着几根箭,依旧元气满满继续前进的。
这种人形坦克历史上是宋朝出现的。要出现这种兵种,一是要有高超的锻造技术,二是要有钱,非常有钱,三是人口基数大,能征召足够的能披得动全身铁甲的强壮士兵。
不但罐头甲费钱,里面的绸甲也不是普通人穿得起的,好几千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壮汉,更不是小国能征召出来的。
宋朝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出了步人甲,可是他们丢了燕云十六州,没马。只是步兵强的话,人家退走了,你追不上,所以一直只能防守,被动挨打。
大月氏不但满足步人甲的出现条件,人口足够,非常有钱,锻造技术还远超宋朝,更重要的是有马,还非常多。
不但阵地战击败敌人后有骑兵追,就是步人甲本身,都转职成了骑马步兵,可以快速调动。
所以步人甲这种游牧民族的克星,在小帅的手里成长成了完全体,萨比突厥人首次面对这种毫无破绽的人形坦克,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勇安一时都起了干脆不跟敌人对阵了,自己带着重骑兵去配合轻骑兵去冲击敌人的亚美尼亚步兵阵的想法儿。那肯定是能冲破的,然后大家乱战一场。
可是对方的不死军在那里跃跃欲试,一旦自己的重骑兵移动,他们肯定会打自己的屁股。被一万重骑兵追着打,自己的亲卫非溃散不可,这叫势成骑虎。
再不决断,步人甲的枪尖就要怼到鼻子上了,勇安不得已,下令一万亲卫重骑缓缓后退,避开步人甲的锋芒。
敌人主阵后退,这是步人甲冲锋,重骑兵冲击的机会。
严彪和小巴赫拉姆看向陈诚。陈诚也颇为意动,看了看两边的作战,又看了看正在迂回的敌军大批部落兵,终于摇了摇头,让步人甲继续前进,先不要冲锋。
敌军主阵主动后撤,有强弓手压阵,阵型未乱,此时冲击,起不到最好的效果。现在自己手里握有优势,不急不急。
这就是主将临机决断的能力了,小帅就是这方面欠缺。这种能力不但要对敌我各兵种的属性非常了解,还要有战场上的敏感性,能迅速权衡模拟出各种可能的结果。
此时萨比轻骑们还在和大月氏轻骑缠斗,大月氏轻骑居于劣势,正在不断后退。大多数的亚美尼亚军阵损失轻微,两侧的步兵阵受到敌人轻骑的车悬打击,稍有混乱,还撑得住。
而且即使丢了几个亚美尼亚步兵阵,也不影响大局。
部落兵们刚刚运动到阵后,结果有一部分冲过了头儿,遭到大月氏留守大营的壮丁们的弓箭攻击。
大月氏的大营防卫森严,还挖了深深的壕沟,里面有四万预备役,靠部落兵一时半会儿是打不下来的。
部落兵们遭到预备役的齐射,这帮穿着羊皮袄的乌合之众完全组织不起齐射还击,一窝蜂地又跑了回来,和往前冲的同伴撞在一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