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帅那一句抄袭的“唯死亡与纳税不可避免”也流传千古。
霸气十足的小帅目送王承龙和郭司令出了王宫,一回头,见小太阳正目光烁烁地盯着自己,“郎君,这税是不能不交的,对吧?嘿嘿。”
霸气到组建军队收税的小帅,轮到自己要交税了,小帅表示,纳税光荣,缴税是十分快乐的事。
小太阳的税收得太狠,而且连收了好几天。纳税人苏小帅表示,国务繁忙,是时候去大夏巡视一圈儿了。
在去长安前,国家大事一定要安排好。不能小帅前脚去了长安,回头老窝起火,大月氏彻底归了大唐了,小帅那就只能在长安当寓公了,“染病暴毙”是大概率事件。
小帅的手下,倾向大唐的人太多。但完全不用,又不可能。
但光是一个吴子仪坐镇小帅可不大放心,小帅要去大夏和四哥邵树德交个底。四哥虽然是唐将,小帅却了解他,这是个有野心的人。
小帅不怕人有野心,有共同利益就好。邵树德不是大唐的忠臣,在抗拒大唐吞并方面,就能成为盟友,小帅要去跟他把话说透了。
小帅这次去大夏,把王承龙带在了身边。王承龙虽然忠心用命,但恐怕李治一召唤,他肯定投降。在去长安之前,小帅决定把白斯文换回来主政,让王承龙去轮换主持重要的移民工作。
白斯文是外戚嘛,对自己的忠心无可争议。有了吴子仪和白斯文两个人联合,军政一心,再加上邵树德在大夏主政,大月氏说了算拍板儿的全是“苏系”,再去长安就放心多了。
当然白斯文回来,王宫里堆积如山的钱财就有人管,有人负责投资了,这也是小帅和王承龙解释的明面上的原因。
王承龙随驾去大夏,白斯文还没回来,临时主持政务的成了安国侯郭纶。郭司令一直自恃有才,悠游从容,这一下子接下这么大的摊子,终于被撑到了能力的极限。
白斯文回来交接工作的时候,郭司令胡子拉碴,眼带血丝,工作是很努力的,再也没有时间喝酒泡胡姬。
不过试过了代管一个国家的政务的压力,郭司令反而老实了。专注商业和税务,带着新组建的税警总队去杀人。
至此脾气大变,不再是花花公子,荣获了“屠夫”的光荣称号。上了大月氏这艘大船,成了贵族统治者,从调戏民女的“郭市令”成了“屠夫郭司令”。
在西域的朔风催熟下,风度翩翩的郭纶终于成熟了,成了真正的国家栋梁。
小帅要南巡大夏,这不是啥大动作,大夏本来就已经是大月氏的领土。蓝市城距离康居城不过六百五十里而已,传递紧急军情的八百里加急一天可至。
不过小帅有了电台,已经用不到八百里加急了而已。
永徽二年三月初九,小帅带了王承龙,四个侍女保镖,十三太保,一百亲卫,五百苏氏近卫军,南巡大夏。
这样的队伍不大,又是在境内行军,一路上有现成的补给驿站,不用带辎重,速度飞快,三月十四就到了乌浒水畔的怛满城。
乌浒水现代叫阿姆河,是小帅统治的昭武九姓地区的南线。怛满城现代叫泰尔梅兹,其实只是翻译的不同,发音古今并无变化。
这里其实已经是大夏的领地,叫怛密国,为大夏二十七国之一。归顺了大月氏后,这里被更名为鸟飞州,担任刺史的就是原来怛密国的部落酋长。
泰尔梅兹“周二十余里,东西长南北狭,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
佛教在这里兴旺发达,由于靠近乌浒水,享灌溉之利,土地肥沃,城市繁荣,是大夏少有的富裕产粮区,这次往昭武九姓地区的大移民,是不包括这里的。
小帅接见了刺史,勉励了几句,让他在邵军使的领导下好好工作,就领了侍女,去佛寺旅游了。
康居城是祆教的地盘,如今有了景教和道教,佛教不兴。自从离了高昌,侍女们已经很久没有拜佛了。
城内治安很好,小帅的手下驻扎下来。小帅出游,不愿意大动干戈,骚扰百姓,只是领了侍女和十三太保,后面又跟了二十个红胡子亲卫而已。
佛寺都是大同小异,侍女们诚心朝拜,求佛祖保佑热巴和红妹顺利生产,最好能生下男孩儿。
小帅不信佛,就是陪着来的,正百无聊赖,一个正在拜佛的信徒看到小帅到来,扑通跪倒在地,“对面可是苏都护?某正要去康居拜访,却在这里不期而遇,某有大事禀报。”
跪下的人身着锦袍,里面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服下摆以氆氇镶边儿,头带皮帽,胸挂念珠,脸色发黑,腮上带着高原红。
侍卫见那人规规矩矩跪着,没有行刺的样子,又穿得华贵,应该是个贵族。贵族是有权力见国王的,因此只是警惕,没有驱逐。
小帅和蔼地问:“你不是藏族人,不对,是吐蕃人么?怎么跑这么远来拜佛?”
“苏都护,某不是吐蕃人,不过确实改了吐蕃名。某乃文成公主座下护卫首领,王尼玛是也。”
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士王尼玛
泰尔梅兹刺史府,小帅在鸟飞州的临时住所。
大月氏立国时间还短,百废待兴,还没有财力在各州建国王的行宫。国王苏小帅陛下亲临,刺史把自己的府邸让了出来,反正小帅明天就走了,刺史自己搬到了馆驿去住。
已经到了小帅的住所,王尼玛还是不肯说有什么大事禀报,而是拿出了由文成公主亲自画押的文件,和几件李世民御赐之物,证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后强烈要求小帅屏退左右。
看小帅挥了挥手,缪拉带人退了下去。不是他不坚持原则,就小帅身后四个侍女的拔枪速度,突厥的顶级高手都无法躲避,缪拉还是基本放心的。
见屋内只剩下了自己和小帅以及侍女,王尼玛又是扑通跪下,“念在同为唐人的份儿上,请陛下务必出兵吐蕃。”
小帅转了转眼珠,“我只是大唐大月氏大都护府的都护,出兵吐蕃这种大事,你应该去找圣人啊。文成公主的意见,圣人肯定会慎重考虑。圣人但有命令,我肯定会执行的。”
“时间上来不及啊。这里离长安万水千山,待某到了长安,战机已失。失去了现在的时机,再攻吐蕃可就难了,某可以断言,以后吐蕃必然会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这是个明白人啊,小帅面露微笑。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千百年的佳话。松赞干布在世的时候,对大唐恭敬有加。
王玄策出使天竺,遇到了麻烦,到逻些求助,松赞干布毫不犹豫派出三千兵马,替唐使撑腰,灭了不尊大唐的天竺小国。
吐蕃表面上是大唐的忠实鹰犬,实在没有必要攻打啊。小帅是后世人,当然知道以后吐蕃会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这个王尼玛这个时候就有这个见识,真是不容易。
小帅背着手溜了一圈儿,摇摇头,又点点头,难以决断。
从大月氏国的利益来讲,吐蕃的崛起,阻挡了大唐对西域的经略。要是自己愿意大月氏独立,愿意称帝,应该和吐蕃联合才是。把这个王尼玛捉起来,秘密处决,才是枭雄该干的事。
不过小帅心性纯善,真的不愿意当枭雄。就是真的想统治世界,也愿意用堂堂正正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和分裂华夏的势力合作。
而且作为后世人,对阻碍华夏统一的事情,有着天然的反感。
小帅一时不能决断,还是听听王尼玛为啥要要求出兵吧。
“王尼玛,你对吐蕃的认知是不是正确先放在一边。你为什么会跑到我这边求援呢?难道文成公主在吐蕃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么?受人欺负了么?需要我们这些娘家人为她撑腰?”
王尼玛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要说待遇嘛,倒是并无什么不公。
吐蕃那里,公主的威望非常高,没人敢正面欺负先王的遗孀。公主还受到没庐氏和久氏两个部落的庇护,日常用度还是不短缺的。
唯一不足的是,自从先赞普薨了后,公主就失去了权柄,无法干预吐蕃的决策。吐蕃的大权,都掌握在辅政大相禄东赞的手里。”
“这个,后宫不干政,在大唐也是一样的规矩啊。吐蕃已经有了新的赞普,在禄东赞的辅佐下执政,王太后要是干预朝政,咱们这出兵没有大义的名分啊。”
“有的。先赞普被圣人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吐蕃严格来说,是大唐的领土。而如今禄东赞心怀叵测,意图让吐蕃脱离大唐独立,这就是谋逆的大罪。
只不过吐蕃地处高原,大唐兵马仰攻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造成吐蕃和大月氏一样,大唐兵力影响不到,成了事实上的藩国而已。”
感情你还知道我这也是藩国,你还敢到我这来求我为大唐办事,这是不要命了么?
王尼玛一脸坚毅,“某知道来求陛下是九死一生,可这是大唐实控吐蕃唯一的机会,一旦错过,某会后悔莫及。
某就是赌苏都护你作为唐人,还良心未泯。某愿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百死无悔。若陛下无护我华夏金瓯无缺之心,请现在就把某押出去砍了吧!”
王尼玛一番话说得慷慨激烈,这是真的命都不要了,准备从容就义的英雄。
小帅走下座椅,对王尼玛深深一躬,“你是真的义士,请受我一拜。我华夏正是有你这样的义士存在,才会绵延数千年,强盛不绝,小帅自愧不如。”
小帅突然对他下拜,搞得王尼玛手忙脚乱,不过却知道自己赌对了,士气大振,肃然说道:
“禄东赞此人,是吐蕃人里的英杰。不过,敌人的英杰,那就是大唐的祸害。他表面对大唐百依百顺,实际上继承了先赞普的雄心壮志,正在发兵统一后藏,下一步就是吞并吐谷浑。
他所有对大唐的恭敬都是虚与委蛇,为了为吐蕃崛起争取时间。一旦他的谋划成功,吐蕃就有了可以和大唐抗衡的力量。他的雄心在吐蕃人尽皆知,只是瞒着大唐罢了。”
其实大唐是瞒不住的,情况唐朝君臣都知道。不过高原道路艰险,用兵困难。现在大唐还有高句丽人没有征服,吐蕃人表面恭顺,就被排在了后面。
作为后世人的小帅当然知道,这一耽误,吐蕃的崛起就不可避免。等唐朝征服了高句丽,吐蕃大势已成,已经不可控制了。
“那你说的机会是什么呢?”
他所有对大唐的恭敬都是虚与委蛇,为了为吐蕃崛起争取时间。一旦他的谋划成功,吐蕃就有了可以和大唐抗衡的力量。他的雄心在吐蕃人尽皆知,只是瞒着大唐罢了。”
其实大唐是瞒不住的,情况唐朝君臣都知道。不过高原道路艰险,用兵困难。现在大唐还有高句丽人没有征服,吐蕃人表面恭顺,就被排在了后面。
作为后世人的小帅当然知道,这一耽误,吐蕃的崛起就不可避免。等唐朝征服了高句丽,吐蕃大势已成,已经不可控制了。
“那你说的机会是什么呢?”
第一百六十四章 黄金时代
大唐现在正处在华夏的黄金时代,英才辈出。王尼玛所说的,政治手腕高超,有本事归化吐蕃人的人才一抓一大把。
这也是小帅不愿意和大唐正面冲突的原因。不是怕了大唐,是真心不愿意将华夏的黄金时代打断。
能在世界上留下痕迹名声,留存至今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在短时间内英杰辈出,创造出无比的繁荣与强盛,让这个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华夏人杰地灵,竟然有春秋战国、强汉、盛唐三个黄金时代,让我华夏子孙自豪。之后一度衰弱,为诸夷所乘。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
小帅要是凭借穿越者的能力,与大唐争锋,强力打断我华夏宝贵的黄金时代,实在是过不去自己心头的坎儿,觉得罔为华夏子孙。
这才有小帅接受大唐敕封,愿意做大唐都护,而不是急匆匆地称帝。
突厥这个民族非常倒霉,他的黄金时代和大唐重合了。
突厥人英勇善战,也是名将辈出。比如贺鲁无论本事、胸怀和志向都是上上之选,只是运气不好,碰到了更强大的盛唐,遭到唐军的强力打击,突厥民族的黄金时代就这样生生被掐断了。
小帅不愿意打断盛唐这个华夏的黄金时代,对吐蕃人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却是很乐意结束他。后世的历史证明,大唐吐蕃两强互相伤害,最后一起完蛋,有什么好的?
像突厥人一样,融入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你好我好大家好,双方的子民都更幸福,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