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到前线来,碰到敌军是应有之意。我就是觉得让蔡南山率兵苦战,我的卫队干看着,有点儿过意不去而已。”
田星哈哈一笑,“兄弟,你现在是大都护,大月氏国王,当然要有国王的派头儿才行。主辱臣死,阿猫阿狗的来了,都要国王卫队出手,还要我们这些部下干什么呢?
两千人规模的作战,牺牲了八十多人,损失算轻微的,跳荡兵不算人的。我们的部队也要经过血战,才能成长起来。”
十几里地说话间就到了,前面是扎在山口的军营,田星指着前面,“四弟听说你来巡视,我出来的时候,已经下了集合等待你检阅的命令,看看我们的大好儿郎吧。”
兵营不能驰马,小帅也不想破坏这个规矩,下了马步行,除了侍女、苏氏十三太保,只有缪拉牵了小帅的马跟在后面,身后是一百亲卫。
苏氏近卫军就地扎营,几个只有几个领头儿的跟在了小帅身后,几个站岗的士兵见田星和蔡十将簇拥着小帅进来,敬礼,打开营门放行。
小帅走过壕沟上的通道,进入军营,田星在旁解释,“这里要是修一个类似铁门关的关口,就更好守了。不过修关靡费人力,要好几年方成。
以咱们的实力,等关修成,势力肯定往西扩张了,这关基本白修,因此我们只是在这扎营而已。”
小帅点点头,“我大唐国力强盛,扬威于异域,长城早就成了内地。关口城墙只是权宜之计,国力强盛才是王道啊。如果不修德政,不练强兵,城墙再坚固,强大的帝国也会从内部毁灭。”
小帅说的是后世的共识,田星和蔡南山则十分佩服。这个时候还没有六国论,也没有我大清不修长城的事情,能清楚地说出这个论点,那就是明君嘛。
蔡南山感慨,“大秦兵强马壮,长城万里,德政不修,渔阳鼙鼓一响,还不是瞬间倒塌?大都护真慧眼如炬也。”
蔡南山很少说话,随便一句话就能引古论今。
当年在铁门关,他和张子怀不过是徐浩手下的邵树德亲兵而已,竟然有这个见识,邵树德手下无弱兵,恐怖如斯。小帅不语,点点头,心里有了计较。
这个时候夕阳西下,天近黄昏。黄昏和破晓的时候,天地阴阳相交,景色最是瑰丽。周围的山水绿树青青,晚风轻拂,树梢晃动。
时节已经是春天,有虫鸣唧唧。小帅走在渐黑的军营里,有云雀在飞过,在天上悬停,偌大的军营竟然四周悄无声息。
小帅奇怪,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呢?小帅还是头一次进这样的兵营。自己的苏氏近卫军号称天下强军,营地里也难免有各种杂音,难道是西面来了敌人,邵树德领兵出击了?
穿过军营,四周一直都是如此静谧,只有自己一行人身后的马蹄声在黄昏里分外的清脆。
眼前一亮,忽然开阔起来,小帅已经领人穿过了军营,前面是一块平整的校军场。
走出遮蔽视线的营房,小帅一下子站定了,前方的景象让人心存畏惧。
暮色里,三千黑甲士兵肃然而立,悄无声息。一排排的铁槊指向天空,如一片钢铁丛林。一千黑甲骑兵骑马立于左右,一动不动,只有马匹偶尔打响鼻的声音。
小帅身后几个苏氏近卫军的头领双挑大指。有战斗力的士兵不一定有很强的纪律性,但有纪律性的士兵一定有很强的战斗力。
几千人就这么一站,不动如山,这邵树德绝对是不下于苏老将军的高人。
小帅领人从巴米扬大佛行进到这里,虽然近,也走了小半个时辰。内行看门道,这些受阅部队显然在这里站很久了,还能保持这个状态,非训练有素的强军是绝对办不到的。
见小帅到来,邵树德走上一步,躬身自报姓名,“大夏军使邵树德,参见大都护。”
身后十几个将领一起躬身,“参见大都护。”
士兵们手中铁槊砸地,“大都护万胜!”
小帅温言嘉勉,“四哥不必多礼,众将平身。将士们辛苦了,都休息吧。”
小帅说完,士兵没有一个动的,邵树德回身,“大都护有令,大家解散回营。”
十几个将领回到自己士兵的阵前,一举手,士兵听令而行,一排排向军营而去,没有一丝喧哗,只听到整齐的脚步声。
后世胤禛皇城阅兵,年大将军的兵就是这个反应,然而小帅不是小心眼儿的雍正,对邵树德治军严谨只有欣赏和佩服。
自己的命令是给将军的,士兵当然要听将军的命令才能执行,自己这个最高上司也不能隔着锅台上炕。
不过邵树德如此派头儿,在军中威望无双,要是一直做自己的部下,恐怕终究会出问题。不过这个事情小帅早有腹案,倒是并不担心。
在古代功高震主肯定要玩儿完,必不能善了。在现代早就有成熟的经验,小帅对如何驾驭处理比自己能力高的部下,早和宋老板推演多次了。
小帅上前抱住邵树德,拍了拍四哥的后肩,“四哥身为大夏最高指挥,还住在军营,真的辛苦了。四哥练出了一支强军啊,我看四哥的部队不动如山,铁槊如林,可称‘铁林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心
小帅视察完部队,当晚就宿在军营,草草吃了顿简单的晚餐,就请邵树德过来叙话。
两人喝着茶,小帅慨叹,“四哥把兵练到这种程度,已经超出了我的期望,大食人是打不过来了。我这次南巡,是为去长安做准备,大夏有四哥镇守,我是彻底放心了。”
邵树德一抱拳,“我们铁门关的兄弟,能打是一定的,不过能力强,却不擅钻营。要是没有五弟你照拂,还都是内地关口的小卒,哪里会有施展的地方?
五弟你既然将大夏放心地交给我们,兄弟几个为五弟尽心竭力,也是分内的事。”
小帅摆摆手,“有地方发挥,也得有能力才行。我到了大夏才发现,这里不是守住一个蓝市城就行的。
兄弟几个除了三哥,都是坐镇一方。这样的话,一个十将的职位就太小了,是我事先考虑不周。
四哥,我现在封你为大月氏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授予你在大夏有临机专断之权。
我去长安之后,大事白斯、王承龙、吴军师、骆公子要和你商量着办,咱们大月氏大都护府,算你就有了五个重臣了。”
“五弟你不用这样的”
“要的,要的。这样那几个兄弟,李大哥、范二哥、关六弟、徐浩老弟就都可以有军使的名分,可以名正言顺地坐镇一方了。
既然要马儿跑,就一定要给马儿吃草,我苏小帅可不是小气的人,兄弟几个既然做到了本分,我就有义务给大家应该得到的职位。
缪拉,马上给康居城打电话,统治留守的郭纶,把我的决定贯彻下去,从这个月开始,这边的俸禄和待遇就按新的来。”
缪拉应命而去,邵树德站起躬身,“我替几位兄弟谢过五弟了。”
“别这样,兄弟们升了官儿,可是要干活儿的。关开闰在勃律做的怎么样了?手下士兵是否能战?
我这次来,遇到了成公主的侍卫首领王尼玛,说是有个轻取吐蕃的机会。我没有马上答应他,我需要知道咱们的准备如何,要和四哥你商量商量再决定。来人,把王尼玛叫进来!”
随军的王尼玛进来,给邵树德见了礼,将跟小帅说过的话重新和邵树德又说了一遍,小帅一挥手,王尼玛退了出去。
邵树德沉思片刻,“关开闰在勃律招了八千山地兵,某去视察过,都是大雪山上的土著,上吐蕃人的高原上打仗,战斗力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王尼玛说的属实,这确实是大唐规划吐蕃人的良机。某作为大唐军人,是非常赞成冒这一次险的。即使失败了,损失也不大,成功了可保大唐江山永固,为什么不干?
不过五弟你想过没有,这件事对大唐有利,对你的大月氏国未必有利啊,咱们是兄弟,哥哥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
小帅一拍桌子,“老弟我当然想过。还记得咱们在铁门关喝酒结义时候发过的誓言么?你是大唐军人,我可也是大唐的都护,要让大唐的旗帜,飘扬在所有阳光照耀的地方。
我如今成了藩王,这初心可还未改。我要是为了私心,损害我华夏八纮一宇的大业,就愧对咱们结义的誓言了。”
“好!不愧是我邵树德的兄弟,某没有看错你。”
小帅得了邵树德的肯定意见,当即给长安打了电话。长安已经是凌晨,李治半夜被叫醒接电话,以为西域出了什么大事。待听小帅禀报完毕,龙颜大悦,半夜被叫起来的起床气一扫而空。
李治措了措词,“爱卿啊,吐蕃人一直表面恭顺,大唐是不能下达攻打吐蕃的命令的。
不过你们大月氏国要是和吐蕃发生了冲突,我这个宗主总要排纷解难才行,到时候派人替吐蕃整治内乱也是应有之义。
爱卿身在西域,能为大唐分忧,朕心甚慰。此事若成功,朕必不吝封赏。”
放下电话,李治哈哈大笑。自己派唐军渗透大月氏,已经有了效果。苏小帅肯为大唐考虑,显然是个忠臣,那个邵树德也是功不可没。
大唐本土不出一兵一卒,吐蕃就可能平定了。吐蕃若平,大唐去一心腹大患,这样的忠臣,值得提拔。李治没了困意,“来人,上酒,朕要喝上一杯。”
小帅比较谨慎,事情都策划好了,才向领导禀报。决策已经定下来了,执行就要看邵树德的了。
邵树德当即给远在勃律的关开闰打了电话,晋升关开闰为勃律军使,娑勒城兵马留后,命他马上整顿兵马,等向导王尼玛到达,立刻出兵吐蕃。
帐外等候的王尼玛得到消息,兴奋得睡不着觉,干脆辞别了小帅,带着随从,连夜奔勃律疾驰而去。
这一通策划过去,夜已深了,邵树德就要告辞,小帅把他拉住了。
“四哥,机会难得,我还要和你说几句心里话。你是大唐的副都护,不是大月氏国的将领,和吴军师、骆公子是不一样的,我心里很清楚。
四哥你能力超群,胸怀远大。现在虽然是我的部下,将来成就不可限量,至少一个邵大帅的称呼是跑不了的。
咱们现在的关系,是在圣人的座下同殿称臣而已,我从未想过让你一直屈居人下。
等将来咱们有机会进攻大食,四哥多立战功,我愿意看着四哥做个威风的大都护,就是四哥想再进一步,割据称王,我也是支持的。”
邵树德单膝跪倒,“大都护这么说,折煞哥哥我了。兄弟们都愿意辅佐陛下,成就大业。”
铁门关众兄弟除了擅拍马屁的李延龄,都一直称呼小帅为大都护,没有称陛下的时候,这里面的区别小帅是分得清的。
如今邵树德这一跪,一声陛下叫出来,小帅理论上已经收服了以邵树德为首的义兄弟们。
不过小帅最大的优点,就是很有自知之明。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清楚,没有信心驾驭这帮能力超群的兄弟。现在收服了,暂时没事,将来难免出现黄袍加身的事情,反而不美。
小帅要是有刘邦、李世民的本事,当然就不客气地应下了,没有的话,就要按没有的方法做事。
小帅扶起邵树德,“哥哥啊,我之所以请四哥来西域,是让四哥帮我的,不是要让结义兄弟们称我一声陛下,给我下跪,以后再也不可。
我的初心,也不是在西域当个没出息的土皇帝。我是要我华夏的旗帜飘扬全球,至于这个旗帜是李治的、邵哥哥你的,还是我苏小帅的,并没有关系。
我希望咱们能一直做亲密的义兄弟,而不是互相勾心斗角。世界如此广大,有的是咱们兄弟施展的空间,我的愿望,是咱们共同为大唐开疆拓土,亲密战友的关系,一直持续下去。”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场标准的反夜袭伏击战
弓箭嗖嗖,杀声震天,三千大食人手持反曲弯刀,正在冲击西面的大营防线。
大食人在黑夜里偷偷摸摸地靠近大营,离着还有几十步,就有人掉进了陷马坑。
陷马坑表面盖着浮土,根本看不出来,每个坑里有三根鹿角枪,大食士兵掉进里面,被串在枪上,一时不死,惨叫声响彻远近。
大营边立即打起了火把,四尺五寸的矮墙后,一排弓箭手站了起来,弓箭如雨射向了偷营的大食人。
小帅和邵树德站在高高的箭楼上,看着偷袭的大食人被发现,变成了强攻。
大食人已经到了离营几十步的距离,虽然被发现,依然不肯离去,在长官的催促下,扑向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