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吓了他一跳,回过神来细一端详。
虽然纳闷她为何出现在这荒野,但想她是欲要往县城中去。
碍于男女之防,也未搭话,只笑着点了点头。
“书生要往哪里去?”
转身正要走时,突听得那女子问道。
第一百九十四章 旧友相逢
“回姑娘,欲往山上寻一处片瓦之地遮身,求经治学。”
宁采臣听得她问,也不好不答,只好回身一礼说道。
这女子正是着急赶回山的小卓,这眼见就要到了,未曾想竟遇着了一个书生。
还是一个文气在身的秀才公。
一时不防被他照破踪迹,现了行藏。
见他欲要往槐荫山上去,恐他扰了自家观主清修,于是吓道。
“回了吧,那山上闹鬼,不是个好去处。”
这时落在后面的两人发现状况,急忙赶上前来。
“姑娘怎知山上闹鬼?”
王博明看着她,眼中精光湛然,发声问道。
“原来是个修行的大先生和参禅的大和尚。
却是妾孟浪了,之前言语冒犯还请见谅。”
小卓见着两人,顿时眼神一眯,看出两人修为在身,且不是她可以测度的。
她误认为宁采臣是王博明的徒弟,因此为之前的恐吓致歉。
然后又好言劝道:“那山上的妖邪已经被我家观主除了,辟地清修。
你们欲要清净治学,我家观主也要清净修行,却是不便招待外客了。”
“不知贵观主法名上下?我等可否拜访一二?”
王博明和法明闻言又看了看那清正阳和之气满溢的山头,心中好奇问道。
一是好奇是谁将这妖邪除了,二来也是想见识见识这除了妖邪的高人。
“这……观主名号妾却是不便透露。”
小卓闻言顿时面现难色,如今还未回山,因下山时的应许自然不好透露灵青的姓名。
想了想,开口说道。
“若是三位愿意等,且待妾回山通秉一声如何?”
“那就有劳姑娘了!”
王博明拱手谢过,又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刺递与她。
这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
是古代文人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
小卓将其接了过来,见其上书就“王博明”三个大字,其形龙蛇飞动、鸾飘凤泊。
又这名刺纸质特殊,前所未见,较之宣纸更胜,知其身份文采定然不凡。
郑重将其收了,一拂袖在道旁升起一座方台。
“三位在此稍歇,妾这就呈与我家观主。”
随即一甩袖转身就走,只见她肩不动身不揺,却眨眼间在这崎岖山路上消失不见。
“先生、大师,这是怎么回事啊?”
王博明两人心知肚明,但宁采臣却是一头雾水。
他之前一心应试,并未听闻槐荫山上的鬼魅传说。
如今见着两人和小卓的对话,还有她随手升起一座方台的手段,自是震惊疑惑。
王博明随即将情况向他分解一通,末了说道。
“应是哪家的高人将那妖收了。”
“先生是说,方才那女子是鬼?”
宁采臣想了想小卓的容貌和气质,难以置信的说道。
“鬼怎可白日现身?”
“南无阿弥陀佛!”
法明双手合什,宣了一声佛号,说道。
“那女子体质阴寒,身形缥缈,定是鬼身无疑,然其神湛然,功德隐隐,却不是歹人。
她能白日现身,但这修为却又有些不相称,想是修的什么秘法。”
“果然读万卷书当行万里路,世界奇妙非亲见不能信也。”
宁采臣不禁感叹道。
他和两人相识多日,自然见过其手段,知其异能。
他们说那女子是鬼,那定然是鬼无疑了。
只是自叹长见识了,原来鬼也是能白日现身的。
随即将自家书箱放在高台之上,觅地一坐说道。
“那咱们就在这里等等吧,虽说治学要紧。
但见见这度鬼为善,令其白日现身的高人也是一得。”
“正是如此。”
王博明和法明见他豪爽洒脱,也是一笑坐了下来。
这宁采臣却不是个迂腐的,对着万事万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乃是将书读明白的真秀才。
这也是两人愿意与其为伴的主要原因。
否则的话,单凭他是什么志怪小说主角,也不值得他俩如此。
不说三人在山下等待,单说小卓拿了名刺回山。
到了观中见着一众欣喜迎来的姐妹也是欢喜,只是到底还惦记着自家的应许。
寻了一人问道:“观主可在观中?”
“观主去后山了,不过观主的师兄倒是在殿上。”
那女子闻言说道:“你若是有什么急事也可报与他,赤霞道长也在。”
小卓随即将山下的遭遇说了,随即迈步往里走去。
“你们可遣一人去通知观主,我先进去通报了。”
大家听闻之后,知不是她们能定夺的,其中一人应了一声就往后山奔去。
小卓进了庭院,就见着一个白白胖胖的道士正和赤霞道长相谈甚欢。
因不知他性情,于是轻步走到殿门前躬身说道。
“见过道长,见过赤霞道长,妾归来之时,碰见山下有人欲要拜山。
因其有修为在身,且不是妾可测度者。
特取了名刺,欲要呈与观主,请观主定夺。”
同时将袖中的名帖拿出捧在手上。
“这下山一段时间,功德修的不知如何,倒是学了些破规矩了。”
燕赤霞见她这般,顿时调笑道。
“进来吧。”
“是!”
小卓闻言顿知其意,于是笑着走进来将名刺递给他,又将情况说了。
朱光听了她说描述的,再看了看从燕赤霞手中接过来的名刺,笑着说道。
“不是外人,乃是与我师兄弟相熟的同道。”
却是通过小卓的描述,手中的名刺和其上的姓名,猜到了王博明两人。
于是起身向燕赤霞说道:“道兄若是无事不妨与我一同前去迎接一番。”
“也好,既是熟人,自是不好令其久候。”
燕赤霞闻言顿时起身,又对小卓说道。
“既是你遇着的,也跟着来吧,另外派人通知道兄一声,说是有旧友来访。”
“是,已经着人通知了。”
小卓应了一声,就跟在两人身后向山下走去。
另一边,灵青接到信息回来时,他们已经下山去了。
问了详情之后,见有着朱光这个相熟的,还有燕赤霞同往。
遂也就不往山下去了,即命脂玉差人准备了一份宴席,静待他们回来。
刚安置妥当,就听到观外一阵嘈杂声传来。
出门一看,果然是朱光两人将王博明和法明请了回来。
当下快步走下台阶,迎了上去。
“道清见过两位!”
“见过道长!”
“见过道兄!”
王博明和法明两人也连忙回礼道。
第一百九十五章 求经治学
王博明看着眼前的道观笑着说道。
“听闻你自来到就未曾出这山,道长倒真个是清修的种子。”
“两位请进。”
灵青邀两人入观,摇头笑道。
“只是贫道惫懒而已,比不得两位红尘逍遥。”
入了观中闲谈了一阵,见天色已晚又请大家入宴。
一来是为旧友相逢,二来也是为小卓等人归来。
宴席的布置也十分简单,眼见玉兔东升,华光正盛。
索性大家也就在庭院之中,绕着莲池摆开坐席。
伴着冷月幽莲,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宴席开始之后,他也让脂玉、小倩、小卓等人在下首落座。
灵青看着一众女子将茶水吃食摆放好,不由的端起一杯茶说道。
“两位远道而来,贫道却有失远迎。
谨以此茶代酒,向两位赔罪了,勿怪贫道招待不周。”
接着又向宁采臣示意道:“今日贫道能见着宁兄这般丈夫,也是托两位同道之福,请!”
说着端起茶饮了一口。
“哪里哪里,不敢不敢!”
王博明、法明和宁采臣见状,也纷纷举杯应道。
端起茶杯放在鼻前,尚未饮下,就觉甜香扑鼻。
一饮之下,顿觉一股清香若花,甘甜若蜜的茶汤线注而下。
不由得口齿生津、且疲劳尽扫。
“好茶,道长好享受啊!”
本来性喜喝茶的王博明,尝了一口后不觉眼前一亮,高声赞道。
“哈哈,这是我观中女子采了槐花花瓣、花蜜制成的。
博士若是喜欢,待明日差人送些过来。”
灵青闻言哈哈笑道。
“若是道兄有多,贫僧也想求些。”
一旁的法明放下茶杯笑着说道。
“都有,都有!”
灵青见连宁采臣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直接一挥手向脂玉说道。
“待明日一早,为三位尊客送些花茶过去。”
这花茶不仅喝起来花香四溢,生津止渴。
更是由于草木饱吸了山中灵气,又经灵蜂采摘酿出来的蜜也带着丝丝的灵气。
花期之时采了不少,因此灵青也甚是大方。
“是,观主!”
脂玉闻言笑着应了下来,她近日见着往日的姐妹,也是心中欢喜。
此后大家各自述说了一番自家的经历,都是各有各的瑰丽。
小卓等人也纷纷捡着山下的一些趣事说了,遇着有些疑惑的地方。
不仅灵青这个本就给她们立下是非善恶准绳的观主。
其余燕赤霞这等惯走江湖的侠客、王博明这等饱读诗书精通法礼的博士、法明这等功德成就的大和尚、还有朱光这个见惯了上层人物的公子道士。
均能从各个方面对她们的疑惑,提供一些不同的见解供其参考。
一时之间,不仅是亲身经历的小卓等人,就连尚逗留在山上的小倩等人也收获匪浅。
说了妙趣,解了疑惑之后,又有小倩等人主动献艺,以娱众人。
只见她们一甩水袖绫带,飘身落在莲池之中,伴着点头莲台,飘飘荷叶,舞之蹈之。
正所谓妖歌曼舞瑞彩蹁跹,赏心乐事花月销魂。
看着一群美女跳着古典舞蹈,伴着清风明月,曲水幽莲,一霄歌舞,恋恋而归。
一晚之上,大家宴谈甚欢。
等宴会结束,灵青就让人安排他们在西厢房客舍处休息了。
第二日,灵青等人早早的起了,领着大家做完早课之后。
自留着沐靖柔、聂小倩等人在莲台之上净业洗身。
他则和朱光、燕赤霞陪着三人在殿中闲谈。
说的也是一众女子净业洗身,使其免受罪恶侵扰之事。
“阿弥陀佛!道兄真乃慈悲也!”
法明听闻,看着池中一群神情安和,皎洁光明的女子,向灵青说道。
“道兄此法实乃功德无量。”
“道兄过誉了,贫道当初不过试验功法而已。”
灵青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等金乌初显之后,小倩等人收了功法,各自忙碌去了。
而灵青则带着大家到山上转转。
昨日王博明已经说了,他和宁采臣本是欲寻一清净之地,潜心治学的。
因此向他求借一块地方借宿。
灵青闻言顿时满口答应了下来,住在观中他倒是不嫌。
但小倩等人经常往来,却是怕扰了他们清净。
现在也是带他们选一僻静之处,供其白日治学所用。
不一时来到东边一处平旷崖台之处,此处西有茂林相间,隔却纷扰。
东则伴崖邻云,开阔心胸。
“好,好地方!实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宁采臣在周围转了一圈,朗声赞道。
“那就便在此处吧!”
灵青见他赞叹,王博明也满意,点了点头。
一挥手中拂尘,就见地面高台隆起,枝繁叶茂。
不一时,一座古拙朴素,却幽韵十足的木屋就立了起来。
“道长好神通!”
宁采臣看着一脸羡慕的说道。
“不知小生可否有幸拜学?”
他经日里和王博明两人在一起,他们使得也多是一些正气佛光,虽然玄奇,但也看不出什么奥妙。
自昨日见了小卓凭空升起土台,今日又见灵青以草木顷刻间成了一座书庐。
顿时心生向往,也是颇感好奇,方才开口求问。
灵青闻言睁开洞真法眼看了看,见他身上文气成韵、正气盎然,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经义之中也有大道,其势能分清厘浊、架海擎梁。
可比贫道这蜿蜒小道宽阔的多。
况且君心在彼而不在此,与其问贫道,不如求问博士。”
“是小生孟浪了。”
宁采臣也是乍见之下,一时倾慕。
若真让他放弃学业,出家修道,他还真不一定能够下得了决心。
听了他言,也看清内心,将心思放在学业之上,只等高中之后光耀门楣,封妻荫子。
转身向王博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