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至第二日傍晚时分才清醒过来,只是刚一醒来就又被燕赤霞三人拉着宴饮。
如此一连三日,观中的酒没了。
燕赤霞和朱光也喝的尽了兴,他才算是解脱了。
一觉醒来,看着已经日上三竿,他来到窗前,吱呀一声,将其推开。
吹着温煦的略带清凉的微风,精神清醒不少。
想着这几天的经历,他不由苦笑着揉了揉额头。
“一时的放浪竟然惹得自己三天没个清醒的时候,实是不该。”
正当他看着观外的景色,放空精神,恢复神思之时,突然听到门外一声清唤。
“宁公子,可曾醒了?”
他连忙将门打开,见着一女子正端着水盆毛巾等候在门外。
“怎能劳烦姑娘,小生自己来就行了。”
见此,他连忙伸手就要接过来。
如今乡试已过,也已高中,自然不用在那清苦的书庐中苦熬了。
因此他也就随着王博明搬回观中住下了。
只是他往日里在家之时,老母年衰、荆妻病弱,又家中穷苦,连个书童都没有。
一应杂活自不用他操劳,但这等洗漱小事,还是自己应付惯了。
如今见着有人伺候,一时还有些不习惯。
“公子哪里的话,如今公子高中,已是举人老爷了,日后经惯了也就适应了。”
那女子一闪身躲过,将水盆放在盆架上,湿了毛巾递给他,笑着说道。
“有劳有劳!”
宁采臣面现尴尬的接过来,草草的擦了脸,又亲自淘洗了将手擦了。
“嘻嘻!”
女子见他如此,不由掩嘴一笑,端起盆来说道。
“对了,王博士吩咐,公子若是醒了可去书庐寻他。”
“如此有劳姑娘了。”
宁采臣闻言面容一肃,拱手行了一礼。
女子还了一礼,笑嘻嘻的端着盆走了。
宁采臣收拾了一下心情,转头出了房门去寻王博明。
第二百零二章 各奔前程
不一时在书庐中,见着他行了一礼。
“先生安好!”
“坐!”王博明为他斟了一杯茶说道。
“前日应了要传你修行,只是当时备考,恐你分心,也就没再提。
如今却正是好时候,现在学了,以你的学问,到了明年会试之时也能小有所成。
届时经两场大考历练一番,必能收获不小。”
“多谢先生!”
宁采臣闻言顿时大喜,躬身拜谢道。
“不必如此,也是你本就治学通透,不是个只知死读书的。”
王博明将其扶起来,又说道。
“相携一路,又一同中举,也是你我的缘分。
再者我这法门也是与人相成的,若是能得桃李满天下,对我修行也大有好处。”
王博明所修的功法名为《考功名录》。
无论是自家应试还是设下题目考验他人。
都能从中有所收获,精进博学,增长修为。
并且无论师生越是功成名就,这反馈也就越多,因此他才不吝收录传授他人。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人都传的,若遇着重要考核不过,自然也就失了精进门路。
他愿意传宁采臣,也是因为这段时间,其经受住了考验之故。
此外他还辅修正气歌,养浩然之正气,以之守正辟邪。
如今既已说定,王博明就请了灵青等人见证,正式的将宁采臣收录为弟子,定下了名分。
接着就趁着秋试大胜之际,引导其修行入门。
借助中举的功成名就,奠下根基。
如此过了几日之后,大家正在观中闲谈,宁采臣突然面色一正,向灵青说道。
“道清道长,这些时日多有打扰,小生也是时候告辞了。”
“哦,宁兄莫非有何要事?”
灵青一顿,看着他问道:“还是说我这观中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
“并非如此,只是家中老母荆妻还日夜盼我回去呢。”
宁采臣连忙摆摆手,解释道。
“那报喜的人估计早已将喜讯传了回去。
若是久不归去,恐其担心。”
如今小倩已经不是如故事中般在姥姥手中受苦,也就求不着他相救,自然也无甚深情。
而他也有荆妻在堂,并号称“生平无二色”。
一直以来对观中女子也是礼敬有加,全无半点僭越。
如今看来,这经典的人鬼之恋算是让灵青给拆了。
“如此,确实应该回去报个平安。”
灵青闻言点点头。
“如今采臣不过刚入门,正是打基础之时,我准备也随他同行。”
一旁的王博明唰的将折扇一抖,笑吟吟的说道。
也不知是因为这宁采臣乃是一篇故事主角的原因。
还是因为他命里富贵,官运亨通的原因。
这个新收的弟子,修炼了他的功法之后。
所带来的反馈可比他在现代时教的那些学生,要来的纯粹、浩大。
他自然不会愿意放过,且已打定主意要好好培养一番。
“阿弥陀佛!”
正当灵青准备招呼大家给宁采臣送别之时,突听得法明开口说道。
“贫僧念经念得久了,也该走动走动了。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向道兄辞别吧。”
他之前和灵青论道,新法早就参悟的差不多了。
只是一心诵经为那佛塔加持,才迁延至今。
如今这方世界苦难众多,正适合他济世度人,广积功德。
顺便也试试新悟法门。
“如此也罢,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灵青也不是个含糊的人,见大家去意已决,就让脂玉准备酒宴送别。
“这,这酒还是免了吧!”
宁采臣一听又要喝酒,顿时面色一变,连忙推脱道。
“放心,这送别之酒,万没有将你灌醉的道理。”
朱光和燕赤霞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笑道。
自从上次开了酒,两人也时长一同下山浅酌。
当然也带了不少回山上,因此观中也不缺酒。
一番饯别之后,三人下了山又相互告别各奔前程不说。
过了几日,朱光也在山上待不住了,燕赤霞也说自己静极思动,想要下山走走。
两人商定着要结伴同游,并说要去崂山看一看。
灵青听到之后忽然心中一动。
‘是了,只是见着这个副本上限只不过20级,知师傅定然不在此界。
却是未知那崂山之上,可还有上清宫?若有,那观中又是住的何人?’
只是看了看即将参悟完功德灵符法的小倩等人,也只好放下一同前往的心思。
准备过几日将她们都送下山之后,再去看看。
当两人走后又过了数日,灵青将小倩等人召在大殿之上。
“如今你们这新法也已入门,疑难之处贫道也一一分解清楚了。
该是你们下山行走之时了。”
“是,我等定不负观主所望,心向善道,广积功德。”
有了上次的离别重聚,因知道日后可以回来,大家也没有那么伤感了。
反而踌躇满志的一心想着尽早积了功德,然后无牵无挂的回山逍遥。
灵青看着一众女子莺莺燕燕的下了山,心头也轻松了许多。
这路都给她们铺好了,就看她们自己如何走了。
转过头来,看着剩下的沐靖柔说道。
“如今贫道也打算下山转转,归期不定,你且守好观宇。
每日里诵经奉香不可或忘了。
临行前贫道会以禁法禁了山头,若无功德灵符法门,进出不得此山。”
沐靖柔闻言顿了顿,方才低头应了一声。
“是!”
灵青点点头,清点了一些东西装在虎皮囊中。
来到莲池跟前,看着依旧在孕育中的红玉莲台。
抬手将那鬼将模板符图打入其中,又将一枚刻着兽爪的玉符安放在莲台之上。
这玉符乃是他以野性之道根本练就的,可以固定符图。
省的日后模板崩散,耽误了温养、孕育红莲化身的功夫。
“贫道这就下山了,待你日后洗净了罪业,也可下山积德行善,还了罪业。
不过这山中的观宇万不可有失。”
面对灵青的吩咐,一直跟在他身边的沐靖柔一一应下。
“是,我晓得的。”
灵青眼见交代的差不多了,又依着山中元气,施法将整个山头禁了。
随即挽着拂尘,拎着龙杖,挎着虎皮囊就往山下走去。
仅留下沐靖柔看着静悄悄空荡荡的山头,怔怔的有些出神。
第二百零三章 志心大道
沐靖柔漫山的走了一遍,看着眼前的景色,总有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
同时这心里也有些空落落的。
当她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失神间竟不知不觉的来到佛塔之前。
“吱呀!”
她缓缓的推开佛塔之门,看着内中的佛骨塔和百余枚舍利,眼中神思流转。
“南!无!阿弥陀佛!”
沐靖柔忽的长宣了一声佛号,拿起地上的金刚经翻看了起来。
同时口中不住的诵念,“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数遍过后,虽然内心被经文上的经意佛韵温暖了不少。
但始终还觉得空着一块。
于是她放下佛经,来到道观之中依着观中的规定,做了晚课。
忽然,她抬头看着殿上的无当像。
面上眉目唇角无不显着慈悲,身上一丝一缕散发道韵悠然。
一时之间心神震动,口中喃喃的说道。
“长生?长生!
若得驻世久视,自能避死无忧。”
随即眼神一变,向着无当像稽首拜道。
“祖师在上,弟子志心长生,万劫不改!
志心长生,万劫不改!”
随着一次次叩首,她心中那点空虚之处被一点光明渐渐填满。
正所谓:
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又有说,修道乃是修心,这心性圆满,自然功行无碍。
不拘过往如何,只要肯发心立志,大道从来不负人。
沐靖柔发了心,立了志,又经常听灵青教诲小倩等人道。
“非是知行合一,不能功德成就。”
这修行也是一般,从不是说说就能成的。
有真心也须有真行,方是真修行。
于是接下来,沐靖柔只是一心修行功德灵符法,将自身罪业寄托于莲台之上。
只盼能早日离山,还了罪业,解了枷锁,而后清清白白的去修行。
同时早晚功课越发的用心。
山头外,灵青盘坐一处方台之上,看着面前的水镜。
内中显现的正是沐靖柔几日来的所作所为。
他感受着自身那逐渐清明的内心,和缓缓增长的功行,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度化他人,亦是一种修行,要不怎么和尚都喜欢度人呢。
如今这漫山之上,最后一人也已度化成功。
只等日后她们功德成就,自己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灵青带着满心的欢喜,散了身前的水镜,扯起龙杖迈步往山外走去。
随着他越走越远,槐荫山也越来越虚幻。
直至他消失之后,那山头也消失不见。
数日自后,有些着急的旅客路过方才发现。
那传说中闹妖怪的山头竟然彻底消失了,只在原地留下一处空地。
于是到处传颂说,天神下凡收妖邪时,连山头都给打没了。
也有说是近日里的白莲娘娘、红莲仙子等除了那妖邪。
随着消息渐渐传开,往来商旅也不必费时绕远,山下那条小路也渐渐的繁华了起来。
也有一些心怀不甘者,来此查看一番。
见果真没了之后,向着那空地拜了拜,又冲着各处显化的白莲娘娘等遥遥一拜,意满而回。
沐靖柔对于这些全没在意,只是每日里诵经奉香,一心清洗罪业。
灵青自下了山后,一边一路北上往崂山行去,一边播撒野性符器。
这种符器制作简单,就是普通的兽皮洗练一番也能用。
每一枚都与其体内玄坛相连,用以收束符器信息。
路上也曾见着小倩等人行善积德,只是他隐了身形,并未被她们发现。
见她们认真行事也就没再逗留,毕竟路是要自己走的,这债也是要自己还的。
然则到了崂山之后,发现山上虽有宫观,但却名为三清观。
观中道人也不是自家的师兄弟。
一番相谈之后,了解到其乃是全真龙门一派的道人。
逗留了几日,送了几枚野性符器之后,也就离开继续游走天下。
他发现有了这借法之术后,比他独坐深山自行参悟要快的多了。
特别是数量铺开,质量也渐渐的上来之后,更是积攒了不少的底蕴。
连自家垒筑玄坛的进度都跟着快了不少。
就在他下山游历一年之时,突然感觉自己被这方世界排斥。
只觉一时恍惚,就见眼前景色变幻。
还未等他有所动作,就从那休息的荒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