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他刚从连番的轮值中脱身,就被自己拽入了梦境。
太过劳累还是其次,若是被他以为,自己是借他的身盯上了皇帝,那误会可就闹大了。
徐宁已经休了三天了,天子整日介的在宫中,也不需他金枪班相随了。
除了到除夕夜去随值一番,便要等到过了年节再去当值了。
这一日,他带着三岁的儿子在屋外玩耍了一会,孩子玩的累了他将其送回屋里歇息。
忽然觉得自己也觉得有些乏了,张嘴打了个哈欠,索性直接在孩子身旁睡了。
方一睡着,徐宁便迷迷糊糊的站起身来,云里雾里的走了半天。
正觉饥渴之时,忽的见前面云散雾霁,显出一处仙境来。
但见周围乃是一处平台,三面悬崖,一面峭壁,身后是一条依崖凿就的小道,仅有一掌宽。
有的地方不足一掌,只能搭着个脚尖,有的地方甚至数丈远都不见一丝落脚处,看着好不吓人。
而他方才好似正是从这里爬上来的。
他回身向下一瞧,崖下白云缭绕,云雾蒸腾,高不知几许。
看的他不由得冷汗湿透了衣背,方才迷迷糊糊的样子,要是一脚踩空,可就尸骨无存了。
他抚了抚胸,向眼前看去,之间平台峭壁下有一座茅草屋,屋前零散的种了些蔬果,角落里竟然还有着人参、灵芝等。
往后退他是不想再顺着石栈往下走了,只得往茅屋看看,是否有人住在这里,好问问详情。
他来到茅屋前,拱手一礼道:“不知贵主人可在?
小人徐宁,恍惚间迷失了道路,不意来到贵宝地,望请主人一见。”
吱呀一声,茅屋门打开,一位头戴紫金莲冠,身穿一件法袍道人扶门走出。
那法袍上青下黑,青色上有九重仙宫罗列,黑色中有十方阴域纵横,整体又透着一股五光十色朦胧之感。
道人看年岁不过十七八左右,睡眼惺忪的打了个哈欠,随意的扫了他一眼,懒散道:“先进来再说吧。”
说着又打了个哈欠,懒懒散散的回了屋内。
徐宁也不敢怠慢,紧随其后,进了茅屋。
进去之后发现这茅屋里的空间看着比外面大了许多,且没有一般茅屋的逼仄黑暗。
反是不知从何处照来的光芒,将满室映的光亮亮的。
而方才那道人则斜卧正中的云床上,似睡非睡。
“小人徐宁,无意间闯入贵宝地,还望道长海涵,还未请教道长法号上下?”徐宁拱手一礼问道。
第六百二十九章 梦里仙缘
这少年道人正是妙道帝君,似是被他的声音一惊,眼睛睁开缝看了他一眼,“哦,你来了。”
随即又打了个哈欠,将眼睛睁的稍大些后,忽然看着他问道:“你怎么进来的?”
“小人正在家里酣睡,恍惚间就来到了这里。却是自己也不知怎么来的。”徐宁老老实实的道。
眼前的情况有些出乎他的预料,这里怎么看都不是凡俗之地,让他不敢放肆,也不敢谎言。
“原来如此,既然来了就是有缘,你随意……”妙道帝君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渐渐的低不可闻。
徐宁侧着耳朵听了半天,最后只听见细密的呼声,才知这道人竟然又睡着了。
“这位……道长?道长?”他想了想,这道人还没告诉他名号呢。
他一连叫了几声,见没将他叫醒,也便作罢。
又等了一会,叫了几声见还是没醒,实在是忍耐不住腹中饥渴,他左右看了看。
见东墙上靠着一排书架,架子前有一张案几,陈列着笔墨纸砚等。
西边则是个雅室,摆着琴棋茶剑之类的。
他迈步来到西边,拎起茶壶打算先喝点茶水解解渴,然一提却让他诳了一下。
那壶里竟然空空如也。
没奈何,他只得走到室外,在树上摘了些果子胡乱吃了,稍解了肚中饥渴。
随后他见道人睡得正酣,也就随意的逛了逛。
不过这平台本就没有多大,一眼就能看个遍,他转了三五遍之后。
连哪里有桃树,哪里有杏树,两棵树之间相距多远都一清二楚了。
而四周除了身后的峭壁,和身前的悬崖外,便是一望无际的云海。
初看还觉美不胜收,但看得久了也就乏味了。
他是个武人,可没有临景赋诗的情怀。
他也曾尝试了顺着山道往下走,但走了十余丈深后,他却不得不回来了。
压根就没有落脚的地方,也不知自己当初迷迷糊糊间怎么上来的。
无奈之下,他又取了些果子果腹,回到了茅屋。
先是在西侧欣赏了一番墙上挂着的宝剑,看着似是青竹所雕,但摸起来去寒芒透髓。
指尖轻弹,便铮铮有声,果然是一把好剑。
他越看越是喜爱,看了不知多长时间,直到腹中又传来饥饿感,才让他回过神来。
又看了看依旧在睡的道人,将采来的果子吃了,拿着剑来到东壁厢,在书架上随手翻看着书籍。
有的是道家经文,有的是人文风景,有些是志怪话本等等,类别杂乱的很。
这些他都没兴趣去看。
唯有案几上有本摊开的书籍,他瞄了一眼好似有些修炼的术语。
他本待撇过头去不看,但忽的想起道人让自己自便,想来看一眼应当不妨事。
于是伸手将其拿起来,将剑横在膝上,先是看了看书皮。
只见其上有《飞电勾魂诀》五个字。
翻看来看,却是一门内修的枪诀,能练飞电之气,电芒闪烁之间能勾魂摄魄。
这一看便不知不觉的入了迷。
饿了便找果子吃,然后又来看,几番之后,他已经将这书里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了。
不知不觉的他也有些困倦了,便抱着剑、卷趴在案上昏昏睡去。
“相公,相公!”迷迷糊糊间他感到有人推他,耳畔还传来妻子的声音。
他不由的醒转过来,一看果然是自家娘子。
“相公,你怎么睡在这里,还一直叫不醒?”徐宁娘子看着他担心的道。
“没事,只是有些困……”
话没说完,他忽的愣住了,“我怎么回来了?”
“相公,莫不是睡糊涂了?你三日前就休假了,一直在家啊。”
“不对……”徐宁猛地站起身来,却觉怀中有东西掉了下来。
他低头一看,却是一本书卷真躺在地上。
徐娘子弯腰捡起来,拍了拍递给他,道:“让你看个孩子,你倒好。
自己抱着个书卷睡着了,孩子却在院里疯玩。”
然徐宁却没心情搭理她,直愣愣的看着手中的册子,正是那卷《飞电勾魂诀》。
“原来方才是梦,不,不是梦,是仙缘。”
“你在想什么呢?什么梦不梦,仙缘不仙缘的?”徐娘子有些担心的看着他道:“莫不是方才冻着了,如今在说胡话呢?”
然后探手便要来试试他的额头温度。
徐宁一把将她的手抓住,一手将册子举在眼前,心情略显激动的道:“仙缘,我方才梦着神仙了,这就是我从神仙那里带回来的。”
徐娘子本见他一把将自己抓住,又一副激动的样子,还待娇羞,听得他这话面色一红。
然后把眼看向册子,见着了上面的字和册子的样子,便知不是自家的东西。
“果真是梦中遇着了仙缘不成?”
徐宁将自己先前的境遇向自家娘子说了后,徐娘子也觉该是仙缘。
因为徐宁压根就没睡多长时间,而按他所说,在那里几次感到饥渴,可见不止一日半日的。
能有这般异象,不是仙缘是什么?
“可惜了,那柄宝剑。”徐宁叹息一声道。
他见那把剑着实是喜爱,只是竟然没带来。
武将对于好兵刃,可是十分执着的,甚至胜过了女人。
他家里有一件祖上传下来的雁翎圈金甲,相传乃是汉末大将许褚的甲胄。
还有一柄先辈所用的金钩闪电枪,两件宝物一直是他的心头好。
金钩枪时常拿在手中,或是到禁军厮教,或是御守驾前,几乎不离手。
而金甲则盛在红羊皮匣子内,放在卧室房梁上,每天夜里必要抬头看上一眼。
若是再得了那柄青玉竹剑,想是又能为子孙传下一桩宝物。
“为人莫要贪心,仙人既然传了神功,相公便要知足。
否则若是时时惦念,恐将惹下大祸。”徐娘子倒是个明事理的,出言安慰道。
“娘子说的是。”徐宁听了也点头受教。
两人商议了一番后,觉得若是再能有缘进一次仙境,则向仙人请教一番,若是能得其收徒最好。
若是再不能见,便只将这事烂在肚子里,不该向外人说,免得遭了忌恨。
之后几日,徐宁都刻意的睡上一觉,但终是没有那般的缘分。
便也按下了心思,开始钻研那带来的仙法。
他也是受魔星侵扰,不能练内功,今番想着这是仙法,不妨一试。
依着炼了一通后,果然有效,这让他喜不自胜。
同时也更加下定决心,不与外人说,只是关起门来潜修。
第六百三十章 灯火阑珊处
徐宁那边高兴,灵青这边也十分的满意。
他本想让妙相帝君在梦境中教导徐宁一番的,谁知九天十地法界融合了梦境权柄之后,产生了一丝变化。
分作了一实一虚、一正一反两重法界,他为了调理其中变化不得不每日里沉睡。
将虚幻的梦界梳理一番,以使其能够与法界相称。
不过虽然没能教导徐宁,但也没耽误他将其体内的天佑星魔神罡参悟透彻,然后创出一门功法给了他。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接触的少了,就不会惹人怀疑。
如今有妙然帝君教林冲和曹正,妙相帝君化作铁匠和凌振参悟雷器,妙道帝君传了徐宁功法。
本该还有一个杨志的,也已经流落江湖去了。
基本上这东京城内,罡煞星君已经都见过了。
灵青在岳庙内随着一众道人过了除夕,这些时日也是庙里最忙碌的时候之一。
各家各户前来请帮办斋醮的不少,一众道人几乎忙的脚不沾地。
但相对应的,这香火、功德钱也不老少。
前来灵青卦摊前算命的,给的也大方了许多。
甚至还有看上了他的字,想请他写几幅桃符的,但却都被他拒绝了。
除夕这天,灵青帮着庙里一同给施主们送些仙术汤。
仙术汤,并不是仙家法术做的汤,而是以苍术为主,辅以大枣、干姜、杏仁、甘草、盐等,炒制、研磨的散粉,以沸水冲泡服用。
功能辟瘟疫,除寒湿,温脾胃,进饮食。
看着仙翁般的灵青,施主们都让自家的小儿小孙来他这里领,意寓让孩子沾些福寿气。
能保孩子益寿延年,百病不生,长命百岁。
灵青倒也不吝啬,每个前来的小子便赐福一番,舍些青木长生气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安然长成。
无论这世道如何的污浊,终归不是这些孩子们的责任。
但他们生在这世上,难免要受这污浊所染,为他人的恶业受苦受难。
灵青现在也无法彻底的解救了他们,只能让他们能有个安稳的童年,待长大之后能够有个拼一回命的机会。
毕竟,日后当金国打过来时,他们也是正当年。
一夜爆竹声声,天地间拉开了革旧鼎新的大幕,使得贫苦人家也感受到了片刻的轻松。
而那些王公贵族,官宦大夫们更是惬意的很。
就在这般的热闹中,春节过去了,迎来的便是元宵佳节。
每年东京城都要大张灯火,与民同乐,庆赏元宵。
从冬至日开始,徽宗便着令各州各府解送花灯,在马行街上一溜水的摆开来,以鳌山为首,各种花灯如山似海。
正可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的上半阙,直可谓是写透宋时元宵佳节的胜景。
灵青也已还了本身,在灯火阑珊中,看遍了这一时的繁华。
如今四人也都已教的差不多了,他也将几处分身收了回来。
待看过了这灯火,他便要离汴梁城而去了。
岳庙里已经同方丈说了,要出去远游,方丈虽再三挽留,见他心意已决,倒也只得放行。
而林冲那边也是如此,一连教了两个多月了,该教的早就教过了。
不仅是林冲和曹正,连林小娘除了先前的功德灵文和功德宝箓外,灵青也传了些强身健体的功法,如今也炼的似模似样的了。
毕竟接下来这一年,便是两人劳燕分飞,月缺难圆之时。
林冲踏上他命运的征程,而林小娘也要迎来自身的劫难。
度的过去,日后还有相见之机,说不得还能共享天伦之乐。
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