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他不像土地公,土地公本身就拥有土地神的神职权柄。
这样一来他在修习拘灵化神法的时候,就如同获得了一个权限,可以缩小卡池范畴。
能够自主的选择社稷、阴司、大地等一类的规则权柄。
而现在灵青就是缺少一个能够帮他缩小卡池的引子。
所以当其他人陆续的获得传法之后,他才有些患得患失。
不过有了上次的特殊状态【天人合一·伪】的洗礼之后,他对于自身情绪的掌握又强了一些。
很快他就调整好了自身的情绪,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照顾地煞树、抄经读经之中。
先把握住眼前的东西再说。
在他的影响下,李青和张哲两人也纷纷按捺下心思,更加刻苦。
既为提升自身的同时,也为转移注意力,省的胡思乱想,扰乱心神。
但那王生就不同了,刚开始的十余天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每日认真砍柴担柴,孜孜不倦。
那股勤奋劲就连初上山时都有所不如。
但好景不长,随着天赋者们对他的忽略,再加上,陆续的有人被传法,而他不见有人问津。
整日里患得患失,越发的感觉山上的清苦难以忍受。
再次动了下山的念头。
于是,当某天早晨,大家就发现王生不见了。
再一打听,好像一如《崂山道士》中所述,求了一门穿墙术下山去了。
此时此刻,灵青一直不见动静的副本信息有了变化。
名称后面多了一个两年的倒计时,且标注着随时可以退出副本。
也就意味着自己最多还能在副本中呆两年的时间,而且已经随时可以退出了。
看到这个信息,灵青仔细算了一下,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上呆了十一个月了。
同时,算上上山前的月余时间,他来到这个副本也已有了一年的时间。
这让他有些恍然,好像不知不觉就过来了。
不过认真想想,却觉得每一天都没有虚度,都有所得,过的十分充实。
灵青得了具体的提示,天赋者们心中自然也隐隐有了感觉。
于是,随着王生的下山,山上的天赋者们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这其中分为得传法门和未得传的。
得传了法门的好办,去留自在,毕竟已经得了好处了。
直接退出的话,无非是少了两年的副本时间,但却可以免去山上的清苦。
而未得传的,有心灰意冷之下,不愿意继续在这个副本耗下去的就直接退出了。
剩下的人,一如刚上山的时候,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坚持下去。
总有一日能够以诚信感动师傅,得传仙法。
一部分人认为要趁着还有时间,下山自己谋求一份机缘。
同时也期望着在下山的时候,能不能如同王生一般,在师傅那里求个法门。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他们并不是王生,师傅并没有传甚法术的意思。
任凭去留随意而不加干涉。
其中有原本打定主意下山的犹犹豫豫的留了下来,也有原本愿意留下的,认为没了希望,转而想要下山的。
灵青没有参与这些,以致偶然一天,他才发现,原本热闹的院舍突然空荡了许多。
一问之下,才知道,愿意留在山上的已然没有多少人了。
又是一年春三月。
继王生下山,田勇等人获师兄传法之后又过了半年时间。
在此期间,灵青等人也都陆续的被传授了修炼功法。
而没被传授的也都失望之下陆续下山了。
至此,山上不算陆青等特事部之人,就只剩下十二名天赋者了,都是得传仙法之人。
传灵青仙法的正是之前一直对他青睐有加的万师兄。
一日晚,灵青正准备翻阅经典的时候,被轮值的万师兄叫了过去。
他虽不知道什么事,但也不敢耽搁,来到万师兄身边,拱手问道。
“师兄,有何吩咐?”
“你来山上有多长时间了。”
待灵青走进后,万师兄笑吟吟的打量着他问道。
“回师兄,已是一年有余了。”
“这么说来,你已在经殿内读经抄经也有年余了,说来也不算短了。”
万师兄思量了一下问道。
“那不知你可有何收获?”
“道藏浩瀚,大道无穷,师弟愚钝,除了读了一肚子书外,并没能悟出些什么道理。”
灵青沉默了一下,低头回道。
想来也是,抄经读经一年有余了,但除了抄经的时候如清静经般。
似有似无的的了些经中道义外,就只是将一层小半的藏书收录在知识技能之中了。
不说什么大道仙法,任是什么功法也没从经文中领悟出来。
第六十七章 道心试炼
“你能安心劳作、静心读经,也算是不错了。”
万师兄点点头,捋了捋胡须沉吟道。
“我记得,这观中除了那些撑不住自个下山的。
那些和你一同来的,都被传了法。
甚至比你后来的也有人比你先得了法。
不知你可有怨言啊?”
灵青闻言再次一愣,不过由于万师兄一直一副平淡的样子,脸上看不出别的神色。
他只得小心的回答道。
“若说看着其他的师兄们个个得授仙法,心中没有什么波澜,那纯粹是在说谎。
但若说怨言的话,倒还不至于。”
同时心中思忖了着,这大概就是对自己最后的考验了。
“哦?
你上得山来,不就是为求仙问道的嘛。
如今只授他人,唯独不授予你,你心中竟无怨言吗?”
万师兄接着问道。
“师兄等如何授法自有其道理,不得传授,自然是师弟我的缘法还没到。
不过师弟坚信,我乃是个与道有缘的。”
灵青老实的回答道,说的完全是自己心中所想。
无论是为何没有得师兄们的传法,确实自有师兄们,甚至师傅的考量。
其中必然有什么地方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
至于说自己是个与道有缘的,无论是德鲁伊的传承,还是拘灵化神法,都是直通大道的法门。
若是得了这两样还说他与道无缘,那灵青决是不信。
若说自己与上清宫无缘,师傅自上山始也不会收留他。
师兄们也不会藏着掖着,不明言自己无缘。
他们还不至于拿自己消遣。
“你倒是挺有自信啊。”
万师兄貌似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却突然挥手让他自行离开。
“如此,你且去吧。”
灵青闻言愣了一会,按捺下心中失望的情绪,拱手行礼道。
“是。”
进了经殿后,他拿起一本经书,却看不进去分毫,怎么也静不下心来。
若说之前面对李立、田勇等人被传法,还有李青和张哲两个熟人陪着。
自己甚至还安慰他们。
到了他们两人同样被传法,自己仍旧能够静下心来,一边领悟神法,一边安心等待。
甚至灵青相信,哪怕及至副本结束,自己仍旧没被传法。
除了会有些失意之外,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
但今天被万师兄这么一问,却有些绷不住了。
自己满心以为万师兄的询问是为了传法做铺垫,但到头来竟然真的只是问问而已。
没得到自己也就认了,毕竟自己也算是所获匪浅了。
但给了自己希望,却又让自己知道那只是自己的错觉,这就有些让人难受了。
以至于,当晚灵青不仅一个字都没看进去,连抄经的事也都忘了。
一路上一言不发的回到宿舍,晚课也没做,倒头就睡。
一旁的张哲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一句话。
旁边的朱光由于尚不清楚怎么回事,挤眉弄眼的不断询问他。
张哲也不清楚具体出了何事,只得摇摇头。
第二天天不亮,昨夜很晚才睡着的灵青早早的起床。
坐在蒲团上,也不做早课,只将净心神咒翻来覆去的念诵。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初时有些心烦意乱,念起来颠三倒四。
直至眼前浮现猩红的提示,他才强自定心,缓缓念诵。
一直到了张哲和朱光醒来,才停下来。
此时他的心境经过一晚的睡眠,在加之神咒加持下已然平静了许多。
看来自己还是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从容啊。
将昨日之事向张哲、朱光两人说了之后,看着他们有些担忧的神色,心中反而越发的平静了。
笑着说道:“没事,想来是我的缘法还不到。
只要我志心朝礼,潜心问道,定然能够得师傅、师兄的肯定,传我仙法。”
“自然如此,你比我们更像个修道的种子。
或许师傅和师兄们对你另有期望呢。”
两人见状也纷纷按下心中的担忧,笑着安慰他道。
灵青心中自然明白,不过也没有再说什么。
只是微微一笑,和两个人一起做完功课,再打上一遍五禽戏。
此时五禽戏已经彻底圆满了,再如何修炼也无法有丝毫增长了。
但他已经练习惯了,突然之间不练的话,总感觉缺点什么。
于是也就每日打上一遍,就当每日早课后用来活动筋骨了。
吃过早饭之后,照常去柴山打柴,同时也精心的照顾着那颗地煞树。
到中午时再次安慰了一下,从张哲口中得知昨日之事的田勇等人。
晚上依旧到藏经殿,回去之后完成每日的晚课再熄灯休息。
如此又过了大半月的时间,当灵青恢复心神,快将那天的事忘了之时。
“灵青,你随我来。”
同是一天傍晚,万师兄再次将他叫住了。
“童师兄?”
灵青看着万师兄从案后起身,和站在一旁,原本过几天才会轮值到一楼的童师兄,一时有些疑惑。
万师兄值守藏经殿的时候,除了晚间敲钟的时候,基本都会伏在案几上抄经,甚少离开。
此时竟然叫他一同离开,并让童师兄暂替,也不知所谓何事。
“是,师兄。”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应了一声后,再向童师兄行了一礼,转身跟上。
在经殿中转了几个弯后,灵青随着万师兄来到一处静室。
“此处是我的静室。”
万师兄简单的介绍了一句后,伸手一引说道。
“坐。”
“谢师兄。”
灵青谢过之后寻了一处蒲团坐下,稍一打量这处静室。
简单,十分的简单。
除了正对门的墙上挂了幅“道”字,就只有几张蒲团,一条矮几和几上一香炉。
还有则是四周摆了满满当当经书的书架。
“得失随缘,心性坚定。”
万师兄等灵青打量完之后,转头看向他时,才开口说道。
“虽然我知你另有依仗,不全是心性修为深厚的缘故。
但能做到这一步,你很不错。”
灵青经常拿拘灵化神法中的隐文术语向万师兄请教。
虽然他也会夹杂在道家术语之中。
但凭借万师兄的能耐自然能够分辨的出其中的区别,也知道他定然是另有机缘。
只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缘法,他也不是那种见利起意的人,也就没多过问而已。
第六十八章 先天一炁
听到此时,灵青顿时明白自己这回是真的通过了考验。
但经历了这次的磨练后,心性到底沉稳了几分。
沉声说道:“师兄谬赞。”
“嗯。”
万师兄看着他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
“今日你通过了我的考验,可以入门了。”
“谢师兄!”
虽然早有预料,听到这句话,灵青心中仍旧泛起一丝喜悦。
但他也不克制,而是慢慢的体悟这种喜悦,并顺其自然的将其表现出来。
接下来,万师兄也没让他失望,正式传了他一道修炼的法门,名曰:
《先天一炁真经》
正所谓:
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这门先天一炁真经性命双修,走的正是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路子。
追求的是先锤炼气血,炼凡精以化后天之气,再气返纯阳先天,以气养精,洗练肉身。
以求铸就大道之基,成就先天道体。
这是炼己筑基的法门。
之后再以道体为基,以一点纯阳先天气化合先天元精而练气。
攒簇五脏五行以养神,经风火雷三劫化阴为阳。
最后精气神混一而聚于一窍,至此五气已成,三华得生,得道而升仙。
功法至此而止,并无后续,不过以此成仙确实绰绰有余了。
由于传法时,乃是以心印传意,并不录于文字。
以至于除非灵青能够通悟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