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炼制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感悟融入其中。
每当丹成之时,便会有一点灵机汇聚于元神之中,铸就丹道根基。
炼丹十分的枯燥,需要不断的围着丹炉,照看炉火、调控材料,一刻不得空闲。
然而,炼丹亦是十分的充实,在这种忙碌之中,可以更加细微的感受到规则间的变化。
灵青所参悟的法门十分的繁杂,《先天一炁真经》、《周天星斗法》、德鲁伊传承、《青皇玉典》等等,每一门都足够别人参悟一生的了。
而他却将这些能够直指天仙的法门都一一的修炼了。
哪怕是他天资再好,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感悟其中每一丝的细节。
而此时,随着炼丹的过程,将这些道理慢慢的梳理一遍。
令他对于这些法门的参悟也更加的深刻了三分。
同时也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每一种法门背后所蕴含的真道。
这种透过对于所有细节的了解,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构建一个宏观的世界,令得他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
在追寻正确目标的道路正一日千里。
时光匆匆,如流水易逝。
灵青沉迷于对丹道的感悟中,外界的时态也在不断的风起云涌。
随着黎贪的战败,有熊国的风头一时无两。
原本天下九方,就有半数的方国朝拜有熊,此时更是愈演愈烈。
九黎国战败后,不少方国干脆就直接转投有熊的怀抱。
更别说原本一些本就想要投靠有熊的方国了。
而面对这一切,炎帝姜榆罔却是不闻不问,更是令得天下诸方国主不再顾忌他天下共主的名号。
闲暇时,灵青也听朱光说了。
因为此事,本来住在南岳高峰的祝融都忍不住前来神农城,规劝炎帝要对姬轩辕加以约束。
无果后,愤而回到南岳不出。
刑天几次请命率军讨伐,同样被拒绝。
只是刑天对于姜榆罔十分的信服,虽然多次被拒,但却也没有如祝融一样,愤而离开。
神农氏所立下的,以烈山国为首的联盟开始逐渐的瓦解。
一些看不惯姬轩辕的方国主开始加入到黎贪的麾下。
而东北方的夸父氏、东南方的风伯氏也开始与黎贪形成一个以九黎氏为首的联盟。
至此,虽然炎帝姜榆罔仍旧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但实际上却是形成了以姬轩辕为首的有熊联盟,和以黎贪为首的九黎联盟。
双方的摩擦也日益的激烈。
甚至因为巫本身特性的影响,九黎联盟甚至开始攻伐烈山国的属国。
逼得一些原本仍旧忠于炎帝的方国开始站队。
有些方国忍受不住黎贪的强势,转而加入到有熊一方。
姬轩辕也趁此机会宣扬九黎联盟的残暴,与炎帝的不作为。
这日闲暇,灵青感受着阴阳炉内逐渐圆满的丹胚,在同朱光论过丹道之后,开始闲聊。
“虽然说历史上是炎黄合流,但此时的炎帝明显不是没有一争之力,如何这般的不作为呢?”
天下间的风起云涌,其实对于神农城的影响并不大。
神农氏九世治国,在神农城周围早已深入人心。
炎帝姜榆罔虽然没有先祖的丰功伟绩,但却也令得烈山国丰衣足食,不受饥寒之灾。
自神农以德服诸国开始,神农氏一族就不曾通过武力为主来威服诸国。
南方的祝融、中方的刑天更是神农氏一族的铁杆支持者。
而两人同样是天下间有数的高手,部下更不泛精锐之士。
连黎贪都不愿轻易的招惹。
更何况,黎贪在名义上也是炎帝的部族。
“不清楚。”朱光摇了摇头,说道:“我比你早来神农城。
当初黎贪要攻伐有熊时,炎帝同样没有任何的举措。
包括刑天、祝融在内,举国上下都以为炎帝也是想要借黎贪之手敲打一下有熊氏。
然而现在,黎贪战败,开始表达强烈的不满,炎帝仍是放任他们去争。
甚至还压制了刑天、祝融的想法。
显然,先前的不作为不是因为对有熊氏的不满。”
历史只是历史,哪怕有大神通者将历史的结果锚定了,也不会将所有发生的细节去一一的锚定。
而眼下哪怕炎黄合流的结果被锚定了,但这过程同样是多变的。
就像仓颉造字一般。
结果是结果,过程是过程,结果定下了,但过程仍旧是必不可少的。
“身处历史长河中的人,不泛有知道了既定结果而顺天应事,不再挣扎的存在。
但那不是巫。
就算重复千百次,蚩尤只要还是巫,他就必然会不满于黄帝的统治。
对于巫来说,战天斗地,没有什么天地定数一说。
自己的一切,都需要通过自己的拼搏去获取。
打破定数的难度,不比让人族成为天地主角的难度大。”
朱光顿了顿后,继续说道:“现在,唯一的可能就是……
炎帝已经不是一位纯粹的巫了!”
第九百四十章 万虚妙无帝君
天下陷入了一种异样的平和状态。
只不过每天都有方国部落或是加入有熊,或是加入九黎。
或是从九黎加入有熊,或是从有熊加入九黎。
但总的来说,烈山所属的部落却是在日益的减少。
然而,神农城却仍旧是一片祥和。
在这里,巫和炼气士都有,且没有外界的那般剑拔弩张。
偶尔有巫和炼气士的冲突,也会在烈山氏的调节下重归于和平。
灵青就这样在这里安然的炼丹,以求尽快的斩化丹道分身。
阴阳炉中,正有一颗混如赤金的丹丸,散发着一股圆融的气息。
如同阴阳鱼眼一般,在两个丹室之中循环沉浮。
经过数月的熬炼,他以元神为丹头,以万丹为引的九转金丹道基已经初见成效。
如今一转即将圆满。
到了灵青这般境界,一些普通的丹药不过一天,甚至一个时辰的功夫就能炼好。
数月的时间,也足以够他炼制千余炉的了。
灵青法诀一引,指开阴阳炉,将人参、地灵芝、天灵果为主的药材一一的投进去。
哒的一声轻响,炉盖坠落,灵青手中法诀不断变化。
炉内的各种材料不断的翻滚破碎,待其一一的炮制好后。
两个丹室之中各有水火之色升腾,各种材料在两个丹室来回的往返。
经水洗火炼将其中的药性一一的淬炼出来,又依照比例不断的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元神金丹不断的与之交换灵力。
同时灵青也借法诀将自身的感悟与法力融入其中。
慢慢的,一炉药液开始绽放出丝丝金色光芒。
见此,他手中法诀再变,口中轻喝一声:“凝!”
凝丹诀打出,阴炉室中的药液经里面的水气一冲,顿时一分为九,凝成一颗颗浑圆的药丸。
随后又转入阳炉室中,经火气一炼,将药丸中的水气蒸腾。
火红如赤金的丹丸又转入阴炉室中,经水气一淬,将杂质淬出,令赤金的丹丸开始绽放出一丝金芒。
如此火炼水淬九遍之后,一颗颗带有一圈金线的赤金丹丸炼成。
眼见已经丹成一转,也淬炼到了极致。
灵青又抬手打出收丹诀。
法诀一引,丹炉炉盖腾空,呲呲之声响起。
一股氤氲之气从炉口出向外扩散,这是炼丹过程中所淬炼出的丹渣。
然而,即便是这种丹渣,也是混合了灵青自身感悟和法力所凝成的丹渣。
落在草药铺中,一些被藏在药柜中的草药所吸收了,一些则融入天地之中。
随着氤氲铺开,一道道金光从中飞腾而出。
在丹炉上凌空一转,便向四面八方散射而走。
灵青法诀一引,七枚丹丸落在手中,余下两枚破空消失不见。
一旁知道他处在关键时刻,为他护法的朱光欣喜的道:“好,正所谓,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
如今你丹成一转,成而将盛,但离圆满尚早。
余下两颗还于天地,也是为自己日后留下余地。”
灵青闻言一笑,却并没有放松,而是手中掐出一炁诀。
一道先天一炁从他头顶飞出,落入阴阳炉中,像是一座虹桥,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而后霹雳一声震响,丹炉之中又飞出一枚金灿灿的丹丸,随着先天一炁没入他顶门之内。
灵青闭目凝神,而后猛地一睁眼,抬手在额前一扶。
一朵亩许大的庆云升起,其上除了灵青的元神和几个分身外,尚有一颗滴溜溜转的金丹。
那滴溜溜转动的金丹一顿,如卵化胎胞,眨眼间生成四肢五体,混如一个蜷缩的婴儿。
“炉成阴阳合万象,黄芽白雪调龙虎。
元神成丹须九转,功成混元铸胎仙;
炼得一转成一岁,真人童子须臾成;
圆满青阙九帝君,万虚归真号妙无!”
一声稚嫩而又缥缈诗号响起,那婴儿撑开手脚,身上的胎胞瓣瓣剥落,化作一朵紫金莲将其托起。
正所谓炼假归真,复归于无。
这正是灵青最后一尊分身:万虚归真妙无帝君!
庆云之上,九座青阙门户屹立。
这妙无帝君落入最后一道混沌的门户之中,一招手,将阴阳炉抱在怀中。
照着门户中一吸,翻滚的混沌之气顷刻间落入丹炉之中。
随着一声声呤呤震响,陡然有一道华光冲开炉盖。
顿时瑞香弥漫,华光化云滚落颗颗丹丸。
散落在门户中化作山川大地、花鸟鱼兽。
又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枚金丹凌空一晃,化作与其一般大小的童子真人。
随着妙无帝君归位,一道道青光从一座座门户上升起。
及至九座青阙如同连珠一般串在一起,所有的光华顿时涌入青皇天道宫中。
天道宫中道树招摇,竭力的舒枝展叶。
一枚枚天道果实挂在其上,五彩斑斓的果实,大多已经饱满成熟。
只有一成还显青涩。
灵青的元神端坐于道树之下,脑后一轮灵光与道树交相辉映。
种种万象在天道宫中衍化,仿佛是结合了九重青阙世界所有的特点一般。
而道树上的果实又仿佛一个个生灵一般。
灵青明白,这是因为妙法帝君和妙无帝君尚未彻底圆满的缘故。
只等他三花聚顶、五气圆满之后,这些果实便可化作青皇大道君的随侍仙官。
庆云之上,九道青阙环立,除妙道、妙法外,一门各有一位帝君分身守备。
九重青阙之中,一株道树轻轻摇曳,荡漾种种道理。
元神安坐树下与道合真。
灵青感悟了一番自身的境界,一拍顶门,将庆云收了回去。
见他睁开眼,朱光笑呵呵的恭喜道:“恭喜师弟,大道可期啊!”
“师兄同喜!”灵青揖手一礼,满心欢喜。
一如李立,朱光同样找到了自身的道。
他自始至终,便是以光化火,以火凝珠,行光明火法、炼阴邪五浊。
又辅以丹法,以求合炼万物万象,作大道之宝藏丹珠。
只等沿着既定的道路,一步步的参悟规则道理,完善自身之道,尽可能的完善自身之道。
日后晋升天仙指日可待。
“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眼,同时大笑。
第九百四十一章 时代的更替
既然已经将最后一个分身斩化,灵青接下来的修炼就快了许多。
以九个分身为根本,不断的梳整衍化自身的道。
灵青此时又有些静极思动。
几位师兄弟都已经见过了,唯独田莹如今尚不知身在何处。
他有心去寻一寻。
“我先前便曾听说,南岳祝融峰下新近有位音律大家。
所奏音乐最善能触人心扉,和太子长琴交好。
当是田莹无疑。
我本想在神农城等她,谁知却一直不见来,反倒是将你给等来了。
你不妨去看看。”
“好!”灵青闻言点点头,看了一眼仍旧在炼丹的妙无帝君,说道:“妙无便留在这里向师兄请教,我这便出发。
终归是亲自见过了,方才安心。”
灵青自接触天赋者始,便是遇到的田勇、田莹兄妹二人。
后来又一同拜师。
虽然各自忙各自的,在一起的时间不长。
但师兄弟之间的关系却是十分的深厚。
朱光亦是如此,他们相识比灵青还要早。
哪怕田莹本身经历过了这么多的世界,能够修成地仙定然不是需要别人照顾的性格。
然就像他说的,终归是看过了才放心。
定下了主意,灵青也就不再迁延。
放出青狮,翻身坐在其背上,便一路向南而去。
天下分九方,南方的祝融和中方的刑天乃是对炎帝最为忠诚的。
其麾下的方国,基本上也没有受到黎贪和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