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日里乐声不断。
  回到部落内,为了欢迎巫的朋友,族人们纷纷开始献上自己的表演。
  灵青便顺势拿出一些美酒蔬果,和田莹一边坐在主位上欣赏,一边聊天。
  “看样子,你在这边过的挺悠然,怪不得不曾去神农城找朱光。”
  “部落里很好,人人知足常乐。附近离大巫祝融的祝融城很近,也很安全。
  至于道光师兄那里,我也听说了神农城有位十分擅长炼丹的炼气士,就知道应该是他。
  不过谢师兄她们本就出身大家,于音律也十分精通。
  所创的法门同样如此。
  而因为大巫祝融和太子长琴的关系,祝融城周围的部落都十分擅长音律。
  在这里,更利于我参悟完善自身的道。
  本来我的修为在一众同门之中就是垫底的,再不努力怕是要耽误师兄们的事了。”
  “挺好,我一路走来,也见识了大巫祝融对于喜爱音律的人的影响。
  在这种氛围内,对于你而言,确实要比去神农城要好的多。
  对于修为的事,你也不要太过着急,顺其自然便可。
  这事急不来。”
  灵青笑着将诸位师兄弟的进程说了说。
  李立不仅早已找到了自身的道,还借着这一次对于巫道的理解,还进一步的拓展了自身的道。
  他自小习武,本身就更擅长于搏斗。
  此次将五行、五岳融于自身,以盘古化五岳的传说为立意。
  借五岳五行以身化盘古,将神通伟力归于一身。
  可谓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道立师兄所修法门本身就古意盎然,再加上他在没成为天赋者之前,就颇好稽古。
  像这种追本溯源的道路,也确实比较适合他。”田莹听了点点头。
  一众同门师兄弟中,李立的性格算是最为沉稳,也最为传统的。
  当然并不是说他传统,并不是说他刻板。
  而是喜欢在传统中追求新意,而又归于传统。
  “是,道立师兄的性子坚毅,很有主见,求道也很踏实。”
  李立的修行,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的稳。
  不快,但也绝对不慢,一步步的,每一步都走的十分的稳健。
  “道关师兄和道灵师妹如今在轩辕城,跟在仓颉身边。”
  田莹若有所思的道:“因为师叔?”
  “是。师叔如今灵智不显,只有些微的灵异,两人在一旁护持。”
  “唉!”田莹闻言叹了口气。
  灵青明白她的意思,笑着说道:“不必苛责自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
  你的道不再那里,没必要多想。
  看似师叔如今沉沦,处于低谷。
  但谁又知道,这不是她日后更进一步的资粮?
  如今她那里有道关师兄和道灵师妹在,足矣护持她安全。
  而这事也不耽误两人,他们可以借仓颉造字的机会,感悟自身的道。”
  “倒也是。”田莹一笑,心中释然。
  “我知道光师兄的道早已定下,师兄的道也定了吗?”
  灵青摇了摇头,有些叹息道:“定的有些多。”
  “……”田莹看着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确实,因为灵青所修法门十分繁杂,当每种法门修行到了极致后,对应的真道也有些多。
  《先天一炁真经》中的炁丹符器阵,德鲁伊传承中的野性、召唤、自然、元素,《青皇玉典》中的长生、青木,《玄天九变大法》中的杀道,《周天星斗法》中的星斗等等。
  每一种都对应一种真道。
  似乎任意选择一道,都可作为天仙之机。
  但这真道也是有上下之分的。
  如玄元始三炁,在先天立意上,就要比阴阳五行之气高。
  灵青所能参悟的道中,也有上下之别。
  “我自修行之处,便有意走以一化万,道衍世界的道路。
  但若是以符而言,却并不怎么合适。
  符道虽于修行之处而言,十分的便利。
  但于见道而言,感觉终究是隔了一层。”
  听到这里,田莹顿时认真起来。
  她此时尚还处在慢慢构筑自身之道的阶段,而灵青已经开始为了日后天仙的修行,而开始对于自身的道进行取舍。
  像灵青所说的这些,对于她构筑自身之道,也有极大的帮助。
  她不觉得自己能像灵青一样,所参悟的道,多的需要为了选出更好的道而烦恼。
  她最多只有一两个,甚至一个选择。
  那么她就要在选择之前,尽可能的将这个选项构筑的完美些。
  而灵青的每一种考虑,哪怕是他用不到的一些想法,都能为她指明方向。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符道,其本身便是有形之道。
  是生灵,也包括先天神灵的理解所衍化出来的一种有形之道。
  用符来构筑的世界,终归是有形的产物。
  而且,符虽能相生,但给人的感觉,终究是有些‘死’。
  有些刻意,不甚灵便。
  等而言之,器、阵、召唤、野性,甚至是长生、杀道、星斗等也有些片面,无法尽道。”
  听得入神的田莹,好奇的问道:“那师兄现在有头绪了吗?”
  灵青点点头:“有。”
  “哦?”田莹身子微微向前一探。
  “道光师兄的道,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丹就是人?”
  “是的。丹就是人,而人为天地之灵。
  以他的道而言,于天地,丹是世界,人就是道。
  之所以能生育天地,之所以需要运行日月、长养万物。
  全都是为了人而存在。
  有了‘人’,天地、日月、万物才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他炼天地如丹,需人在其中开辟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
  金丹九转,化身为人。
  他将所有的道都放在这一丹、一人之上。
  当然,我与他的修行不同,虽感悟甚深,但也不可能同修一道。
  我从他那里参悟的是,丹就是灵,然后斩化出了丹道分身。
  进而以灵为根本,合以一化万、符化世界的理念,演变为灵衍世界。”


第九百四十四章 乐风大典
  “我等修道之初,都会受物质影响,认为世界应当由实物构成的。
  如原子、分子、离子,亦或是一缕缕的元气。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确确实实的存在着。
  而当修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开始悟道,又会明白无形的力量。
  如心灵、神念、意等。
  掺杂了自身的意,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能力,可以以自身撼动天地的力量,令其为自己所用。
  到了现在,了解了世界,了解了自己,就明白,原来‘我’才是唯一的。
  我思故我在。
  我想,便有灵情波动散发,我的灵情与别的灵情碰撞,就形成了灵性的光辉。”
  灵青顿了顿后又道:“当我感知了所有的灵性光辉,化作自身的灵光之后。
  我,便可一念生而世界生,一念灭而世界灭。”
  田莹听了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师兄认为,修道,修到最后便是修我。
  有我便有道。”
  灵青摇摇头:“道亘古而常在,不因事物而转移。
  然而,我要修道,便需有‘我’,才能见真道,才能有我的真道。”
  田莹顿了顿,说道:“虽然尚未完全明白,但也有了个方向。
  心中有了个模糊的雏形。
  看来我的道当应在此次祝融城乐风大典之上了。”
  她虽然不像灵青一般,感悟了自身的众多道理,开始选定日后的天仙根基。
  但好歹也是修行了数百年,本身对于道也早已有了自己的理解。
  此次只不过是差一个将这些理解,转化为实际的契机罢了。
  听了灵青的剖析,当即心血来潮,感知到此次乐风大典对自己的道至关重要。
  之后她便时时陷入思考,见她如此,灵青也就没有多言,而是慢慢的欣赏有音部落的音乐。
  一场欢宴渐渐终结,田莹也慢慢的回过神来,知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灵青此时也将石介绍给了田莹。
  听说他为了学习音律,从部落中跑了出来,田莹也感到好奇。
  考验了一下他的天赋后,发现于音律、舞蹈而言,都颇为的有天赋。
  便令他在部落之中随意的学,随意的请教。
  日后有什么成就,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至于说,拜师什么的,灵青没有帮他提,田莹也没有说。
  日后能不能拜师,也看他的表现。
  又过了数日,太子长琴见田莹久不至祝融城,便派人来请。
  田莹来到这方世界之初,也如同灵青等人一般,成为了有音部落的巫。
  同时,也第一时间她找回了自身的修为。
  当她明白此时尚处于巫的时代,并且南方虽因炎帝的影响,与炼气士的冲突并不严重,但也并不甚和睦时。
  便也没有张扬自己的身份。
  当然,也没有刻意的隐瞒。
  只不过她修行的方式,本身就是以歌舞剑的形式,与有音部落的巫道十分相合。
  若不是对巫道、炼气道都十分了解的话,再仔细的观察她,也无法分辨其中的差别。
  后来因为她对于音律的感悟和造诣,令偶然发现的太子长琴感到十分好奇。
  相谈之后,见识了她的以音化剑,以剑作琴,载歌载舞的特殊“巫道”。
  便将她引为知己,常常邀请她前去论证音律。
  此次在他的主张下,大巫祝融在祝融城举行乐风大典,便请了田莹做大典的乐风官之一。
  如今大典即将开始,还不见她来,自然是派人来请。
  田莹本来对于这乐风大典就很感兴趣,此次大典能成,也有她三分功劳。
  又发现自身的道,将应在此次大典之上,当然不敢耽搁。
  当即请了灵青一起,带着整个有音部落就准备出发。
  毕竟,有音部落本身也不大,算上老弱也不过数百人。
  作为此次的乐风官,田莹也会参与相应的点评、指点、修改与收集整理的职责。
  算是此次大典的重要人物之一。
  自然不能悄无声息的便去了。
  这不仅仅是对于自己身份的自矜,同时也是对大典和来参加大典之人的尊敬。
  田莹一抬手,放出一架百花沉香辇来。
  这辇还是在南疆的时候,灵青率竹山教督造院所造的。
  以千年温玉通体雕琢,再饰以百花煞神幛做帷幕,功德炼就的天香宝盖,又有九只野性符器所化的灵禽为牵引。
  一路行来,有彩霞铺道、金花乱舞、祥云朵朵。
  当初便颇得田莹的喜爱。
  虽因她性子不喜张扬,所用不多,但祭炼的却十分勤快。
  经过数百年祭炼,与诸多宝物的温养,早已将其炼作了一件法宝。
  此时为了彰显尊荣,便将其拿了出来。
  田莹请了灵青一同乘辇,车辇前有有音部落的巫师和图腾战士引路。
  辇后则是有音部落的族人。
  各个头顶霞光、身披祥云、脚踩金花。
  随着车辇辘辘声响,整个有音部落腾空而起,在天边铺开一道霞光,一路径往祝融城而去。
  此时的祝融城早已汇聚了大量的乐师。
  城中时时刻刻都飘荡着各有或是雄浑、或是激昂、或是婉转、或是悠扬的歌声、器乐之声。
  时不时的也有灵巫行经半空,泼洒自身音律,矫矫而来,引起城中阵阵欢呼。
  城中央祝融大殿前的广场处,早已立下了一座雄伟的祭台。
  祭台之上自然是有祭品。
  左边乃是牛、羊、豕三牢,右边是稻、黍、稷、麦、菽五谷。
  当中处却摆放着一把燃烧这火焰的琴。
  在烈火之中琴弦震动,发出哔哔啵啵之声,仿佛火焰燃烧的声音,又仿佛是在歌颂人类走出黑暗,走出孤寂。
  祭坛之下,有一神人巍然而坐,赤发红眉,圆铃大眼,阔鼻方口,身上有着似羽、似鳞的毛发,身边有两条赤龙环绕。
  左侧坐着的便是灵青前日见过的太子长琴。
  右侧则是一位身披赤羽,珥两青蛇,践两赤蛇的灵巫。
  田莹向灵青介绍道:“当中的那位,我虽没亲眼见过,但也听说过,便是大巫祝融。
  左边的太子长琴自不必说,右边的则是大巫祝融的从神,南海神不廷胡余。”
  说话间,祭坛下的三人,也见到了霞光铺路而来的灵青和田莹,抬头看过来。


第九百四十五章 悟道灵光
  昔有伏羲氏作琴,今有祝融氏作乐。
  乃是人类于苦难中走向强大的见证。
  儒家有句话,仓禀实而知礼仪。
  唯有摆脱了饥寒之人,才会有心思去追求这些心灵上的成就。
  而声音,于自然、大道之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田莹本身所修的法门《九韶飞灵登仙诀》,本身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