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到了山脚,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此时方才证明你已经有了登山的资格。
上山的路亦有千万条,选了自身的根基,便是选了其中一条。
早行人可以随意的选择,甚至觉得道路难行还可以换一条走。
只是越往后,可供选择的余地便越少。
而这山路崎岖,一条路只能容一人行走。
若是走上了前人走过的路,难免会赶上去。
彼时或是亦步亦趋跟在其身后,或是另辟蹊径,别走它途。
上山前能够遵循前法,但上山之后却需自寻道路了。
你若是单以先天一炁为根基,自可求你师父,去走她的路。
只是你却是以先天一炁衍灵光,别看根基相似,但道路已然不同。
修道者,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反虚。
炼己筑基乃是凝自身之精元,炼精化气是炼自身之炁元,炼气化神是炼自身之神元。
如此三元合一,则炼神以反道虚。
神衍世界,以合道真。
天仙境的修行,一言以蔽之。
便是以自身之道衍化一方世界,以此世界来道合太虚,与道合真。
至于五劫,也只有五句话。
‘龙汉开先根,赤明成延天,上皇合太玄,延康分乾坤,开皇奠山川。’
龙汉劫乃是要以自身根本之道,立天地之根。
若是根基不稳,这天地根自然也就立不起来。
一旦天地根立起,便需历赤明劫,将其化生为混沌玄胎。
此玄胎乃是日后世界之本源,如盘古之混沌鸡子。
如人筑基,若是有所偏颇,则会根基不稳,过不得延康劫之破灭。
上皇劫则需将玄胎与大道相合,此举乃是以大道攻自身之道,如琢如磨,将顽石化璞玉。
璞玉已成,则至延康劫,当仿开天事,开天辟地,自成一界。
此为五劫之中最为危险的坏劫,乃大破灭之劫。
不是每一个玄胎都能成功开辟一方世界的。
成则扎根于大道,败则道化,一番辛苦付诸流水。
若是能度过延康劫,最后的开皇劫,便也不需太过担心。
只要不适世界破灭,便可逐渐将其稳固下来。
自此,世界中但凡有一灵尚存,你便可借机重生。
万灵不灭你则不死。”
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没有具体的方法,无法让人顺着前路一步步的来。
但却也告诉了灵青每一个阶段的状况,与修成相应的阶段需要怎么做。
至于具体如何做,每个人都不同。
当然,经验还是有用的。
但凡步入天仙境的时间长了,都不可能只铸一次天地根,只化生一枚混沌玄胎。
既然称之为劫,自然不是轻易便可度过的。
只不过到了天仙境,已经有了不断重复的根本。
而哪怕能够一步步的度过五劫,成功衍化一方世界,也不代表着你便能够以之晋升大罗。
无法将自身之天地,兼顾宇宙天地之万道,终归是有其破绽,会被人寻隙将你所有的道尽数破灭,打落凡尘。
第九百六十一章 再见师尊
修行就是个轮回,从一到万,由万归一,再以这一衍万……
修的是什么?
修的是自己。
从这顺逆颠倒之中,将自身所有的一切,一步步的拔高。
灵青既然已经出了炎黄世界,他也就没有再回去的打算。
毕竟前往炎黄世界不过是两个目的。
一个是将自身烙印在那方世界之中。
这一点,有青石部落、有阪泉之战、有乐风大典、有仓颉造字。
哪怕灵青的声名并不算响亮,但也足以令他打上烙印了。
二个是要参悟天地之理,晋升天仙。
如今也以完成。
不仅如此,还顺便将彼方世界的龟灵圣母真灵解救了出来。
灵关道人抱着那女婴前往首阳山,定然能够护其安全。
经历过仓颉造字,不仅是灵青获益匪浅。
对于灵关道人、李立、朱光等人来说更是如此。
至少对于他们来说,所得天地之理,足以支撑他们以自身之道为本,铸就天仙根基了。
现在,灵关道人和李立差的就只是何时梳理万自身之道,便可立证天仙。
朱光早已能度赑风劫,度过之后,同样如灵关道人和李立一般。
孙雨灵和田莹两人只是比朱光多了个阴火劫。
几人都不需要灵青过多的担心。
如今他已修成了天仙,也有资格去看看师父了。
灵青等聂隐娘讲过了天仙之要后,去了心头的好奇,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师叔,可知我师父何在?
如今弟子也算成仙了,想前往拜会一番。”
德鲁伊传承,给了他能够感应副本的能力。
初时,只是将可以进入的世界,以副本的形式显现出来。
度过之后,便算是副本完成了。
除非如同黑山世界般有后续,其他的副本信息都会消失。
而后来,他将德鲁伊传承拆解了之后,在其中找到了每一个他所经历副本的烙印。
但唯独崂山世界的烙印,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因此,现在他连寻找师父的途径都没有,只能先向聂隐娘询问。
聂隐娘摇摇头,说道:“如今我也不知你师父何在。”
没等灵青失望,她又继续说道:“但我可以告诉你该如何去找她。”
“还请师叔赐教!”灵青稽首一拜。
“你师如今当时已经证道大罗,不死不灭,世间万象皆有其显化。
你可任选一地,设坛祭拜,祈请其降临或蒙其召唤。”
灵青恍然,当即道:“那事不宜迟,师侄想见师父的紧,便借师叔宝地一用。”
聂隐娘点头之后,灵青便在日月殿外设下一座法坛,以请神降灵之科仪,奉请师父。
只见一道浩浩玄光自虚空中落下,罩在祭坛上。
一道虚影显现,只见其手持拂尘、素发垂领、神观爽迈。
正是当初灵青拜师时的模样。
灵青赶忙叩拜道:“弟子灵道清,见过师父!师父万安!”
无当法师抚了抚长须,点点头,和声道:“起来说话。”
等灵青起身后,无当法师看着聂隐娘,神情有些感慨,叫了声:“师弟!”
“师兄!”聂隐娘洒然一笑,行了一礼,拜道:“一直以来,辛苦师兄了!”
无当法师伸手一引,灵青身上的诛仙剑跳出来,落在聂隐娘身前。
“这诛仙之剑,乃是师尊传于师弟的,是你护身之法门。
如今你归来之期将近,此剑可为师弟归来,助你一臂之力。”
聂隐娘伸手握住诛仙剑,一手在剑身上轻轻拂过,语气感慨道:“当年咱们四人得蒙师尊传下剑道。
我于这诛仙之道有所感悟,本以为可传承师父剑道。
却没想到,因此引动我心中凶性,与这诛仙剑相合。
上次劫难,也未尝不是为其所牵。
如今我经历这一场劫数,蒙师兄和师侄们用心,已经明悟了自身本根。
打算舍弃这杀伐之道。
所以这剑还是送给道清师侄吧。”
说罢,一甩手,便要将诛仙剑还给灵青。
“莫急!”无当法师伸手一拦,又道:“师弟之道本以阴阳、八卦、万象、杀伐等为主。
如今阴阳、万象、杀伐得道清六人相助,已然回归有望。
本源之灵我一直看顾着,另有这八卦之道,尚未归来。
十亭走了六七亭,已然引得有心人关注。
我虽有心,但也不能时时看顾。
你此身除了可请玄都师兄庇护外,这诛仙剑也能为你挡些灾厄。
哪怕你要舍弃这杀伐之道,总也要等到归来之后再说。
届时,有你历劫重生的一番磨练,再赐给道清之时,也能剩下他无边苦工。”
聂隐娘想了想,点点头,反手将诛仙剑收了起来。
“那好,如此就多谢师兄辛苦了。”
“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多礼?”无当法师一笑道:“况且,到最后不还是我这弟子得便宜?哈哈~”
“确实如此。”聂隐娘同样一笑,说道:“我在他身上占了一分的便宜,之后便要还他十分。”
两人在一旁谈笑,灵青听了心中若有所思。
在传说中,能够流传下名号的大能,无不有着多副面孔,代表了不同的道。
龟灵圣母亦是如此。
按照两人所说的意思,白蛇世界中所凝聚的,应当是龟灵圣母代表阴阳一面的真灵。
八仙世界凝聚的聂隐娘,代表的是杀伐之道的真灵。
只是看她的意思,是打算放弃杀伐之道。
而炎黄世界中,才凝聚的是代表了万象之道的真灵。
就如同灵青的九个分身一般,若是他陨落了,真灵破碎后。
率先凝聚的当是九个分身,然后再以九灵朝青皇的秘法,引自己的本灵回归。
当然,前提是他能将九个分身都一一修成天仙巅峰,成功度过五劫。
两人闲叙了一会,无当法师将拂尘一扫,说道:“我不克在此界久留,便先带徒儿离开交代一番。”
“师兄请!”
无当法师又看了看聂隐娘,叹了声:“真好!”
点点头,拂尘一挥,先天一炁卷了他和灵青两人消失不见。
看着冲自己点头的灵青,和一脸怀念的无当法师,倏然消失在自己面前。
聂隐娘嘴角也露出一丝笑意,轻抚诛仙剑喃喃道:“快了,耽搁了这么长时间,也该长进些了。
我虽不愿再行杀伐,但终归还是要杀伐一番。”
在她手中,诛仙剑嗡鸣不绝,一股凝炼至极的杀机,在她和诛仙剑之间流转。
第九百六十二章 禹余胜境
当灵青回过神来后,已然来到了一处熟悉的地方。
崂山上清宫的大殿之上。
一如当初他初次上山拜师时的景象,无当法师就坐在大殿之上。
“兜兜转转,我终于又回来了。”灵青环顾一圈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此处乃是我上清宗门,禹余天胜境。诸般万象虚实相间。
只是这里乃是清修之地,你如今身上纠葛太多,不宜久留此地。”
无当法师伸手一招,一枚令牌从灵青身上飞出,落在他手中。
正是当初那块刻有“灵宝洞玄上清箓令”的令牌。
初得之时,灵青还常常以其做法护坛,后来法宝渐多之后,便将其与令旗一同束之高阁了。
只是这东西到底是拜师时,师门所赠,他一直珍而重之的带在身边。
无当法师伸手在其上一抹,一道华光闪过,又抬手打入灵青手中。
灵青看了看,发现并没有什么变化,不由抬头看向无当法师。
“你如今也已经证就天仙,可以虚空行走。
只是禹余天胜境不得门户万不得进,有此令牌在。
日后你若想回来看看,便可持此令牌往来。”
“多谢师父!”灵青顷刻间将令牌祭炼了,收在灵台之中。
“去吧,见见诸位师兄,明日一同前来听道。”无当法师一甩拂尘,随后便闭目不言。
灵青又行了一礼,缓缓退出大殿。
环顾四周,见山上仍旧如当初一般的景色,但细看下来,却又有所不同。
不同在什么地方,却又说不上来。
他看向藏经阁的方向,一步迈出,便忍不住轻咦一声。
虽说眼下这崂山比现实世界中大,但按他修为,他一步迈出本该能够周游一遍还绰绰有余。
但当他跨出一步后,便只移动了一步的距离。
再次运起全身法力,施展遁光神通,一步迈出仍旧只是一步。
只不过相比于先前无意,此时更像是一个学了些轻功的武者,施展才入门的轻功似的。
灵青转头看了看已经闭上的殿门,心知定然是禹余天胜境的问题。
便也不再心急,一步一步向藏经殿走去。
初时,他见无论是正常的走,还是全力施展遁光,都不过是一步,便不再费力。
只是走着走着,忽的一顿,便全力以遁法前行。
不多时,当灵青来到藏经殿前,体内法力竟然已经消耗了大半。
但同样的,一路走来也令他感悟良多。
上清宫的人数本就不多,如今这个时期,看着像是不再收徒了。
他这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人。
来到藏经殿门口,抬眼一看,一楼大殿内坐着的正是万师兄。
此时正笑吟吟的看着他,轻道一声:“来了”
灵青看着没有丝毫变化的万师兄,恍如间仿佛回到了当初和众位师兄弟来藏经殿抄经时的景象。
被他声音唤醒,灵青抢步上前,稽首一礼,轻声道:“万师兄!”
“随我来吧。”此时殿中无人,万师兄也不再管藏经殿,引着灵青来到了他的静室。
看着这简朴依旧的静室,灵青又想起了当初在这里学法的时候。
万师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