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大商时期,并没有什么女子不得干政,后宫不得干政之说。
就如同那武丁时期,便有妇好多次受命代其征兵,并屡任军将征战沙场。
如今帝辛后宫中的姜皇后、黄妃等人,也不单单只是寓居于一宫的弱女子。
她们每一个都掌管一方自己的势力,比之一方诸侯也不差了。
甚至还可以在朝堂之上商议朝政。
九尾妖狐在诸天万界之中,也经历众多,知道一些王朝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
只是不知灵青为何特意向她提起。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玉石琵琶
灵青答道:“这一方朝堂之上,乃是那人间因果纠葛,最为繁重复杂的地方。
你若是身为人族,如那姜皇后、黄贵妃一般,参与其中倒是无妨。
然而你一届妖孽,假借人身混入宫廷,本身便已与人族气运相冲。
若是再过多参与人族之因果,又岂有安然脱身之理?
你当一心一意谨记你的目标,不可受外物情色所吸引。
否则,分心之下,你可有那个心性,收心猿、栓意马?”
“是,小妖谨记道长之言。”九尾妖狐闻言拜服道。
灵青郑重的说道:“这其三,西岐当兴,成汤当灭,乃是定数。
万不可因一时之意气,而行那逆天改命之事。”
他这是对九尾狐说的,同时也是对自己所说的。
小势可改,他们有师祖在背后撑着,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处,没有哪个圣人会愿意过多的纠缠。
然而,若是被劫迷了心智,妄想逆天改命,推翻商灭周兴的定局,那无异于是和所有人作对。
这天命都攥在圣人手中,你纵使如何翻腾又岂能翻出圣人的掌心?
因此灵青告诫九尾妖狐,万不可行那逆天改命之事。
妄想助帝辛翻盘,赢下这一场战争。
她之所以领命要惑乱君心,全是因帝辛狂妄,亵渎女娲娘娘所致。
如今受了娘娘使命,却反而爱上了这个开罪于娘娘的罪人不说。
至此若是能够完成娘娘使命,尚还可开口求一求。
若不仅将娘娘之命置之不顾,反还要为了帮他而违背娘娘的命令,甚至心生反抗。
纵使娘娘再大度,也绝不可能放过她。
至于说灵青不让女九尾狐改命,自己却带着一众师兄弟来替师叔、师伯们改命。
是否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
这却是不可同日而论。
这锚定天命的能力,皆掌握在六位圣人手中。
封神之劫之所以至今没能彻底盖棺定论,将其如同巫妖之战一般,锚定于时间长河之中。
便是因为上清圣人对此有不满之意,才一直拖延至今。
灵青等人所作所为,只要不是闹翻了天,后面自有师祖撑着。
他们不过是师祖手中与其余几位圣人对弈的棋子而已。
而九尾妖狐不过一介小妖,得了女娲娘娘的垂青,却反过来背刺了娘娘一击。
如此一来,没有取了她性命,令她灰飞烟灭,也多亏了娘娘慈悲。
已然明悟过来的九尾妖狐,这次倒是没有疑问,再次俯首拜道:“多谢道长指点。
道长所说三桩戒律,我都可依得,只是如此一来,我又该如何完成娘娘的命令呢?”
灵青瞥了她一眼道:“这却是全看你自己了。领了娘娘使命的是你,又不是贫道。
难道你还想让贫道去替你去做不成?”
“小妖不敢,多谢道长尽心指点,无论此事是否能成,小妖定然不忘道长指点之恩。”九尾妖狐连忙拜道,不再多言。
随后与两位姐妹一同设宴,招待灵青一番。
宴席之上,灵青看了那玉石琵琶精一眼,觉得她身上有一丝熟悉的气息。
不由问道:“不知道友是哪里的精石成道?”
琵琶精忙回道:“小妖也不知自己根脚何处,开智之前只是依稀记得,我乃是一位大巫手中的器物。
后不知因何被遗落,幸得天地之精华明悟开智,这才修成妖身。”
“不知道友可愿让贫道照一照原形?”
“这……”琵琶精一时不免面露为难之色。
若说兽类妖族的原型强大,并不忌讳别人看见,反常常以之战斗。
然而,像她这等异物成道者,现了原形却是弱点重重,容易被人所制。
她对灵青并不了解,只知其是大姐九尾妖狐请来问计之人。
万一对方心生得意,自己可要葬送了千年的修行。
“妹妹不必担心,姐姐保管你无事。”
九尾妖狐知道灵青必然不可能看得上,玉石琵琶精的本体。
毕竟她也知道,如今灵青手中的宝物,可比这玉石琵琶好多了。
既然有此要求,那必然有其原因。
对于玉石琵琶精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妖千年的交情,对于九尾妖狐所言,琵琶精自然是信得过的。
迟疑了一下便道:“小妖这便现身。”
还未等她变化原身,灵青便道:“不必如此,且容贫道以法宝一照即可。”
说罢,反手将万宝鉴托了出来,对着玉石琵琶精一照。
顿时,一方玉石琵琶出现在万宝鉴之中,一阵扭曲之后,便化作一枚奇异的符文。
万宝鉴背面那细密的花纹之中,也有一道与之相同的纹路闪闪发光。
顿时,灵青便知眼前的玉石琵琶精底细,一时面色有些怪异。
看他神色有异,九尾妖狐忍不住问道:“不知道长可看出我这妹妹的根脚、来源?”
灵青想了想,说道:“东方鲁之地有一苍灵国,前身乃是青石部落,多以玉石为巫器。
琵琶道友原身便是青石部落中,一位名为英的灵巫所用之巫器。”
九头雉鸡精听了好奇的问道:“道长这法宝竟如此厉害,竟能知道的这么详细?”
灵青摇摇头说道:“非是贫道这法宝厉害,贫道原为青石部落大巫,如今为苍灵国国主。
再加上贫道手中之宝,乃是青石部落图腾所成。
能够知道这些,自然不难。”
琵琶精听了面色一惊,连忙躲在九尾妖狐身后,生怕灵青直接将她收了。
九尾妖狐也将她护在身后,开口求道:“还请道长慈悲,怜我妹妹数千年修行不易。”
九头雉鸡精也连连求道。
如今之世,修士多重自身修行,除了截教之人,少有炼那般般法术的。
大都斥之为旁门外道,不是正途。
如此一来,这法宝之重,已然成了大家所共识。
祭炼一两件镇洞之宝,不仅能够保身护道,更是能够从中验证自身之修行。
所以,大家对于法宝,或是能够祭炼法宝的宝物,也颇为看重。
现如今,玉石琵琶精本身便是苍灵国之宝,若是灵青非要将其收回,别人也说不得什么。
只是她们姐妹三个情意深重,自然不愿看着琵琶精从新化作一件无知无觉的器物。
“哈哈哈~”灵青哈哈一笑说道:“你等不必忧心,她如今能有今日之修为,乃是她自身之机缘。
贫道又岂能无故坏人修行?”
闻言,三妖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残暴本性
灵青应九尾妖狐与玉石琵琶精的请求,传了琵琶精一道洗炼身心的法门,随后便告辞离开,回了苍灵国。
之后九尾妖狐将会如何进入宫中,去完成他自己的使命,他也不再多问。
而是和几位师兄弟一起,治理苍灵国等六国,闲时也在信手布局各处。
在得知玉石琵琶精就是当初青石部落,英手中的巫器之时。
李立、朱光等人也顺着各自国度,与先前部落的联系追溯了过去。
李立找到了三山关邓家,见邓婵玉天生能发五光石,知其与自己正有渊源,便花费些时间传了她一道法门。
这一日,灵青正与一众师兄弟闲谈,忽的有人来报说道:“禀国主,门外来了一位道人,说是国主旧识。”
灵青等人闻听愣了一下,在这个地方大家还有什么旧相识?
不过听是道者,想必不出三教之外,当即他便与一众师兄弟出门迎了过去。
正见一位头戴鱼尾冠,身穿大红袍的坤道立于宫门之外。
灵青等人揖手问道:“贫道等见过这位道友,不知道友如何称呼?”
坤道笑着道:“原是诸位师侄不认得我,贫道石矶,曾与你们的师父无当圣母一同在碧游宫中学道。
况乎,贫道与苍灵国乃是自古的故交,你去碧游宫学道还是我推荐的你?”
灵青闻言稽首拜道:“原来是师叔当面,请恕弟子有眼不识泰山。”
灵关道人等人亦是同声拜道:“弟子等见过师叔。”
石矶娘娘呵呵一笑说道:“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众人忙请石矶娘娘请了进去,然后安排宴席招待。
席间灵青问道:“不知师叔前来,是有何指教?”
“这些时日在洞中待的有些乏了,便出来走动走动。
正好听到你们时常聚于一处,我这个做师叔的也来凑凑热闹。
不知几位师侄是否欢迎?”
“师叔既然前来,便是我等的荣幸,我等岂有拒绝的道理?
正好弟子们于修行之处有一些疑惑,要想请师叔指点呢。”
随后众人便一边饮酒,一边论道。
石矶娘娘本身乃是天地玄黄之外的一枚顽石,机缘巧合之下开了灵智,然后于碧游宫中听道,修了一身本领。
如今已然练就胸中五气,凝聚顶上三花正道成仙。
只是因其资质、资源不足,虽炼就无穷法力,但于境界之上却是进步缓慢,至今不能证得永恒。
然其修行日久,见识也多,再加上时常听圣人讲道,与大道一途也颇有领悟。
论道之时,实是令灵青等人受益匪浅。
在灵青等人的再三挽留下,石矶娘娘在此权衡了十余日,兴尽而归。
临行前,连连邀请灵青等人前往骷髅山白骨洞做客。
灵青等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往后的时日,灵青等人也时常与在大商之中任职的诸位同道论道。
并五次三番的拜访骷髅山白骨洞。
相处的时间长了,灵青等人也了解了石矶的性子。
其虽是顽石成道,然却是个热心肠的,喜好结交道友。
只是或许其修行的时间久了,有些自矜,面对其他人时,总是免不了喜欢指点一二。
这般性情对于知其忠厚本性的人来说,感觉性情淳朴、热情。
然而那些不熟悉的人初见了,可能会觉得十分别扭。
不过她在面对灵青之时倒是好些。
毕竟一来,苍灵国与其相交日久,不止一代,在石矶看来交情非同一般。
二来也是灵青如今修行的时间比她短,境界却比她高,使得她对灵青心生敬佩。
虽然不时以长辈自居,但当她听到灵青所说有理之时,却也不会顽固的自以为是。
在灵青与同道论道的这些时日,也发生了不少事。
帝辛八年,四方伯候与八百诸侯朝商,因费仲、尤浑与苏护起隙,暗中作祟,向帝辛推荐妲己,引得冀州侯苏护反商。
帝辛命北伯候崇侯虎出兵讨伐,经西伯侯姬昌说和,劝苏护献女,免冀州之兵灾。
九尾妖狐再次于恩州驿施展妖法,替了苏妲己前往朝歌。
不过她倒是未曾伤了苏妲己的性命。
临行前,特意向灵青请教,学了一门秘法保住苏妲己之魂魄,自己则依法附了身前往朝歌。
以她对纣王的熟悉,很快变得到了专宠。
此时她谨遵灵青的指引,将那三条戒律牢记于心。
也不在这上下钻营上下功夫,不为巩固自身的地位而与任何人勾结。
只是一心扑在帝辛身上,将其迷的神魂颠倒,不理朝政。
帝辛虽有人族气运庇佑,但这气运却没法改变一个人的心性。
他虽精明强干,有雄才大略,但却失之雅量,且本性狂暴自大,好大喜功。
行为处事喜冒进,总想着毕其功于一役。
先前有太师闻仲在朝中压着,并为他查缺补漏,倒是未曾出什么大事。
而如今闻仲被北海战事牵制住,脱身不得。
帝辛也渐渐的显露出了本性,行事日渐残暴。
此时此刻,四方伯侯与八百诸侯虽仍旧朝拜于朝歌,但有不少诸侯国却已然越发的不将大商放在眼里了。
最明显的,便是有不少诸侯已然更喜欢朝拜四方伯候。
帝辛早有心改变此事,只是一直被闻仲压着,令他不要着急。
先前苏护反商,却因姬昌一言而降。
虽因苏妲己进宫,他也沉迷于苏妲己的美色之中,令他不仅饶恕了苏护,还封其为国戚。
但这等行为却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疙瘩。
再加上现如今闻仲不在,自己也不愿再耽搁,就想着要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