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山之玄门正宗-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但是第二元神的念头,确实给了林晓本体启发——每一个星神修炼完成,其实都可以独立行动的,只是不如本体道行法力高妙,但是每一个星神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然也是可以继续修炼的,那么对应的星神就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功法,以适应各自不同的属性特点,而不是千人一面,那就不是诸天星神,而是林晓一神了。
    这个念头的迸发,二十八宿里的参水猿形象也骤然一清,显然比其他星神更进一步,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情况——按照林晓修炼的情况,诸天远古星辰神光是一同接引的,每一个星神能够得到的神光都是一样的多少,那么现在参水猿的形象突然比别的星神有了不同,就只有一个答案,那么就是林晓第二元神的这一个念头,符合了修炼的要旨!
    不过现在的主要目的,还是先参悟参水猿的功法,然后传授给小白猿,所以林晓第二元神和本体一同努力,进行参悟,这一来,对于功法的掌握,就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了。
    当阵法布置完毕的时候,功法的基础也参悟完成,第二元神情不自禁地在密林先实验了一下。
    话说第二元神本来就没有肉身的限制,飞腾变化比本体要来的更快,也更加的自然,改换功法也简单的多——所以第二元神的修炼才是以吸取朝阳初起时的第一缕紫气为主。当着众多妖怪的面,林晓深吸一口气,然后只见林晓的身体一阵波动,并开始迅速涨大。
    随着林晓身躯的涨大,林晓的身体和脸庞也开始变化,毛发越来越长,额头越来越鼓,四颗尖利的大牙开始突于唇外,手臂变得和大腿一样粗细,还长出了长长的锋利的指甲,腿脚也变得和上肢一样——一只活脱脱的大猩猩出现在众妖面前。
    大猩猩一声长啸,双手握拳在胸前捶打,发出“轰轰”的巨响,一股亘古苍凉悠远的气息横亘当场,明明是白昼,却突然有一缕璀璨的星光自天外激射,照耀在大猩猩的身上,就好象多出了一条星光组成的尾巴——这是林晓的变化,直接沟通了早已隐匿的远古星辰所致。
    不管其他精怪心里是如何思量,小白猿可是头一次看到师父的变化,无形中就好象与林晓构成了神秘的联系,也对林晓多了一些濡目之情,当然也更加憧憬自己的未来。
    变化结束,林晓恢复了本来面目,也不多说,直接用手一点小白猿的眉心,一缕光华直接透进小白猿的泥丸紫府,无数的蝌蚪文字深深印入小白猿的元神当中。
    其实林晓参悟的功法,更多的还是借助参水猿的本相,供小白猿一边观想,一边运行功法,同时接引星光修炼,而不需要考虑天地灵气什么的影响,即便是修炼有成,未来也是要占据三垣二十八宿的中的星斗,作为星主的存在,比小白猿父祖两代优越的地方在于,不必考虑未来大劫的影响,除非再来一次巫妖大劫——盘古虚影对抗周天星斗大阵,否则,小白猿以就可以说是不沾因果。甚至未来林晓要真的开辟世界成功,小白猿一样可以成为稳定诸天的大功臣,前途不可限量!
    只不过这样一来,倒是给了林晓一个启示,未来要找至少三百多名修炼星神功法的弟子,然后给自己帮忙。因为在传授了小白猿,并且开始按照新功法运转之后,林晓发现自己原本就比其他星神清晰了不少的参水猿想象,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至少是一身的服饰都已经清晰完善了,只有星神本体的细节还比较模糊。这说明小白猿的修炼,对于林晓自己也是有加成的啊!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比起林晓自己枯燥地苦修,要强的很多了。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150章 明月出天山
    林晓不可能总是停留在荒原密林这里,小白猿的进境随快,也要有十年时间才能将自身原有的妖力转换完毕,毕竟现在的小白猿道行还是低了点,要是想当年清璇那种万年老怪,林晓就把他带在身边了。
    不过现在,还是让小白猿在犼的看顾下,先夯实基础再说。
    离开了荒原密林,林晓却不想继续南下了,而是方向一转,向着西南方而去。
    当年林晓还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时候,也曾利用假期去攀登高山,期间还在攀登天山冰大阪的时候,救助过一个红三代,结果就是在几年后,林晓申请副教授职称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打了招呼,竟然很顺利地就通过了,还轰动一时——号称最年轻的副教授啊,可是没少招致羡慕嫉妒恨。
    不过这与林晓已经没有了多少关系,因为就在评选结束不久之后,林晓就在终南山失踪了。对一个死人如果还要继续抨击,未免有些过。可是这一切林晓是不知道的,而且现在的林晓也不关心了,能在仙侠世界攀登个人成就的至高峰,谁还愿意回到无灵社会,去活那个最长不过百年时间呢?
    从北极荒原南下,掠过密集的林海,随着气温越来越高,林海也逐渐变得矮小、稀疏,渐渐地开始出现了戈壁,又渐渐出现了沙漠,有点点绿洲点缀其间,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好像玉带将绿洲围绕,给了生命希望。
    越过沙漠,远方就是高耸如云的雪山,千万年来不曾融化的冰雪,映射着爆裂的阳光,虽然远隔万里,依然夺人二目。
    那里,就是中土神州的天柱所在——昆仑神山!
    传说中,昆仑山是仅次于天柱不周的神山,是玉清元始天尊的道场,只不过封神时代结束以后,玉虚宫和神山昆仑都消失不见,据说是被天尊搬迁到了灵空仙界的三十三天之上,留在原地的也仅仅是一座高山了。
    机关如此,也不能抹杀人们心中对昆仑神山的向往,而那里也残留着不少当年玉虚宫外门弟子或者记名弟子的道统,甚至同样有玉虚宫嫡传的道法传承,只不过万年以降,玉虚宫嫡传道法也渐渐失传,这里也再无阐教名称,而是换了一个昆仑派的名目,甚至就连昆仑派的道统也渐渐没落。到了峨嵋斗剑的时候,昆仑派差一点快要沦为二流门派了。
    虽然水麒麟的遁光并不以高速著称,但是一样要超过很多正魔两道的遁法速度,四条小腿儿迈步前行,竟然也有户庭千里的架势,每一次迈步必定能走出十余里,而且还胜在从容淡然,不像驾驭剑光似的,动辄长虹经天,生怕没有人注意到一样。
    只不过林晓越接近那座冰雪神山,就越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虽然传说中玉虚宫已经消失,但昆仑山毕竟是昆仑派经营了近万年的道场,不管再衰败,山上也应该有人工建筑的遗迹,但是眼前这座高山,却看不到那些,难道昆仑山上连昆仑派都完蛋了吗?不应该的啊!
    林晓是从大山的东北方向接近的,却突然在距离大山山脚还有百余里的地方,发现了大山的另一侧有黑色和金色的宝光闪动,还不时传来“隆隆”的爆炸声。难道是有人在斗法吗?
    林晓很感兴趣。说实在的,林晓斗法的经验实在太少,过去不是对敌人形成碾压一般的攻击,就是仗着阵法游斗一番,然后远遁千里,真正的势均力敌或者以一敌多的斗法,林晓还是从来没有遇到过。
    好奇心谁没有呢?虽说好奇心能害死猫,但是也要看能不能害死老虎啊。林晓可是非常自信自己不是一只小猫,而是一只扮成老猪的猛虎,再说就算是猪,那也是一头浑身披甲的野猪,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咬一口的!
    不过这么光明正大的凑过去,旁观人家的斗法,这种事林晓还是做不出来的,按照林晓的习惯,再怎么着,也得隐去身形,然后再偷窥一下吧?反正林晓十分擅长使用的太清有无形神光,现在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身形隐去,而且还能将水麒麟这些身外之物一同隐身,好用的不得了。既然有了这样强悍的技能,为什么还要显露身形直接过去?万一对方都是魔门弟子,到时候给自己来一发集火,那可就是不好的啦。
    主意已定,林晓用手一拍水麒麟的大头,太清有无形神光从上至下,将一人一麒麟的身形隐去,消失于无形当中,只是整个过程比林晓自己行动时慢了一些,同时也在空气中激起一丝涟漪,只是转瞬不见。
    不愧是太清玄门至高法门,在神光中,林晓驾驭着水麒麟就好象与平常一样,依旧是水麒麟四蹄白云翻滚,迅速前行,只是再也看不出一点形迹。
    绕过山脚,林晓才发现,果然是有人在斗法,只不过并不是林晓想象中的一方是道门,一方是番僧。林晓看到的两方,一方是穿着遮住面目的黑色斗篷,身上也是一袭黑色长袍的黑衣蒙面人,另一方却是浑身白袍,头顶上带着一顶古怪小圆帽,手持十字架的僧侣,但是与中原各家教派,甚至佛门僧侣完全不一样。
    这种打扮,林晓其实也是很熟悉的,在现代社会,林晓也进过西方的教堂,那里的神职人员的打扮,就是如此。林晓此前的饱览群书和强横的记忆力,此时帮上了忙,在现代社会时,敦煌莫高窟曾经出土过一本经书,名字叫做《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而且最早在贞观九年,就有人将基督教传播到了华夏,而这一次的宗教传播,应该就是基督教第一次东传!
    只是此时距离大唐开国还应该有个数十年时间,难道这时基督教东传就已经开始了吗?
    林晓现在是能确定一方的来历,但是另一方的黑袍人又是什么来历?在线等,急!
    之所以林晓无法马上确定,是因为这帮子黑袍人,时不时就会通过一些动作——应该是仪轨吧,然后就会在天空中出现一个黑洞洞的窟窿,然后从窟窿里钻出一个神魔,浑身上下带着滚滚黑烟,时不时就有十七八个火星子乱冒。对敌斗法的时候,这些黑气滚滚的神魔,随手之间,往往就是一条火龙,或者一道金光,甚至还有无数的熊熊燃烧的陨石向着白袍砸去。
    而白袍人也会高举起手中的十字架,放出一道道白光,将黑气金光还有陨石对消,同时还有余力,在自家阵营布置起一面白色的光幕,嘴里也不间断在念诵着林晓听不懂的语言。
    在两拨人阵营之中,还能看到有不少戴盔穿甲的武士,以及躺倒的战马,只不过这些武士和战马都已经血肉模糊,甚至是四分五裂了,身边的刀剑也折的折,断的断,散落了一地。
    看得出来,这是已经经历过了一次惨烈的血战,那些冲锋在第一线的勇士,现在都已经死光了,剩下的就只有留在后方给勇士们加持的法爷了,只是双方可能是死对头,即使剩下了法爷,斗法也在继续,甚至更加残酷——因为双方再无退路!
    只要有一方有一步后退,随后迎来的就是全面的溃败,到时候估计连残魂都留不下。
    林晓并不在乎这两方谁能胜利,因为这两方对于林晓来说,都不是什么好鸟,死光了最好!尤其是现在林晓已经大致猜出了黑袍人的来历,大概、也许、应该是盘踞在天山以西的拜火教的余孽。
    咦,不对,怎么是天山以西呢?不应该是昆仑吗?
    想到这里,林晓才意识到,自己估计是走错了路径,这里不是昆仑山,而应该是天山!也就是那首诗中写道的“明月出天山”的天山!那么这就对了。看来景教的神甫们应该是取得了对拜火教余孽的胜利,所以才能一步步走到长安城的。
    本仙侠世界的时间变化,林晓到现在才发现,原本现代社会的朝代演化根本不能与这里相比,首先就是历朝历代的时间被延长了,向封神之后的大周王朝,可不是现代社会中仅仅有八百年的历史,在这个世界,大周王朝可是延续了五千年之久,而终结大周的大秦帝国,可是几乎号称“仙秦”,要不是最后棋差一招,没准真的能有伐天之战,尽管如此,大秦仙朝也是存在了千年之久。
    接下来的大汉帝国,更是延续了两千五百年,随后却是没有现代社会的三国两晋南北朝,而是直接就是大隋帝国时代!只不过大汉帝国到了末年,北方一样是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割裂,帝国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江南,偏安一隅而已。
    随着大汉帝国的逐渐衰落,佛门在江南得到了残存的大汉帝国的支持,这才开始了第一波的扩张,所以如果说将大汉帝国按阶段来描述的话,应该分成以长安为都城的西汉,以雒阳为都城的东汉,和以建康为都城的新汉。而新汉的特点,倒是与八王之乱后的东晋和南朝类似。
    随着大汉帝国的首都南迁,北方陷入了军阀混战,直到大隋帝国横空出世,一扫北地军阀,又继续挥兵南下,彻底灭亡了已经名存实亡的大汉天子,重新统一了中原。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151章 苍茫云海间
    自从大隋帝国统一了中原,佛门势力开始了第二次扩张,同样也激起了中原道门的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