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的,这七天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在消磨毒手摩什护身的玄武乌煞罗喉血焰神罡了,等到血焰神罡被佛火消灭,毒手摩什的元神也就随之被佛火消灭。
可见,这种血焰罡气的厉害。现在林晓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数十上百万的大军对垒,其间冲天而起的无量煞气血气,才感到轩辕老怪这一门血焰神罡的厉害,同时也对轩辕老怪师门的前辈深感佩服——这无关正邪,而是林晓对于无数修行先辈的敬仰。不过遇到轩辕老怪的时候,该打还是要打,该下杀手的时候,林晓也绝对不会手软。
蛮族大营里升起的黑烟还是向两军阵前飘了过来,林晓可不是人间将军,修行之人眼力好得很,即使站在李虎身边,距离蛮军大营足有二十里之遥,一样能看得清黑烟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就如同此前林晓想到的一样,哪里有什么黑烟,而是无数细小的飞虫汇集起来形成的。海量的飞虫汇聚一团,结果就是看起来如同黑烟,如果无数黑烟在团成一团,那就是遮天蔽日的乌云。
只是可惜,不等这些飞虫飞到蛮军大阵后方,就开始噼里啪啦地往下掉——林晓五龙轮放出的火焰,虽然隐去了火光,但是高温和无物不燃的火墙,可不是一般的蛊虫能经受得住的。那些掉下来的,还是距离火墙有一段距离的比较弱的虫浞,而那些蛊虫中强大的,坚持的时间更长的,飞行速度快的,此时早已在火墙中被烈焰高温焚化一空了,连一点青烟都没有冒出。
蛮族大营中的萨满巫师距离的近,还能看得比较清楚,但距离稍远的或者人间士卒,能看到的就是无量黑烟在蛮族大营外形成了一道接地连天的黑色气墙,严严实实地将蛮族大营保护了起来。
殊不知,此时大营中的蛮族萨满巫师们也在暗暗叫苦——这些蛊虫可不是他们自己培养的,而是联通了大隋帝国南方苗疆的蛊师们交易来得,而且双方也有约定,北方草原蛮族在大隋北方动手,而南方苗疆也要在大隋的南方动手,好将大隋帝国的大军牵制住,给予帝国内部造成动乱,让某些人有机会改朝换代!
这些蛊虫可是来之不易啊,而且萨满们并没有掌握繁殖之道,是损失一点少一点。
要知道自古至今,对付大军征伐,最有效的法子只有两个,一个是瘟疫,另一个就是豆疹。封神时代武王伐纣,就是遇到两次这一类打击,几乎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除此之外,也就是蛊虫这一类平日里十分不起眼的虫浞才有机会了。只不过蛮族萨满毕竟不是苗疆的蛊师,他们对敌的习惯还是当面进行,只会正面刚,要是换了苗疆蛊师,就绝不会玩儿正面,而是会暗中放蛊,污染水源,污染食物,造成大军的病疾,无形中造成恐慌和非战斗减员,然后趁着大军的军心士气一落千丈的时候,趁着大军战斗力急剧下降的时候,一举击垮。
从古至今,历来中原朝廷对于苗疆都没有太多办法,使用的大多是羁糜的手段,就是因为这种情况。直到蜀山世界面临小元大劫的时候,修道人忙于准备渡劫,人间的王朝才有机会真正开始对苗疆地巫蛊盛行的地区下手,改土归流。
但是终仙侠世界灵机断绝之前,任何王朝势力都没有取得最终成功——现代社会也是到了***革了诸天神佛的命之后,才将上述地区纳入中央管理之下的。
不说林晓暗中与蛮族萨满巫师较量,还是先说两军交战。
就在林晓与巫师们斗法的同时,两军阵前的蛮军有点支撑不住了。
隋军一开始就杀伤了大量的蛮军,但随即被蛮军依靠充足的兵力与隋军僵持了起来。
只不过这种依靠兵力多形成的僵持,也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蛮军至少要有与隋军相差不远的装备,只有装备相差不远,才能依靠兵力多寡从僵持发展到占据上风,然后再到形成胜势。可惜的是蛮军的装备与隋军真是不能比,所以隋军虽然与蛮军陷入了僵持状态,但是蛮军方阵依旧如同剥洋葱一般,被隋军一点一点剥下一层又一层。
随着蛮军方阵的损失越来越大,原本还能稳住、保持纪律的蛮族士兵,士气不可避免的下降,后排开始了动摇。
两军交战,如果势均力敌,就只会陷入胶着,这是就需要有人来打破这个僵局。开战前斗将的李青,就是隋军主帅李虎手里的尖刀,此前将李青撤到后阵,就是为的这一刻。
当然,李虎要做的可不止这一点,在发现蛮军的后方阵型有所骚动的时候,李虎就知道自己期待的机会来临了,所以一方面命李青准备,一方面再次从己方大营内调动出来了五万轻骑兵——当然这其中至少有三万人是会骑马的步兵,隋军还是缺马啊。
按照两军交战的战场看,李青就算是带领全部的重甲骑兵出战,正面战场也没有供骑兵冲锋的通道——到处是横七竖八躺倒的尸体,有隋军的,但更多的还是蛮族的。战马在这种环境下奔跑冲锋,那简直就是天然的拌马索,是个有经验的将军都不会干的出来。
所以李虎命李青带队冲锋的位置,就位于战场一侧的阴山方向,那里也是蛮族军队的右翼,同样聚集了大量的蛮族骑兵,只不过那些骑兵对于隋军来说只是轻骑兵,甚至连隋军的轻骑兵都不如,最多就是参战的牧民,面对重骑兵的冲击,估计也就是一个照面的事情。
蛮军后方的骚乱忽然间扩大了,李虎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身边有林晓这个仙人存在,肯定比自己要看得清楚。不过还没等李虎询问,林晓就主动告诉了李虎:“李家主,蛮族后方出现了逃兵,看衣着应该是某个小部落的主要成员,被衣着华丽的蛮族贵族监军斩杀了,而那个小部落的其他成员则直接与蛮族监军发生了冲突,双方大概有两三百人杀做了一团。嗯,其他小方阵也有些散乱了。”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182章 胆寒3
“有一个逃兵,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不管蛮军后方有无督战队,下不下杀手,蛮军崩溃就在眼前!传令,命李青带队出击,击溃蛮军右翼,然后直插中军!”
“喏!”手下传令的亲兵随即打马而去。
不多时,隋军左翼就响起了隆隆马蹄声。
李青看得很清楚,自家弟子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一杆寒光闪烁的长槊直指蛮军右翼的骑兵主将。
林晓不是没有见过万马奔腾的场面,但是今天数万骑兵的冲锋却带来了绝不一样的感受,先不说数十万支上了蹄铁的战马马蹄踏碎大地的声音,就是望气术中看到的如同狼烟一样骤然卷起的铁血煞气,就足以令林晓震惊了,那看起来可是真的形成了一头威风凛凛的猛兽,肆意咆哮着,舞动着利爪和獠牙,具备要将面前一切都撕得粉碎的气势。
对面的蛮族骑兵也发现了隋军的动静,不等得到蛮军中央主帅的命令,这一方的蛮族骑兵统帅就下达了对冲的命令,一样是超过对面隋军数量一倍的骑兵冲击,但是蛮军散乱的阵型虽然看着壮观,但却并没有像隋军一样将军煞之气勾连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于是结果就是还未等到双方铁骑的接触,蛮军阵营上空的铁血煞气就被隋军冲荡散乱,开始熄灭了。
两军交战,如果一方阵型上空的军阵煞气未能成型,而且还被对方击散,那么结果就只有一个,而不会有其他变化:战败,而且无可收拾。
为什么很多古代战争,一方取胜后,并不穷追,并不是战胜方无力追击,而是敌方虽败,但整体军煞并未散乱,而己方一旦放开了兵马追击,反而会因为己方军煞的分散,被敌方有机会杀一个回马枪,造成虽胜犹败,或者反胜为败,所以在敌方战败后退之时,并不全力追击,就是因为己方的主帅能发现这一点。
如果发现了对方阵型散乱,而且最重要的是气势散乱,那么己方主帅要不马上命令麾下全力追击,同样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帅——当然了,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王朝:我大宋就是如此。但其实也不是宋军主将不愿追击,而是步兵的腿太短啊,哪里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呢。
所以宋军在作战时就十分尴尬了,打得过,追不上,没有战果;但是要是轮到宋军打不过,那就更完蛋了,连残军都没有脱险的机会,因为还是两条腿跑不过人家的四条腿。好水川一战,虽然有西夏军队设伏的缘故,但是上万的兵力损失,只有千余人突出重围,而主将任福和几十员将领一同战死,可谓是典型的打了败仗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能有千人逃离,还是多亏了好水川属于山区,不利于西夏的骑兵作战)!
但是现在毕竟还不是后来的王朝丧失了产马地的局面,隋军骑兵虽少,但是占据了河套地区这个小型(相对于整个草原来说)的草原马场,即使适合骑兵作战的马匹数量不如草原蛮族,但是骑兵的装备和作战技能并不低弱,相反,继承了大汉帝国时代汉军骑兵对蛮族作战的风格,虽然做不到“一汉当五胡”的大汉帝国鼎盛时期的战绩战果,但是做到以一敌三还是可以的。
士气、煞气、装备、作战技巧还有一贯的气势压制,再加上李青这张狰狞的睚眦面具已经被蛮族士卒熟知,两万隋军骑兵的冲锋竟然硬生生打造了数十万骑兵的气势,当面催马拦截的蛮族骑兵还没有接近,就已经开始了溃散——不是所有蛮族骑兵都拥有视死如归的铁血精神,敢于和隋军重骑兵对砍的。
李青一马当先,长槊带起点点血色光晕,野马王也是左撕右踹,一人一马闯入蛮族骑兵阵营中,竟然没有一合之敌,所到之处波开浪裂,甚至还有远处的蛮族骑兵仅仅看到了李青面罩睚眦面具的身影,就望风而逃,结果就是五万蛮族骑兵只坚持了一柱香的功夫,就再也维持不住原来的阵型,大量的蛮族骑兵开始向着中军和后军方向逃走。
李青没有大战厮杀的经验,但不代表身边没有李家参与过多次大战的老兵,为了李青参战不致陷入重围,李虎特地将护卫自己中军的老将、也就是那位林晓熟悉的五龙岩的村长壮汉李叔给李青派了过去。
就在李青忘情厮杀的时候,这位老将拍马来到李青身后,大声吼叫着告诉李青下一步进攻的方向,要不是林晓在面具里镌刻上了清心凝神的符錄,说不定李青还真要陷入这种肆意杀戮的情绪当中,醒悟不了,那么李叔在身后的吼叫,没准就要挨上李青一槊。
当然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尽管李青杀法凌厉,意志坚定,但是初次上阵的李青一样是嘴里发苦,肚子里一阵阵地翻腾,这也是就是李青出身将门,对于这种情况家里的老人早有预料,而林晓也打了借助此次大战锻炼李青的心思,提前给李青吃下了清心丹,不然李青早就将自己能吐的东西吐个干净了。
听到李叔在身后的大吼,李青也知道此时不是自己缓和不适的时机,虽是女子,但此时可是战场,如果不能及时按照老爹的军令击溃蛮族右翼骑兵,并且顺势冲垮蛮军中军,那么自家老爹可是一点面子都不会给,虽然不会对自己行军法,但是一顿板子肯定是少不了的——自己的几个成年的哥哥,可是没少被老爹臭揍,很多时候都是李青上去给哥哥们求情的。
一点不凡迟疑,李青掉转马头,再次催动野马王就想着蛮族的溃兵追去——此前蛮军骑兵开始溃逃前,就已经被李青杀得胆寒,即使李青停马不动,一样没有一个自恃武勇的蛮族人敢于冲上去与李青交手,所以李青周围竟然空出了一片方圆十多丈的空场,这才是李叔能轻松来到李青马后的原因,同样也是李青再次催动野马王之后,就马上能将速度提高的原因。
野马王本身奔跑的速度就足够的快,远超一般各家大将的坐骑,普通骑兵的战马就差得更远了,李青再度带队冲击,很快就追上了蛮族骑兵的队尾。
这一下子可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蛮族骑兵发现李青这个杀神降临,再一看自己身边有无数人拥挤一团,立刻就动了歪心思,将手里的弯刀、直刀、狼牙棒等各种兵器向原本的袍泽挥去,没别的,这些人都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于是蛮族骑兵之间的厮杀爆发了,也更增加了蛮族右翼的混乱,而且还迅速将混乱带给了蛮军的中央阵营。
蛮军的中央阵营是为了与隋军步兵对垒而放弃了战马的士卒组成的,本身就受到了隋军步军刀盾兵的强大压力,已经从僵持开始陷入了逐步地开始后退,甚至中军阵营的最后方都已经发生了本方阵营之间的混战,士气已经陷入低谷。
右翼骑兵阵营的快速崩溃更是给了蛮军中军一个狠狠的打击,最麻烦的是,此时蛮军中军的领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