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山之玄门正宗-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缓蟛攀蔷龆ㄊじ海橇窒墒谴永床桓鹑耸嫡奖臼碌幕幔缓缶兔挥腥缓罅恕
    到了后来,林晓成就了天仙,又修炼出众多的星神、灵神,还利用龙珠寄托了第二元神,有了足够的本钱做起事情来,尤其是必胜的情况下,也多了一些戏耍的味道,就像这次收拾龙宫妖蛟,就典型的有很多戏耍的情况。
    不过也就是因为林晓的这种无规矩的操作手法,才让林晓十分的神秘,也更让人敬畏——尤其是石神宫老魔还将自己与林晓之间的斗法,传了出去,立刻就在修仙界激起了一波大浪。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244章 140祭坛,大禹祭坛,龙宫3
    人的名,树的影。不管石神宫老魔心里存的什么心思,是不是捧杀,反正林晓可以算是出了大名了,至少一点,就是在一众邪魔外道心中,林晓这位新鲜出炉的正道大佬,属于是轻易不敢得罪的人。不要把一众邪魔外道想的都那么头铁,仙人、魔人,只要是人,就都有一个同样的潜意识,那就是趋利避害,妖魔也是一样的。
    这一点,在被林晓逐出龙宫的几头大妖小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妖魔出行,多少都会有妖云、妖风跟随,这是妖魔道本能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现象,所以也就能轻松地被正邪魔修士识别,只不过,当这几头妖怪打出了林晓的旗号——林晓让他们出来积攒功德嘛,竟然是迫退了几个邪魔修士,当然这也就是一些二三流以下的邪魔修士,同样也让几个正道门派弟子另眼相看,没有继续对他们喊打喊杀。不过,这都是后话。
    现在是林晓封闭了岷江龙宫之后,开始参观龙宫上方山坡上的祭坛遗址。
    就如同林晓远远地在天上看到的那样,这处遗址占地面积极广,内外一共三道同心圆,最中间的圆形方圆九十九步,中环九百九十步,外环九千九百步,九九乃是数至极。而这一点,也是林晓不理解的地方。因为当初林晓从山民那里得知的情况是,他们只是负责看守祭坛,打扫整理,但是祭坛到底是谁建的,他们不知道,只是记得故老相传,这座祭坛十分的古老,总是有上万年历史了。
    看在林晓眼里的祭坛,始终上方笼罩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地面上的碎石虽多,但是刻画着无数线条的巨大麻石却没有一点破损,只是被大量的尘土掩盖填塞了曾经的线条。不过要想清理这些尘土,本来在天仙林晓的手里并不困难,但是很无奈的是,这祭坛上方笼罩的神秘力量竟然可以令林晓的法力能不能放出体外,也就无法再使用法术,甚至就连林晓这具第二元神法身,都有些支撑不住,隐隐有变的虚幻的趋势。
    这可是一个大大的惊吓,在这祭坛上,林晓就变得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还有所不如。这种情况,倒是越发地引发了林晓的好奇心。使用不了法术清理,但是林晓还有金银,金银在人世间的威力,可是比法术神通还要实际,别看飞沙关那里只有几户人家,但是一周之后,就从山外来了两百多号壮劳力。
    林晓花钱雇来这么多的壮劳力,事情就一个,那就是用水将祭坛的地面全部清洗干净——林晓已经在祭坛后边的山壁上看到了很多的石刻壁画。虽然这些石刻壁画历经万年,经历过无数的风霜雨雪的侵蚀,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但是还是能分辨出几幅石刻的内容:开山凿石,疏浚河道,三过家门而不入,降服妖魔,铸造九鼎,祭坛祭天——这是大禹!家天下时代之前,被公认的最后一代人皇。(此后的就只能称“人王”了。)
    对于大禹,林晓还是十分的尊重和佩服的,发现了这里摩刻着大禹治水的功绩,就能猜测这处祭坛应该是同大禹有关,即便不是大禹亲建,也是后人为了祭祀大禹而建设的。既如此,那么林晓就有了重新清理,再度祭祀上古人皇大禹的想法。
    祭祀需要的太牢三牲,林晓早有准备,有什么比林晓在龙宫中斩杀的妖魔更合适呢?不过祭祀的礼器,在这里可没有找到,只能现做——自古至今,祭祀礼器以青铜为上(当然有首山铜最好,没有的话,就只有青铜了)。不过这里地处偏僻,青铜礼器无处存放,容易被盗,这也是为什么林晓走遍祭坛周边的遗址,却没有半点发现的原因了。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青铜礼器不合适,那就用石头吧。虽然祭坛三道同心圆之内,无法动用法力,但是同心圆之外还是可以的。于是林晓就地取材,按照崖壁石刻上禹铸九鼎的模样,重新打造了一口益州鼎,然后让青壮们挪动到祭坛中央。
    林晓原先所在的世界,一直对大禹铸造九州鼎有很多疑惑,首先一个就是这九州鼎是一尊,还是九尊。不过在蜀山世界,林晓看到的的确是九尊,只不过其中的一尊最大,而剩余的八尊稍小,最大的一尊上面刻画着当年大禹走遍的所有山河,以及飞潜动植,还有人民劳作的场景、庆祝祭祀的场景,而剩余的八尊,有三足两耳的圆鼎,也有四足双耳的方鼎,上边刻画的就不再是所有大禹曾经的足迹了,而是各立一方山水动植,而且还有一个蝌蚪文字,表明了所属位置。
    按《尚书*禹贡》所云: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叄āR簿褪撬担航饫锸鞘粲诖笥砘值奶煜戮胖葜坏牧褐荨6一故粲诹褐莸闹行奈恢茫栽谡饫锊呕嵊屑漓氪笥淼募捞炒嬖凇M饫锘褂Φ笔谴笥碇斓木胖荻Φ淖佣χ坏牧褐荻φ蜓沟牧褐莸闹行摹徊还菟稻胖荻Τ桑勘淮笥砑械搅讼囊兀皇窃嘶亓肆褐荨
    现在要祭祀大禹,最好的礼器,自然就是仿照当年禹铸九鼎中的梁州鼎。只不过,现在是林晓按照山崖石刻的记载,用麻石打造出来的石鼎。不过山崖石刻并没有说清楚九州鼎中每一只的具体规格大小,只有一个大概的模样,所以这方面只能是林晓自己发挥聪明才智了。
    林晓亲自出手打造的这尊梁州鼎,高三尺三寸,三足两耳圆腹,鼎足、鼎腹外壁全部仿照大禹九鼎刻上了山川河流与飞潜动植,神灵妖魔,鼎腹内壁则刻上了祝文,说明打造此鼎的原因。
    摆放好石鼎之后,就是选取黄道吉日,林晓飞剑传讯给了现在最清闲的弟子申无妄和师侄陈紫芹,请两女仙为自己寻找最好的香料。飞剑传书的回信倒是给了林晓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就是圣姑伽因此时也正好在川中行走。
    当初圣姑伽因离开小南极返回神州之前,林晓就曾说过,估计佛门会与伽因“巧遇”,然后指点伽因去寻找一部佛经,然后才能在道行上有所突破,而实际上,别看伽因很多时候看似性子执拗,但其实不过是好胜心强,所以往往别人劝告的时候,不能接受他人的好意,可是这并不是伽因不能突破道行的关键,真正的关卡是伽因此前筑基的旁门道法,才使得要更加一步的时候,就会非常困难。
    在小南极的时候,伽因的道行就已经到了天仙的关口,但是迟迟不能突破,就是因为当初筑基的旁门功法在打根基的时候,虚浮了一步,就是这一步,才令伽因只差一点够不着天仙,这可是后来要花费无数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的,即便是得了佛经也是一样,因为佛经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伽因的广度,而不是厚度。
    这是原来的伽因,是玄都法师没有收为记名弟子,重修太清功法时候的伽因。现在当然是不同了,在小南极的时日里,伽因和陈紫芹都已经在林晓的指点下重新修行太清一脉的功法,那可是被林晓封印了一身的法力之后,从最基本的呼吸吐纳开始的,等于是从根基上就开始了转换。
    在一开始的时候,两女仙还都有些虚弱的感觉,但毕竟两女仙的道行放在那里,只是短短时间熟悉了《九天元经》的功法之后,就开始了一路的突飞猛进,在离开小南极的时候,虽然还没有恢复到此前的巅峰状态,但是战斗力可是要比以前强大了很多。
    以前说过,要是修行被排斥为旁门的心法,修炼出来的法力是一,那么换做正在上升期间的《九天元经》,修炼出来的法力就是五,只不过以体积来形容,就是同样的体积,太清一脉的功法修炼出来的法力就是旁门法力的五倍密度。
    所以,即使没有恢复到原来的巅峰法力,但是在战斗力上,却是大大不同了。而这样一来,两女仙最重要的收获就是从此看世界的角度有了新的变化,眼界更高了,求道之心虽然不变,但是却多了分辨的能力。
    伽因游历神州,依旧寻找各种机缘,期间也没少收获各种天材地宝,就连各种前古遗宝都没少获得,直到准备回依还岭幻波池老家洞府之前,准备最后在蜀中游历的时候,在峨眉山脚下遇到了李宁的前世,算时间,与辛如玉遇到慧可的时间相差不远,应当是慧可与白眉和尚约好在峨眉聚会途中发生的所谓偶遇,实为渡化比赛,只不过两个对象都在不知不觉中与林晓打上了关系,结果更加年轻美貌的伽因失败了,而辛如玉成功了。
    正因为两人距离如此之近,所以就在林晓飞剑传书之后的第三天,圣姑伽因的一袭白袍就已经映入林晓的眼帘。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245章 141祭祀大典
    看到伽因的那一刻,林晓真的心动了。
    此前在现代社会生活了近三十岁,在蜀山世界修炼了两百多年,但是林晓一直心止如水,从来没有对那个女仙动过心思,何况林晓还有一群姿容美丽妖娆的蚌精女妖呢,而且为首的清璇还是渡过地仙大劫的完全化形的妖仙,对林晓可真的是言听计从的。
    但是面对自己那些随时愿意献身的蚌女们,林晓可是从来没有过什么感觉,直到在小南极金钟岛看到伽因为止——那是林晓第一次有了心动的感觉。而这一次,这种感觉,是分外的明显。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无由来的,林晓想起了《洛神赋》中对洛神的描述,放到此处,放到眼前的伽因身上,真是恰如其人呐。
    林晓在这里喃喃自语,却没有注意到远处冉冉而来的伽因的小脸突然红了一红,然后再度变得淡然清冷。
    又过了几日,申无妄和陈紫芹以及从汉中黄轩洞府里出来的长眉、李青、水麒麟还有元鼍,都来到了岷江祭坛这里,只有申无咎还在小南极来不及赶过来,而申无垢则是已经与邓隐前往了南方行道,林晓不仅自己没有通知她,也没有让别人告知,不是别的,而是此时的邓隐已经不是那么靠谱了,每天都在盯着申无垢的行踪,要是申无垢很突然的离开几天,肯定会引起邓隐的强烈反弹。
    祭祀是一件非常庄严肃穆的事情,而且现行大隋帝国的祭祀礼仪沿用的还是周礼,不过是经过修改的周礼,除了太牢、少牢等三牲祭品,更多的还是各种果蔬,但是祭祀大禹却不能用周礼,因为周朝之前的夏商两代更多的是人祭,和各种牲畜的活祭,所以林晓准备的龙宫大妖,却正和了前古时代祭祀的要求。
    祭祀的过程,本应是当场将大妖们斩杀,将大妖的妖魂、妖丹以及精血统统装进作为礼器的大鼎中,然后将香料与精血等一起点燃,向禹王祭礼,不过因为这些大妖都是已经被林晓斩杀了的,所以还是省略了一步,只是将封印好的妖丹、妖婴、妖魂元神以及精血与申无妄和陈紫芹、伽因搜集来的香料一起点燃,奇楠、龙涎等奇异香气袅袅升起,连带鼎中的祭品一同化为一鼎的红光冲天而起,升到三丈左右的高度,就消失不见,仿佛是进入了另一个空间一样。
    当最后一点香烟散去,无由来的祭坛上响起一阵缥缈的仙乐,一点金光穿透了无形中的空间隔膜,显现在林晓等人面前。林晓作为主祭人上前拜谢之后,这一点金光就落在了林晓手中,化作了一个遍布云雷仙纹的金光闪烁的盒子。
    再次拜谢禹王之后,林晓打开盒子,其中明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