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虚化龙篇-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他也算功成了罢?”
  帝师这般念着,情绪低沉,终究化作一声难言的叹息。
  ——
  大楚王朝。
  京城所在。
  尽管两帝之战,已经尽量避免祸及周边,但余威波及,加上数以千万计的大楚将士合力围攻,终究不免损坏许多。
  楚帝以国印下令,各方放弃抵抗,放弃捕杀大德圣朝谍子,并命各地官员安抚各处。
  但尽管如此,后续纷乱依然不少。
  热血之士从来不缺,甚至各地官员,心中都有愤恨。
  国未破,帝先降,臣民宁愿赴死,诸如此类种种,古往今来,都不曾少过。
  “朕将国印交与你,从此之后,大楚王朝上下,大小官员,将领士卒,皆受你号令。”
  楚帝低沉说道:“想必你也会将朕的国印,彻底熔炼重化,如今大楚已降,他们都是你的臣民,希望你能善待他们!”
  真龙盘旋在空,以拘神禁术,将大楚国印封存。
  旋即天色大变,遮天蔽日的真龙,消失不见。
  半空之中,唯有一道人影,但见他头戴帝冠,正背负双手,俯瞰众生,风拂过他的发梢,吹动他的皇袍,竟在威严之余,亦显飘逸仙风。
  “想你这样的人,心中竟然也有你的臣民吗?”
  庄冥俯视下来,语气平淡,略带嘲讽之意。
  楚帝抬起头来,自嘲说道:“求生而已。”
  曾经多少雄心壮志,意欲一统东洲,成为六万年间唯一具有铸鼎仙神威能的存在!
  曾经多少豪言壮语,睥睨天下,俯瞰众生,欲凌驾于白圣君之上!
  到了今时今日,早已只剩下求生之念。
  什么大楚王朝,什么威临九天,都只是梦幻泡影。
  再是强大,也不过只是一枚棋子,一枚死棋而已。
  自天门破碎之后,他种种谋划,不再是为了争霸九天,而只是为了苟活求存而已。
  他将大楚王朝拱手相让,从而借机脱身,置身事外。
  他将一切,都交给了庄冥。
  可是庄冥,如今强盛之姿,无敌风采,真能长久么?
  “你也只是求存而已。”
  楚帝低声道。


第909章 种种图谋只求生
  大德圣朝与大楚王朝之间的血战,在开战之始,便是前所未有的规模。
  双方皆有数以亿计的精锐将士,血染疆场,杀得天崩地裂。
  其中不乏铸鼎的仙神,更有聚敛万军大势的兵符军令。
  各方人物均以为万界之中最为强大的两大修行王朝,必将打到一国覆灭,亿万众生为之陨灭,一界皆成废墟,血流成海,尸成山脉。
  但各方均未能料到,如此惨烈的开局之战,却以大楚举国投降,大德圣朝轻易吞并这座浩大修行王朝为结果。
  此时此刻,大德圣朝之中,真龙学府之内,无数学子接替各方官员及将领,而原先大德圣朝境内的官员和将领,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大楚王朝疆域之中,开始接手大楚王朝各处疆域。
  原先大楚王朝的官员及将领,以及各地百姓,都须得另外安置。
  反倒是那位大楚帝皇,被迎入了聚圣山当中。
  ——
  两大帝皇,此刻才算是真正相对而坐,宁心静气,互相交谈。
  “大楚的国印,已经熔炼,待炼出内中运势,回头便会进入朕的大德圣朝国印当中,与朕的龙珠道果,合而为一,从此之后,大楚疆域便是大德圣朝疆域,一切运势归朕调动。”
  庄冥淡淡说来,道:“这一切都是你苦心经营多年的成果,如今尽数入了朕的掌控之下,心中可有不甘?”
  楚帝神色复杂,他已经脱去了皇冠帝袍,换上了一身朴素衣衫,虽非阶下之囚,却也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帝皇至尊。
  若说这座浩大王朝,落入庄冥手中,心内没有不甘之念,自然是假的。
  但他天门破碎之后,知晓了自身的命运,便破碎了一切的雄心壮志。
  此后的种种谋划,尽都只是为了得到一线生机而已。
  今日的结果,便是他多年以来谋划的方向。
  虽有不甘,却总算得偿所愿。
  “其实朕不想留你性命。”
  庄冥缓缓说道:“当年你意欲一统东洲,攻打我聚圣山所在,虽然我聚圣山诸位真传,并无一人因你陨落,但我六师兄至今流落万界,不知去向……而我大德圣朝,不知多少将士陨落在战场之上,龙卫一族同样死伤惨重,例如古山的长辈,便是因为当年一战,入虚空裂缝中,为朕探出一条生路,而身死道消,尸骨无存。”
  他轻吐一口气,道:“因你陨落的人,实在太多了。”
  在这一刻,失去了国印加身的楚帝,只是一尊铸鼎的仙神而已。
  以庄冥的本领,只须随手一击,便可以让他灰飞烟灭。
  但庄冥终究没有出手。
  过往的折损,已在过往,此时的决断,将决定此后亿万人的生死。
  若执着于过往的仇恨,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便是上位者!
  须得取舍,舍去心中的喜恶与仇怨,取得真正的利益!
  所以,哪怕他心中杀机再重,却也未有出手!
  在前些年间,监察司发掘出来的古迹中,曾有一段记载,某位上古仙神曾宗门溃散,师尊陨落,亲子被杀,而在千年之后,修行有成,得仇人来投,他非但没有报仇,反而接纳曾经的仇敌,予以厚待,授予极高的地位,将仇敌一脉的仙神,尽数收归麾下。
  时至如今,庄冥才知晓,此人便是曾经的北域之主,而今的苍天!
  ——
  楚帝叹息说道:“两国交战,死伤无数,陨落的何止是你大德圣朝的人?”
  庄冥淡淡说道:“可是他们为你拼死,却终究被你当做棋子,一切功绩皆成空谈。”
  楚帝缓缓说道:“若有选择,朕……”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下,又自嘲道:“本座若有选择,何至于将浩大王朝拱手相让?你我虽曾是同样的棋子,但你背后靠着聚圣山,靠着白圣君,靠着你那些足以惊艳万古的师兄弟,靠着上古真龙的传承,比本座的优势,可高得不少……”
  “不是本座不敢抗争,而是连你都争不过,如何与大神通者一较高低?”
  “明知是死,何必去死?”
  “朕若死了,他们便算是死得其所了吗?”
  他说了许多,最终抬起头来,终究还是低沉道:“那么你呢?”
  庄冥知道他言中之意,不由沉默。
  那么自身呢?
  大德圣朝,如日中天。
  但真能长久吗?
  如今自身与整个大德圣朝,合而为一。
  大德圣朝就是他的命脉,而他则是大德圣朝的根本。
  为了大德圣朝,有多少热血之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才思敏捷之辈,绞尽脑汁,治理盛世?
  这些人的性命,这些人的心血,又真的值得么?
  “值得!”
  庄冥看着楚帝,这般说道。
  楚帝为之沉默,良久之后,才道:“本座不如你,不单是底蕴不如,心气同样不如,你敢赌上一切去争,成则威临万古,败则万劫不复,但本座不敢,本座只要苟活而已。”
  庄冥说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你这等野心勃勃之辈,竟然如此颓丧?又是什么原因,让大楚王朝的帝皇,想要将这座浩大王朝拱手相让?甚至,你就连拱手相让,都须得谋划将近百年光景,而到了最后,尽管心中愿降,却还是设局妄图伏杀?”
  楚帝种种谋划,只为将大楚王朝拱手相让,自身退出局外,将一切的负担,尽数压在庄冥身上。
  当年这楚帝知晓紫烟侯的身份,却还是将大楚的救命稻草,交给了紫烟侯,实际上便是借此,让庄冥断了他大楚王朝的援兵。
  可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在最后的关头,与庄冥决战?
  这是庄冥心中不解的地方。
  ——
  聚圣山另外一侧。
  帝师关押之处。
  他修为极高,在天门破碎后的第二十九年,铸鼎功成。
  况且此人智谋奇高,就连刘越轩都不敢轻视,哪怕身在聚圣山中,仍然给帝师加了镣铐,封了修为,避免他有异常举动,每日都有监察司之人前来巡视,而且避免有人被他言语蛊惑,每一次来的监察司官员,都不一样。
  但今日来的,则是监察司最高主事人,刘越轩的授业恩师。
  “久闻帝师威名,今日终于得见。”
  高师身着官袍,背负双手,走了进来,面带笑意,姿态昂然,道:“你执掌大楚王朝学士府,我执掌大德圣朝监察司,这些你间,你我虽未见面,但隔空交手,互相算计,也算老友了。”


第910章 烈日与柴火
  大楚王朝学士府与大德圣朝监察司,在两大王朝之中,是极为相似的存在。
  包括如今位于大楚的谍子,均是归监察司调派。
  双方在暗中的博弈,数不胜数。
  双方虽未见面,但论起了解,也是极为透彻。
  “高大人,天机阁的长老,没想到劫后余生,竟然有此造化。”
  帝师抬起头来,笑了声,说道:“无论修为、身份、地位、智谋,你本都不如老夫的,但你命好,劫后余生,有了一个传人……实不相瞒,当年刘越轩还在学士府时,老夫曾想过要收他为徒,倾尽一生所学,传承于他的,只可惜对他的考验尚未完成,他便已显露了身份,叛出大楚,归返大德圣朝。”
  高师背负双手,未有否认,只点头说道:“当年老夫确实都不如你,但老夫的弟子,远胜于你,也正是因为老夫有此佳徒,今日无论从修为、身份、地位,老夫都凌驾于你……至于谋略,这些年间受我那徒儿影响,老夫监察司与你学士府的交锋,也不再落入下风,光这一点,老夫也不低于你了。”
  帝师闻言,不禁一滞,旋即又道:“确实。”
  刘越轩潜藏极深,如今大德圣朝有此盛况,与刘越轩提出的种种制度改革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当年刘越轩在学士府,也算极为出色,但终究不是大楚之人,种种兴国安邦,利国益民之想法,皆有藏私,在帝师眼中,他是一个颇为出色,行事果断,料事准确的杰出后辈,但不是能安定天下的治世能臣,还须得加以磨练,经受教导。
  可是如今看来,真正的刘越轩,又怎须得他来教导?
  以刘越轩的真正才学,足以来当他的老师。
  眼前这位执掌大德圣朝监察司的老者,便是刘越轩的师尊,却在后来,得刘越轩种种影响,成为了当世不可忽视的一位智者!
  “像你这样的人,却也终究沦落到如今的地步。”高师坐在他的面前,淡淡说道:“其实老夫想问一句,关于楚帝种种举动,他诸般想法,你真的不知吗?都说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老夫确实看不透龙君,也无须看透,但是你这一位,似乎并不一样。”
  “楚帝曾经雄才大略,也曾让老夫无法看透。”帝师说道:“只是后来失了心气,有一段时日,布局谋划,皆有急切,老夫便看出一二。”
  “但你作为臣子,终究不敢阻拦罢?”高师说道。
  “确实如此。”帝师叹息道:“例如紫烟侯,不单是楚帝隐隐察觉他的身份,老夫同样有所察觉……当初楚帝将大楚命脉交与紫烟侯,老夫心中本有疑虑。”
  “可你终究没有阻拦。”高师说道:“也无法阻拦。”
  “只希望庄冥自视过高,将计就计。”帝师说道:“他若将计就计,把紫烟侯手中的信物,传至天荒,大楚不会溃败得太快。”
  “可是龙君截下了这信物。”高师说道:“你料到了吗?”
  “不知是老夫高估了庄冥,还是低估了庄冥。”帝师苦笑道:“他直接截下了这信物。”
  “龙君素来谨慎,不愿节外生枝,哪怕将计就计可能有更高的战果,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高师这般说来,又道:“你被楚帝陷入这般境地,想必也早有所料罢?”
  “楚帝欲陷老夫于死地,免得坏他谋划。”帝师说道:“老夫料定他会将消息传给大德圣朝,但老夫让楚帝知晓的消息,本就是假的……是老夫要将计就计,坑杀大楚镇南军。”
  “但被我那徒儿刘越轩勘破,致使你一败涂地。”高师抚须笑道。
  “不错。”帝师点头道。
  “老夫还有一点疑问。”高师又道。
  “说。”帝师应道。
  “楚帝种种谋划,只为求生,为何在最后关头,还要与我大德圣朝龙君一战?”高师问道。
  “这……”帝师沉吟了片刻,才道:“他虽在此位,却也身不由己,就好比大楚遭遇危局之时,他须得将信物送出前去求援,但却又不愿求援,所以主动将信物交与紫烟侯,借此断去援兵。此番他有意举国投降,但却不得不先设局伏杀庄冥,同样身不由己。”
  “想必还不止如此罢?”高师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