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世太子爷-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绕道向西走,这里到处都是山路,崎岖难行,丢弃马匹和重装,让大伙轻装简行,遁入山林。
  这下,    辽国的骑兵队就不好使了。
  跑进山里的树林中,喘上口气,让张龙赶紧去召集跑散的兄弟。
  这时候,又听到辽国的步兵部队跑来搜山,这一下只好继续跑。
  翻过这座山,又是连绵不绝的两座山。
  就这样披星戴月,折腾到夜里月亮高照,才缓了口气,休息一下。
  这一次真是没想到辽国人的速度会这么快!
  越发的感觉此事肯定是杨金海泄露了他的位置,因为登陆的地点是他提供的,而辽国人是不可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渡过黄河的。
  这事情实在蹊跷。
  要知道,过万人的部队过河可能还会声势浩大,闹出不小的动静,可是赵小年却是六千来人的部队过河,只找了几艘大船花了一天时间就渡过来了。这声势极小,怎么可能让辽国人抓住行踪?
  而且,最让人奇怪的就是耶律黑风的主力怎么可能就出现在这里?很明显,他就是在这里等着杀他呢!
  越发感觉问题的严重性,赵小年皱眉。
  “启禀大统领,山上有个道观!”
  在这群山当中一眼看不到边,要说看见个道观还真是不容易,即便是在这里仔细看,也得半天才能看出来。
  赵小年不由看看。
  顺着手下指着的方向,赵小年看过去,微微点头。
  考虑一番之后,让大伙原地休息,等张龙带人过来会和,他则带几个人过去看看情况。
  ……
  这个道观是在半山腰里,隐没在浓密的树林里,若不是有一丝光亮和垂直的炊烟,都不易发觉那里有一处道观的。
  道家文化就是中华文化,故而,辽是不可能有的,有炊烟,就说明这里面有人,只是为了防止意外,赵小年还是小心谨慎的过去了。
  这里很简陋,并没有想象中的红墙绿瓦,仅仅是用土胚墙建起来的简陋围墙。而且,这也仅仅是为了防风而已。
  这是建在山间的建筑,其正门口是一个道观的大门,不过道观的牌匾也已经因为年代久远被侵蚀的发白看不出什么名字了。
  赵小年慢慢摸到这里时,示意手下查看,然后自己慢慢来到门口,看看左右。
  他们微微点头,表示里面安全。
  这才开始敲门。
  磕了磕老旧的观门,原本的红漆皮子也已经掉落了不少,露出了里面杨树原本的颜色,一排铜钉仍旧完好无损的压住门板,让这门仍然很结实。
  在敲了十几下之后,终于来了人,过来开门。
  将这门丫了一个缝,从缝隙间可以看到一双眼睛。
  随后一个苍老的男声轻轻问道:“官家有事吗?”
  “在下广庭军大统领赵小年,出兵不幸中了埋伏,流落至此,想讨口水喝。”
  “……”
  在略微停顿了片刻之后,门打开了,露出门口那个穿着破烂道袍的老道士,手持一把黄穗的长剑却分外闪亮。
  老道人微微打礼:“无量天尊,将军里面请!”
  “多谢!”随即,赵小年看看身边的手下,示意他们过来,几人一起进了道观。
  这个道观比较简答,并没有什么大殿,供奉等等,而仅仅像是一个道人们隐修的场所。看起来,这里的房间倒是颇多,进入院子里,迎面是一间土房,道人请礼,引着赵小年直入了这一间。
  房内陈设简单,一张桌子,一炉火炕,还有几个手工制作的椅子和工艺品。
  在桌子对应的墙面上,挂着一幅三清道法的福象,下方有紫坛香炉以及各色祭品,应当是道人开设的法坛。
  行礼过后,赵小年取了二两银子双手递上,放在桌子上并没有言语。
  道人在接水的时候瞥眼看到了,同样也没有说话。
  送上水后,道人自坐床上,盘腿就开始打坐了,独留下赵小年一众人坐在原地,仿佛让他们慢慢休息。
  本当想说些什么,但是看他闭目打坐,赵小年也就没有多言。
  坐在原地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外面传来了鸟叫声,这一下拨动了双方的神经,老大人耳朵微微一动,但却仍然不动声色,继续闭目打坐。
  赵小年抱拳,随即起身打开门推门出去。
  在院里,手下人从阴暗的角落里跑了出来,随后禀告道:“西边有个山洞,里面有好多人,呃……好像都是当地的村民。”
  微微皱眉。
  “看看去。”
  这一路仍然是在这道观里,只是沿着土墙向西走一段,这里路过一段悬崖,并不陡峭,还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依据这山崖上的情况,手下人还依稀辨识出来,这个山崖的一段开凿的痕迹像是曾经用来驻军的地方,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地基,只是年代久远,这些地基上的建筑都已经消失了。
  沿着路走,在山崖的路上不远,居然还有开垦过的长形的田地,其中有小麦正在地里茁壮生长。
  再往前,地里还有各种青菜,萝卜等等。
  看的出来这里应该是那道观的道士种地的地方,这些粮食和蔬菜正好供给道观让他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倒是颇好!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谁会想到这么个悬崖上会有住人的地方?


第18章 道士下山
  再往前走就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巨大洞穴,看的出来,此地是应当是一处天然的避世场所。
  这个洞穴宽大但并不深,前后约有六丈左右的深度,从情况上看,主要是用来养猪或者养羊的场所,如果到了紧急的时候,住人自然也没有问题。
  而此刻,这个山洞里,就住着一大群人,和牛羊猪生活在一起。
  赵小年大步过来的时候还能听到他们闹哄哄的声音,其中有个男人声音最大。
  他烦躁的喊着:“放开我,我要去找我媳妇!”
  “大柱子,不能去啊,会死的!”
  “可是我媳妇还没有来!”男人似乎在流着眼泪。
  “她七叔也没来!”男人不安的说,使劲想要甩开拽着他的手。
  他想出去:“别拦着我,我要去找凤儿!”
  就在此时,赵小年大步走了过来,一瞬间就让这里的人紧张到全部闭嘴了,他们怯怯的向后躲去,可怜巴巴的看着赵小年。
  扫视一圈,将目光落在了前面猪圈旁边的男人身上,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农民兄弟,头上还缠着白方巾,手里捏着一根短棍,见到赵小年出现,他畏惧的捏起短棍,似乎想拿这个玩意用来防身。
  ……
  意味深长的看看他,赵小年问道:“你媳妇是不是胸前有颗痣?在这个位置?”
  听到这一句话,男人不由一愣,顿时手臂都颤抖了,他目光变的绝望起来,眼睛越发的红了,似乎看到了仇人,竟然瞪起了赵小年。
  “对不起,兄弟,我救下她的时候,她已经被辽狗杀了!”
  “……”
  “啊?”
  一瞬间,村民们互相看看,不由目光切切的看着赵小年。
  男人听到这话不由悲戚:“凤儿……呜呜呜……”
  丢下木棍,男人蹲下来,抱着脑袋 痛哭起来。
  赵小年无奈叹了口气,有继续对村民们说道:“还有个光头的大哥,穿着羊皮袄……也被辽狗杀了!”
  “那是他七叔!”众人不由叹息,一起开始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男人更是哭的悲戚,知道自己就要打光棍了,更加让他伤心难过,一气之下,跑了出去。
  后面一个花白胡须的老头急忙叫两个年青的女子追出去,把他拉回来。
  “不要辜负了陈道长啊!”
  看看村长,赵小年抱拳,请他过来询问一些情况。
  见到赵小年是大建的将军,而且彬彬有礼,村长就拄着拐杖过来,寻摸了一块大石头,请着他坐下,讲述了这两天的事情。
  那本来是平静的小山村,村外二十里地就是他们现在的所在,叫做南山观,是几位道长隐修的地方。
  因为道长们有时候也会下山到他们村里换一些生活用品什么的,所以与他们认识。就在昨天,山上的陈道长忽然急匆匆跑来村里告诉大伙,辽兵来了,让大伙去南山观躲避。
  于是村里人就听道长的话,把值钱的东西全部带走,还有鸡鸭猪羊也通通赶了出来。当时正值白天,有些村民已经外出了,也没有找回来,于是陈道长帮忙,去找他们。
  后来断断续续来了一些村民,但是最后还是有好几个村民失去了联系,而且,就在白天,陈道长也回来了,浑身是血,受了重伤,没有坚持住……
  驾鹤仙游了……
  说到这里,老村长擦着眼泪,不由叹息,若不是陈道长,他们这一村人,现在恐怕已经遭了辽人的毒手!
  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大伙白天的时候听见远处有擂鼓的声音, 知道可能是打仗呢,所以就更加害怕了。
  刚才那男人叫夏老蔫,因为老婆在外面没有回来,所以,他很担心,想要回去找,可是没想到,赵小年这么一说……
  哎!
  感慨的叹了口气,没想到因为自己出现在这里,竟然给这个村子的人带来了不幸。
  ……
  在村长这里得知,绕过这边的西山,也可以有一条小道过西山,然后就是西路的官道,直通函谷关和太原。
  如此一下,赵小年心中有了一个计划。
  如今有一点兵败如山倒的感觉,但终归最大的问题还在杨金海身上。
  若是他叛变了,那自己现在更不能退过黄河去,否则在立秋前辽国就能杀过黄河一马平川的打到长江去,届时,西北,东北都会崩溃,危险一触即发。
  所以,现在哪怕是硬顶,也必须要在山西把口子堵上,决不能让辽国打过黄河。
  朝野的变局危险也只有真正到了一线才会明白到了什么程度,在京里估计的情况还是有些乐观了。
  作为儿子,确实不合适去指责父皇这种关于纵横之术的治政理念,对于平衡,再平衡的权谋之术有时候未必是错的,只是契机也是一种问题。
  让徐家拿了东北,就把西北让李家拿着,可是如今拆东墙补西墙开始了,山西出了事,连个兵都没有了。
  真正要拼实力的时候,可有那实力准备好?
  怕是难啊!
  广庭军一家这样?
  未必。
  赵小年在走之前上书给父皇的密折里提了一句话,“广庭之见闻绝非个例,体制漏洞无法弥补,三十万禁军不经查,能战者,甚少。”
  皇上的回答是:“今,动不得。”
  没错,哪怕是犯了错,如今,也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程度,三十万禁军,现在连查都不敢查!因为一查,会动摇国本,只能自己骗自己,装作不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他亲自动手的原因。
  ……
  山上的道士其实有九个人,可是如今住着的就只有一个了。
  剩下八个都下山救世去了……
  官家不打仗,老百姓自发组成民兵去抗敌!
  连道士都下山了。
  多大的讽刺!
  ……
  在这种地方,银子已经没用了,也没有什么能给他们留下的,只是走的时候给老道士送了二百两银子,希望他有朝一日,能用上,把这道观翻修一下。
  借用道观的位置休息了一晚上,整备好之后就出发翻山越岭了。
  队伍过河的时候六千多人,被耶律黑风埋伏之后,如今跟着赵小年的人数也就两千来人,按照计划,赵虎带走了大约一半的人,他会向南岸的渡口去,冲击渡口,然后过河退回邺州,整备之后绕道函谷关会和邺州的路虎军自函谷关进发,过霍州,直上太原,先稳住大局再说。
  两千人翻了一天的山,过了西路,转道上了官道。
  考虑一番,准备去看看太原的情况。
  毕竟圣旨在手,只要见了杨金海,宣读圣旨,他的兵马立刻就归赵小年了,这点,还是有自信的。


第19章 守霍州
  沿官道直行入霍州,然后就看到了大队大队逃难的难民。
  这里并不是主战场,所以甚少受到辽国的侵扰。如今这个样子,说明这里也出事了。
  到了霍州城的时候,这里乱象丛生,毫无法治,竟然还有一队匪徒当街抢劫。
  那是十几个穿着大褂子的粗犷汉子,跑在街上绑着几个姑娘正乐呵呵的一家一家的砸门抢劫。
  看到这等,赵小年怎能不怒,一个眼色,手下娘子军飞身而上,插眼,插喉咙,插心脏,然后一招黑虎掏!
  顿时,十几个土匪就横尸当场!
  解救了这几个姑娘一问,才知道,太原已经失守,辽兵正在攻打霍州的路上。
  这一下倒让赵小年皱眉。
  看起来山西的情况越发的危急了。
  “知道辽军有多少人吗?”赵小年问她。
  按理说,既然耶律黑风在小山村伏击了他,而且还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