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略微想了想,赵小年便道:“掏钱,只要能用钱摆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不过苏卿文要看好了,别让这兔崽子再闹事,要是不行,就先丢出去,找个安全的地方呆着……嗯,德州!让老王爷帮帮忙!”
“是!”汤博文略微想了想,提笔在文档上飞快的记载着,写了一半,他忽然停了笔,那毛笔也没有继续去沾墨汁,反而皱眉又道:“如果徐家人办这事,就怕给了十万两他们未必会满足,想了这事情恐怕并不容易,就算是给了,他们也还是会到皇后那里参一本。”
赵小年直接了当的说道:“告了不怕,年轻人有那么点冲动不算什么,花十万两买教训,谁也说不出个屁来,降他一级,调到德州去,再传书一封,请老王爷好好调教调教!”
觉得此话有理,汤博文点头照做了。
就在这时,赵小年又换了主意,改口道:“后面那句,调教的事情就算了。”
汤博文微微一怔,差点笑喷出来,急忙捂住嘴,随后继续游写了。
姚老王爷年轻时候,可也是个疯狂的人啊!
第222章 新的布局
与汤博文在屋里解政花费了近一个时辰,才将这些精炼的奏折全部批注完毕,随后汤博文再叫人改笔,加盖太子文印,然后送至骊山请皇上过目。
这是个朝政的规则,虽然有一点走过场的样子,但是如今父皇远避去西山也多少说明了问题。朝内的百官们都开始私下行动起来了。今天的贺宽就是个例子。
老大人的提前示好,更多一些押宝的性质,也可以看成是目前朝内官员们的风向标,大部分官员还是认为目前博弈里,赵小年的赢面更大一些。
随后,与汤博文讨论了一些私密的话题,关于自己的态度问题,汤博文的建议依旧坚持底线,以稳为主,不宜过早大动。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对方的底力究竟有多强还不知道,如果贸然出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尤其是目前皇上的心思依旧没有定性,一个小的念头都有可能翻江倒海。
听他这么说,赵小年又犹豫了。
的确是个问题,贺宽的想法也许好,但毕竟有些激进了,若是一步错将步步错。
就在此时,外面又送来了实时的消息。黑衣人递进字条,汤博文接手,是用飞鸽传书的字条,打开之后一看,他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笑意,一边走一边说道:“金爷有消息了!”
“在哪?”赵小年一下就站了起来。
就见汤博文送来消息,递到他手中:“有人看到金爷出现在南城的码头,去陈州的船,已经走了半天了,他们着人去追了,相信明天就能找回来!”
赵小年点点头。
这一下,那不着落的心总算不是悬着的了。
别的人出事,赵小年恐怕也不会有多关心,但唯独小金子,是他迈步过去的坎。自打穿越过来之后,他就一直陪着自己,无论什么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祸害那些小娘子,他顶着压力被人揍,被人打,也是笑呵呵的。鼻青脸肿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抱怨一句,每次都是少爷长,少爷短的。哪怕别人骂他是赵小年的走狗,他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就是少爷脚边的一条狗。
他把自己的命都给了赵小年,哪怕是最危险的时候,他也义无反顾的扮演者那个角色,来到京城里,初始为了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他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冒充赵小年的身份。
要知道,那时候他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每天,吃饭的时候要提心吊胆,拉屎的时候都要害怕的向头顶看去,生怕会冒出来一个刺客,一刀,就把他给砍了。
每一次他在众人面前出尽风头,看似嚣张,实则是虚张声势,就为了完成少爷给他的任务,让那些人以为他就是皇帝的私生子,好让少爷能够在背地里布局,做事。
本来,当一切成势的时候,他应当可以功成身退去享福了,可没想到就在这时候,却偏偏出了意外!
张九陵!
这个王八蛋绑架了小金子!
想起此事,赵小年不由问道:“那个张九陵还没有下落吗?去陈州,那里也有真灵道的人吗?”
汤博文皱眉,摇头道:“这个,就不知道了,既然去,恐怕是有!”
“灭了!”
“是!”
太子爷一个字,陈州知府跑断腿。
这倒也没什么,陈州本来就地处偏僻,若是躲藏什么门派余党也不足为奇。好在陈州知府已经是今年刚换的人了,汤博文是个很会布局的人。像陈州这种偏远地方的空缺往往都是猫狗不爱的,混过去的人都是一些边缘人,既捞不到多少油水,也挣不到多少名望。但是那个知府的位置毕竟是个六品,于是在不久前就拿了那位置,派了一个人过去,也算是太子爷的势力范围了。相信那个人绝对不想让太子爷失望,故而,肯定会花大力气剿灭乱党。
随后忽然门外又有人报告了,是名黑衣人,他在外面抱拳小心谨慎的报道:“启禀殿下,有重要的消息。”
“进来。”
随后他迅速进门,见到汤博文,他微微看了一眼,随即快步来到赵小年身边,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刚收到消息,徐灵要回来了,前天坐的船,今天估计应该到余城了,明天早上就到了。”
赵小年不由皱眉看他一眼。
这黑衣人蒙着面巾,看不清楚面容,但是他波澜不惊,继续奏报道:“狗哥的消息是前天发的,她在发船前写的信,转道京驿的时候应该是让耽搁了,估计今晚就会送来。应该是为了完婚。”
“……”
微微点头,示意他下去了。
这一下,让赵小年不由陷入了沉思当中。看起来,贺宽贺老大人的话也的确没错,真正的交手才刚刚开始。她布局的棋子现在才开始逐渐展现出威力来!
徐灵!
她自己都不想完婚,故而躲避到江南去,却也被挖回来,逼着完婚,足可以看出来,这一枚棋子对她的重要性。
黑衣人出去之后,汤博文仅微微看了一眼似乎已经猜到了问题,便也小声问了句:“徐姑娘要回来?”
“嗯。”
赵小年点点头。
“嗯……如果所料不错的话。”汤博文也凝起了眉头,似乎很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话语,此刻他才说了出来。
“琴舞墨画,名家四秀,据说她们之间关系极好,徐姑娘去了江南就曾与她们相聚数夜之久。如今突然回来,也许,不仅是她一人回来。”
不是她一人回来?
不由看向汤博文,心中有了一丝隐忧。
这话不需要说的太明,但赵小年也清楚这意思。徐灵也许太单纯了,但是其他几个可就未必了。
琴舞墨画,名家四秀,又被称为四绝色。
抛开徐灵和苏夕不说,剩下的那陆仙儿和玉玲珑了。
根据凌天观的情报,这陆仙儿和玉玲珑所在的青楼都是徐家名下的,就凭这点就足以说明这两人是个什么人了。如果她们也来,这事情就再明显不过了!
赵小年陷入了沉思当中。
第223章 五道口的反诗
北向的五道口是京杭运河里最为繁杂的一段,也是京杭运河上经济繁荣的富庶之地。
各地的航运皆会在此转道,通过水道流向各地。
故而,这五道口的航运码头是当今天下唯一一个建在水上的码头,而且,还是运河区最大的水上码头。
这个横亘在两座高山上藤桥是五道口最为人称道的奇景建筑。
据说此桥建在三十年前,是由天宗虚云山的三剑道高人所建,只拥有御剑飞仙的本事,才有可能拉出这东西长达百丈的藤桥,光是那用来盘结的藤条都得要上千斤。
而当今天下,哪怕工匠水平再高,也是枉然。天下再难有如此豪横的高空藤桥了。
故而,这座太白桥也成了重点保护的地标性建筑,莫说寻常百姓,就是普通官吏都很难有机会来这藤桥上走上一截。
据说,在这桥上走起来相当刺激。
离地高达一百四十六丈的高度下,光是靠在藤条上看向下放时,都有一种身在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这五道口的江流在高空看下去,就像是盘亘交错的一条条小蛇一样,那河道里的行船就如蚂蚁一样细小,看的人眼花缭乱,
这些行船在江水中游弋,又显得如鱼游水一般。
五道口的江水是数江汇流,其中的颜色似是泾渭分明,在高空看时,黄色的江水和蓝色的江水在江流上形成了一条分割线,仿佛是奇异的画卷,美轮美奂。
在黄蓝相间的分割之处,又有一座建于水上的巨型大船永久的停泊在运河中心,以它为中心,周围又停泊着无数的行船围拢在巨船周围。
这里便是五道口的天下第一船楼,花江明月楼。
据说这座巨船早年是那位三剑道太白的产业,不过自二十六年前他一夜失踪之后,便再无踪迹,他的产业或被转手,或被充公,成了朝廷的私产,而这花江明月楼,如今除了这块牌匾还是他的题字之外,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作为东行唯一一道建立在运河上的公署,运河提辖司就设立在明月楼上。
这艘巨船的占地高达三十五亩之多,上下共有九层楼之高,光是建立在船上的房间就高达三千余间,亭台楼阁,屋瓦院落,甚至是苍翠的树木都在这这艘巨船上生长,使得这艘巨船像是河中奢华的城市一般。
不过,自建成之日起,这艘明月楼就从来没有开动过,因为它就是不能行船,虽然是船,但却非船。明月楼的根基实际上是这花江中间的一处三角洲改建,由下往上逐渐扩展之后才慢慢建成了一艘巨船的模样。初始的作用就是一艘在交通便利之处形成的商业聚集地。早年的这里,赌场,青楼,酒楼,云现馆,甚至是各大武林门派的办事处都设立在此。后来,此处落入大建朝廷之手后,就开始整顿违法乱纪的现象,如今倒像是一个繁忙的水中小镇,各色酒楼,驿馆,青楼,随处可见,但却唯独少了那些捉刀而行的江湖侠客们,让这艘昔日豪横的巨船失去了当年霸气的风格。
山外青山楼外楼,明月楼上挂明月,知黑知白又知命,一剑抚过大青楼。
这一笔提作乃是当年名震天下的六先生所做,虽然有些讽刺,甚至多为朝廷忌讳,可是提于明月楼上的这首诗到底也没有人敢将其抹去。
据说,当年克州都指挥使冯宁卓见到此诗时大怒,说此乃反诗,要将提诗者抓起来千刀万剐,结果当天他就被人千刀万剐了。
有人说,是六先生生气了,但也有人说,这是六先生的学生们看不过大建候官们嚣张的嘴脸,更有人说,当年的太白一剑就是捅进去了怎么滴?不认吗?天下第一也非浪得虚名,就是王鼎阳也没有顶住,这是事实,哪能容忍他人歪曲事实还要说这是反诗!
但不管怎样,这首诗就一直在明月楼的墙上挂着,而且,还被镀了金,永久流传。
提辖司司丞徐衍久在这明月楼中居住,此刻正在明月楼的明月楼里招待贵客,当看到客人见此诗提出质疑时,他便也是如此解释的。
但是这位贵客却不由冷笑,他淡淡的说道:“提此诗的人可是元虞溪!已经多少年没有他的消息了,居然还有人把他当作宝!呵呵,徐大人,他这是否是反诗不说,就冲着你把这都当作宝贝,娘娘恐怕会很失望的!”
面色清秀的徐衍是个俊秀的年轻人,出任提辖司司丞一职时间并不久,他并非正宗科举出身,但却仍是个爱书的人,手边通常都会带着一册小本,若是有意兴的时候,会提笔记下来,反复品味。
但是这位贵客却是建隆十五年的状元,江南道都使兼南道税记巡查,苏卫。
这位同样面色清秀且俊朗的贵客要比徐衍还要更加英俊不凡,伸出袖子的双手雪白而修长,那是美男子特有的手掌,仅仅是一个折梅的手型就得让一旁的千金小姐都动心了。
今天陪客较多,徐衍脸色有些有些难看,但也只能勉强撑着,毕竟,苏卫的身份要比自己厉害的多。自己最多就是个沾着徐家名头的外门人,好不容易混了这么个差事,相比起苏卫这种天生的贵族,就差的太远了。
他尴尬的笑笑,便想岔开话题,目光扫过众人,随后落在两位容貌绝美的女子身上。
那是两位穿着白色软袍的女子,相比于其他女子皆是一身华服,她们二人就显得素朴很多,但是,那不施粉黛的梳妆下,是两个精笔细勾,刻画到完美无暇的绝世容颜。她们自坐下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微笑,但却从不插话,也并没有如其他人那般与周围人有一番交流,哪怕是有公子哥想要与她们讨论几句,两位女子也仅仅以微笑回应,并不作答。
于是徐衍便举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