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创造难悟,罢了,不说这些了,你可知为何师尊要与昊天约定十万年?”徐思远问道。
孔宣道:“开天辟地着实不易,便连盘古大神也因此陨落,道祖既然此次没有出手,想必道祖开辟地仙界后也是伤的不轻,甚至道祖其实也就只比陨落好一点,而十万年应该是道祖养好伤的时间,十万年后道祖必会归来。”
徐思远道:“师尊估算的是十一万年,十一万年后道祖才会归来,而师尊与昊天约定的十万年其实还有其他意思。”
孔宣思考了一番后明白了:“十万年也是师尊留给师兄你的时间,师兄当在十万年后有资格成圣,师尊想在道祖归来前为截教培育出圣人。”
徐思远点头道:“不一定非得是我,你其实比我境界更高,将来我截教的圣人也许要落在你的身上。”
孔宣叹道:“自己人知自家事,师弟我要修炼到准圣巅峰不难,我之前走得也算斩三尸的路子,但虽说斩去三尸便可证道,但古往今来可有斩三尸后不用鸿蒙紫气而成圣的?可世间哪还有鸿蒙紫气,倒是师兄走的是盘古正道,师兄境界到了不用鸿蒙紫气也能成圣。”
徐思远神色平静的道:“你我没有鸿蒙紫气,但是准提有。”
孔宣脸色大变,孔宣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师尊约定的十万年,是为了十万年后,屠,屠圣?”
孔宣说出的话都有些结巴,可见屠圣对孔宣的震撼,哪怕孔宣已快到准圣巅峰,但是屠圣对孔宣来说仍是不敢想的狂妄之举。
圣人威压天地太久了。
“不过是屠圣罢了,我截教又不是没做过这种事。”徐思远笑道。
徐思远说的云淡风轻,但是孔宣知道这是不同的,毕竟要夺鸿蒙紫气就要完全屠灭一个圣人的所有痕迹,这是要绝了圣人复活的可能,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孔宣却不得不承认似乎极有可能,毕竟通天老子都非弱者,能杀准提一次也许便有第二次!
孔宣突然有些激动,徐思远是不需要鸿蒙紫气的,那么他孔宣岂不是很有机会。
徐思远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孔宣,徐思远拍了拍孔宣的肩膀道:“努力!”
孔宣恭谨的行礼道:“怎敢不为截教赴死。”
徐思远没说话,不过徐思远却在心中悠悠叹道:师兄,虽然我知道有葫芦在你总能归来,但师弟我有些想你了,师兄你放心,师弟从未忘记为你谋划。
徐思远有句话没对孔宣说,截教谋夺的鸿蒙紫气不是一朵而是两朵,其中有朵,是为多宝准备的,也只能是多宝的。
“师兄,你亲我厚我,信我重我,我无以为报,唯愿师兄你能成圣!”
徐思远拿出海螺,螺声悠扬,似述过往。
一时间徐思远竟然听得有些痴了,物是人非,师兄,怎还不见你归来!
···
一曲听毕,孔宣才敢开口道:“大师兄必有归来的一天,师兄你也不必太过感伤,另外我知道勾陈大帝之位对我截教来说肯定无比重要,只是正因为如此师弟才有些不安,不知师弟该做些什么才对?”
徐思远点头:“勾陈之位在手,便能插手妖族事务,而且还关系到为兄对女娲的谋划,另外破船都能有三两钉,更何况是曾经的天庭霸主。巫妖之战后妖族便无大的战事,如今妖族虽是一盘散沙,但是妖族的整体实力却不容小觑。”
“我截教也不贪心,哪怕能有数十分之一的妖族投靠我截教也是一笔不小的助力。”
孔宣道:“前些日子师兄命我出金鳌,我便和妖族打了些交道,如今妖族的成分极为复杂,有巫妖大战后留存的妖族,他们大都还心向天庭。而巫妖之战后诞生的妖族对曾经的天庭也有些向往,对金乌血脉也有敬畏,但他们怕是没了为金乌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和决心。”
“另外草木禽兽等化形后都可以被称为妖,妖族的组成极为复杂,比如同为兽妖,狼妖与羊妖便是天敌,整个妖族派系林立,乱成一团。”
“有的妖选择远离人族,但有的妖却就在人族领地附近生存,甚至还有不少妖族索性变化成人,堂而皇之的在人族城池中定居。”
孔宣苦笑道:“妖族虽然遍布天下,但是实在是太分散了些,所以还请师兄教我,我想了许久也不知道如何将妖族整合起来。”
“不需要将妖族整合,如今不说陆压便是帝俊复生怕也不敢说能将妖族整合,你要做的便是挖妖族的墙角,能挖多少挖多少,将他们编练成军,将来总有有处。”徐思远道。
孔宣松了口气,这的确不算太难,孔宣又问道:“那是多拉拢些心念曾经天庭的还是那些不在乎金乌血脉的?”
“便拉拢那些不在乎金乌血脉的,陆压不会是我们朋友,但也不算是敌人,”徐思远笑道:“还有用到陆压的那一天。”
(今天三更,明天五更,后天六更,我欠你们的四天也就是八更就还清了,我知道好多读者觉得我更得少,但我这本书本来也就只打算写一百多万字,我自己写的又慢,而且越到后面越不好写,完结剧情也还没想好,实在是快不起来,总不能让它烂尾呀,所以只能保证不断更。)
第361章 封赏
师徒四人和白龙马一起来到大雷音寺的大殿之中,殿中众佛林立,无数目光落在师徒四人身上。
佛光浩荡若水,六耳行于佛光之中,六耳过处,无尽佛光散开,于是佛光在六耳面前似乎也不再耀眼。
六耳拱手道:“见过佛祖。”
六耳拱手不算大错,但是在这面见佛祖的时候仅仅只是拱手就显得有些失礼了,顿时有金刚大怒道:“见了佛祖,为何不跪?”
六耳笑道:“众生平等,众生皆佛,既然如此又何需跪拜。”
此言一出,不说那几位金刚,便是殿中一些菩萨罗汉看向六耳的目光都有些不善,要是众生皆佛,他们苦修多年都未得佛陀之位,那么他们又算是什么。
不过燃灯倒是不怎么介意,可见燃灯还是挺欣赏六耳的,当然他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是六耳,燃灯还以为取经人终于到了西天。燃灯笑道:“十万里西行路今日终于算是功德圆满,汝等师徒皆有大功,佛言放下屠刀,可证佛陀,如今汝等功行圆满,也当成佛。”
燃灯说完扫视了一下佛教教众,见有人面露不满,但是却无人敢开口反对。
燃灯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和孔宣一战并没有损伤他这佛祖的权威,燃灯开口道:“唐僧你轮转十世,如今能再归我教,可见汝心向佛。另汝跋山涉水,斗妖除魔,来我西方,甚有功果,今加升大职正果,封汝为旃檀功德佛。”
六耳点头道:“谢佛祖加封。”
燃灯掌佛教,燃灯开口自有佛教功德气运汇聚而来,六耳脚下顿时显出一朵金莲,莲有十二瓣,正合佛教的立教之宝十二品金莲。
便连观世音也有些羡慕的看向六耳,便是她得佛祖信重,她也得享佛教气运,可是她也未能生出十二金莲,两位圣人之后只有燃灯有此本领。
燃灯也点了点头:“唐僧你对佛法领悟极深,你已得佛法真谛,孙悟空上前听封。”
“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被吾压在五指山下,幸天灾圆满归于我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并能全终全始护你师父西行,今加升大职正果,封汝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行礼道:“谢佛祖!但是弟子只求佛祖能摘去我头上紧箍。”
燃灯笑道:“你摸你头上看看。”
孙悟空一摸,紧箍已经消失不见,但是是在何时消失的孙悟空竟然毫无察觉。
猴性跳脱,多年束缚一朝散去,要是之前的孙悟空早就高兴的跳起来了,但是如今的孙悟空却发现自己不再洒脱不起来。
紧箍咒已经去了,但是他好像还是被束缚着。
他似乎已经不太会做猴了,这不是他自己的选择,但他的确变了许多。
也有佛教功德气运汇聚,猴子双手合十,从此世上再无齐天大圣,只有斗战胜佛。
只是满殿佛陀皆宝相庄严,唯他这斗战胜佛与这灵山格格不入,双手合十,也摆不出佛的端庄。
孙悟空身下的莲花只有三品,封六耳为佛,殿中众人还是能接受的,毕竟只看六耳座下莲花的数量,便知道六耳对佛法的领悟极深,可是封孙悟空为佛,众人却是极为不服。佛本该在红尘之外,但是众佛也知人情世故,这算是庆功的时候,这时自没人会直接反对,但是日后怕是有孙悟空受的了。
燃灯又道:“猪悟能你本是天河元帅,因为汝在蟠桃会上酗酒调戏嫦娥被贬下界,投胎入畜生道,幸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虽又有顽心杂念为泯,但却也有大功,吾便升汝职做个净坛使者吧。”
净坛使者说白了不过是一清理贡品的,对比他曾经的天蓬元帅之职,燃灯的册封对他来说不是奖赏而是羞辱。
昊天不再信任猪八戒,而燃灯自也不信他,不过猪八戒还是笑嘻嘻的接受了。
燃灯又对沙和尚道:“沙悟净你本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只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被贬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中多造杀孽,幸得你能皈依我教,保护圣僧西行,一路登山牵马也算辛劳,今封汝为金身罗汉。”
“谢过佛祖。”对这封赏沙僧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一罗汉还不如他在流沙河时逍遥,不过沙僧的性子最为沉稳,沙僧笑着行礼。
燃灯最后看向那白龙马,燃灯这时却是有些犯难了,燃灯想了想道:“你可愿皈依我教?”
白龙马现出人身,李渔笑道:“启禀佛祖,我不是已身在佛教?”
燃灯笑道:“既然如此便封你为天龙菩萨。”
···
“太子,天地间的灵气减少了不少,那日月星辰也暗了许多。”谛听有些忧心的对乌巢道。
如此天地大变乌巢怎能不知,乌巢有些遗憾的道:“可惜截教未与天庭死磕,不过天帝此举倒是帮了我妖族一个大忙。”
谛听不解,世间妖怪大都要借日月星光修炼,天庭此举分明是削弱妖族,可乌巢却说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乌巢边走边道:“我虽出生的晚,但是妖族的历史我却也是熟悉的,这些年来我想过无数次妖族败亡的原因,最后发现我妖族之败便起于吾父借天地之力炼制周天星辰阵。”
“如今昊天重蹈吾父之覆辙,我看天庭覆灭之日已经不远了,所以昊天此举必将惹得天怒人怨,到时若有人愿意揭竿而起,势必众生相应八方影从。”
乌巢叹道:“而且属于妖族的时代过去了太久太久,便是我也未曾狂妄到仅凭血脉便能让万妖臣服,但如今天地灵气不足,众妖要继续修炼总有一天会与天庭正面冲突,如今的妖族一盘散沙,若要对抗天庭他们必须要有一位妖皇。”
“遍数天下,舍我其谁?”乌巢看向谛听笑道:“跟着我,总会让你看到我妖族重返天宫的那一日,到时我必不负你。”
谛听行礼道:“太子之恩,我自当回报,我已经探寻到了一丝白泽的气息,最多不过百年必能找到白泽,还请太子放心。”
第362章 生而为神
凡间。
大唐治下,西南边境有一小城,城池不大,不过如今的大唐国力正盛,四境安宁,百姓富庶,大唐子民过得都还算不错。
鸡鸣三遍,曙光照亮天地,小城便从沉睡中醒了过来,而小城中最热闹的还要数城东的东门口,那里巷道林立,是小城的商业中心,更是有着不少卖吃食的。
“稀饭,包子,馒头,刚出笼的包子馒头,快来看一看,瞧一瞧。”
“热腾腾的豆腐花,客官,来一碗?”
“糖葫芦,冰糖葫芦。”
在卖吃食的小巷里,众小贩开始卖力的吆喝,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底层民众,要想养家糊口只能通过辛勤的劳动。
而在众人的吆喝声中,从小巷外走来一位年轻人,这人已过了而立之年,但看起来却仍如少年。
数十年来,每日这少年都会准时到这小巷里,风雨无阻,从不迟到,未曾早一刻,也未曾晚一刻
每到辰时,那人的身影必会出现在小巷里。
每天都点不一样的吃食,这人已经把所有的店铺都都吃了数十遍,小巷里的商家来了又走,但唯有他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巷子里。
“王少爷又来了,听说你昨天下午看了一下午的蚂蚁打架,也不知道谁打赢了,对了打赢的蚁王没封少爷一个将军?”一小贩笑着道,虽然叫他少爷,但是众人的语气中并无半点敬畏,毕竟王石王少爷的荒唐之名早已经传遍了整个县城。
说来也奇怪,王石并未曾欺男霸女,但是众人却每日以他为乐,也许他真的欺男霸女,众人反而会对他保有敬畏吧。
又有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