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一算,华衍老道他们也应该出了京城,人多也麻烦,估计要三日后才能到。
将神异珠融入“神庭钟”只是其一,要想将威力放大,还是要祭坛仪轨。
虽然上千人七七四十九日的大醮做不了,但连他六位镇国,二十余辟谷境修士,应该也能顶用…
就在这时,他眉头一皱,看向右侧,只见阴风吹过,忽然多了一道虚影,粗布素衣,头戴蓑笠,白发苍苍。
澜江河泊。
张奎面色平淡,“你来做什么?”
澜江河伯叹了口气,弯腰拱手道:“飞蝗蔽日,万物皆枯,小神也没想到这次蝗灾竟如此凶险,张真人大德,若有差遣…”
张奎面露不奈,“我知你底细,你知我心愿,若有心早就来找我了,有话直说,婆婆妈妈别拐弯抹角。”
澜江河伯微微一愣,随即小心问道:“张真人,小神见这几日钦天监内时常泛起神光…”
原来是这个。
张奎冷笑一声,“莫急,过几日就知道了。”
澜江河泊哑口无言,
“那,小神告辞了。”
说完,一阵微风散去消失不见。
“哼,首鼠两端!”
张奎哼了一声后眼神微凝,神虚说的没错,看来自己这手段瞒不过有心人,到时说不得会有什么来找麻烦。
既如此,那就索性闹大点!
…………
镐京城,细雨绵绵。
皇帝李硕站在窗前,负手看着夜雨中的皇城,眼睛微眯。
“皇叔他们…都走了么?”
一名内侍连忙弯下身子,
“启禀皇上,船队如今应该已经到了莱州。”
李硕深深吸了口气,拿起桌上的一枚令牌和书信,交给了内侍。
“去交给我师司徒颜。”
“是,陛下。”
看着内侍匆匆离去,李硕眼中闪过一丝忐忑,随即恶狠狠自言自语道:
“父皇,我现在才算是知道了你的难,等着吧,拿下钦天监只是第一步…”
嗖!
面颊上闪过一道触须又迅速收回,李硕毫无察觉…
内侍带人雨夜穿梭京城,很快将东西送到了司徒颜府上。
司徒颜面无表情回到卧室,再也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看着手中的金龙令牌,眼中闪过一道白丝。
“大事成矣,今后,我琼山书院将成为天下魁首,允文允武,流芳百世,我司徒颜虽不能修行,但也不负今生!”
“没错…”
黑暗中,花娘从梁上诡异地慢慢落下,八只手臂不断挥舞,一条条白丝从司徒颜耳中穿入。
“如今,只等虫子入网了。”
“没错,如今只等虫子入网!”
司徒颜两眼糊满了白丝…
…………
清晨,钦天监太玄湖外。
“站住!”
守门的卫士看到一大帮青衣书生阔步而来,顿时长矛一横。
“钦天监重地,闲人不得入内!”
为首的秦易面带微笑,缓缓将金龙令牌举起,“我乃琼山书院教习秦勿,钦天监守卫空虚,奉陛下之命,前来支援。”
几名守卫满脸震惊,互相看了看,缓缓单膝跪下。
秦易微微一笑,抬头看着钦天监“镇国诛邪”的硕大匾额,嘴角露出一丝嘲讽,大步入内。
钦天监前所未有的虚弱。
七位国师坐镇封魔窟,镇国神器镇压神尸,要等皇帝李硕完全适应才会苏醒。
镇国真人不在,客卿也不在,黑衣玄卫们只能任由眼前忽然冒出的书生们接管了一个个要地。
书生秦易漫步于钦天监内,眼中绿光闪烁左顾右盼,面带微笑。
“果然,还是方仙道的路子,李无极一介流民帅,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嗯,湖底还藏着三具傀儡,呵呵,天助我也。”
随后,他又看向封魔窟。
“国师…镇国神器,若醒来可真要命,不过,你们怕是永远醒不来了,若不是偶然得知,谁能想到那帮方士,竟然偷偷留了后手,神尸…”
不知想到什么,秦易脸上开始变得兴奋扭曲。
钦天监门外,尹白低着头赶路。
“尹副统领。”
尹白浑身一震,缓缓转身拱手:“汪公公。”
钦天监监正汪公公叹道:“看来你也被停了职,谁能想到皇上会突然发难,不过莫担心,等皇叔他们回来,自会拨乱反正。”
“属下明白。”
尹白面无表情回道,心中却是在疯狂呼喊,那人是妖邪,青州逃走的妖人余孽,钦天监有大难!
但他不敢说,甚至不敢露出一丝异样,妖人手持皇上令牌夺权,谁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又有谁能信。
必须马上去通知李皇叔!
想到这,尹白连忙告辞,快步向城外走去,然而走着走着,却莫名其妙从大街来到了一条小巷。
“鬼打墙!”
尹白心中大骇,锵的一声拔出长剑,同时转身甩出一张符箓。
然而,符箓燃烧殆尽也没有丝毫效果,小巷内反而起了淡淡黑雾。
黑雾中,先是亮起两点红光,随后伴着嘶嘶的声音,一条巨蟒游弋而出。
这巨蟒浑身皮肉已经腐烂,透过一处溃烂,竟能看到青铜斑驳,浑身阴气浓郁,沿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冰。
巨蟒双眼红光闪烁,竟传来了秦易的声音:“呵呵,若不是看了名册,还真差点错过青州故人,尹公公,当初带人追杀,小生铭记于心。”
这是什么怪物!
尹白深深吸了口气,双手弯腰持刀,突然一声怒吼:
“杀!”
…………
运河之上,船队浩浩荡荡。
正中大船甲板上,身着锦袍的李玄机伸出右手,一只冒着黑烟的影鸦瞬间落下。
掏出密信看了看后,李玄机微微点头,“京城无事,黄眉贼秃那帮人也无异动。”
一旁华衍老道叹了口气,
“数年交情,没想到竟至于此。”
刚在莱州上船的赫连伯雄一声冷哼,“他们要去寻死,就由他们去死,一帮鼠目寸光之辈,人族若离乱,天下之大,难有容身之处!”
“说的没错。”
华衍老道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又是一只影鸦飞来。
这影鸦原本只能两地往返,但李玄机怕沿途误事,就将影鸦巢穴搬到了船上,倒成了个移动指挥中心。
“是张奎真人。”
李玄机接过影鸦密信,看了几眼后,眼中惊疑不定,“张奎这是想干什么?”
“怎么了?”
华衍老道皱眉问道。
皇叔李玄机深深吸了口气,
“他要国祭,行万民祈福大典!”
第150章 执天之道,封神君山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但在这个世界,却完全变了味儿。
首先说军队,人族最大的威胁已不再是邻国,而是那一个个恐怖的邪祟禁地。
边疆摩擦虽时有发生,但军队的作用,还是主要用于内部维持稳定。
至于说到祭祀,神道崩溃,神异珠反而成了灾祸之源。
然而国祭这种事,本应是皇帝的权利,虽已不太重要,但由张奎提出,还是有些不合时宜。
但李皇叔和华衍老道都知道,张奎一定另有目的。
果然,将密信细细看了一遍后,皇叔李玄机恍然大悟,“禳灾大祭,天现异象,他想借助万民香火之力扩大范围,一是对付蝗魔更有把握,二是以防日久生变。”
“我同意!”
浑身青铜铠甲的赫连伯雄率先表态,沉声道:“此举甚合我意!”
“我也同意。”
双瞳霍鱼慵懒的一笑,“大劫临头,当果断行事。”
华衍老道看向了李玄机,
“我相信张奎小友。”
李玄机双手凭栏,古水蝗灾让他心惊,脑中忍不住想到蝗灾失控,中州白骨遍地,眉间煞气骤起。
“我大乾已无路可退,就这么做!”
数位镇国真人发出命令,当真比圣旨还管用,人还未到,整个澜州已动员起来。
澜州境内最高山峰之上,无数民丁或马驮人拉,或就地取材,建祭台,平场地,修石阶,热火朝天。
各个大城、县、乡村,无论官员衙役、乡绅族老,还是蒙学教书的酸丁,都按领下的图纸叮嘱百姓铸造神像。
或铜、或木、或山石,材料虽各不相同,形象却齐整统一,俱是一口古朴大钟。
有百姓问乡间夫子,“此乃何物?”
曰:“神庭!”
又问:“有何妙用?”
曰:“我人族禳灾渡劫之圣器!”
……
五月、郁蒸、天中,插秧之月,同时亦为恶月,瘴气毒虫始生。
钦天监船队浩浩荡荡沿河而下,同时沿途所见,让几位镇国真人触目惊心。
两岸青山翠绿,却有黄雾迷离,仔细一看,那是无数蹦蹦跳跳的蝗蝻,只待翅硬牙尖,便可呼啸而起,吞噬万物。
众人心情越发沉重。
行至通城,码头已是人山人海,有看热闹的百姓,有前来迎接的官员,就连那杨家的镇国杨元老头,也匆忙“出关”。
张奎当然也来迎接,看着众人眼中复杂,拱手道:“各位前辈,多谢!”
邪魔肆虐、天降大劫、人心叵测,张奎谢的,是在这乱世之中,难得的信任与支持。
“莫要多言,我等进去细说!”
皇叔李玄机等人面色阴沉,顾不上理会其他人,同张奎飞身而起,往钦天而去。
看都没看杨家镇国真人。
杨元老头也不在意,微微一笑,低声嘱咐杨赤玄,“全力协助,但不要过多牵涉其中,他们若成,当然是好事,但若不成,恐怕会有大难,杨家核心族人迁往地堡避难…”
杨家的计划,张奎他们当然不知道,也顾不上理会,来到钦天监后厅,遣散了闲人。
“各位,这位是天水宫公主顾紫青。”
“见过各位道友。”
“顾道友好…”
互相介绍一番后,张奎手中忽然出现“神庭钟”,随后三眼道人神虚也出现,对众人行礼。
张奎扫视了一圈,“诸位都是张某信任之人,大劫临头,其中内幕也要详细与各位叙说。”
随后,他将对蝗灾的推测、自己禳灾术的作用、神异珠与邪祟禁地的关系通通说了一遍。
虽然知道一些,但其中内幕,还是让众人头皮发麻。
华衍老道颤声道:“本以为只是这蝗灾大劫,却没想到其中如此凶险,我人族当真是危如累卵。”
赫连伯雄眼中血色光煞燃烧,
“张道友,赫连不才,但此番大劫愿任你驱使,即便生死道消,也在所不惜!”
众人都是面色沉重,看着张奎目光坚定。
张奎点了点头,“我的计划共分两步,首先会用大阵驱动业火红莲,到时候灵光会笼罩整个澜州,引蝗魔提前出现。”
“若是完整的灾兽,所有人都会死,但只是其一州之分身,我却有些把握。”
“大家也看到了,飞蝗过境寸草不生,若任其泛滥,整个中州恐成荒漠,那时就悔之晚矣。”
“我这祭神大醮,同时有五行玄阵,各位道友每人主持一阵,到时灵神出,必然引动天地异象,或有邪魔前来滋扰,我要专心对付蝗魔,全赖各位道友护法…”
夜,越发黑暗,钦天监灯火通明。
杨家老祖站在高楼之上,负手而立,望着钦天监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嘲讽…
河边神庙内,澜江河伯望着钦天监方向,脸上阴晴不定,最后化作一声长叹…
寻常百姓家中,有人已经对着那神庭钟开始祭拜,也有人满是怀疑,根本不信。
夜,更加寂静,旷野之中遍布沙沙沙的细密声响,那是蝗蝻在啃食绿叶。
有老农半夜惊醒,泪流满面,
“老天啊,当真不给我人族活路!”
…………
两日后,无风,晴空万里乌云。
君山,澜州境内最高山,平日里若无大雾,都能看到山顶常年的积雪,更有白云缭绕山间。
山顶之上,宽大的石质祭台已经修建完毕,张奎沐浴净身,罕见穿了一身华贵肃穆紫色道袍,绣满日月星辰。
祭台之上只有他一人,面前是香案法坛,头顶是朗朗青天。
四周以五行设阵,刻满血色符文。
皇叔李玄机立于土位,穿着明黄皇族长袍,手持长剑闭目不语。
华衍老道立于水位,浮尘一甩,双目沧桑辽阔。
赫连伯雄披甲执戈立于金位,浑身血色煞气萦绕。
顾紫青立于水位,她的古器水云纱飘荡于身后,宛若仙子临凡。
双瞳霍鱼则一身红袍立于火位,眼中双瞳发出妖异光彩。
除此之外,每人还各领五名辟谷境修士,黑衣玄甲,手持特制屠妖弩。
鹤仙则在最外围,往日多嘴的它,今日显得特别沉默,眼中也布满了血色。
忽然,张奎双眼一睁,双手捏动法诀,前方祭坛阵法之上,业火红莲缓缓绽放,四周顿时寒气逼人,竟然凭空飘起了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