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事实上,人道皇庭也很少干涉这些诸侯国的内政,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其自治的。
除非是实在看不下了,就比如诸侯国的国主把国家治理的民怨沸腾,被人道皇庭察觉,这时人道皇庭就会插手,废掉这国主,另立明君。
别觉得分封制落后,可在当下的环境之中,分封制却是最好的选择。
人皇,谁不想当?
可以说,每一个人族族人,都有一个人皇梦,想要成为一代人皇,以统率洪荒大地,宇宙万族。
对于族人的这个想法,风紫宸还是很支持的。毕竟,有野心,才会有动力,才会迫使族人更加努力的修炼。
若是上升渠道被卡死,族人失去未来,那便没了修行的动力,整个族群都显得死气沉沉的,如此,族群离败落就不远了。
扬名立万,建不世之功,那是刻在人族骨子里的天性,任何敢于压抑族人这种天性的势力,都会被愤怒的族人所粉碎,成为历史的尘埃。
风紫宸当然不愿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祂统治人族初期,祂并未选择中央集权制,而是采用了更加久远的分封制。
当然,所谓的分封制,风紫宸也是做了一番改动的。
祂在人王之下,又新设立五个爵位,从高到低,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这五个爵位,非大功不能授予。
拥有爵位者,为人族诸侯,而只有诸侯,方才有资格建国。
其中,男爵建立的国家最小,为小国,子爵建立的国家为子国,伯爵建立的国家为伯国,侯爵建立的国家为候国。公爵建立的国家,为公国。
至于公爵之上,就是人王了。
人王不需要建国,因为祂们本身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辅助人皇统御万族。若人皇不在,人王就是人道皇庭的主人。
可以说,人王就是小号的人皇。
更形象的说法,就是,人王就是人皇的有力竞争者。若人皇退位,下一任人皇,就将在诸位人王之诞生。
平民,男爵、子爵、伯爵、神侯、国公,人王,人皇,这八个等级,正是人族的升级路线。
一个凡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然后,他可以通过努力的修行,一边提升实力,一边建功立业,一步步的提升自己的等级,从平民到男爵、再到子爵、伯爵、侯爵……
只要肯努力,理论上,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人皇的机会,虽然很渺茫就是了。
但正是这渺茫的机会,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族,使得他们努力的修行,不断为人族开疆扩土,慢慢提升着人族的实力。
如今,中央神州境内,大国林立,小国浩如烟雨,正是一代又一代族人努力的成果。
人道皇庭之下,有人王三尊,国公三十六,神侯一百零八,伯爵、子爵、男爵不计其数,无不昭示着中央神州的强盛。
要知道,时代变了,在以前,大罗道尊都足以成为人王。可如今,人王就是实力再低,起码也得位于准圣的层次。至于国公,每一个都是先天道尊。
而神侯,则是先天道君大圆满的境界。
人王三尊,就是三个准圣。国公三十六,就是三十六个先天道尊。神侯一百零八,就是一百零八个先天道君圆满。
而这,只是中央神州明面上的势力。三个人王,三十六个国公,不代表中央神州就只有三个准圣,三十六个大罗道尊,总有一部分人,一心向道,不愿在红尘之中摸爬滚打。
所以,这些人并未入人道皇庭为官,而是隐居在中央神州的各处名山大川之中。或是闭关潜修,或是坐镇一方,亦或者是开宗立派,总之,做什么的都有。
………………………………
中央神州之内,诸国林立,各自为政,以至于各路诸侯之间,多有摩擦,时而爆发战争。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旧的诸侯国消失,新的诸侯国成立。
当然,这些指的都是小国,层次到了侯国之后,几乎就很少有被覆灭的了。而公国,自从其出现至今,就只有增加,而没有减少过。
有大罗道尊坐镇,公国几乎是与世长存的,或许会一时势弱,但绝无覆灭的风险。
而对于诸国之间的混战,风紫宸的态度,一向都是不管不问的。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屠杀百姓事件,诸国之中,根本见不到人道皇庭的身影。
唯有乱世,方能诞生真正的强者,风紫宸一直坚信着这一点。所以,祂明明有能力制止诸国之间的混战,但祂却从没有这么做过。
风紫宸要通过诸国混战的方式,来为人族催生出一尊尊强者。不经历一场场腥风血雨,不在生死之间徘徊,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和平,只会让人逐渐安逸,唯有危机,方能促使人不断的进步。
要是诸国全都和平发展,彼此相安无事,那风紫宸还分封个屁,直接中央集权不好吗?
正式预示到了诸国诞生之后,会为人族诞生大量的强者,风紫宸才会采取分封制。
第865章 极尽升华
说起来,风紫宸的这种模式,与养蛊极为的类似,但也无所谓了,只要能变强就好。
另外,因为中央神州有着神界存在的缘故,所以,对于这里的生灵来说,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中央神州的人族死后,普通的凡人会被送入幽冥界轮回转世。但对于优秀的人族族人来说,有时死亡,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们可以前往神界成为阴神,或担任鬼差一职,或担任判官一职,其中优秀者,更是可以城隍,乃至更高等的巡查。
就算不想成为阴神,也不要紧,他们还可以成为地神,或为土地保佑一方,或是成为山神守护一方,也可成为护法神,专管天下不平之事。
在风紫宸的治理下,中央神州是真的人神共治,人皇更是有着册封诸神的能力。所谓的香火神道,于风紫宸手中,与中央神州之中,彻底的大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至于所谓的龙气反噬,不好意思,风紫宸的修为太强了,强大到龙气反噬也奈何不了祂分毫。
甚至于,到了后来,龙气反噬的原理都被风紫宸破解了,轻易的就将其炼化。
也就是说,这人皇之位,风紫宸相当多久,就当多久,不会有龙气反噬的危机。
而人皇当的久了,风紫宸又开始琢磨起了昔日的神帝计划。现在,祂正在尝试融合人皇道果,与勾陈大帝的业位,试图将二者合二为一,化作更强的,直追天帝的神帝道果。
一旦风紫宸做成了这点,那今后,天界怕不是就要改名了,改为仙界。
风紫宸成为神帝之后,那众神便都归属于祂管辖,而群仙,则是归昊天管辖。如此算了,没有神明、只有仙人的天界,可不就成了仙界吗?
天庭,也将改为仙庭。
到时,就是神庭,仙庭,阴庭共治三界。
也正是因为忙于此时,风紫宸都很少关注人族了。就拿这些年来说,那转世进人族的大神通者们,大都已经成长起来了。
不对,说是成长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些大神通者们,并非是转世重修,而是一缕神念入世。
这缕神念,虽不如本尊强大,也没有毁天灭地一般的法力,但祂们依旧有着本尊的记忆,乃至于本尊的境界。
是故,这些大神通者们的转世之身,虽没有强大的法力在身,但动念间,却能调动天地之力,挥手间,更是能更易天地规则。
等闲大罗道尊在祂们的面前,都不会是对手,轻易就会被祂们碾压。
除了祂们本身够强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大神通者们的本尊,还在,还活着。
这才造就了祂们的强大。
不过,这些大神通者们的转世之身,念及与风紫宸之间的约定,并未一出生就彰显强大的实力,而是和光同尘,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实力。
直到最近,随着中央神州的气数愈演愈烈,局势越来越混乱,强者辈出,无数草莽崛起,于大地之上厮杀、争霸,诸国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张。
整个中央神州,就好似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差一个火星,就能轰的一声爆炸。
也就是这个时候,那些大神通者的转世之身们,开始渐渐展露出头角,在各国之间游说,向那公侯王卿阐述自己的大道理念。
一时间,中央神州之上,大批新生的学派踊跃而出,互相攻伐,彼此论证。
在诸侯国之中论战,在国与国之间论战,成了那一点火星,引爆了整个中央神州,使得当下的局势,混沌不堪。
而对于这些,风紫宸虽然有所察觉,但都是持不闻不问的态度。
这都是先前约定好的,只要这些大神通者守风紫宸的规矩,那风紫宸就不会出手干涉祂们的行动,一直在一旁默默的做一个旁观者。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玄清转世了。
……
…………
蓬莱岛,造化池中,玄清仙尊盘坐于十二品造化青莲之上,一脸含笑的看着面前的众人。
“师弟师妹,为何哭丧着脸,为兄只是转世重修,又不是入灭化道,也就几万年的功夫,就能重新见面,何须做出这种小儿女的姿态?”
玄清的声音,一如既往的轻松,带着淡淡的调笑之意,丝毫未将转世之事放在心上。
而在祂的面前,则是多宝、金灵圣母、无当圣母等一众截教弟子。祂们从通天教主的口中,得知玄清要转世重修之后,纷纷赶来蓬莱岛,表示要送玄清最后一程。
(玄清:我谢谢你们啊!)
“理虽是这个理,但师兄这个境界,转世重修还是太过危险了,若是一不小心遭了奸人的暗算,怕是数千万年的修为,就会于一夕之间化为流水。”
多宝有些无奈的说道,祂还是不看好玄清的选择。又不是天仙、玄仙这样的小修士,说转世重修就转世重修,没多少的顾虑。
可玄清已经是天地间顶级的大神通者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祂这一转世,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窥视祂这一身本源,想要将其吞噬。
转世之后的玄清,比之唐僧肉还要更加的诱人。吞噬了祂,凭白就能多出上千万年的修为,或是能炼制成一件顶级的先天灵宝。
如此,谁不心动?就是有圣人庇护,怕是也难以压下某些人心中的贪念,从而迫使祂们铤而走险,做出算计玄清的不智之举。
所以,在多宝看来,玄清的决定还是有失妥当,需要在考虑考虑。
但是,玄清听了多宝的话后,却是毫不客气的训斥道:“枉你也是截教首徒,怎的如此瞻前顾后?”
“孰不知,截教教义,就是从天地之中截取一线生机,从而踏上超脱之路。”
“为兄此次转世重修,危险吗?肯定危险!可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机会成就大道。”
“须知,风险越大,机遇也就越大。若是能熬过这一劫,为兄势必能一举成道。”
“成道之路,向来都是充满崎岖坎坷的,哪里有简单的时候?换做别的方法,就没有风险了吗?”
“同样都是九死一生,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实力到了玄清这个境界,对世界都有自己的认知,对天地也有自己的理解,不会被外物所动摇。
准确的说,就是异常的执着,一旦做下决定,便不会更改,听不见别人的劝。
非玄清一人如此,诸大神通者皆是如此。
要是通天教主能听进太清圣人与元始天尊的劝,又岂会收这么多的弟子,以至于落入今日这般天地,导致兄弟不睦?
都听不进人劝,都是难以动摇之辈。
见此,多宝也不劝了,只是盘膝坐在地上,为玄清颂了一遍《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这是三清关系最好之时,联手推演出的一部道经,异常的玄妙,能度活人升仙,能度死人解脱,三界一切有情众生,皆能度之。
可惜,推演出这部道经之后不久,三清便渐生间隙,没过多久,便分了家。
这部见证了三清兄弟之情的无上道经,也被束之高阁,很少有人听闻,自然也很少有人修炼。
不过,当时玄清作为三清合力教导出的弟子,在度人经现世的第一时间,就得以被传授此经,倒是学会了这门道经。
所以,玄清是会的。后来,玄清又将度人经传给多宝,至于多宝有没有传给别人,玄清就不知道了。
此时,多宝念诵度人经,也是图个心安,想以此无上道经化去玄清身上的厄难。
虽然没多大用,但心意到了。
……
…………
一一与众人道别之后,玄清的身上,突然燃烧起了青色的火焰,那是造化之火,也是大道之火,自大道而发,能烧毁一切。
“诸位师弟师妹,为兄去了。”
说话间,玄清的肉身已经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