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纯纯粹粹就是在帮自己六叔研究这封书信。
连续两天时间,顾锦年一个字都看不懂,比摩斯密码还要古怪无数倍。
这玩意根本就不是字,感觉就是涂鸦。
但是,冥冥之中,顾锦年又觉得这玩意肯定代表某种意义。
所以思来想去,顾锦年想到了一个办法。
古树。
是的。
氪金古树。
古树当中有一根树枝,可以预知和解答,无非就是要花费银两。
故此,顾锦年将所有银票交给王富贵,换来大量黄金,刚开始一百两一百两投。
得到的消息,虽然不是什么今日有雨,明日有雨这种无用信息,但意义也不大。
索性,顾锦年一口气,一千两黄金砸一次。
砸到最后,全身家当都没了。
眼下望着古树当中最后一枚果实,顾锦年怎么不眼红。
氪金无底洞。
这句话顾锦年是真明白了。
自己靠卖令牌,家里的补贴,前前后后大几千两黄金全部耗空。
这几千两黄金,足够自己在京都西街附近买一套不小的宅子了。
“要是还不出,六叔你可就别怪我了。”
“要是出了,六叔你不掏个万把两黄金,我跟你没完。”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
所有的本金全部压在这上面。
随着最后一枚果实坠下,顾锦年心情也格外的紧张起来了。
很快。
璀璨的金色光芒绽放。
果实坠地,化作一行小字。
顾锦年认真看去。
不多时,信息浮现。
【永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孔家圣孙遇刺,下落不明,神罗三皇子遇刺身亡,大金王朝十二皇子遇刺,重伤昏迷】
信息浮现。
依旧不是书信当中的内容。
但这则消息,如雷击一般,让顾锦年愣在原地。
永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那不就是十一天后的事情吗?
大夏诗会是明日,举办三天。
第一天盛宴开始,由大夏王朝东道主出第一个题,差不多回答完了就结束,属于开胃菜。
第二天诗会正式,各国才子比试,基本上在这一日就能分出胜负。
第三天诗会落幕,公布排名,给予奖励,然后闭幕结束。
剩下的日子,大家就可以在大夏京都玩一玩,走一走,差不多待个三四天,准备好了以后,就可以回国了。
按照正常流程,差不多十一月二十日或者二十二日,这帮人就会离开大夏王朝。
三天的时间,想要赶回去估计不太现实。
而如若遇刺,那可不是什么小事啊。
孔府圣孙遇刺。
整个大夏都要哗然一片,下落不明,生死未知,所带来的影响十分恐怖,尤其是自己跟孔宇争斗,只怕会惹来巨大的嫌疑。
到时候自己就算有十张嘴都解释不清楚。
但这个还好说,真没做,有顾家在还是能够压住,无非是猜忌和怀疑,对顾锦年来说,不算什么事。
最恐怖的是,神罗三皇子遇刺身亡,大金王朝十二皇子遇刺重伤。
这件事情才是最麻烦的。
这两个人,是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的使臣,他们来大夏,必须要以国礼对待。
安安全全来,安安全全走。
如果在大夏境内,他们遇刺,大夏王朝要全权负责。
极有可能引发战争。
“战争不太可能。”
“即便是三皇子遇刺,也不可能因此发动战争,无非是大夏要给个交代。”
“无非就是利益交换,毕竟人在大夏境内出事的,扶罗王朝绝对不会就此放过。”
“倘若扶罗王朝要价极高,则有可能引发战争。”
“大金十二皇子也遇刺了,只怕大金王朝也会力挺扶罗王朝。”
“到时候只怕便是漫天要价。”
顾锦年心中自语。
他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分析这件事情。
而这次,古树总算是给了点回报,这个消息价值不菲啊。
“神罗三皇子,大金十二皇子,他们离开大夏,必然会有人守护,大夏也会派人护送。”
“可依旧遇刺,显然是有绝世高手出面,否则的话,大夏铁骑护卫,怎可能会被刺身亡。”
“背后有人搞事。”
顾锦年闭上眼睛,开始思索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情。
溺水。
江宁郡。
遇刺。
如苏怀玉所说,倘若这暗中的人,是建德余孽搞鬼。
一开始让我溺水,是想要让镇国公与自家舅舅翻脸,从而引发大夏内乱。
可没想到的是,我还活着,如此一来的话,这个计划显然泡汤,有了一次,就不可能有第二次。
顾家时时刻刻盯着自己,自己舅舅不可能没有警惕之心。
还敢来第二次,可以等死了。
所以他们将苗头放在了江宁郡,蛟龙作乱,引发民怨四起,其目的还是大夏动乱。
但这件事情,被自己压下来了。
如今遇刺之事,就更直接,摆明了就是要让大夏王朝与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形成对立面。
有人不想让大夏王朝安稳。
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多方势力都有嫌疑,说句不好听的话,非要去扯,太子都有嫌疑。
毕竟永盛大帝励精图治十二年,犯过很多错,也有很多功绩,但十二年稳定了山河,也到了退位的阶段。
说来说去还是骂名问题,如果换太子上位,太子仁义,天下都知道,宽宏治国,能减少很多是非。
毕竟永盛大帝太像太祖了,亦或者是说因为篡位当了皇帝,任何地方都在效仿太祖。
下手无比狠辣,做事也极其犀利。
有一位杀伐果断的领导,对于下面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譬如说世家门阀,他们更希望太子上位。
让局势缓和起来,大家一起赚钱。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建德余孽的嫌疑最大,始终想着杀回来,重新登基。
毕竟他们最大的底牌,就是名正言顺。
太祖钦点的皇帝,就凭借这一条,天下所有有志之士,都愿意跟随建德皇帝,各大势力也愿意做这个从龙之臣。
好比仙门,太玄仙宗如今隐隐约约是第一仙门,因为他们背后有大夏王朝支持着。
可第二仙门呢?第三仙门呢?
虽然大夏王朝也拉拢他们,但问题是得到的资源没有太玄仙宗多,心里不服气是自然的。
这仅仅只是仙门,其他各方的势力,数不胜数。
谁不想成为第一?
而在大夏境内,想要做到第一,必须要依靠皇权。
封建君王统治下,皇权只攥在皇帝手中,培养出一个皇帝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换掉一个皇帝,或许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看来舅舅是真的不得人心啊。”
过了良久,顾锦年忍不住感慨一声。
永盛大帝的的确确背负着太多压力了,而且事情似乎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
无论是建德余孽也好,还是其他势力也罢。
十二年的时间,也够他们出手。
溺水之事。
江宁郡之乱。
包括现在的刺杀行动。
每一个只怕都是经过数百次的深思熟虑,敢做就有后路。
猫抓老鼠游戏。
想到这里,顾锦年不由起身,让书院的书童,帮自己跑一趟,去悬灯司。
大约不到半个时辰。
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
是顾宁涯。
“锦年,搞定了没?”
顾宁涯推开房门,而后再将房门关闭,显得十分紧张和期盼道。
顾锦年突然喊自己回来,顾宁涯心头也猜到了是什么事,所以第一时间赶来,没有任何迟疑。
“六叔。”
“大致内容我还是不知道,只读懂了一小部分。”
顾锦年开口。
书信内容,他压根看不懂,只能这样说。
“一小部分?什么内容?”
“你放心,头功一定是你的,叔最多蹭点。”
顾宁涯开口,十分认真。
“叔。”
“要出大事。”
“有人要刺杀神罗三皇子,大金十二皇子,还有孔府世子。”
顾锦年压着声音,看着顾宁涯如此说道。
此话一说,顾宁涯脸色不由一变。
“真的假的?”
顾宁涯忍不住出声,这已经不是大事了,这件事情足矣让天下震惊啊。
刺杀神罗三皇子,大金十二皇子,还有孔府世子?
前面两个可直接影响大夏王朝国威,后面一件事情,也会让顾家陷入质疑当中。
“书信内容是这样的。”
“千真万确。”
“叔,这事必须要跟陛下说清楚,加强防范,我算过时间,大夏诗会结束后,这些人只怕会相约离开。”
“应当是想要一网打尽,而且肯定不敢在京都附近动手,侄儿认为,应当是快离开大夏境内才动手。”
顾锦年假装分析道。
“恩。”
“京都附近动手,就算是天下绝世高手出面,也别想讨好,京都内有不少高手,当面刺杀无疑是找死。”
“边境最合适动手,这个不错。”
“锦年,叔不多说了,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告知陛下,耽误一刻都不行。”
顾宁涯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太大了,必须要第一时间上报。
“行。”
“不过有个事,跟陛下说一声,拨一万两黄金给我。”
“要现银。”
顾锦年特意提了一句。
自己现在身无分文,想氪金都氪不了,得要点黄金。
“好。”
“不过剩下的事情,你先不要管了,明日便是大夏诗会,不管如何,大夏诗会很重要,听老爷子说,这次大夏诗会,与众不同。”
“其他的事情,交给六叔我来,你安心读书。”
顾宁涯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个侄子非要黄金做什么,但他没有啰嗦,直接答应下来。
同时叮嘱顾锦年好好读书,备战明日的大夏诗会。
“好。”
顾锦年点了点头。
当下,顾宁涯转身离开。
这件事情,他必须要尽快上报。
只是等顾宁涯走了不到半刻钟后,有书童前来,敲门出声。
“世子殿下,大金十二皇子前来拜访。”
随着书童的声音响起。
房内,正准备复习复习点功课的顾锦年,不由露出好奇之色。
十二皇子?
来找自己做什么?
虽有疑惑,但顾锦年还是开口。
“请。”
声音响起。
不多时,一道身影走入其中,外面站着几个护卫,严格把守。
不过,大金十二皇子的到来,也引来天羽军的注意,二十位天羽军也出现在这里。
他们没有任何声音,就站在门外,也在防守,毕竟十二皇子与顾锦年没有什么渊源,突然到来,万一闹出什么事,他们也能在第一时间帮上忙。
“见过世子。”
“久仰世子之才华,明日便是大夏诗会,贸然打扰,还望世子不要怪罪小王。”
十二皇子一袭金发,面上带着笑容,同时提着一件玉石器物,来到顾锦年面前,尽显恭敬。
“十二皇子客气了。”
顾锦年不知道对方为何突然到来,但明面上还是稍稍客气。
“世子。”
“本王极其喜爱诗词,世子所著之千古诗词,本王来来回回看了数百遍,更是悬于床头,一来是感慨世子为民之心,二来是敬佩世子,三来是仰慕世子才华。”
“前些日子,孔府之事,其实本王也有些不悦,但小王与孔宇有些关系,所以不好多说什么。”
“今日登门拜访,就是为了致歉,还望世子殿下,莫要记在心上。”
“此物乃是蛟龙吐日盘,日晨之时,吸收日之精华,若到深夜,只需注入一道法力,便可吐出日珠,如日沐浴,可祛除疲倦。”
“还望世子殿下笑纳,也算是小王的一片心意。”
十二皇子开口。
不曾想,他今日过来是登门致歉,还真是出乎预料。
“十二皇子有些言重,小事一件,何必送如此大礼?”
顾锦年没有收下,稍稍委婉一些。
“不。”
“此事无论如何,也有小王的关系,世子,其实小王这次前来大夏,最主要的便是因世子而来。”
“您的才华,在我大金王朝也传播广远,大金不少大儒赞叹您为当世儒道俊杰,一个个都想见一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