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众人的反应,苏文景很满意。
“有朝一日,尔等都会入朝为官,或一方父母官,或封疆大吏,或国之大将。”
“可你们要记住,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行,尤其是当官之后,你们所下达的每一个命令,都无法收回,出了差错,便要背负责任。”
“这排名倒数第一者,已经被逐出大夏书院。”
“他选择派人与匪寇同流合污,企图套取情报线索,可其结果便是,匪寇保持戒心,假意投好,与其逃离大牢,再将对方杀害,消失无影。”
“虽官府再度抓捕归案,可那名衙役已经死了,这就是后果。”
苏文景淡淡出声。
道出最后一名的成绩,也让在场所有人动容。
哪怕是顾锦年也不由动容。
这还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行了。”
“此事你们回去之后,好好思量。”
“现在,老夫手中有五份刑部卷宗,这是第二个月的课题。”
“这五份卷宗,已经定案,但老夫要你们一个月后,给予总结,卷宗是否有纰漏,亦或者是否罚重或罚轻,尔等必须严谨对待,有错则说,无错则结。”
“尔等七人为一组,互相讨论,观点总结,老夫需要至少五人同意才可交卷,并且给予相应理由,最终由老夫审批。”
“你们这两日各自选择审卷人,凑满七人即可。”
苏文景开口。
也道出第二个月是什么课题。
这种课题,还真是与众不同啊,引得众人好奇。
“凑好人来书房找我。”
说完此话,苏文景起身,来的快走的也快。
留下众人凑起队伍。
而与此同时。
大夏京都。
一道身影快速进入兵部。
脸色无比难看。
“边境来报。”
“昨日深夜,边境十三村惨遭屠戮,无一活口。”
“巡逻将士,大怒之下,带三百精锐,斩杀两百匈奴兵,后被匈奴生擒,枭首示众。”
声音响起。
兵部内堂中。
几道身影瞬间怒目。
“真他娘的反了天。”
“这群畜生。”
“真当我大夏无人吗?”
“走,入京见圣。”
“谁要是再敢阻拦老子,老子把他皮给拔下来。”
兵部尚书的怒吼声响起。
惊动堂内一切。
如此。
半个时辰后。
一道道宦官走出,前往百官府中。
陛下雷霆大怒。
召集百官入朝。
杨府当中。
得知突然宣召,杨开不由皱眉,暗道不妙。
询问官宦一番后,大致得知一些事情后,杨开不免深吸一口气。
脸色难看无比。
“又是他们?”
杨开脸色难看,过了一会,他转身回到府内,立刻写了封信,而后交给管家。
“火速送到镇国公府去。”
“必须交给镇国公。”
杨开出声,极其严肃。
这回要出大事了。
……
……
……
今天的更新没了。
------题外话------
推荐一本创意很不错的书。
《全球听证会,我成了秦始皇的辩护人》
我还真看完了,虽然名字有点长。
但写的真好看,情绪拉的很到位。
很爽,喜欢爽文可以去看看,不是友情推荐。
真不是,是好看才推。
7017k
………………………………
第八十九章:宣战?皇帝密令,老爷子出征!让锦年作诗?匈奴和亲?
大夏京都。
皇宫大殿。
满朝文武火急火燎赶来。
随着上朝之后。
永盛大帝直接将手中的奏折丢在大殿之下。
“两千手无寸铁百姓被屠杀,朕大夏将领被枭首。”
“匈奴当真是欺朕大夏无人吗?”
“这就是退让的结果吗?”
咆哮声响起,永盛大帝几乎是怒吼而出,两千百姓被屠杀,这是要做什么?最主要的是,大夏将领更是被当众枭首。
若朝廷不管不顾,颜面尽失是小,民心动摇,军心动摇,这才是大事。
“陛下。”
“臣认为此事太过于蹊跷了。”
“边境虽时常有骚乱,可匈奴也不敢如此胆大妄为,大夏王朝只是不愿意开战,而匈奴则不敢开战。”
“没有必要侵犯我大夏边境,臣认为,这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搞鬼,希望大夏王朝与匈奴国大战,从而内耗我朝,达到不可告人之秘。”
杨开的声音响起,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能让下面人来开口了。
这件事情,的确问题很大,明眼人都知道是有人在搞鬼的。
匈奴国虽然瞧不起大夏王朝,而且时时刻刻有侵犯之心,可不管如何,如今的大夏王朝,绝对不是匈奴国敢侵犯的存在。
如果说,大夏王朝是因为国库问题,不好开战。
而匈奴国绝对是因为打不过所以不敢开战,真打起来了,匈奴国挡得住大夏铁骑?
所以换句话来说,匈奴国根本不可能敢与大夏为敌。
这背后一定是有人搞事。
“杨开。”
“是不是要等到匈奴铁骑,踏入大夏京都,你才相信吗?”
永盛大帝开口,直接怒斥杨开。
虽然杨开说的很有道理,可国家边境被犯,不管如何都是大事,什么阴谋不阴谋。
你往这方面去想没问题。
可一旦赌输了呢?
哪怕确定十有八九是有人在背后搞事,你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一旦赌输了,你失去的可能就是一个国家。
“陛下。”
“臣已派人,前往匈奴国交涉,明日便有答复。”
“还望陛下三思。”
杨开出声,虽然知道皇帝大怒,可该说的还是要说。
真打起仗来,得不偿失。
臣子与皇帝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样,皇帝是一個人,而臣子是一群人,考虑利益也好,稳固大局也罢,反正很多事情不是皇帝说了算。
一意孤行,很容易出大错。
除了昏君之外,基本上哪怕是暴君有时候也得听一听臣子的意见。
“兵部尚书听令。”
“朕现在令你加强备战。”
“户部拨款拨粮,火速送往北方边境,启动龙舟。”
“刑部严格管控国内治安。”
“无论这件事情是否有人在背后搞事,朕要让天下人知道,犯朕大夏,要付出怎样的后果。”
“退朝。”
永盛大帝没有废话,直接下达各种旨意,不管这件事情如何,先送粮草过去绝对没有问题。
“臣等领旨。”
见永盛大帝如此,百官也不敢继续劝阻。
皇帝离开了。
百官神色皆然不一。
武官们火急火燎的离开,不管最终结果是什么,兵部要忙起来了。
杨开与胡庸二人只是对视一眼,便直接朝着太子府赶去。
这件事情,闹大了对谁都不好。
必须要让太子出面了。
而与此同时。
大夏书院。
朝廷的事情,传不到书院当中。
此时此刻,七个人正站在院长书房外。
顾锦年,苏怀玉,王富贵,江叶舟,瑶池仙子,杨寒柔,还有李基。
七人一组,领取卷宗,完成本月课业。
本来顾锦年这里六个人,杨寒柔主动凑过来想要一起。
走进书房。
苏文景正在观棋谱,随着顾锦年入内,苏文景倒也直接,取出五份卷宗,摆在顾锦年等人面前道。
“自行抽取一份。”
苏文景没有抬头,只是继续研究棋谱。
“先生,喜欢下棋吗?”
顾锦年开口,同时目光看向这五份卷宗,基本上都一样,随便挑都可以。
“还行。”
“稷下学宫棋圣大会马上开了,老夫过些日子可能要去一趟,故而复习一二。”
苏文景缓缓开口,紧接着抬起头来,望着顾锦年道。
“世子会下棋吗?”
他询问道。
“五子棋会,围棋不会。”
顾锦年直接拿起左边第一卷,给予回答。
“可以学学,官场如棋局,有时候当你想不明白一件事情,下一盘棋或许就能悟了。”
“对了,这卷宗拿去后,仔细研究,去不去往圣堂无所谓,一个月后,老夫来检验成果。”
苏文景如此说道。
“恩。”
顾锦年点了点头,旋即作揖,随后离开此地。
众人也纷纷作揖,而后跟着顾锦年走出书房。
待离开书房后。
七人有些兴奋,毕竟审批刑部卷宗,这活听起来都有些高大上。
走出书房后,迎面而来是几个熟人。
许涯四人,外加上小缘寺三人,众人相见互相点了点头,而且徐长歌也出现了,但面色有些阴郁,当看见顾锦年后,神色更加萧条许多。
看来是真受了很严重的打击,之前虽然高冷不说话,可最起码不会这么萧条啊。
现在就感觉失去了神一般。
这搞的顾锦年有些不太好意思。
双方打了个招呼,紧接着离开,去了一处庭院,等众人安稳落座下来后,李基的声音便不由响起。
“锦年叔,快点打开,打开看看。”
李基很激动,他身为太孙,自幼便有儒家夫子传道受业,可问题是,一般上课都是之乎者也,实在是没有半点意思。
哪里有审批案件好玩啊。
听着李基开口,顾锦年也不啰嗦,将卷宗缓缓展开,刑部的卷宗很厚,一共有十几张,主要分三个部分,案件来龙去脉,犯人口供,以及证词证物介绍。
顾锦年直接将案件来龙去脉展开,随后众人目光不由投了过去。
【白鹭府…张明行凶案】
【罪犯张明,曾参军七年,于永盛十年,二月初五因伤病退伍,回至白鹭府,担任府衙铜令差役,可却因嗜赌成性,输尽钱财,从而变卖妻儿,丧尽天良,令人发指。】
【于五月十五,更因平阳县迁户之事,不满朝廷补偿银两,大闹县衙,被贬去职位,扣押大牢三月。】
【后八月十五刑满释放,却心生恨意,恶胆丛生,凭借一身武艺,于九月初九,夜袭当地王家,想要盗窃金银,却被王家仆从发现,罪犯张明恐防传开,扭断王家仆从颈脖,踢碎五脏,手段狠辣,冷血至极。】
【因动静太大,惊动王家上下,最终配合巡逻差役,将其抓拿】
【九月初十,白鹭府府衙审批此案,罪犯张明画押认供,判为斩立决,递交刑部核实。】
【九月初十二,刑部员外郎王正审批此案,复查为实。】
【九月十三,刑部郎中萧严审批此案,复查为实。】
【九月十四,刑部右侍郎,何卫华,复查为实。】
【九月十七,刑部尚书徐平,最终核实。】
【九月二十,刑部卷宗送达,罪犯张明斩立决。】
这是卷宗首录。
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的很清楚,不过更细致的东西,没有在这上面。
仵作证词,证人证词,在后面几页。
卷宗看完了,顾锦年不知为何,感觉有些不对劲。
“嗜赌成性,变卖妻儿,这种人当真是可恶啊。”
王富贵第一个开口,不齿这般行为。
“爷爷说过,赌博猛如虎,嗜赌成性,变卖妻女,这等人死了活该。”
李基也跟着开口,认为这个张明死有余辜。
“入伍军者,回归故乡,府衙差役,其实也不差,每月有二十两银子,算上一些其他收入,一个月下来至少有三四十两白银。”
“再者,这还是衙役,以他参军的资历,不出五年,当个捕快应该没什么问题。”
“大夏王朝,府城捕快,一个月三十五两白银俸禄,外加上知府特银,以及一些收入,一月百两银子不算过分。”
“这么好的差事,就因为一念之差,落了个斩立决。”
江叶舟出声,语气之中,有些惋惜。
“这就是红尘因果,早已经注定好了的。”
瑶池仙子开口,她很平静,只是淡淡说了一句。
“可怜他妻儿。”
杨寒柔也跟着说了一句。
全场只有顾锦年与苏怀玉两人没有说话。
当下,顾锦年将目光看向苏怀玉,眼神当中流露出疑惑之色。
“苏兄怎么说?”
顾锦年望着苏怀玉,平静问道。
“世子应该看出了端倪。”
苏怀玉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