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一个学生,他找你麻烦作甚?”
“他为什么不找朕麻烦?”
大夏帝王有些没好气道。
可下一刻,不等母亲李氏开口,顾锦年率先开口了。
“他是有点蛮横,但人不傻,找您麻烦,不是找死吗?”
顾锦年嘀咕道。
这话一说,大夏皇帝不由一愣。
莫名语塞。
好家伙,这小子还真敢啊,连皇帝的嘴都敢顶?
“年儿,不可胡言。”
宁月公主说了一声,但也只是说说,因为她觉得自己儿子说的也没错。
“你就是被惯着。”
大夏皇帝有些没好气道。
“舅舅,您这话就没意思了。”
“您七岁还离家出走,敢上战场杀敌,我骂两句酸秀才算什么。”
“再说了,道理在我,不信你让他来,外甥敢跟他对质。”
顾锦年继续开口。
他虽然知道要慎言,但也知道这事必须要说清楚,不然回头真在皇帝心中留下个不知礼数的印象,那就麻烦了。
“你这小子,怎么突然变得如此伶牙利嘴了?”
听到顾锦年的回答,永盛皇帝没有生气,反倒是好奇顾锦年怎么突然变得这般伶牙俐齿。
毕竟顾锦年所言之事,并非是什么坏事,相反还是他引以为傲之事。
“舅舅。”
“圣人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我不觉得这是伶牙俐齿,只是正常捍卫顾家和皇室的颜面。”
顾锦年一脸随然道,他还未及冠,可以称舅舅,及冠后则要改称为陛下,所以一口一口舅舅喊着,也算是拉近关系。
而这番话,是论语中的一段,意思很简单,君子所思德行,小人所思利益。
周宁找我麻烦,因为他是礼部尚书的学生,无非就是想讨好礼部尚书罢了。
此话一说,众人皆有些好奇。
即便是这位大夏皇帝也不禁露出一丝好奇。
毕竟顾锦年无论是在顾家,还是在皇室,都是那种熊孩子的典范,没想到今天竟然还能说出一句这样充满道理的话。
还真是不可思议。
对比刚才的言论,这话就很有含金量,像个读书人。
只不过,惊讶归惊讶,教育还是得教育。
“即便如此,你身为学生,怎能说出那番大逆不道之言?还咒骂礼部尚书,这是为何?”
永盛皇帝说了一句。
而顾锦年倒也肆无忌惮,他察觉的出,自己这位舅舅对自己还是有感情,最起码没有完全偏袒对方。
当下,顾锦年继续开口道。
“舅舅,外甥这般做,完全是因为君子直言。”
“再者,子不教,父之过。”
“周夫子犯错在先,他师为礼部尚书,自然有责。”
顾锦年再次开口,给予回答。
而这次,大夏皇帝彻底有些惊讶了。
自己这个外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说会道了?
张口君子,闭口君子,有点东西啊,莫非是重病一场后,开窍了?
不过身为长辈,又是大夏皇帝,自然不能这般随意。
“吃亏是福,有时候忍让一番,又能如何?”
大夏皇帝缓缓说道。
这话一说,顾锦年有些无奈了。
这不是纯纯的道德绑架?
“舅舅,那侄子只能祝您福如东海了。”
顾锦年低着头,嘀咕道。
永盛皇帝:“。。。。。。”
众太监:“。。。。。。”
一瞬间,澎湃的怨气凝聚而来,没入了古树当中,瞬间结成一颗果实,比之前要大数倍。
这让顾锦年有些惊讶。
果然,皇帝的怨气值钱啊。
而一旁的宁月公主也有些无语,这倒霉孩子,怎么说话的?
“行了行了。”
“刚好朕待会要找杨开处理些公务,这件事情朕会去处理。”
“但有一点,无论如何,不得胡言乱语,锦年,你还未及冠,朕就不多说你什么。”
“可若你还是仗着你母亲的宠爱,胡作非为的话,可就别怪朕亲自教训你。”
“宁月,你带锦年去找太后吧。”
永盛大帝出声,实在是被顾锦年整无语了,有这么祝福的吗?
我说吃亏是福,你给我整个福如东海?
好家伙,小嘴抹了蜜。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o M
“那就不烦陛下,臣妹先行告退了。”
宁月公主再次作礼,而后便带着顾锦年离开,心中也明白大夏皇帝的意思。
“侄儿先行告退,舅舅处理朝政也莫要太累。”
顾锦年也乖巧出声,惹来这位大夏皇帝一阵欣慰。
方才虽然有些严肃,那是因为自己这个侄儿贪玩,身为长辈自然得好好教育一番。
更何况他是一位帝王。
可说到底,顾锦年是他唯一的外甥,打心底还是疼的。
随着顾锦年等人走远。
永盛帝王的目光顿时变得平静下来,脸上毫无一丝笑意。
“魏闲。”
“明日带着朕的旨意,去一趟悬灯司,京城内的确有些声音不太干净。”
“朕不想再听到这种闲言碎语。”
“正好,你与刘言一同熟络悬灯司,免得以后办事生疏了章程。”
他开口,一句话却蕴含着各种不同的意思。
而跪在两旁的太监,顿时露出极为惊喜之色,只是他们埋着头,这份喜色看不到。
但身子还是有轻微的颤抖,由此可见,二人极其的兴奋。
大约两刻钟后。
顾锦年也随着自己母亲,来到了斋心宫内。
这是太皇太后居住之处。
随着宁月公主的到来,宫外早有侍女等候多时,一见到宁月公主,立刻上前迎接。
步入宫中,奇花异景让顾锦年有些咂舌不已。
不得不说,皇宫永远是最奢侈的建筑,里面随便一座宫殿,就不是国公府内媲美的。
走马观灯一会。
顾锦年便来到宫内正殿。
踏入正殿,便看到一位面相慈善的老妇,手中捏着一本经书,眯着眼睛仔细端详。
老妇身穿青色龙袍,头上插着九玉簪子,戴着一串珍珠,看起来华贵至极。
这便是大夏王朝的太后,周太后,当年侍奉过太祖的存在,也绝非寻常之辈。
而此时,还不等李氏率先出声,顾锦年便已经一路小跑过去。
“锦年拜见皇祖母。”
“祝皇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顾锦年满脸笑容,纯真无邪,一开口便是各种好话,倒是让李氏有些惊讶。
她并非是第一次带顾锦年来此,虽然顾锦年对皇祖母比较亲昵,但从来不会这样啊。
不过这是好事,她也喜在心头,也不在乎什么。
而顾锦年则很直接。
开玩笑,这谁啊?
大夏太后啊。
天下人谁不知道永盛皇帝注重孝道?可以说整个大夏,这就是活脱脱的二号人物,甚至在某些事情上面,这就是一号人物。
这要是不细着心讨好,那自己脑子不是有病?
“年儿来了?”
“哎哟,让皇祖母看看。”
正在端详看书的周太后,突然听到顾锦年的声音,当下不由看了过去。
等看到顾锦年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浓厚数十倍。
有一点不得不说,顾锦年之所以能在顾家如此受宠,包括宁月公主在顾家地位超然。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朝太后对顾锦年格外的喜欢。
这点谁都不理解。
你说隔代亲,太子也是太后的孙子,可太子在周太后面前并不是特别得宠。
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
但还有一个太孙啊。
只是,周太后虽然喜欢太孙,可整个斋心宫谁不知道,周太后最宠爱这个外孙。
这是公开的秘密。
“宁月拜见母后。”
“愿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此时此刻,李氏也走上前来,向周太后问安。
“好好好。”
周太后极其高兴,但连看都没有看自己女儿一下,而是拉着顾锦年,满脸心疼道。
“哎哟,我的好外孙,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病好了没有?”
“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的?要不要祖母让太医帮你看看?”
周太后一脸心疼地看着顾锦年,苍老的手也抓着顾锦年,格外的宠爱。
“祖母,年儿已经没事了。”
“倒是祖母,您得好好休息,来的路上娘跟我说了,年儿重病时,祖母茶饭不思,这样容易伤着身子,要好好保重。”
顾锦年出声,反倒是关心起自己这位祖母。
果然,这话一说,周太后差点有些老泪纵横,她摸着顾锦年的头,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
“还是我外孙乖,知道疼祖母,祖母见你没事就好了。”
“来来来,年儿,吃点点心。”
“白英,快点让御膳房准备些灵食。”
周太后十分慈和,直接令一旁的太监去准备灵食。
“喏。”
一旁的公公立刻点了点头,脸上也满是笑容。
“母亲,年儿刚刚痊愈,御医说了,不能再补了,再补就要出事。”
“白英公公,准备些果食即可,不要准备灵食。”
宁月公主出声,告知顾锦年的情况。
“行行行,御医怎么说就怎么做。”
“年儿,来,让祖母好好瞧瞧。”
周太后随意点了点头,她不在乎这些,一心都在顾锦年身上。
皇宫深院,即便身为太后,也是时常孤独,后宫虽有不少妃子前来请安,但这些妃子过来,说来说去不就是争风吃醋。
她自然厌倦,而顾锦年不一样,自己的外孙过来,哪能不欢喜?
然而,也就在此时。
侍女的声音忽然响起。
“太后。”
“皇后娘娘带太孙来了。”
随着声音响起,周太后脸上的笑意,明显少了一些。
………………………………
第十八章:太孙李基
伴随着声音响起。
斋心宫内。
周太后脸上的笑意少了几分。
顾锦年察觉到了,但他没有说什么,大人的事情,自己最好还是别参合。
免得自己讨不着好。
“母后,皇后嫂嫂这是?”
宁月公主也察觉到了什么,她略显好奇地看向周太后。
“还能是什么事?不就是太孙上大夏书院的事情。”
“这段时间已经来来回回往我这斋心宫十几趟了。”
周太后略显无奈道。
此话一说,宁月公主顿时就明白了。
大夏太孙,如今年龄与顾锦年相仿,都是差几个月就满十六了,但如果说顾锦年读书差,这位太孙那就更别说了。
把他爷爷的东西全学去了,没事就往军营跑,永盛皇帝也惯着,没事带他去军营。
所以从小就养出一种争强好胜的性子,善打斗,对读书也不是一窍不通,但至少不怎么好。
如今大夏书院过些日子要招生,理论上顾锦年也好,太孙也罢,都进不去。
但因为差点溺亡之事,礼部尚书拿出极为珍贵的直录名额,也算是补偿。
可太孙就没辙了。
这直录名额不多,从明面上来看,皇帝也没有这个名额,当然这只是明面上。
毕竟真开口了,谁敢忤逆圣意?
但皇帝一般不会开口,甚至为了以身作则,也不会去开口,天下人都盯着。
哦,你皇帝的孙子,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夏书院,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圣君?
读书人也有压力啊。
读书人不是秉持正义?不畏强权?怎么太孙这么拉跨的成绩,你们也收?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一点,这帮读书人也不敢去教太孙啊,教好了,一切还好。
教不好,谁顶得住这样的责任?
皇帝也知道这点,大家都知道,所以就很麻烦,索性就公事公办,谁都不惹来麻烦。
但这种事情能公事公办吗?
太子同不同意?太子妃同不同意?
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能进最高学院?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能成龙?
反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皇室也是这样,没什么很稀奇的。
顾锦年仅仅只是听几句话,心里大概就有数了。
但这事他不参合。
一点都不想参合。
不关自己屁事。
“那母后是见还是不见?”
宁月公主询问道。
周太后微微沉默,最终叹了口气道。
“见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