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夏文圣-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这话,孔宇马上显得恭敬,不敢表露的太过于兴奋。

    “我孔家圣宴马上就要开始了,豫王特意修建了一座阁楼,到时候要为这楼赋一篇文章,这段时间你好好琢磨,争取应景,达镇国之意。”

    “如此一来的话,也算是一件喜事。”

    “但这不是什么大事,圣院马上开启,此番你必须要摘得头筹,你父亲对你已经有些不满了,倘若这次你能在圣院中取得第一,一切还好。”

    “若不能的话,这圣孙的称号,你做好准备吧。”

    对方开口,一番话说的孔宇脸色发白。

    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圣孙二字。

    如若摘走他这个称号,他接受不了。

    “老师,学生必然竭尽全力。”

    孔宇连忙开口,表达自己的心意。

    “你距离大儒只差最后半步,圣院走一遭,若能摘下第一,可为大儒。”

    “这圣孙二字的分量也就够了。”

    “行了,回去专心读书吧,外面的事情,不需要你来掺和。”

    “这顾锦年也有可能不会死,毕竟镇国公会用尽一切办法,但如若顾锦年不死,镇国公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对我孔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只要镇国公前往边境,接下来就是我们孔家的反击。”

    “很多事情,族内会去解决,不需要你去操心,若不沉稳,成不了大事。”

    对方再度开口。

    也算是对之前的话,进行了一个补充。

    顾锦年不一定会死。

    但不死,会比死更难受。

    因为顾家要付出天大的代价。

    “学生明白,多谢老师解答。”

    孔宇点了点头,随后转身离去。

    待孔宇离开后。

    老者依旧静静望着水池,显得十分平静。

    大约一刻钟后。

    一道身影缓缓响起。

    是孔平。

    “见过先生。”

    很显然,这位老者的身份不简单,是孔家真正的高层。

    在外人来看,孔家权力最大的是传圣公。

    可实际上传圣公只掌握部分话语权,与其说是孔家族长,倒不如说是个人权力最大的存在。

    真正的权力,集中在孔家的圣贤院中,孔家七十二长老,组成的圣贤院。

    这七十二位长老,在族内被称之为圣贤,效彷当年孔圣门下七十二徒一般。

    族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这七十二位长老决定的,等同于传圣公一人拥有三分之一的决策能力。

    而圣贤院拥有三分之二的决策力。

    倘若圣贤院一致认为不行的事情,传圣公也不能去做,只是一般很少会发生这种事情。

    基本上传圣公说了什么,就是什么,一来是地位问题,二来也是内部问题,有两大派系,一个是儒派,一个是圣派。

    儒派主张思想教化,招贤纳士,通过精神层面发展孔家势力。

    圣派则是主张利益控制,通过各方利益,从中获取孔家的利益。

    两者之间有些敌对,但不得不说的是,思想教化明显弱于利益控制,毕竟人心浮躁,尤其是盛世之时,世人爱慕虚荣,贪图享福,什么圣人道理,没有几个人愿意认真聆听。

    故而圣派占据主要权力,儒派也逐渐凋零,若不是根基问题,只怕儒派不存一人。

    而这位,便是七十二圣贤之一,也是圣派的人。

    孔家已经不是小小一个世家那么简单的事情,其中势力错综复杂,绝无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孔振的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老者开口,负手而立。

    “回先生,孔振已经被安排出境,三日后,应当抵达扶罗王朝。”

    孔平开口,如此回答道。

    “恩。”

    “白鹭府的事情,他出现了,会给孔家带来麻烦,让他去扶罗王朝。”

    “回头告诉匈奴王,大夏王朝已经发现,这件事情孔家不会继续参与,让匈奴王自行解决。”

    “匈奴,扶罗,还有大金王朝,也有些大夏人,眼下就差最后一步,问题不会太大,无非是成本问题。”

    “此事,孔家到此为止,不准任何人再涉及其中,销毁所有证据,若被发现,会惹来天大的麻烦。”

    “明白吗?”

    老者继续开口,道出白鹭府的事情。

    孔家的确有参与。

    “是。”

    孔平点了点头,如此回答道。

    随后继续开口道。

    “对了,先生,圣宴即将开始。”

    “四大商会赠来黄金三百万两,求圣宴之位,先生意下如何?”

    孔平继续开口,说出这件事情。

    “区区三百万两黄金,也想参加圣宴?”

    “这些商人有什么资格入会?”

    后者十分不屑。

    他虽然主张利益,可对商人依旧是打心底的鄙夷。

    后者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五百万两,给他们外宴席位,不过只允许他们的后人入宴,要有功名,无功名者不可入宴。”

    “其余商会也要通知一二,人不来没有关系,不备厚礼者,一一记下,赠了厚礼,让他们在府外之宴,腾出一桌即可。”

    他出声,显得十分澹然。

    “是。”

    孔平点了点头。

    如此,孔平离开,而老者也缓缓离开。

    转眼之间。

    两日时间过去。

    距离顾锦年问斩,还有四天的时间。

    而这两天内,整个大夏王朝也发生了许多事情。

    关于顾锦年问斩之事,成为了大夏王朝所有百姓最大的话题。

    百姓是支持顾锦年的。

    尤其是最开始两天,无论是百姓还是各地读书人,皆认为顾锦年无罪。

    可就在这一日,一些不同的声音,也逐渐响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顾锦年虽为民伸冤,伸张正义,可若不杀,国法难容,往后各地官员纷纷效彷,大夏必将亡国。”

    “我敬世子殿下为民之心,可也敬大夏律法之森严,古今往来,乱法之国,终究化为废墟,杀顾锦年,是为保全国本。”

    “各位百姓,千万不要写联名册了,世子殿下已经有赴死之心,他不想让陛下为难,也不想让大夏乱了法,他是要舍身取义啊。”

    “若是写联名册,其实是害了世子殿下,世子殿下立不朽之功,如若此番被斩,乃是立德,死后百年,可为准圣。”

    “是啊,这是天大的荣誉,尔等无需如此,让世子知道了,反而会怪罪你们。”

    莫名之间。

    这种声音响起,显得十分古怪。

    因为这番话挑不出毛病,可仔细琢磨又觉得有些古怪。

    但不得不说,这种言论的效果,的确有用,有些府城的的确确正在为顾锦年准备联名册。

    只是随着这种言论的出现后,的确有不少百姓停下来了。

    因为感觉说的没错。

    这就是言语的力量,这种声音的本质,无非就是想要顾锦年去死。

    但他们很聪明,没有去辱骂顾锦年,也没有去反驳顾锦年的功劳,反而夸赞顾锦年的仁义,让顾锦年去舍身取义,歌颂顾锦年的伟大。

    反正人死了,给你点美名又能如何?你要是喜欢,再给你加点。

    这种人是最坏的。

    表面上是为你好,其实就是在害你。

    而这种声音,也逐渐传到了京都内,影响了整个大夏王朝。

    比起之前,人人为顾锦年打抱不平的现象,现在却安静了许多。

    而大夏京都。

    皇宫内。

    大殿当中,争议声响亮无比。

    原因是,礼部尚书杨开,带来了万民册,为顾锦年请愿。

    万民册之下,百官的确震撼,说是说万民册,可实际上联名册有几百本,少说有几十万人为顾锦年请愿。

    这可不是小事。

    为官者,能做到这个地步,令人敬畏。

    实际上,有些官员的确有心思为顾锦年开罪,毕竟顾锦年才华横溢,未来必是大夏的顶梁柱。

    又是陛下的外甥,还有镇国公的孙子,倘若当真问斩,没必要闹得这么僵。

    可还不等百官开口,一道声音响起。

    “启奏陛下,八王入宫,入殿面圣。”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大殿内瞬间安静。

    “准。”

    永盛大帝开口。

    下一刻,八道身影出现。

    这是八位藩王,每一位都是手握大权的存在,是大夏王朝顶尖的权贵。

    八王出现。

    一时之间,气场镇压大殿所有人。

    他们目光睥睨,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威。

    当然,踏入大殿后,几人立刻朝着永盛大帝一拜。

    “臣等见过陛下。”

    八人开口,声音响彻大殿。

    “免礼。”

    永盛大帝缓缓起身,招呼八人起身。

    “来人,赐座。”

    他继续开口,让人赐座。

    很快太监搬来凳子,让八位王爷落座下来,紧接着一道声音直接响起。

    是陈王的声音。

    “方才在殿外,本王听闻有人要为顾锦年开罪。”

    “敢问是谁?”

    陈王入殿,还没有缓和一下场面,便直接开口,让大殿瞬间变得安静无比。

    “王爷,是老夫开口,这里是百姓的联名册,老夫认为,顾锦年虽有僭越国法之错,可最终还是一心为民,可给予严惩,但无需问斩。”

    “这是民意所向。”

    礼部尚书杨开出声,他帮顾锦年,不是因为什么利益,而是根据情况而来。

    可此言一出,陈王不禁冷笑。

    “可笑。”

    “僭越国法,还能开脱罪名?”

    “那是不是说,往后若有官员,来到本王面前,要调遣三十万大军,包围某郡某府,想杀谁就可以杀谁,本王是不是要答应?”

    “这顾锦年的确是一心为民,本王也佩服,可国有国法,尔等身为朝廷大员,难道还不知道国法不可越?”

    “今日顾锦年这般做,明日就会有徐锦年,周锦年,王锦年这般去做。”

    陈王直接出声,怒斥杨开。

    这一番话,说的没有错。

    使得杨开有些沉默。

    “杨大人,本王也敬佩顾锦年,可国法就是国法,想来陛下也是这般认为。”

    “就好比本王入京,须向礼部汇报,倘若可以逾越国法,那是不是本王以后无论去任何地方,都不需要通知礼部?”

    又是一位王爷开口,是鲁王。

    八王,乃是蜀王,吴王,唐王,陈王,鲁王,楚王,南平王,齐王。

    是根据大夏之前的十国领地划分。

    至于周王,不属于八王类,周王乃是一等王,最高的王,其次便是祁林王,大夏唯一的异姓王。

    十位王爷,是掌握兵权的,有一定话语权,整合在一起,是一股不朽的力量,无法忽视。

    至于没有兵权的王爷,多多少少也有二三十人,在各地驻军,享受人间极乐。

    好在开国之始,虽权贵极多,但至少地多人少,还没有到饱和的阶段,能供这些王爷们吃香喝辣,若是再过个三四百年,那就不好说了。

    而这十位王爷,不缺乏与永盛大帝关系好的,可今日同来,也并非是跟永盛大帝作对。

    此番前来,遵从国法,站在国家角度去衡量此事,故而一同联袂而至。

    鲁王的话,让百官皱眉。

    很明显这是一种赤果果的威胁。

    但他们挑不出什么刺。

    如果顾锦年当真无罪。

    那他们以后是否也能这么干?

    毕竟只要罪不至死,造反的成本可就大大降低不少。

    造反最大的麻烦,不就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吗?

    如若能不死,那这些藩王就不可能没心思。

    当然也不可能说,这边无罪,他们就直接开始造反,甚至他们也不会想着去造反。

    毕竟自己又当不了皇帝,现在有吃有喝,有兵权有地位,干嘛去造反啊?

    可架不住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离间啊。

    “王爷言重了。”

    最终,杨开只能深吸一口气,选择退避。

    “没有什么言重不言重的。”

    “陛下。”

    “臣并非是针对顾锦年,臣也知道这个顾锦年才华横溢,是当世之大才。”

    “可僭越国法,就是僭越,他私自调兵二十万,臣其实并非不可以忍,可二十万大军被他挥之而来,呼之而去,封锁江陵郡。”

    “说杀谁就杀谁,这眼中还有朝廷吗?这眼中还有陛下您吗?”

    “他目无王法,罪该当诛。”

    “这也就算了,祁林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