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张赟好,无非是看中他是潜力股罢了,再加上溺水之事,让她必须找个人分担责任。
不然的话,当真喜欢张赟,早就许身给他了,可问题是许身了吗?
肯定没有,要是许了身,张赟还真不会这样舔。
所以,对于杨寒柔这种行为,顾锦年很是满意,他不怕对方麻烦,就怕对方没脑子。
“寒柔妹妹,你怎么突然这般?”
“是顾锦年这小子威胁你吗?”
“若是的话,我现在带你去找院长,让他来主持公道。”
而对于张赟来说,杨寒柔突然的大变样,让他无法接受,下意识认为是顾锦年从中作梗。
“张赟。”
“我说了,与锦年哥没有任何关系。”
“还有一点,你我从小一同长大,关系的确好,是朋友,可你不是我父亲,我的事情,不需要你来管。”
杨寒柔有一丝烦意了。
如顾锦年猜想的一模一样,她之所以与张赟走得这么近,完全就是因为对方的身份还有才华,但也仅限于大家是青梅竹马而已。
倘若张赟未来能成为大儒,官运亨通,她不介意嫁给张赟,也算是一段佳话。
可要是张赟不行,她绝对不会碰一下。
而内心深处,她很反感张赟,是极其的反感,每天跟在后面,喜欢出风头,总拿一些极为幼稚的事情在自己面前显摆。
自己还必须要配合他。
至于什么嘘长问暖这种东西,更让杨寒柔感到恶心。
一两次还好,天天嘘长问暖,当真恶心。
眼下自己最担心的事情,无非就是东窗事发,顾锦年平冤,如果自己答应他三个条件,顾锦年选择息事宁人,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张赟。
不理就不理,她又不缺这一个哥哥。
“寒柔妹妹。”
“你这。”
这回张赟麻了,他没想到一向崇拜自己,敬重自己的寒柔妹妹,怎么突然一下变成这副模样?
“张赟,私底下喊我一声妹妹,我能接受,书斋内,还是喊我全名吧。”
“锦年哥,前些日子的事情,是妹妹有些过错,妹妹带你去远处望霞台走走,舒展舒展心情,也算是妹妹赔罪。”
也不知为何,杨寒柔莫名觉得有些轻松。
释放自己的本性。
当然最主要的是,张赟的确很令她烦,只是无法表达出来罢了。
借着顾锦年,她说出了心里话罢了。
“好。”
池旁。
看着如此果断的杨寒柔,顾锦年不由感慨,但扫了扫一旁的张赟,顾锦年毫不犹豫答应杨寒柔的请求。
而一旁的张赟,却攥紧着拳头,一道道怨气涌来,比之前多太多了。
果然,爱情令人滋生仇恨。
不过顾锦年一点都不可怜张赟。
因为舔狗不得好死。
不等张赟说什么,杨寒柔便朝着望霞台走去,为顾锦年引路。
随着两人一前一后离开后。
张赟眼中的恨意,几乎要化作火焰一般。
“顾锦年。”
“我与你。”
“不死不休。”
他心中怒吼连连。
要不是打不过顾锦年,他已经上手了。
过了片刻,张赟脑海当中不禁产生一个疑惑。
那就是杨寒柔为何突然对自己这般冷淡?
是自己哪里招惹到了寒柔妹妹吗?
不应该啊。
“哦,寒柔妹妹,我明白了,你是被他胁迫的。”
“害怕顾锦年将事暴露出来,牵连到我,所以你才假意这般,我明白了。”
“你的心意我明白。”
“你放心,等到大夏书院,我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
“这段时间,你先委屈一二。”
“等我。”
张赟拳头死死攥着,心中自语道。
他瞬间想明白前因后果,而后对顾锦年的怨气更大。
………………………………
第二十五章:到底是谁想害我?
第二十五章:天命显,才气凝,异象动
文心书斋。
望霞台。
随着两道身影的出现,打破了这方宁静。
顾锦年立在望霞台上,静静注视着天边霞光,显得格外平静。
杨寒柔也一改那般文文弱弱,取而代之的是高冷。
来自骨子里的傲意。
她是堂堂大夏王朝礼部尚书的女儿,虽然没有大夏公主那般金贵,可也算得上是千金之躯。
从小便是锦衣玉食,怎可能文静单纯?
莫说什么深宫复杂,其实都一样。
一个二品朝廷大员,六部之一,说上一句天官都不足为过,府邸之中家奴侍女云集,哪怕是满口仁义道德,礼部尚书杨开抛开正室之外,也有四房小妾。
这样的家庭背景,可能出现个心思单纯的女子吗?
“你说的四个条件,理论上我都可以答应。”
“可一千两黄金对我来说有些困难。”
“我父为官清廉,一年下来也不过三千两银子,你要一千两黄金,拿不出来。”
杨寒柔望着顾锦年如此说道。
礼部尚书毕竟是京官,俸禄不算多,没有养廉银,比不了那些布政使司,或者巡抚。
一千两黄金,等同于一万两白银,她拿不出来。
“寒柔妹妹想多了。”
“你家没有,但你身边不少人有。”
“想来哪怕是张赟,也能拿出个一千两黄金吧?”
顾锦年没有把话说的很明白。
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漂亮女人从来不缺银子,毕竟舔狗有。
此话一说,杨寒柔顿时明意,稍稍沉思一番后,便望着顾锦年。
“如若妹妹同意,这些事情是否真的过去了就过去?”
杨寒柔的声音响起,她平静地望着远处,没有看顾锦年,只是这样问了一句。
但她很聪明,从头到尾都没有承认是什么,而是隐晦去提。
“看你怎么表现。”
“一点点名声我倒是不在乎,只要杨大人不继续纠缠此事,要不了几个月,也就没人关注。”
“到时候皆大欢喜。”
顾锦年显得有些无所谓。
他之所以这般,出于四个目的。
一来恶心恶心张赟。
二来控制杨寒柔。
三来也是通过杨寒柔调查自己溺水之事。
四来就是搞点黄金银两,顾家也有黄金,但拿不出来啊。
想要银两,必须要去库房,你说支个二三百两还好说,张口一千两黄金,肯定要过问。
别人都无所谓,自己老爹一定会来问东问西,答不出来又要惹些麻烦,不如找杨寒柔拿点。
至于最终是那个倒霉蛋给自己黄金,那不关自己啥事。
当然,银两这玩意也是顺带提一句,主要还是之前的事情。
溺水不是大事。
真正的大事,是到底谁想在后面害自己,为什么想害自己,出于什么目的。
这才是真正的大事。
名声这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除的,毕竟日久见人心,没必要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不如调查清楚情势。
“京都百姓的风评,并非是我父亲造成,有很多人参与在内。”
“除了一开始我父亲提过,后面也就没有多说什么,顾家树大根粗,但也得罪了很多人。”
“不过你放心,今日我回去,会跟我父亲好好谈一谈,但还请锦年哥哥见谅,毕竟有些事情也是逼不得已。”
杨寒柔开口,她解释京都之中的风言风语。
同时还不忘示弱,想要用对付张赟的手段来对付自己。
听着杨寒柔这一声声锦年哥哥,顾锦年心中不由感慨温柔乡英雄冢。
好在的是,两世为人,这种手段已经对顾锦年没什么效果了。
“我既然找你私谈,就意味着本世子也不想继续纠缠此事。”
“大家息事宁人,你好我好。”
“不过有一件事情,我倒是真的想问问你。”
“究竟是谁指使你推我下水?”
顾锦年前半段话还很平静,可最后一句话,却换上了一副认真和严肃的表情。
他注视着杨寒柔的目光。
然而,后者却显得十分平静。
“没有人指使。”
“本身就是一场闹剧。”
“锦年哥哥是否想太多了?”
杨寒柔没有丝毫慌张,而是认真回答。
只是,顾锦年没有说话,依旧是直勾勾地看着杨寒柔。
后者也没有抗拒,一双美眸与顾锦年对视。
少许。
顾锦年收敛严肃,取而代之是那种随然。
杨寒柔是那种心机极深之人,但却喜欢伪装自己。
按理说,如此聪慧的人,如果真要害自己,不至于找这么蹩脚的借口,这不符合杨寒柔的人设。
换句话来说,杨寒柔肯定知道一些事情,但知道的不多。
需要慢慢磨出来。
不然的话,顾锦年也不会来找她这一趟。
“行吧。”
“既然真是一场闹剧,那就让它过去。”
顾锦年没有继续提这件事情了。
后者没有说话,只是稍稍背对着顾锦年。
注视景色,杨寒柔目光略显奇怪,思考一些事情,只不过痕迹不明显。
她的确知道一些事情。
也的确不多。
不能说,也不好说,更不想说。
如果这件事情可以向顾锦年所说这般,过去了就过去了,她也很乐意。
大约片刻后。
文钟响起。
顾锦年伸了个懒腰,望向杨寒柔道。
“寒柔妹妹,要上课了,走吧。”
他面上带着微笑,没有半点方才的严肃。
“恩。”
“大夏书院马上就要开始了,锦年哥哥如今有了直录名额,若是妹妹也入了书院,以后还得多多仰仗锦年哥哥。”
两人并肩而行,杨寒柔也缓缓出声,主动示弱的过程中,也在寻找机会,拿捏顾锦年。
在她看来,顾锦年无非是因为这次溺水之事,心中产生了警惕罢了。
至于为什么对自己这般,说来说去还不是瞧上了自己的美貌。
男人嘛,不都是这样的?
而对于杨寒柔这般的茶言茶语,顾锦年并不反感,再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冲突下,这就是自己的好妹妹啊。
再仔细想想看,要是杨开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气晕过去?也算是另类报复吧。
“妹妹无需担心。”
“哥哥我身强体壮,会狠狠的保护妹妹。”
顾锦年微笑道。
而杨寒柔却微微一愣,她莫名觉得这句话有些古怪,可一时半会又说不上来。
“对了。”
“寒柔妹妹,听闻大夏书院有不少人已经盯上了我,这事你知道吗?”
顾锦年继续询问道。
“恩。”
“听说过。”
“不过与我父亲关系不大,也与溺水之事不大。”
“主要还是哥哥家里的原因。”
杨寒柔给予回答。
“我家?”
这回轮到顾锦年有些好奇了。
他穿越过来半个月,前半个月都处于比较浑噩的状态,虽然大致知道顾家的情况,但对于其他事情,顾锦年还真不知道。
“锦年哥哥闲情雅致太久了,很多事情都无心关注。”
“数个月前,陛下无意提起边境十三城之事,引来文武之争。”
“仅是九月,四位参将被贬,六位都统被革职,吏部刑部户部,三部联手调查兵部三营。”
“而文官当中,六部之中,一个侍郎,三个员外郎,七个主簿,十二名翰林官也被革职。”
“而且有一半都是被顾家查办。”
“敢问哥哥,大夏书院那帮儒生会放过您吗?”
“可惜妹妹只是一介弱女子,要是男儿身,还可以帮哥哥一番。”
杨寒柔明显有些幸灾乐祸,不过她一番话倒是把自家摘的干干净净。
听完这番话,顾锦年心中也恍然大悟。
果然,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利益。
这世界上就没有无缘无故的仇,这样一来,满城风雨,顾锦年就理解了。
这帮文臣针对自己也合情合理。
顾家是武将集团的核心代表,肯定是主张打仗。
儒生是文官集团的核心人物,肯定是不希望打仗。
毕竟打起仗来,很多事情就麻烦了,最核心的根本就是,武将地位直线飙升。
而再这段时间内,武将就可以做太多事情了,为后代铺路也好,敛财也罢,总而言之硕大的王朝必须要围绕武将来布局。
这帮文臣再厉害,也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