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夏文圣-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说,众人的确有些惊讶。

    这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居然舍得自己掏腰包,就为了不宣战?

    这有些耐人寻味啊。

    不过提到了天命二字。

    众人的注意力不由集中在这上面,毕竟天命二字,吸引力的确很大。

    两大王朝宁可自讨腰包,肯定是有所图谋,这天命值得去研究啊。

    否则的话,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是巴不得大夏王朝与匈奴国宣战,甚至打的两败俱伤最好。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只需要修改一下史书就可以得到十二城,这比他们之前预想的还要好。

    至于僧人过来建立寺庙,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超度亡魂,对大夏王朝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国运。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行。”

    “三万万两白银不够。”

    “五万万两白银,外加上五十座铁矿。”

    “这是我匈奴国最后的底线。”

    哈律木出声,认为三万万两白银少了。

    “三万万两白银已经不少了。”

    “再者,匈奴国国运已经开始衰败,如若请来僧人超度怨魂,也算是可以弥补一二。”

    “倘若匈奴国当真不愿,那大金王朝退出调和。”

    陈松有些没好气了。

    在旁人看来,匈奴国的确贪得无厌了。

    “扶罗王朝也退出调和。”

    扶罗王朝也跟着开口,似乎有意在给对方施压。

    果然,话说到这里了,哈律木有些不敢叫嚣。

    他微微沉默,思索一番。

    最终叹了口气道。

    “五万万两白银,铁矿可以不要,这是最后的要求了。”

    哈律木出声,铁矿山不要,但五万万两白银必须得拿回来。

    此言一出。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的使臣,皆然皱眉。

    可两人你看了一眼我,我看了你一眼你。

    最终半刻钟后,纷纷点头。

    “五万万两白银可以。”

    “就这样定了。”

    “李相,杨大人,你们觉得如何?”

    陈松点了点头,直接答应了下来,同时将目光看向李善与杨开。

    “如若只是这个要求,大夏可以答应。”

    “杨大人,你觉得如何?”

    李善不假思索,直接答应下来了。

    因为这个条件,的确比预想好太多了。

    边境十二城归还,大夏国运增强。

    不需要补偿任何银两出去,相当于白白拿回十二城,还有僧人过来超度亡魂,大夏王朝也能获得国运。

    怎么看大夏王朝都没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此事。”

    “老夫觉得可行。”

    “但,毕竟涉及到议和结果,老夫还是要去问问陛下。”

    杨开其实也很同意这个观点,但这事还是要问问永盛大帝,当然问不问皇帝不是主要的。

    而是顾锦年没有在现场。

    必须要由顾锦年做决定。

    然而,杨开此言一出,扶罗王朝使臣之声不由响起了。

    “扶罗与大金王朝,为何调和战争,几乎是付出极大的代价。”

    “却没想到,大夏王朝还是不给面子。”

    “杨大人,银子不要你们出,矿山也不需要你们给,大夏龙炮也不需要拿出来了,现在只需要修改个史书,这也不行?”

    “修改史书,也是为了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并非有其他图谋。”

    “难不成这史书修改,能损失大夏王朝的国运?”

    扶罗使臣有些没好气。

    的确,他说的没错,修改史书不是一件大事,也不是一件小事,可如果修改一下史书,便可以收复边境十二城,这的确是一件喜事。

    听到这话,杨开不由立刻出声。

    “老夫并非是此意。”

    “只是觉得有必要与陛下汇报一二。”

    杨开出声道。

    “算了。”

    “此事本相做主。”

    “议和条件可以答应。”

    但下一刻,李善开口,他不啰嗦,直接答应这个议和条件。

    这议和条件对大夏来说,一定是一件好事。

    “好。”

    “那就按照这个走。”

    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的使臣瞬间露出喜色。

    不过就在此时,哈律木继续开口。

    “还有一个条件。”

    “加设防线。”

    “既十二城归还,十二城外,要加设一道防线,否则的话,匈奴国将人人自危。”

    哈律木出声,这是他额外加的条件。

    “若在大夏管控范围内,这个条件可以答应。”

    不等杨开出声,李善直接答应下来了。

    加设防线,也说的过去。

    前提是要在大夏王朝的监督下。

    “可以。”

    哈律木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

    如此,众人几乎不给杨开任何一点说话的机会。

    直接起草一份议和契文。

    李善很直接,要代替大夏王朝签下这份议和契文。

    “李相,此事必须要禀报陛下,不可就此签下啊。”

    杨开出声,他极力劝阻着李善。

    虽然他觉得条件很不错,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妥,需要问问陛下。

    “此事由本相承担。”

    “如若现在不签,待事态恶化,对大夏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

    “杨大人,你就真想看到大夏宣战吗?”

    李善望着杨开,声音平静,但目光却凌厉无比。

    一时之间,杨开沉默。

    而最终,在李善的操作之下。

    议和契文。

    也签订完毕。

    一时之间,整个府城内瞬间热闹起来。

    如此。

    转眼之间。

    到了翌日。

    西北边境。

    古城当中,军营扎堆,这是边境古城,名为潼关城,专门给将士居住的地方。

    而此时。

    百里外。

    一支长长的队伍,朝着潼关城驶去。

    这是顾锦年的队伍。

    可就在此时,一道人影快速朝着队伍疾驰而去。

    待人影出现在队伍面前时。

    雄厚的声音,立刻响起。

    “世子殿下。”

    “奉杨大人之令,前来通知殿下。”

    “李相爷已经与三大王朝签署议和契文。”

    “还请世子殿下速速前往边境古城。”

    声音响起。

    玉辇当中。

    顾锦年微微皱眉,而顾老爷子却不由露出一抹冷笑之色。

    …………

    …………

    …………

    实在抱歉。

    先说一下,赶早上六点的火车,一晚上没睡,坐火车,一边坐一边码字一边吐。

    总算下午赶到了,然后各种核酸,各种检查,各种信息登录,回到住处,难受了一下午,不敢睡。

    现在好不容易写完了,实在抱歉,希望大家能原谅,七月去睡了,明天起床尽可能早点写完。


………………………………

第一百四十四章:拒绝议和!掌掴宰相!大夏宣战!匈奴暴怒!

    “世子殿下。”

    “议和契文由李相签署,奉杨大人之令,请世子殿下速速赶往边境。”

    声音响彻,透过人群,直接传入了玉辇当中。

    玉辇内。

    原本正在闭目休神的顾锦年,陡然间,不由睁开眸子,皱紧了眉头。

    李善签议和契文?

    这件事情,跟李善有什么关系?

    陛下的密令,是让自己抉择。

    李善只是辅助罢了。

    即便自己没来,也应该是杨开杨尚书签下这契文啊。

    而玉辇内,顾老爷子却不禁流露出冷笑之意。

    让顾锦年更加好奇。

    “爷爷。”

    “此事你怎么看?”

    顾锦年望着老爷子,满是好奇问道。

    “没什么好看的。”

    “他已经浮出水面了。”

    顾老爷子显得十分淡然,对于李善的所作所为,他没有半点惊讶。

    “浮出水面?”

    “爷爷,您的意思是说,李相有问题?”

    顾锦年瞬间便明白老爷子的意思。

    但他有些惊讶。

    堂堂大夏宰相,要是有问题的话,的确是一件大事,难以想象。

    “朝堂当中,每一个人都有问题,他们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官位越高,身后牵扯的利益就越大。”

    “而且往往很多事情,都不是个人可以左右,就好比倘若这次议和,倘若是爷爷让你答应,你也会因为顾家的原因,改变自己的想法。”

    “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会做好一点,做的稳妥一点,李善这一次,也算是露出了马脚。”

    顾老爷子没有直接说明李善有没有问题,而是用解析的方法,让顾锦年自己去想。

    “露出马脚?”

    顾锦年沉思。

    李善最大的问题就是越级签署契文,这件事情是礼部为主,李善虽然贵为宰相,但也无权干涉,除非陛下特意下达密令。

    不然的话,这种行为,就是一种越权,不仅仅越礼部的权力,更主要的还是越了陛下权力。

    自古以来,相权与皇权就是对立的,相辅相成也有,但那是初期。

    相权辅佐皇权。

    可越到后面,相权的力量越大,那么皇权的力量则会越少。

    当相权超越皇权的时候,结果无非两个。

    被杀或者篡位。

    这就是宰相的命运,自古以来,没有几个宰相能够得以善终。

    并不是皇帝气量小,而是相权影响太大了。

    当朝堂当中,皇帝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小,相权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时,那么不杀宰相,就意味着慢性死亡。

    只不过。

    这件事情,明显不是相权越制,很显然这个李善有自己的私心。

    顾锦年心中浮现许多种可能性。

    而顾老爷子的声音再度响起。

    “陛下派他来。”

    “是有用意的。”

    “藏了这么多年,也该露出马脚了。”

    顾老爷子看的很透彻,他道出一个关键点,让顾锦年彻底恍然大悟。

    这次议和,永盛大帝派李善过来,摆明了就是一种试探。

    他要用议和之事,来试探李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可以有私心,可以贪赃枉法,可以掌握权力,但绝对不能通敌。

    建德难之后,永盛大帝不相信朝堂百官任何一个人,他对谁都有戒备之心。

    但他立志要做一位好皇帝,所以很多事情,没有绝对证据的情况下,永盛大帝不想走杀臣之路。

    不想复制太祖的路,他希望用自己的能力,震慑百官,也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让百官看到,他是一位好皇帝。

    但永盛大帝可以容忍一切,却有着自己的底线。

    顾锦年彻底想明白了。

    试探。

    一切都是一个试探。

    陛下在试探李善,同样的陛下也在试探很多东西,祁林王,宁王,包括自己的老爷子。

    甚至陛下还在试探自己。

    给予权力,看看自己怎么做。

    是啊。

    皇帝不就是这样的,让你掌握权力,去做一件事情,无论你怎么做,结果如何,都不可能直接改变国家的命运。

    但通过一件事情,就可以知道你到底是跟谁站一起的。

    天子疑心。

    当真令人细思极恐。

    “锦年。”

    “接下来,做你想做的事情,也做你该做的事情。”

    “你记住,无论皇帝怎么做,他不会对你起疑心,你是他的外甥,而且你走的是儒道之路,蕴养浩然正气。”

    “他们不同,他们是官员,是皇帝的臣子。”

    “李善露出马脚,陛下会处理他,你要记住,你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

    “要使我大夏振兴,百姓富足,这是爷爷对你的期望,无论你用什么手段,也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心系百姓,你将不败。”

    顾老爷子严肃开口,这是他的告诫。

    不管发生任何事情,与百姓站在同一阵线上,那么都将所向睥睨,立不败之地。

    “孙儿明白。”

    顾锦年点了点头。

    很快,契文送入玉辇内。

    顾锦年仔细观看着这份契文。

    上面写清楚了各国条件。

    扶罗王朝愿给予五万万两白银,大金王朝遣派十万僧人,自费建寺,为两国超度亡魂。

    大夏王朝只需要答应修改史书,再同意匈奴国设立防线即可,不过有特别标注,会在大夏王朝的监督下,修建防线。

    看完这份契文。

    这回顾锦年确确实实有些不解了。

    扶罗王朝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