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很难表达清楚,但学生既然开口,也有一定把握。”
顾锦年出声,他不知道该怎么去介绍真龙稻穗,反正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
“几成?”
苏文景询问道。
“七成左右。”
顾锦年神色严肃道,他本来想说九成,可到底行不行是一回事,所以改成七成。
“嘶!”
这回苏文景是彻底坐不住了,他的目光充满着惊愕,看顾锦年就如同看怪物一般。
“锦年。”
“如若此次江中郡灾情你能安定下来,将可一定乾坤啊,而且还能借此机会,将一切宵小之辈,统统铲除,你没有骗我?”
苏文景是彻底震撼了。
这些灾情当中,他最怕的不是地动,雪灾,火山,天石,他最怕的就是粮灾。
因为真说一句罪该万死的话,火石坠落,死伤无数,人已经死了,反而不需要粮食,江中郡只是大旱,千万百姓嗷嗷待哺,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死人不可怕,可怕的是难民。
可要是顾锦年能解决江中郡灾情,那简直就是一子定乾坤啊。
甚至还可以借此机会,将某些人一网打尽。
“只需要定住江中郡灾情就可以了吗?”
顾锦年有些惊讶。
“基本上十拿九稳。”
“陇西郡地动,五十万大军可以定下灾情。”
“东林郡火灾,这确实有些棘手,但可以找仙门寻来求雨符,仙门若是出力的话,这件事情倒也可以解决,加派二十万将士即可。”
“南越郡的大雪,三十万大军也可以稳定局势。”
“至于这十七颗火石,老夫会率领儒道读书人解决。”
“唯一的麻烦,就是江中郡,老夫想了很久,都想不到解决之法,这件事情势必会惹来大麻烦,给某些人造反的机会。”
“只要大夏内部乱不起来,所有的事情,就是耗时,耗财,耗人。”
“而若是渡过这场灾祸,大夏国运也势必得到提升。”
“只要定下灾情!”
“锦年,若你真有把握,大夏王朝的命运,就在你手中了。”
苏文景出声道。
“学生明白了。”
顾锦年点了点头,心中的大石也稍稍落了一些。
“不过,我等的确不能往好的地方去想,一切还是要去了当地,看看情况,很多事情,不是我等能预料到的。”
“这场灾难,存在着人为,有人想要大夏王朝乱起来,宁王的嫌疑最大。”
“但这些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事态一步一步发展到不可控的情况,出乎所有人预料,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大夏可能真会亡。”
苏文景叹了口气。
他完全可以确定,这件事情有宁王的影子,可宁王的想法,是内部大乱,然后自己借此机会,起兵造反。
这想法是没有错的。
立场问题。
但怕就怕,到时候灾情一步一步扩张,越来越不可控,那个时候即便是永盛大帝没了,那又如何?
宁王就能顺理成章当皇帝吗?
或者宁王当上皇帝又能如何?一上台,灾情越来越恐怖,民不聊生,这个时候,匈奴国,扶罗王朝,大金王朝趁火打劫。
匈奴国索要边境七十二城,你给不给?
不给?不给就发兵进来打你。
给?
那行,匈奴国都给了七十二城,扶罗王朝要你三郡之地不过分吧?
不给?
不给那我就打。
什么?没有理由?随便抓几个大夏百姓,诬陷他们是军人,来盗窃扶罗王朝的铁矿,严重侵犯扶罗王朝利益,扶罗王朝必须要发兵。
或者赔偿,赔偿条款更夸张,你答应还是不答应?
如果答应。
那大金王朝呢?
好!退一万步,让出半壁江山,还有一个中洲王朝啊。
人家不要你的地,甚至人家出面,帮你化解这场恩怨,帮你解决灾情。
为什么?
因为人家要你大夏王朝,俯首称臣,以后进贡给中洲王朝,同时让中洲将士,入驻大夏王朝。
这样一来的话,你答应还是不答应?
这些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很大。
但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扶罗王朝,大金王朝,中洲王朝,他们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
为什么?因为大夏王朝已经彻底乱成一团了,到处都是难民,到处都是祸乱。
良田践踏,国破山河。
这个时候,谁都不敢碰大夏王朝,谁碰谁死。
只能隔岸观火,等到死伤无数之后,大夏逐渐安定下来,再来慢慢蚕食。
这些,都是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听着苏文景所言,顾锦年也意识到这件事情有多恐怖。
“先生,学生先去宫中,与陛下商议。”
顾锦年开口,既然明白大概是什么情况,他打算入宫见圣。
“好。”
“去吧。”
“锦年,这一次,一定要竭尽全力,不管发生任何事情,要以大局为重,以江山为重,以百姓为重,明白吗?”
苏文景认真道。
他知道顾锦年性格冲动,这是一件好事,但有时候又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他必须要提醒顾锦年这一点。
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要以大局为重,即便是有气,也要受着。
等事情安定下来了,解决了这场大乱之后,再去慢慢算账也不迟。
因为这次大夏天灾,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
佛门,仙门,藩王,各大势力,都存在着落井下石的情况。
大家的立场不一样。
没有义务选择帮忙。
“学生明白。”
顾锦年重重点了点头。
“还有。”
“大夏现在急需要一个中心骨。”
“一但灾情传出去,必然会引起大夏百姓恐慌。”
“大夏需要一个人站出来,稳定民心,稳定军心。”
“放手一切,做你该做的事情。”
“即便最终的结果不如人意,你也尽力了。”
苏文景最后出声。
这句话,让顾锦年微微一愣。
他明白苏文景的意思。
“多谢先生。”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而后转头离开。
朝着大夏皇宫内火速赶去。
而此时此刻。
大夏皇宫。
正殿当中。
早已经吵的不可开交。
六部之间的争吵,包括文武之间的争吵。
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
有人认为,救灾之事,应当有个前后排序,先处理陇西郡和东林郡的事情,江中郡只是大旱,还没有到不可开交之时。
也有人认为,江中郡之祸,会酿出大错。
更有人提出,现在最担心的不是灾情,而是百姓恐慌。
十七颗火石。
谁知道会降到什么地方?
谁又敢保证,各地的灾情,会不会映照在他们身上?
到时候,只要有人造谣生事,哪怕就说一句,灾情要来了,所有百姓都去疯狂买粮。
可想而知,会有什么后果?
而百官所言,没有一?
??是错的,这才是最恐怖的。
不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怕每个人的想法都对。
这就意味着,有太多太多的问题了。
大殿内,太子,秦王,魏王,晋王全部到齐。
一些侯爷国公也纷纷赶来。
永盛大帝一直沉默。
一句话都没有说。
直至过了几刻后。
大殿的争吵,也逐渐没有了声息。
因为谁都没有说错,谁都想不出应急之法来。
所有的担忧,都是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个节骨眼,不怕你说对,就怕说错。
这场大难,根本无从下手,可一旦做错,引发的后果,必然也会找人承担。
所以说着说着,大家安静下来了。
满朝文武。
无一人敢出声。
安静。
大殿之中的安静,更加显出无力感。
也让永盛大帝更加感到凝重。
然而。
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自大殿之外。
清澈响起。
“臣。”
“顾锦年。”
“愿献国策。”
“解大夏之危。”
随着声音响起。
大殿内,无数人露出惊愕之色。
龙椅之上。
永盛大帝再听到这话后,不知道为何,沉重的心情,瞬间放松了不少。
………………………………
第一百七十六章:真龙宝米!朝野哗然!皇帝喜极而泣!赋无上权力!
皇宫大殿内。
随着顾锦年的声音响起,引得正殿所有官员神色一变。
大夏天灾。
给予众臣绝望,不,不是众臣,而是给予大夏所有人绝望。
大旱,地动,雪灾,火灾,还有天降火石,这些事情如何不让人绝望?
而且每一件事情,看似不相关,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几个大问题摆在面前。
第一,救灾先救那个?
第二,如何施救?
第三,紧急情况应对方法?
第四,内乱之事该如何防备?
第五,民变之事,又应当如何处置?
这五件事情,还是目前能想到的事情,一些想不到或者是无法想到的事情,应当如何解决?
也正是因为一团糟,所以即便是大家有想法,可也不敢直接说出来。
必须要从长计议。
但问题来了。
从长计议的话,来得及吗?
答桉是来不及的。
或者是说,没有人保证来得及。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顾锦年会站出来,而且还如此自信,献国策定难?
实话实话,要是换任何一个人,百官绝对不会理会。
六部尚书,包括宰相都想不出任何解决办法,谁能想出来?
可说话之人,是顾锦年,这位大夏奇才,他的话,不得不让人去重视。
“宣。”
龙椅上,永盛大帝显得有些激动,虽然他内心还是觉得顾锦年献不出良策,可至少顾锦年现在的所作所为,让人有了中心骨。
对于这次大灾,他有想法,可一直没有说的原因,就是想看看百官能不能站出来,站出来说一句话。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弱小的。
这个时候,必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引领众人抵抗灾难。
这个人不能是自己。
必须要是臣子。
自己若是站出来,对于天下人来说,皇帝肯定是要守天下的,这是皇帝的职责。
顾锦年站出来了。
永盛大帝兴奋不已,即便顾锦年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在这个时候选择站出来,也是一件极大的好事,鼓舞士气。
很快。
顾锦年走上大殿当中,他器宇轩昂,眉宇之间充满着自信。
只见。
“臣,顾锦年,拜见陛下。”
走进大殿内,顾锦年直视永盛大帝,面色平静,让人莫名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自信。
“爱卿无须多礼。”
“来人,殿前赐座。”
永盛大帝出声,他很直接,更是当众赐座。
要知道,即便是一些国公都没有被永盛大帝赐座,这个行为彰显皇恩宠爱。
一些不好的目光投来,略带吃味,永盛大帝看到了。
但他没有任何反应。
之前魏闲说,朝臣当中有人对自己偏爱顾锦年感到不满。
实话实说,永盛大帝一开始还的确有些想法,觉得是不是自己太偏爱顾锦年。
身为帝王,自然知道什么叫做一碗水端平,帝王之术,就是善于平衡,这样才能让自己坐稳这个位置。
可现在,永盛大帝管他三七二十一。
就偏爱顾锦年又能如何?
这群文武百官,一个个比得过顾锦年吗?大夏王朝发生事情,你们能出来解决吗?
就算顾锦年解决不了,你们能学顾锦年这般吗?
一个个就是怕事,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顾锦年做了,然后又说是顾锦年受皇恩浩荡?
真是一群什么玩意?
永盛大帝不在乎那么多了,爱怎么想就怎么想,随便他们。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外甥知道疼舅舅啊。
“陛下。”
“臣有国策,可定大夏之难。”
顾锦年出声,他望着永盛大帝,如此说道。
“爱卿直言。”
永盛大帝出声,让顾锦年直说。
“此番,大夏天灾出现,臣认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