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夏文圣-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若当真如此,大夏王朝将立刻崩塌,此时,王上举兵而入,边境十二城再度归来。”

    “甚至可将西北二境夺回来。”

    “宁王,祁林王在这个时候,必然会入内造反,我等趁虚而入,与大夏王朝二分天下,成立匈奴王朝,到时候东荒境便是四足鼎立。”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也无法说什么。”

    对方开口,一番言论,是无比的自信,也是无比的傲然。

    听着这样描述未来,匈奴王脸上的笑意是愈发浓烈。

    匈奴。

    只是一个国家,如若不是有匈奴战马,再加上匈奴人天生善骑射,外加上身强体壮,有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各种援助。

    无非就是一个诸侯国。

    与大夏王朝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身为匈奴的王,他何尝不想再往前一步,建立匈奴王朝?得天命加持。

    未来不管如何,至少有争的机会,不至于整日提心吊胆。

    “若当真如此,先生可为匈奴王朝第一国师也。”

    匈奴王笑着开口,直接许诺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臣,多谢王上。”

    后者大喜,朝着匈奴王一拜。

    不过,匈奴王也逐渐收敛笑容,继续开口道。

    “这些日子,仙门派人来找过本王,意图拉拢匈奴国加入同盟会,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已经答应了,东荒境内也有不少小国答应入内。”

    “仙门修士也去了佛门,不出意外的话,佛门也会答应。”

    “先生认为,这同盟会,本王是同意入内,还是不同意入内?”

    匈奴王开口,提起这件事情来。

    同盟会,是最近出现的东西,由东荒七大仙门联手创建,打着东荒和平为主,共荣之说。

    匈奴国在东荒内,可是仅此三大王朝的势力,自然而然受到邀请。

    只是他对某些条款并不是很满意,所以暂时没有答应下来。

    听到这话,中年儒士瞬间明白匈奴王的意思。

    他稍稍沉默,思考一番后,这才开口。

    “王上。”

    “同盟会是仙门为抵抗大夏王朝,亦或者是说,抵抗顾锦年创建的势力组织。”

    “大金王朝答应,是因为仙门给予大金王朝盟主一席,也给予扶罗王朝一席,佛门应当也会答应,获得一席,外加上仙门一席,四大势力轮番坐盟主。”

    “他们自然不会拒绝,再者仙门同意大金王朝龙米宝钞推行,扶罗王朝根本没得选,毕竟扶罗王朝还是仰仗大金王朝,再者能获得一席盟主位,已经算是万幸的事情。”

    “可我匈奴国,不应当答应,至少要等大夏天灾过去再说。”

    “若事情如臣猜想一般,匈奴国可蜕变至王朝,到时候必要占据一席盟主之位,否则的话,这同盟会,无非是变相的诸侯联盟,匈奴国白白成了诸侯国,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可若是大夏天灾当真被大夏王朝撑过去了,那王上再加入也不迟,加入过后,索要各种好处,虽然没有盟主之位,可也能获得诸多好处。”

    “而且,大夏王朝也不敢针对我匈奴国。”

    “也不是一件坏事。”

    “陛下觉得如何?”

    这中年儒士,不愧是来自孔家,想法极其周全,使得匈奴王愈发满意。

    “先生所言极是。”

    “本王亦是这般想的。”

    “那就按照先生的意思来。”

    匈奴王笑着开口,他暂时没有答应的原因,就是因为仙门不给他一个盟主席位。

    不给盟主席位,就意味着自己还是一个诸侯国,还是他们的附庸国家。

    对于野心勃勃的匈奴王来说,他自然不愿意答应。

    如果大夏王朝没有发生这种事情,他也就忍了,现在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匈奴国能成为匈奴王朝的希望,他岂能寄人篱下?

    成为别人的走狗?

    如此。

    南越郡。

    军营帐篷内。

    一名信使正十万火急,将京都的情况,告知魏王。

    “魏王殿下。”

    “陛下有旨,一定让要天命侯赶往京都。”

    “天外火石,已锁定京都,侯爷不去,只怕要出大事啊。”

    信使开口,显得万分焦急。

    听到这话,魏王脸色不由显得无比凝重,因为帐篷内,顾锦年还处于昏死状态,他检查过,问题不大,人是没事,可因为透支法力,需要好好休息。

    而且也唤不醒顾锦年。

    此时,御医从顾锦年床榻上起身,来到魏王面前。

    “魏王殿下。”

    “侯爷透支法力,几乎枯败,如若不是侯爷体魄强大,换做是常人,不死也要折寿五十年。”

    “眼下侯爷正处于深度休养,伤到了元神,如若强行唤醒的话,会留下无法恢复的伤势。”

    御医开口,这是他仔细检查后的结果。

    听到这话,魏王不由皱紧眉头。

    “锦年多久可以醒来?”

    “回王爷,至少得休养七日,提早一日醒来,都很麻烦。”

    后者开口,给出了一个时间。

    “七天?”

    听到这个回答,魏王神色更加凝重了,京都如今正遭遇最后的大难,顾锦年又昏死过去。

    这还真是难上加难啊。

    犹豫片刻。

    当即,魏王做出了选择。

    “来人,备车,本王亲自护送锦年。”

    魏王开口。

    不管如何,他要带顾锦年去大夏京都,若当真到了紧要关头,他会强行唤醒顾锦年的。

    没有办法,虽然这样做对顾锦年有些不公平,可到了这一步,他也没什么办法了。

    如此。

    马车备好。

    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直接朝着大夏京都火速赶往。

    而此时此刻。

    大夏京都。

    七个半时辰内。

    整个京都百姓,也彻底被疏散离开了,朝着京都四方府城赶去。

    而且因为京都的变动,京都周围三百里内所有的府城百姓都逃出来了,毕竟谁也不知道这火石到底会不会落下来。

    也不知道这火石会不会砸伤他们。

    防恐万一。

    百姓们只能选择背井离乡,若没有事情发生,那就回来,若有事发生,那也不亏。

    而大夏京都。

    七颗新的火石再度出现。

    这一次。

    新出现的火石,远远比之前要更大。

    而且速度也快了许多。

    一种难以言说的压迫感袭来。

    火石大一点,威力都是倍增,这比之前的火石大了一倍,一些正在赶路的百姓,看到此等情景后,再一次引来了恐慌。

    但好在的是,外面是官道山路,践踏事件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诸位。”

    “随我一同抵挡火石。”

    苏文景的吼声,响彻整个京都。

    下一刻,大夏书院爆发出恐怖的光芒,直插云霄,半圣的威力也在这一刻展现而出。

    与此同时,大夏境内,一座座府城内,也爆发出璀璨的光芒,朝着大夏京都涌去。

    得到加持后,这浩然正气更加强大可怕。

    而与此同时。

    孔府当中。

    一面镜子悬浮天穹之上,也爆发出一股无与伦比的圣气,直接朝着大夏京都上空飞去。

    这是大夏王朝所有大儒,以及四境读书人的浩然正气加持。

    如此恐怖的力量,在万丈高空,便开始与火石碰撞。

    轰!

    轰!

    轰!

    恐怖的响声,自地面都能听到,百姓所见,皆然目瞪口呆,他们何时见过这样的景象啊。

    七颗火石,在如此恐怖的浩然正气下,并没有立刻破裂,只是下降速度慢了许多罢了。

    七千丈。

    五千丈。

    三千丈。

    一千丈。

    五百丈。

    最终,在五百丈左右,这七颗火石,也彻底破碎,到了这里,这七颗火石,其体积不足十分之一。

    但就是这十分之一,最终化作数千颗火石,四散而去。

    大部分火石,在落地之后,只剩下拳头大小,砸在地面上,引起一些小规模爆炸。

    而一小部分火石,体积依旧不小,落在大夏京都内,砸毁一些房屋建筑,但好在的是,主要一部分朝着周围山区砸落。

    砰砰砰。

    如春元节爆竹一般响彻。

    但万幸的是,没有什么伤亡,而且第二波火石也彻底阻挡下来了。

    眼下只剩下最后三颗火石。

    大夏皇宫。

    太庙内。

    永盛大帝静静望着这一切,七颗火石再度被解决,永盛大帝没有半点庆幸,他知道这件事情还没有彻底结束。

    而大夏书院当中。

    苏文景也在第一时间,睁开天目,想看看剩下三颗火石在何处。

    只不过,一眼望去,根本无迹可寻。

    苏文景没有放下警惕,而是一直观望。

    其余大儒则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他们已经耗空体内的浩然正气。

    一定要休息一会,不然的话,真的顶不住。

    大约一个时辰后。

    苏文景还在搜寻天外火石的位置,然而一道声音,让他皱眉。

    “文景兄,西南方向看看。”

    这是一位好友,他也睁开天目,锁定在西南方向。

    下一刻,苏文景看向西南方向。

    只看一眼。

    苏文景彻底沉默了。

    西南方向天穹之上,一颗巨大的火石出现。

    这颗火石,宽度至少有五百丈。

    要是坠下,大夏京都连同周围十七府将瞬间化作灰烬。

    宽度五百丈,在空中会损耗不少,落地下来也差不多有二百丈左右。

    如之前所说一样,任何天外火石,只要增加一部分重量或者是体积,威力就是几倍的。

    这一颗火石,相当于之前七颗火石的两倍,倒不是七颗总和的体积,而是单独一颗。

    但威力,绝对要比之前一颗恐怖十倍。

    之前七颗,动用了儒道圣器,也动用了大夏王朝所有大儒以及四境读书人的浩然正气。

    这一颗落下,当真不知道该以什么办法来收尾。

    而且时间也不是很宽裕。

    十个时辰。

    最多十个时辰。

    这枚火石将要坠地。

    “文景兄。”

    “怎么办?”

    有大儒开口,望着苏文景,如此问道。

    饶是大儒,也没见过如此架势。

    “等顾锦年来,他有两件圣器。”

    “配合孔家圣器,三件儒道圣器,再加上我等浩然正气。”

    “并不是没有办法。”

    “而且大夏国运还未使用,不一定会失败。”

    苏文景开口。

    大夏国运是最后的底牌,本来是打算留到最后的,可眼下有些棘手了。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不想动用大夏国运,希望最后一颗火石,用上大夏国运。

    “诸位速速修养。”

    “十个时辰后,迎接火石。”

    苏文景开口。

    面色无比坚定,他没有选择放弃,依旧硬扛到底。

    只不过。

    下一刻。

    苏文景向前走了一步,运转浩然正气,动用半圣之力,他的虚影,映照大夏境内每一座府城上空。

    “吾为苏文景。”

    “今日愿以半圣修为,换我大夏儒道,昌盛而起。”

    “天外火石,陨其京都,若度此难,可获天命,凡我大夏读书人,诵念圣人经文,凝雨聚海,共同抵灾。”

    苏文景开口,这一次他赌上自己的未来。

    让大夏所有读书人,全部加持浩然正气。

    虽然这些读书人,几百个,几千个,比不过一个四境儒者,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读书人,那就不一样了。

    万万之志,为天地之间,最锋利的宝剑。

    这一刻。

    大夏境内,所有读书人都明白,今日,大夏王朝正遭遇着最大的危机。

    当苏文景的声音响起。

    无数身影也在这一刻出现。

    “学生听令。”

    此时,一位位读书人站了出来,第一时间,赶到各地有浩然阵法之地,盘腿而坐,诵念圣人经文。

    国家危难之时,他们知道,自己不可退缩。

    这一刻,唯有奋力抵抗,才能拨开云雾见光明。

    果然。

    随着大夏王朝所有读书人的诵经之下,一缕缕浩然正气,如雨水一般,而后形成洪流,汇聚成海,涌入大夏京都。

    而京都之外。

    一些跟随着百姓逃亡的读书人,也在这一刻,盘腿坐下,诵念圣人经文。

    甚至一部分读书人,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