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大王朝都有龙炮,可威力都不如大夏龙炮,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个。”
“大夏龙炮得到淬炼之后,威力增强足有十倍。”
“这也是太祖当年为何能平定十国,建立大夏的原因。”
“国运九鼎,每一座都价值不凡,超越其他体系任何九大无上器。”
永盛大帝说这番话时,极度自信。
“原来如此。”
顾锦年这下子明白大夏龙炮这玩意了,他没想到居然是因为一座龙鼎。
“那其他龙鼎在何处?”
顾锦年好奇问道。
听到这话,永盛大帝有些没好气。
“朕要是知道其他龙鼎在什么地方,朕早就去抢了。”
“国运龙鼎乃是大夏最高机密,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当然不排除有人猜测的出一二。”
永盛大帝如此回答道。
顾锦年点了点头,倒也明白这点。
“按照这样说的话,扶罗王朝,大金王朝,只怕也有龙鼎吧?”
顾锦年询问。
“扶罗王朝不清楚,应该没有,但大金王朝肯定有,大金龙米,扬名天下,这龙米必然与龙鼎有关系。”
“中洲王朝也必然有龙鼎,只不过有半数龙鼎还未显世,很有可能跟天命有关。”
“天命降临,龙鼎出世,若天命不降临,龙鼎只怕也不会出世。”
“锦年,有一点舅舅要提醒你,伱得到了不少九器,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没有太大的作用,可早晚有一天,这些东西会有极大的作用。”
“只不过,要等到天命降临。”
“谁也不知道天命降临会是什么时候,也没有人知道,这次天命降临会发生什么事情。”
“目前唯一能知道的是,天命降临之后,这天地会有巨大的变化。”
“八境,超越古今往来一切。”
永盛大帝出声,让顾锦年注意自己得到过的九器。
“知道了。”
顾锦年牢牢将这些事情记在心中。
“不过老舅,想要启动这离阳鼎,只怕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吧?”
顾锦年询问关键问题。
“恩。”
“想要启动这鼎,需要海量的灵晶,如若仅仅只是灵晶,其实也好办,想要淬炼增幅,就必须要加持国运。”
永盛大帝出声,道出这离阳鼎的不凡之处。
简单的淬炼,就是耗费灵晶,想要完美淬炼,并且增幅的话,则需要消耗国运。
“国运?”
“以大夏当前的国运,还不够吗?”
顾锦年望着离阳鼎问道。
“肯定够啊。”
“不够的话,朕带你来做什么。”
“锦年,你给朕说实话,这天外陨金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打造一支万人黄金铁骑,意义何在?”
“朕觉得,不如全心全意打造你说的龙舟与宝船。”
永盛大帝还是想不明白,打造一支黄金铁骑的意义是什么。
实话实说啊,不如去打造天穹一号和远洋一号,他现在是感觉这玩意更猛,没必要浪费时间在常规兵种上面啊。
“有大用。”
“但很难解释。”
顾锦年想了想,在犹豫要不要解释本位金这种东西。
“能赚银子不?”
却没想到永盛大帝思来想去,问了这么一句话。
“能。”
“赚的还多。”
顾锦年点了点头。
“那朕明白了。”
“一个月后,朕会打造出一万副战甲出来。”
“这段时间你来监国。”
“既然能赚银子,朕就安心在这里打造兵器战甲,顺带着把火药提升一下威力。”
永盛大帝开口,他也不想那么多了,反正顾锦年有自信,那他就开始打造兵器。
“遵命。”
“不过老舅,火药的威力能增强多少?”
顾锦年好奇问道。
大夏炮弹的杀伤力强是强,但也只能对付一些普通将士,但凡是三境以上的武者,威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主要是爆炸范围也小。
“增强十倍问题不大。”
“理论上借助离阳鼎,可以不断淬炼,但越到后面所需要的国运之力就越多。”
“不过朕觉得,这离阳鼎的功效,绝对不止这一点点,等到天命降临之时,离阳鼎必然会得到增幅。”
“现在的话,只能注入国运之力,太多的话,朕舍不得,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永盛大帝想了想,给出这个答复。
他说的也没有问题。
顾锦年想了想,而后出声。
“那这样老舅,你先淬炼陨金,打造出一万副战甲再说。”
“我已经做了火药改良,工部好好去研究,火药威力应该能增强数倍,若是工部研究的好,增强十倍也不是难事,这个时候再用离阳鼎增幅,或许更好。”
既然得知离阳鼎可以增幅火药威力,那不如等工部改良好火药后,再进行淬炼增幅。
威力更大。
“好。”
永盛大帝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
“这件事情,交给朕来。”
“不过,有两个事锦年你现在要上上心了。”
永盛大帝出声道。
“老舅直言即可。”
顾锦年问道。
“其一,稷下学宫的事情,也在眼前了,稷下学宫为你拖了这么长时间,若是再继续拖延下去,想来稷下学宫也不会继续为你拖延。”
“其二,此番稷下学宫,第一关应当是考围棋之道,锦年你会下围棋吗?”
永盛大帝问道。
“围棋?”
“不是很会。”
顾锦年倒也知道稷下学宫围棋之道极其出名,之前苏文景就一直在勤学围棋,但自己对围棋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甚至五子棋都一般般,以前看过一些段子,说什么一个普通人面对围棋大师,然后随便下了一棋,误以为是五子棋,然后赢了国手。
后来真正接触到一个围棋大师才知道,这种都是笑话,围棋讲究的是布局,长线和短线,短线布局就是厮杀,长线布局就是以棋为道。
虽然存在一棋定乾坤这种说法,可也不可能说,你误打误撞下对了一步棋就能改变整盘棋的过程。
主要是对方不傻啊,你不会下棋,随便下,人家按部就班的去布局,下到最后就算你侥幸赢了一子,又能如何?大局已经输了,大龙形成,你毫无作用。
所以,顾锦年在棋道方面不抱有任何期望,这玩意是不可能赢的。
“不会就对。”
“你知道为什么你不会吗?”
永盛大帝似乎很满意顾锦年的回答,同时提出这个问题来。
“为什么?”
顾锦年好奇了。
“因为朕没有教你。”
下一刻,永盛大帝自信满满道。
此言一出,让顾锦年陷入了沉默。
怎么说呢,你说这话不对吧,也挺对,因为永盛大帝的确没教自己棋道。
但你说对吧,顾锦年很怀疑自己这个老舅的棋道行不行。
似乎是察觉到了顾锦年的怀疑,永盛大帝直接拉着顾锦年走出空间。
“走,老舅今天一定要好好教教你何为棋道。”
说完这话,永盛大帝当真拉着顾锦年去了养心殿。
而且让人准备好棋盘与棋子。
象牙打造而成的棋子,摸起来手感极好,永盛大帝摆放着一颗棋子,随后又拿出四颗,在周围落下道。
“锦年,这就代表着围住了,没有气,就要被人吃子,明白没?”
很显然,在永盛大帝心中,顾锦年压根就不懂什么叫做围棋,硬生生教了一大堆新手知识,这些东西顾锦年还是懂一点的。
他解释了一番,却没想到永盛大帝直接皱眉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你这个道理都不懂?虽然是基础,但世间的一切,都是从基础开始。”
“继续学。”
反正永盛大帝非要拉着顾锦年学习棋道。
足足两个时辰后。
顾锦年被迫学习一些基本围棋规则,包括一些残棋棋谱之类的。
不管顾锦年开不开心,反正永盛大帝很开心,如若不是朝会要开始了,永盛大帝还想拉着顾锦年跟他对弈一局看看。
最终,永盛大帝去上早朝了。
顾锦年则顺便去见了一下太后,也许久没见了。
如此。
一直到了午时过后。
没办法,太受欢迎了,太后硬生生留自己下来用膳,把老人家哄开心了,顾锦年这才离开。
得知有离阳鼎这种神器后,顾锦年也诞生了诸多想法。
天穹龙舟和汪洋宝船,需要更加精密的去研究,包括火药改良,以及地面战争机器也可以整一手啊。
之前是考虑到天外陨金熔炼麻烦,外加上种种原因,顾锦年放弃了地面战争机器。
现在不一样,既然有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没必要放弃这地面战争机器。
如此。
顾锦年回到了不夜城中,开始双线发展。
一方面,顾锦年不断的去改良龙舟和宝船,尽可能的精细一些,好让工部加快速打造出相应之物。
另一方面,大夏不夜城的事情,顾锦年也不能落空。
就这样,转眼之间,过去了十天。
这十天来,一切显得平静无比,朝廷内只传达了三件事情。
其一,由顾锦年代替皇帝监国。
其二,工部扩张,招兵买马,工部已经发布昭文,面向全国,招收各类工匠,给予稳定俸禄,提供吃住,若技术稳定可获官职。
当然这个官职,类似于稳定保障收入,同时招学工,给银不多,但包吃包住,限制年纪,同时家底干净即可。
工部的告示发布过后,一瞬间得到了巨大的反馈,各郡各府各县都开始忙碌,介绍人前往京都,毕竟吃皇粮这么好的事情,古今罕见。
尤其是给的俸禄的确不低,大夏王朝工匠每个月的收入,大概二三十两,抛开自己开店不算,纯工匠可能也就是二十两白银。
大夏王朝这边给工匠最低二十两白银,外加上一年十石的龙米补贴,还有地方住,并且长期稳定,这如何不吸引人?
同时,工部也紧急在京都城外划出千亩之地,建造天工阁。
反正就是砸银子。
其三,则是大夏不夜城的发展,这十天来,大夏不夜城的热度不减反增,京都百姓数量少了,但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名气已经打出去了。
故此,大夏不夜城更加热闹,而且生意也异常恐怖,龙米,官盐包括镜子的销售,算是最为火热。
尤其是龙米和镜子,已经有黄牛这种人存在,二十两一石的龙米,他们二十五两银子收,转手三四十两白银卖出去,而且来多少卖多少。
京都百姓没有贩卖,主要是其他府郡的百姓过来赚这个差价,每户人家限制一个月一石,根据具体情况,不能太放纵。
但对于这种情况,顾锦年暂时性没有去打击,任何东西存在即合理,而且一昧的打压,意义不大,倒不如顺其自然,有这批黄牛在,反而能为自己宣传江中龙米的好。
不过京都百姓入大夏不夜城的数量降低,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为了让热度增加,顾锦年放出几个大招,白糖,高品质的油,还有一些调味品,这些东西全部按照低价出售。
尤其是白糖,白糖这东西在大夏王朝不算什么特别昂贵的东西,但也是上层人士才能拥有的,哪怕是京都,家家户户虽然都有些白糖,可大部分都是逢年过节,或者是喜庆日子才会拿出来。
一两白糖差不多五两银子,这是市场价,而且有时候经常买不到。
基本上都特供给有钱人。
但大夏不夜城,白糖的价格降低到了一两白糖一两银,扣掉成本等等,有两成左右的利润。
至于良油外加上一些调味品,譬如说辣椒粉,还有类似于味精,酱油这种东西,也都是按照两成利润去卖。
如此,整个不夜城再一次沸腾了。
民以食为天。
吃这玩意每天都要吃,平日里大夏百姓吃的东西,无非就是用一些劣油熬煮,然后加点盐,加点辛辣或者是比较古怪点的东西进去当做调味品。
这还是大夏王朝,换匈奴国和扶罗王朝,基本上就是烹煮,任何东西都是烹煮一下,撒点盐就开干,爱吃就吃,不吃拉倒。
现在盐、味精、酱油、还有上等品质的油,以及白糖等等生活用品。
百姓岂能不激动?
价格便宜,分量不少,所以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