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夏文圣-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之苦,今日见。”

    “明日之苦,未曾见。”

    顾锦年又是长长吐了口气。

    他盘坐在这里。

    心情异常的沉重,他感受到了圣道的苦,感受到了圣人的难,更加感受到了这条路有多难。

    唯有真正见到。

    才能明悟。

    恐怖的压迫感,并非是这一件事情,而是无数看不到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

    任何事情,越是了解,才会知道有多恐怖。

    顾锦年坐在孤山之上,沉默了许久。

    他想过了诸多事情,去解决这样的情况。

    但想了很久,无论自己怎样去解决,还是需要时间。

    如此。

    当天再度亮起之时。

    顾锦年站起身来了,他朝着山下继续行走。

    他无法想到更多的东西,这需要时间。

    不可能因为看到了一件事情,就有诸多的感悟,从而明白道理。

    他继续行走。

    游历山河。

    如此。

    转眼之间,又是十天过去。

    这十天来,顾锦年横跨五千里山河,他一直朝着东南方向走去,稷下学宫就在东南处。

    稷下学宫,不属于任何势力。

    完全是一个单独的势力,以思想学问为主,天下读书人都可前往稷下学宫。

    只不过,大部分读书人前往稷下学宫,都是过去听闻圣言的。

    唯有大儒,才能在其中辩法。

    倒不是瞧不起大儒之下,而是稷下学宫认为,连大儒都没有抵达,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道理。

    即便说出一些道理,也无法完善。

    稷下学宫还有最后半个月就要开启,原本应当是半年前就要开启,只因大夏天灾之事,稷下学宫拖延了三个月。

    后来苏文景出面,外加上稷下学宫也有所考虑,最终再拖延了三个月。

    而这一次,稷下学宫也不会继续拖延了。

    不过这半年的拖延,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好事,给了他们时间去沉淀自己的学问与思想。

    只不过。

    对于顾锦年来说。

    稷下学宫,对他而言,并不是主要目的,他这次行万里路悟道,收获的东西,的确很多。

    他以红尘百态之事,来印照自己的思想。

    前前后后半个月的时间,顾锦年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

    大多数还是恶。

    少部分才是善。

    他看到生而不养之事,也看到老而不赡,他看到有人因嗜赌,以至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番茄免费阅读

    也看到有孩童苦苦求学,深夜之中,借助月光看书,以沙盘练字。

    亦看到有富裕家人,孩童顽劣,不尊父母。

    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顾锦年以旁观者的角度,观看着这一切,除非真正是无法忍受,不然顾锦年不会出手。

    因为出手,也于事无补。

    而这一切一切的事情,让顾锦年看到的只苦。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哪里有什么繁荣昌盛,那只是某些粉饰罢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这段时间来,顾锦年都在思考一件事情。

    那就是,圣人的路,到底在何处。

    他不断的摸索着圣道。

    但始终无法真正明悟,何为圣道。

    永盛十三年。

    十一月十九日。

    距离稷下学宫开启,还有最后十一天。

    各方势力都在瞩目。

    稷下学宫。

    学术之争。

    这本来就是数年一度的大戏,不说每一次都会有人提出新的学问,但每一次都会有不少大儒,不断的完善先贤之道。

    学术之争。

    其主要分两派。

    一派为新学,以开创新的学问,从而完善到极致,推广于天下读书人。

    一派为旧学,以四大圣人为基础,拿先贤的书籍,去理解和改善。

    毕竟圣人之学,需要代代完善,圣人的学问,太过于高深,需要后世人去理解,转换成另一种意思,符合圣道的过程当中,再让世人更好的去理解。

    旧学之道,人数最多。

    遵从圣人之道,即便有过错,也不会遭到恶劣抨击,反倒会引起探讨,除非你不知死活,非要扭曲圣人之意,不然的话,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

    至于新学。

    自稷下学宫开设至今,鲜有新学诞生,谁要是敢提出新学,谁便会成为众失之的。

    倒不是针对,而是对学的认知。

    首先你要有极其高的威望,不然的话,随便跑来一个人,就说要开创一种新学,谁能接受?

    其次,你的新学,必须要得到众人认可,若得不到众人认可的话,那也没有作用。

    这点还真是,不是说你的学问好,就一定能发扬光大,要大家都觉得好,有道理,才能形成,不然世人皆醉我独醒有何意义?

    学问,是一种传播,而不是你一个人独享。

    要适应每一个人,或者是说,适应整个大环境,你才算是学问。

    可以有瑕疵,但不可不符天意。

    再者还有一点的就是,随着圣人的出现,天下读书人对圣人的敬畏之心,已经变成了一种狂热崇拜,你开创新学,在某些人眼中,就是不尊重旧学。

    会带来先天的厌恶,从而会进行抨击,那么这样一来的话,事情就会变味,从而产生矛盾。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稷下学宫一直呼吁,学术探讨,只在学术。

    可古今往来,有人曾开创新学,结果被百家大儒狂喷一顿,然后灰熘熘离开,离开也就算了,后来被文坛排斥,落了个凄惨下场。

    这就是开创新学的恐怖之处。

    不是一般人,真不能随便说开创新学。

    永盛十三年。

    十一月,二十日。

    子时。

    天穹灰暗,群星无光。

    距离稷下学宫开启还有最后十日时间。

    一切显得无比安静。

    孤山上,顾锦年靠在一棵古树,眺望着远方,思绪着诸多事情。

    自从见过太多恶之后,顾锦年不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观点。

    人心中之恶,到底由何而生?

    一路走来,他发现大多数的恶,大多数的悲苦,并非是王朝所致。

    就好比,前两日他见到一户人家,孩童留守在家中,被爷爷奶奶照顾,而因天气问题,两位老人相继感染风寒,躺在家中修养。

    却不曾想到,孩童顽劣,就因为不顺他心,趁着两位老人服药休息时,一把火点燃房屋,将两位老人活活烧死。

    至于这孩童,被暴打一顿后,连夜被他娘亲带走,其父得知消息,痛苦不堪,但一时之间,找不到自己的妻子与孩子。

    这种恶,几乎挑战顾锦年的底线,他利用神通之术,查到孩童的痕迹,原本是想要将其抓来。

    可转念一想,抓回来又能如何?

    再打一顿?还是抽筋拔骨?

    以恶制恶本身就不是一件对的事情。

    但顾锦年也没有轻饶对方,他以仙门神通,在他体内种下炎精,每个月都会受到火焰灼烧之苦,不会致死,但会让他痛苦不堪。

    一个月一次,直至二十年后。

    他只能这样做,罚要罚,可更多的还是要去思考。

    还有一件事情。

    也让顾锦年记忆深刻,家中老人生病,其子听闻庸医开口,以幼子心头肉熬药,可治好苦疾。

    而后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开膛破肚,取出心脏,以心头之肉,熬成良药。

    其父知晓药方何来,当场气绝而亡,而此人则被十里八乡称为大孝子。

    这种更让顾锦年体肌生寒。

    更有江湖武者,一路逃难,无粮无银,前去寻找好友,好友穷苦无比,但为款待,竟杀害自己妻子,煮肉于后者。

    越偏远的地方,越穷苦的地方,这些事情就越多。

    而且极其离奇,也极其骇人听闻。

    唯有走出繁荣之地,前往这些苦难之地,顾锦年才知道,底层的百姓到底有多穷苦,有多难。

    百姓生之道,远远比自己想象中要恐怖许多。

    而让顾锦年感到可怕的是。

    自己如何去解决?

    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怎么去解决?这天底下有这么多事情,自己能做到事事亲为吗?

    就算可以,那面对这样的孩子,又如何处理?

    杀了他?

    就不会有下一个?

    不杀他?

    他知道过错吗?

    情与法。

    道与德。

    夹杂了太多东西在里面,使得顾锦年感到无比的沉重。

    抬头仰望天穹。

    顾锦年心中的苦闷,太多太多。

    然而。

    就在此时。

    一道轰鸣之声,响彻整个神洲大陆。

    璀璨的光芒,朝着东南方向激射而去,最终加持在稷下学宫内。

    孤山上。

    顾锦年有些好奇,而他体内的天命印记,在这一刻显得有些躁动。

    “天命要显世了吗?”

    过了半响,顾锦年心中喃喃自语,突如其来出现的异象,让顾锦年感到惊讶。

    体内的天命印记在躁动,很有可能与天命有关系。

    只是,仅是过了一会,顾锦年便收回目光,而是潜心悟道。

    他需要悟通这些事情。

    若能明白,他将真正接触圣道,明悟圣人之道,从而踏上半圣之路,借助立言,将有可能成为圣人。

    而与此同时。

    璀璨的光芒,惊动整个神洲世界。

    这束光芒,注入稷下学宫。

    整个学宫,数百位大儒在这一刻瞬间惊动。

    “何来的异象?”

    “怎么突然发生这种事情?”

    “这是天命异象。”

    “天命星凝聚异象,加持于稷下学宫,这是怎么回事?”

    稷下学宫。

    宏伟无比,整体呈现银白之色,看起来极其的不凡,如同水晶打造。

    学宫立于一座高山之上,漫天星辰,本身就璀璨无比,如今得到天命星辰加持,整座稷下学宫更加的宏伟。

    学宫入口。

    摆放着九道棋局,每一个棋桌面前,都坐着一位老者,这是稷下学宫九位棋道大儒,他们在此迎接着各路天骄。

    而这天命星辰之光,却注入了一道天命,没入最后的棋桌面前。

    负责对弈的执棋者,乃是段空,东荒棋王。

    段空皱眉,他有些不明白发生了何事。

    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出现在稷下学宫上空。

    是一位老者,穿着青色儒袍,满头白发,注视着苍穹。

    “我等见过院长。”

    看到老者出现,稷下学宫内,所有弟子纷纷朝着这院长一拜。

    没有人知道稷下学宫的院长有多强,但他们可以确定,即便是半圣苏文景,也无法比拟这位存在。

    “院长,这是怎么了?”

    段空开口,望着虚空当中的院长问道。

    “天命加持于稷下学宫。”

    “此次天命之争,只怕要成为天命显世的楔子了。”

    老者开口,注视着天命星,如此说道。

    听到这话,在场所有人不由一惊。

    世人都知晓,天命即将出世,但没想到的是,会以稷下学宫为楔子。

    “也就是说,此次学术之争,若有人道出圣人之学,将可得到天命加持?”

    有大儒开口,询问院长。

    “只怕不止如此。”

    院长摇了摇头,随后开口,眼神当中充满着感慨。

    “这次稷下学宫,本身就有天命加持,孔圣将天命印记,封印在天命星之中。”

    “按理说应当等到有人开创新学,这天命才会加持到稷下学宫,从而给予新学者。”

    “可如今,提前降下天命,这就是一种征兆,天命的征兆。”

    院长开口,他似乎看得出一些先机。

    “那敢问院长,这对我儒道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

    有人出声,继续询问院长道。

    听到这话,院长有些沉默。

    过了半响,他才缓缓开口。

    “若天命降临之前,儒道有真正的圣人出世,对我儒道而言,有天大的好事。”

    “可若是天命降临之前,儒道无有真正的圣人出世,就不是一件好事。”

    “仙门,佛门,妖魔,剑道,术道,哪怕是武者,都有隐藏于世的第七境强者,唯我儒道,还没有圣人出世。”

    他开口,认真说道。

    有没有优势,还是取决于最顶尖的战力。

    听到这话,所有大儒不由皱眉,因为这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件好消息。

    “而且,即便儒道有圣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