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更多人不理解了。
普度神僧眉头紧锁,望向中阳先生。
后者澹然,缓缓出声道。
“锦年之言,并非针对佛无所不能,而是针对众生平等,皆有如来德相之言。”
他开口,道出核心。
刹那间,诸多人惊愕,而普度神僧当场色变。
一瞬间,沉默不语了。
“厉害。”
“当真厉害啊。”
“好禅机。”
此时,有人惊呼,忍不住抚掌叫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怎么完全听不懂?”
“先生,这禅机在何处?”
有人惊喜,忍不住赞叹顾锦年之智慧,可大多数人还是不理解,实在是无法理解这禅意在何处。
“你们都错了。”
“顾锦年并非是针对佛无所不能,而是针对普度神僧最开始的话。”
“普度神僧说,众生平等,皆有如来相,寓意众生为佛。”
“既众生为佛,我亦是佛,他亦是佛。”
“顾锦年提问,佛是否无所不能,知晓过去未来,不会犯错?”
“普度神僧认可此言。”
“既如此的话,顾锦年自认是佛,他既是佛的话,说普渡神僧错了,普度神僧就错了。”
“因为佛是无所不能的,而普度神僧却没有明白这道禅机,反而说顾锦年霸道。”
“这是在推翻自己的言论,证明佛并非无所不能。”
“眼下摆在普度神僧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来,承认自己有错,这样就是败了答辩,不过好处就是,佛依旧存在,捍卫佛法教义。”
“二来,就是不承认自己有错,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佛并非是无所不能,因为佛说错了。”
“妙也,妙也。”
“好禅机,当真是好禅机啊。”
老者开口,洞悉这场答辩的精彩之处。
而众人听完这番解答之后,更是一个个震撼不已。
这种思维,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想到的啊。
太过于深奥,而且设下的陷阱,更是极为恐怖,因为摆在普度神僧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承认自己错,要么承认佛有错。
但凡有点脑子,都不敢说佛有错,可如若承认自己有错的话,这场答辩之法,佛门就算是败了,几乎无解。
演武台上。
普度神僧的脸色很难看,他没想到顾锦年居然挖了这么一个大坑给自己。
的的确确,进退两难。
甚至说,没有前进之路,他只能承认自己错了,要是自己真敢说佛错了,这就是违背教义,麻烦更大。
身为四大神僧之一,承认佛有错,这传了出去,影响有多恐怖?
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两条路,只有一条路,承认自己的过错。
“阿弥陀佛。”
“虽众生皆有如来相,可顾施主何来的如来相?”
“信佛,不代表立刻就能成佛。”
“故而,施主不是佛,也无法定义对错。”
此时此刻,一名僧人开口,他看向顾锦年,给予这个回答,也算是帮普度神僧化解这犀利的问题。
此言说完,这群僧人纷纷眼中一亮。
哪怕是普渡神僧也不由双手合十,道了一句阿弥陀佛。
是啊。
你顾锦年凭什么说你就是佛。
虽说众生有如来相,佛门八万四千经,人人皆可成佛,但成佛需要时间,需要磨练,你没有任何磨练,就不是佛,既不是佛,也就无法定义对错。
听到这话,顾锦年并没有任何惊讶,相反对方能说出这话,在顾锦年的意料之中。
面对这样的反驳。
正常来说,都会彰显自己的功绩,但顾锦年不会这样说,这样说必然落了下乘。
毕竟你有再多的功绩,比得过虚构的佛多吗?
那个佛,在经文当中不是注释历经百万劫难吗?
故而,顾锦年只是缓缓出声道。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对与不对?”
顾锦年开口,再一次询问。
后者有些沉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个答桉很明显是对的,可他又怕顾锦年设局。
可等待了一会后,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
“是。”
这依旧是佛门教义,不可否认。
“那我放下屠刀,是不是就是佛了?”
顾锦年问道。
“是。”
后者点了点头。
但很快,又继续开口道。
“阿弥陀佛。”
“可施主并无屠刀。”
僧人说道,想要直接堵死顾锦年的路。
“执念是否为刀?”
顾锦年澹澹问道。
“是。”
僧人有些紧张,但还是点了点头,执念为刀,这依旧是佛门教义。
“好。”
“我放下了。”
顾锦年微笑道。
这回众人有些搞不明白了,感觉这好像是斗嘴一样,但又有一种辩机的感觉。
一字一句,都蕴含阐理。
“如何放下的?”
僧人继续问道。
看向顾锦年。
只是,顾锦年没有回答,反而将目光看向他处,不去理会对方。
场面有些尴尬。
僧人忍不住继续问道。
“屠刀在何处?”
“小僧未曾见到。”
他继续出声,追问着顾锦年。
然而。
到了这一刻,演武台上,普度神僧苦笑无比。
“阿弥陀佛。”
“是贫僧错了。”
“顾施主,当真是智慧无双。”
此时此刻,普度神僧看出禅意了,他苦笑不已,双手合十,朝着顾锦年一拜,主动认输。
“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认输了?”
“我完全看不懂啊。”
“有没有前辈出来解释一二?”
众人惊奇,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这小僧出来,反驳顾锦年,还占据优势,怎么普度神僧又主动承认错误了?
这也太古怪了吧?
众人完全理解不了。
“厉害啊。”
“这禅机,当真是精妙绝伦。”
“你们难道还没看懂吗?”
有老者开口,称赞着顾锦年。
“恳请先生解惑。”
听到有人这般开口,当下一些学子出声,询问着对方。
“这小僧反驳顾锦年,众生虽皆有如来相,可并非人人就是佛,而是人人有机会成佛。”
“意思就是说,顾锦年现在还不是佛,那么顾锦年不是佛,就无法定义对错。”
“这个提问和反驳,化解了顾锦年的进攻。”
“然而顾锦年以佛门教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解答,其实在这个时候,顾锦年又一次设局。”
“他问僧人,这话对不对?”
“僧人回答对,因为这是佛门教义,不能说不对,而顾锦年问执念为刀,他放下执念,是否成佛?”
“僧人回答对。”
“随后,精彩的地方便是,顾锦年直接说放下了,这放下了三个字,才是精髓之中的精髓啊。”
“这僧人没有理解其中禅机,一直追问顾锦年怎么放下了,如何放下了?在这个时候,他的执念就出现了,而顾锦年一语不发,因为他已经放下了执念。”
“在这一刻的他,就是佛。”
“所以普渡神僧这才认输。”
“你们明白了吗?”
老者出声,解答了这段禅机。
众人听后,不由恍然大悟,这还真是辩机之法啊,太深奥了,说实话要让他们上去,估计都听不明白什么意思。
“不对啊。”
“如果是这样的话,顾锦年说放下了,然后不说话,在这个时候,这僧人也不说话,是不是化解了顾锦年的进攻?”
有人出声,略显好奇道。
“不。”
“老夫刚才说了,真正精妙的地方,就是这三个字。”
“放下了。”
“顾锦年放下了执念,他不与对方争吵,也不与对方争辩,那么就成了佛,而成了佛以后,顾锦年说的,就没有错,因为佛是知晓过去与未来的。”
“佛经有曰,佛过去之事,无有错,皆命中注定。”
“也就是说,当顾锦年成佛的那一刻,无论他过去说了什么,未来说了什么,都是有道理的,而且也都是对的。”
“僧人若是不继续追问,也是错。”
“追问了,更是错。”
“这一环扣一环,上下结合,此等心智,恐怖可怕啊。”
老者出声,更加仔细的解释清楚。
这样的解释,让所有人咂舌。
他们算是听明白了。
从一开始,顾锦年就设好了局,以教义为局,诱导敌人一步一步进入圈套。
“看样子以后要是跟顾锦年吵架,还真的要三思而行啊。”
“这样的心智,我说实话,我感觉在顾锦年面前,我撑不过一回合。”
“佛门擅长诡辩,没想到被顾锦年这样击败了?”
人们议论,赞叹着顾锦年这样的心智。
而此时。
普度神僧离开,带着众教弟子,脸色灰败的离去。
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答辩,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很彻底。
如今,演武台上,还剩下道门与儒教。
看着主动认输的普度神僧,云寿道人心中自然大喜,他最大的竞争对手离开了,如何不喜?
“佛法之善,并非大善也。”
“道门之法,映照千人千法,修身养性,悬壶济世,降妖除魔,明辨善恶。”
“此乃天命之选。”
云寿道人开口,再度强调自己的法。
不过面对道门的阐述,顾锦年没有选择去辩解什么,而是往后退了几步,静静观望着。
如此。
云寿道人与中阳大儒不断争辩。
到后面,各方也在争辩。
双方各执一词,皆有道理。
顾锦年认真听着,该认可的地方,他自然认可,不该认可的地方,顾锦年也会记住,但不会去反驳什么。
对于佛门,完全是因为之前有仇,说直接点,就是搞针对。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足足半天的时间,双方逐渐有了火气,争辩的东西,也越来越尖锐。
大致就是,中阳大儒认为,儒道可使人开智,明悟一切,无论是修仙还是修佛,皆要经过这一道,为一切的起源,为人之根本。
而云寿道人认为,修仙之道,可解开精神之枷锁,超脱在上,寿元无穷,可享极乐,逍遥自在。
两人据理力争。
顾锦年则在思考天命归属这个话题。
直至最后。
二人都没有争出个之所以然,这种答辩本身就需要漫长的时间,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年头有几个人能够说服对方的观点?
再加上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就更别说什么了。
大多数的答辩,如果不以选票而定的话,基本上争一辈子都没太大问题。
所以,这样的答辩,一直持续到了夜幕降临。
最终稷下学宫的人出面了。
“铛。”
钟声响起。
学宫内的大儒出声。
“此番答辩,无有结论。”
“门下学子,皆可阐述自我观点。”
此时,大儒之声响起。
云寿道人和中阳大儒既然分不出一个之所以然,那么就让在场的学子来争论。
当然即便是某个学子赢了,最终还是要由云寿道人和中阳大儒进行反驳,除非能把两人说服,不然的话,依旧没用。
“学生认为,儒道应当获天命也,儒道教化万民,当为天命者。”
立刻,有读书人开口,在这个时候自然支持儒道。
“笑话。”
“我道门亦可教化万民,再者儒道一脉,自幼学习,等到二三十岁,也才不过刚刚入门。”
“读书科举,入朝为官,造福一方,至少不惑之年,四十光阴在前,天下苍生等得了四十年吗?”
“再者四十年后,人已衰老,七老八十之时,半截身躯没入黄土,先不说能否大彻大悟,即便悟为大儒,又能如何?再过半百,便要撒手人寰。”
“能传承什么?又能给这天下苍生造什么福?”
“而我仙道,人人修行,长生不死,千年不灭,苦修五百年,可救苦救难,降妖除魔,金丹修士,便可造福苍生五百年。”
“尔等做得到吗?”
此时,道门修士开口,拿这个来对比。
而儒道读书人却一个个有些语塞。
“侯爷,您不得说上几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