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小钏眨了眨眼睛,“这是我自己目测出来的,不过你放心,我的目测很准的,误差一般也就是几根头发丝。”
陆景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你的眼功这么厉害吗?”
“眼功?哦,不不不,我只练了目测衣裳的尺寸,用来给我将来的官人裁衣,其他方面我就不行了。”温小钏摇头道。
“…………”
陆景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他看来温小钏明明各方面资质都不差,她只要肯把精力放在正事上,就算练不到晏筠那么厉害,但想来也能和昭明、吕屏他们差不太多。
可偏偏她把所有技能点都点在非常奇怪的地方。
不过陆景倒是也不好随意评价别人的人生选择,他从温小钏拿来的三套衣服中挑选了一套,回屋换在身上。
这衣服也不知道什么料子织成的,明明看起来薄薄一层,但是穿在身上保暖效果竟然很是不错。
而且每一条丝线都走的非常工整,突出一个一丝不苟,与其说这是一件衣服,倒不如说是件艺术品,也不知道温小钏是从哪里买到的,反正陆景之前去裁缝铺里,是没见过这样做工的衣裳。
可能对温小钏这样的富婆阶级来说还有什么别的购买渠道吧,就像陆景前世那些有钱人,你永远不知道一样普通的东西能被他们整出多少花活来。
等穿好衣服陆景重新走出门去,就见温小钏正挽起袖口,垫脚从院里的井中打水出来。
而另一边的灶台上也被她烧上了一壶热水,她身边的石台上则摆着一只木盆,一把梳子,还有剪刀,眉刀之类零零碎碎的东西。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陆景很难相信短短一会儿功夫温小钏居然做了这么多事情,而且更神奇的是她的装束居然一点没乱,衣服上也没蹭到什么煤灰。
而温小钏见陆景出来,也抬头,上下打量了他好几眼,脸上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接着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石凳。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陆景也没客气,坐在了那石凳上。
温小钏拿起梳子,先帮陆景梳理了头发,接着又用剪刀为陆景修了鬓角……她的动作很是娴熟,神情也前所未有的专注,就仿佛是一位正在作画的画师,一路挥洒自若。
只用了不到一刻钟,便完成了修剪。
接着她又取来热水,倒在陆景面前的木盆中,兑井水降温,为陆景清理了他头上的碎发。
待发梢上的水迹都被擦干,温小钏再次拿起梳子,开始一边为陆景梳头,一边给他束发。
这一瞬的陆景甚至产生了一丝错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是准备出远门的陈人,而温小钏则是他的娘子,正在为他束发送行。
直到温小钏拿出一朵红罗花,陆景才如梦初醒,摆手示意自己不要。
他在陈朝生活了也有快三年了,当然知道陈人无论男女都有簪花的风俗,在朝廷官员与文人雅士尤为流行。
但是陆景自己有点接受不能。
温小钏见状也不勉强,就将那朵红罗花留在了石案上,接着递给了陆景一只铜镜。
陆景看了眼镜中之人,哪怕是在这种座机清晰度下,他也能看出如今的自己的确是比先前精神帅气了不少,尤其是身上那套衣服,看起来也很是合身。
陆景感慨,“温姑娘你这目力裁衣的手段实在是太厉害了。”
温小钏擦了擦手,莞尔一笑,“一点小伎俩而已,只要陆大侠不笑话我就好,对了,另外两套衣服陆大侠也留下穿吧,毕竟那两套衣服都是照你的尺寸裁的,你要是不要,其他人也穿不了。”
陆景想了想,似乎的确如此,于是便也没再推辞,直接收了下来。
不过他也没白拿人家的东西,之后对温小钏道,“等我下批人参收上来,我也送你几棵泡茶喝。”
说到这里陆景却是又想到了最近两天一直在帮他辛勤收参的辰汉卿,想着临走前要不要和对方说一声,但是算了算,辰汉卿至少还应该要在旧田那边再做一天,于是陆景也就打消了这念头。
反正明天他就回来了,也不会耽误辰汉卿的工作。
第三百一十八章 湖州之行
陆景换好衣服,束好头发后便跟着温小钏一起离开了书院,启程去给后者的外祖母祝寿去了。
两人此行的目的地是湖州,根据温小钏的说法,温家大部分产业都在湖州,虽然这些年温大娘一直在向隔壁徽州扩张,甚至她本人大部分时间也都待在徽州。
但是温家的老宅还有大部分族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岁数不大的幼童大都还留在了湖州。
陆景和温小钏离开离开司天监在湖州的据点,走出去了没多久,就在街边看到了一辆马车。
赶车的是个约莫四十岁左右的壮汉,生的人高马大,尤其是他的那两条手臂,居然比陆景的大腿还要粗,手臂上的肌肉看起来就像岩石一样坚硬。
他一句话不说,只是站在马车边,周围的路人在看到他后,就都下意识的从他的身边绕开了。
然而就是这么个压迫感十足的壮汉在看到温小钏后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个孩子式的开心表情,接着就迈开双腿,一边傻笑着一边向陆、温两人跑来。
温小钏在看到那壮汉的时候脸上也浮现出了一抹喜色,叫道,“马叔,怎么是你来接我?”
那姓马的壮汉闻言做了个手势,似乎是在表示对温小钏的担心。
温小钏看到那个手势后先是一阵激动,但很快她又苦笑道,“马叔你不去接我那些个姐姐,偏偏跑来接我,不是最挂念我,而是因为觉得我最弱小,没法保护自己吗?”
一般人听到这句话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嘴上都会先否认,然而那行马的壮汉却是憨憨的点了点头。
接着又做了个手势,先是往温家的方向指了指,然后将两根大拇指靠在一起,再然后又指了指温小钏,只留下了一根手指。
这次就连陆景都看懂了他想表达的意思,心中不由也是一阵好笑,果然,单身狗歧视,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存在的。
但很快陆景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那姓马的壮汉已经又转头看向了他,先冲他点了点头,然后又对着温小钏做了个两根大拇指靠在一起的动作。
温小钏的脸颊上浮现出一抹嫣红,忙道,“马叔你不要乱嚼舌根,陆大侠是我的朋友,来给外祖母她贺寿的。”
那姓马的壮汉闻言却并没有露出什么释然之色,反倒看起来更加困惑了,先是看了看温小钏,之后又看了看陆景,他的目光就这么在两人身上来来回回。
温小钏无视了他那好奇的眼神,对陆景解释道,“马叔是我娘亲一次出门,去附近乡里收粮食的时候意外救下的,当时他从河上漂下来,被我娘发现,就让随行的仆把他捞了起来。
“不但想办法让他排空了腹内的河水,而且之后还配了汤药让他服下,然而他的高烧却一直不退。
“我娘见他生的虎背熊腰,浑身的筋骨都像是打磨过的,怀疑他身怀武功,于是就找了武林中很有名的仙鹤针徐广陵徐神医来给他诊治。
“而等徐神医看过后才知道他是因为行功时走火入魔伤了脑子,变成现在这幅痴痴傻傻的样子,徐神医虽然帮他退了烧,理顺了体内肆虐的真气,但是对头部的问题却也无能为力。
“他现在的心智大概只有六七岁,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了,也不知道家在哪里。,另外,不知道为什么舌头也只有一半了。”
“我娘瞧他可怜就收留了他,因为他的武功很好,一开始是想让他当个护卫,但是他自己似乎更喜欢赶车,而我娘也担心他这副样子惹出什么乱子来,又或被人欺负,干脆就把他带在身边,专门为我娘赶车。
“哦对了,我娘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温黄梁,是希望他这黄粱一梦能早点醒过来,重新记起自己是谁,可惜他似乎并不喜欢这个名字,反倒是我们几个小孩因为看他天天跟马待在一起,喊他马叔他更开心。于是久而久之,大家也都这么叫他了。”
温小钏顿了顿又道,“我从小就和马叔的关系很好,但是如果没得到我娘亲的准许,他是不会离开我娘亲身边的,这么看来,湖州这边的情况也不怎么好,不然就这么一点路,我娘不会派马叔来接我。”
陆景点了点头,他也注意到了,相比起临安府,还有暂时没怎么受到波及的邬江城,湖州这边虽然没有直接遭遇旱灾或水灾,但是因为自古民风剽悍,再加上山地水路众多。
却是已经有不少人按耐不住,扯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来,他们从附近州县招募吃不饱饭的流民做手下,之后随便选个山林或者菏泽当老巢,再接着无本买卖也就开张了。
这些人中有野心勃勃之辈,也有浑水摸鱼想要趁机快活一把的人,还有不甘寂寞,打算望风而动的本地豪族。
再加上湖州厢军又被抽调去了西南平叛,乡兵不堪大用,这两年湖州这边已经风起云涌了,陆景和温小钏如今所在的凤兴县也算是湖州数一数二的大县了,然而街上也是肉眼可见的萧条。
行人少了很多,很多店铺都关了门,能看到不少人都身携兵刃,尤其是有钱的大户出行更是经常要带八九个护院一起,可见城中治安已经糟糕到什么程度,至于城外就更不用说,也难怪温大娘要让温黄梁来接温小钏了。
等两人上了马车,温黄梁在前面驾车,向城外驶去。
温家老宅虽然还在凤兴县城里,但是随着湖州开始动荡,里面的人也都陆续搬到了城外的庄子里,一来是为了集中力量应付可能会到来的危险,二来温大娘三座主要的酿酒坊,还有胭脂作坊也都在庄子里。
把人都撤到这里,也能保住主要的产业。
这地方现在已经被温家人给经营成了一座小型堡垒,不但在周遭设置了各种陷阱、拒马枪,而且还垒起了一座土墙,不但墙上又甲士巡逻,而且墙后还搭了两座箭塔。
第三百一十九章 我就是他的风云
马车在土墙外缓缓停下,墙上的弓手已经看到了驾车的温黄梁,但还是按照规矩要他出示了腰牌,放在篮子里吊上墙头,检查过后才打开大门放马车驶入庄子。
温小钏对陆景解释道,“湖州开始出现匪祸后我娘亲就将庄子里的人全都统计造册了,而且每人都配发了腰牌,进出庄子要凭借腰牌,同时为了防止有人被劫持的情况发生,我娘亲还规定了,如果篮子里的牌子刻着名字的那一面朝上,那就代表有危险存在,要庄子里的人做好准备。
“除此之外,出门和进门还需要口令,不过马叔没法说话,所以这一条他倒是不用遵守。”
“久闻温大娘之名,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陆景这话并不是在恭维,而是发自肺腑的,只看这庄子外围的防御布置,还有墙上那些训练有素的甲士就能知道此地主人手段如何了。
以小见大,若不是因为温大娘是女儿身,便是来领一军也是绰绰有余,难怪这些年温家在她的手下会蒸蒸日上,养出的七个女儿也都身怀绝艺,名满江湖了。
而随着马车驶入庄内,之前的萧肃和紧张的氛围也都一扫而空。
土墙另一边就仿佛是另一个世界般,孩童在路上嬉戏打闹,女人们在井边洗衣说笑,老人们则聚在树下下棋关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下人杂役忙前忙后,在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寿宴。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愉快的神色,显然外面的动乱并没有影响到这里。
温小钏大半年没回家,再次看到熟悉的景象也颇为雀跃,索性提前下了马车,和庄子里的人亲切的打着招呼。
大概是因为提前得到了消息,还有一群毛头小鬼们跑来围上了她,讨要食物与玩具,被温小钏用提前准备的一盒糕点给轻松打发掉了。
随后两人又走出了大概百步远,却是听到一个声音响起。
“行啊,几年不见,老幺你看来也长进了不少,在京师混的风生水起,最近一段时间可是有不少少年才俊来跟我打听你的事情。”
陆景向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看到了一个头戴小冠,手持折扇的女子。
那女子一副文士打扮,然而修长光滑的脖颈还有纤长白皙的手指还是出卖了她的真实性别,不过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她的那一双眼睛。
那是一双充满了强大自信的眼睛,就好像世间诸事,无论大小,她都成竹在胸一般。
“她是我的二姐,温纶。”温小钏向陆景介绍道。
接着又对温纶道,“二姐,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