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丹给你毒药归我-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也带上了一张人皮面具。

    等到了梁州,找个没人的地方套在脸上,参客冯九郎便又重出江湖了。

    而刚一上街,陆景就感受到了城中的紧张氛围。

    因为就在半个月前,附近一个大土番部落刚派人围攻过这里,据说出动了足足有三万大军,虽然最后没打下来,撤走了。

    但是先前攻打时留下的不少痕迹还都清晰可见,而且因为这座城中鱼龙混杂,各部落的人都有,守军也不敢懈怠,正加强警戒,四处巡逻,以免那些已经暗中投敌的人忽然来个什么开门献城。

    陆景目光所及,到处都是披甲之士。



第四百八十六章 羁縻之政



陈朝和陆景前世的唐宋差不多,对于边境的少数民族混居之地,采用的是羁縻政策。

    所谓羁者,马络头也,而縻,则是牛蚓。

    说通俗一点,就是一边采用政治军事威压,一边又许以财富与物质利益,刚柔并济,以期能使得四境之内的蛮夷都能如牛马受羁縻。

    那些实行羁縻政策的州,朝廷会从当地的土番中选出一个有实力且德高望重的人来做酋长,谓之土酋,使自镇抚。

    这么做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当然不如直接委任官吏来的要强。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般实行羁縻的州,当地的情况都很复杂,土番众多,且有着各自的传统和信仰,桀骜难驯。

    空降知州过去,很难应付这种棘手的环境,政令怕是都没法出城。

    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茫茫多基层官吏一起推动,还不一定能做成,统制成本太高,并不划算。

    所以干脆就把这活儿给分包了出去。

    中央承认土酋对于当地的治理权,而土酋也向官家宣誓效忠,并且定期朝贡,双方皆大欢喜。

    当然,为了制衡这些土酋的权力,避免他们无法无天,无限之膨胀,朝廷也会派遣一部分官吏到其领地上任,美其名曰协助治理,但其实更多的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而除了文官外,朝廷还在各州设置了军镇。

    和三年一易的文官不同,这些军镇基本上就是永镇地方,在那里扎根了,形成了所谓的西北将门,发展到现在,兵多将广,门下更是人才济济。

    其中当今官家最宠爱的妃子,宁婕妤便是西北将门出身。

    和任命土酋一样,设立军镇当然也是无奈之举。

    官家也知道这些兵头子们手握重兵,又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用心经营个几代后,很容易羽翼丰满,尾大不掉。

    但这同样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想用边军制衡那些土番,就不可能不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那里生根发芽。

    实际上,梁州的陈人能有现在的数量,和土番基本齐平,就是这些将门上百年来辛苦耕耘的结果。

    总之,西北三州基本上就是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土酋,军镇将门,再加上朝廷委派的官吏,三方既有合作,也有冲突,共同治理这片土地。

    当然这是陈朝还强盛时的事情了,自从三州的土酋先后称王后,这份平衡就被打破了。

    三者中最惨的是没有兵权的那些朝廷文官。

    他们中的一部分被当地的土番给杀害,还有些稍好一点,只是被驱逐,他们找到那些将门,但是在那里他们也不是很受待见,虽然好酒好菜的伺候着,但凡是涉及到战事甚至地方上的政务,他们就被排除在外了。

    陆景现在要去的地方就是一位姓罗的长史的住处。

    若不是黄监院亲口所说,陆景也不会相信,位于梁州的这处秘境居然就在这座县城里。

    在他的想象中,秘境这种神秘的地方,自然也应该在人迹罕至之处,比如东海深处那处秘境,就很符合秘境的典型位置。

    还有书院北面那座秘境亦是如此,陆景到现在也不清楚书院到底位于什么地方。

    但是梁州这座秘境的所在就让人有些大跌眼镜了。

    因为它居然位于闹市之中。

    在罗长史逃来梁县之前,这里原本是一位小酋长的府邸,后者在这里偷藏了一百精壮好手,想等城外的番人军队打来的时候里应外合,趁机搞事。

    结果没曾想提前走漏了风声,在数月前就被就地正法了。

    于是他的府邸就便宜了携家眷逃难来的罗长史。

    不过虽然白得了一座豪宅,罗长史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整日在书房长吁短叹。

    梁成的守将乐少白,只在他入城的时候去迎接过他一次,然后跟他打听了一些石州土酋的事情,接着一直到现在,都没再找过他。

    前些日子梁城被围,一众人在城上城下杀的你来我往,也没人想起宅子里的罗长史,于是罗长史也明白自己这是彻底被人给遗忘了。

    他对这处境自然很是不满,还写了封奏章想送到朝廷那里诉苦。但是送信的人出了门就把他那秘奏给送到了乐少白那里,被后者给当柴火烧了。

    也得亏罗长史在那奏章里只是抱怨,并没说太多西北将门的坏话,全篇下来最重的一个词也只是傲慢无礼。

    不然他现在能不能还在这宅子里叹气怕是都不好说了。

    陆景绕轻松过了守门的两个士卒,翻墙潜入院内。

    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正闲的抠脚的罗长史,又走了几步,却是忽然一转身窜上了一棵白蜡树。

    接着就见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女子捧着一碗姜茶向这边走了过来。

    陆景一开始还以为她是侍女,但是等她敲门,走进书房,将姜茶放在罗长史面前的时候喊得却是爹爹。

    陆景这才反应过来这少女是罗长史的独女罗莺莺。

    “叛军几日前就已经退去了,爹爹为何依旧愁眉不展。”

    “哼,我承认姓乐的守城有一手,但是这么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石州的问题其实不大,童土酋虽然生的威猛,但是骨子里却是个胆小怕事之人,这次之所以跟着一起起兵,一是架不住手下人不断撺掇,二来他自己也想捞点好处。

    “好处捞够了,他自然也就想收手了,梁州的马土酋心思也差不多,不过他的胆子大一些,胃口也更大,朝廷若是想在西北三州速速平乱,不妨也先答应下来他的那些要求,日后再来和他算账就好。

    “唯独顺州那边的孟土酋,此人野心极大,不只想要割据一方,还觊觎我中原沃土,得赶紧解决掉,这三人虽然是一起起兵,但是论军队数量,各人谋略,另外两个都不是孟土酋的对手,我担心再拖下去另外两家会被孟土酋给吞掉。”

    “爹爹在童土酋手下做了这么久的长史,对于三位土酋都很了解,可有将这番分析告诉乐将军。”

    “我说了,但是姓乐的不听。”

    “为什么?”少女不解。

    “还能是为什么,”罗长史冷笑,“姓乐的也在观望局势呗。”



第四百八十七章 路遇故人



“而今天下大乱在即,陈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有野心的也不只孟土酋一个,西北将门以丁、乐、宁、江四姓为首。

    “其中丁家经营最久,势力最盛,乐家次之,宁家本来只是中流,但因为生了个好女儿,一夜翻身,成为了顶级将门,可毕竟根基尚浅,只能排在第三位。

    “江家原本和丁家齐名,然而早些年站错了队,支持的八皇子最后夺嫡失败,连带着江家也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比剩下那些将门强上一大截。

    “而且现在官家自顾不暇,也顾不上再对付江家了,给了江家缓口气的机会,这次西北之乱,江家是巴不得乱的越久越好的。

    “而丁家和乐家现在都是持观望态度,一方面他们奉官家之命在和三州土酋纠缠,表面上看打得很是热闹,但实际上还是以保存实力为主,以待天下之变。”

    罗莺莺道,“那宁家呢,宁家总是站在官家这边的吧,毕竟宁大将军的女儿现在宫中呢,而且据说颇为得宠。”

    “呵呵,宁家他们也未必有想象中那么老实,虽然他们能有今天的位置都靠宁婕妤,但是女儿毕竟是女儿,宁家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把全族老小都性命都押在官家这边。

    “况且宁婕妤也还没有诞下皇子,得宠归得宠,地位却也不怎么稳。宁仲合那老狐狸,现在怕是也在举棋不定吧。”

    罗莺莺眨了眨眼睛,“所以西北将门这些人宁愿眼睁睁看着孟土酋吞并马土酋和童土酋,将三州之力整合在一起,也不愿现在出兵去跟孟土酋拼个输赢?

    “那爹爹你还留在这里干嘛,不如辞官回乡吧。老家那边不是还有好几亩地吗。”

    “乱世将至,哪里还会有太平日子可过。”罗长史摇头,“而且我在童土酋手下做了这么久的长史,所掌握的东西只有在西北三州才能发挥作用,回去哪里还有我的用武之地。”

    “可我看你留在这里除了叹气外也没什么事情做啊。”罗莺莺不解。

    “你爹爹我在等。”罗长史捋着胡子道。

    “等什么?”

    “等变化,就像我所说西北三州的战事不会一直焦灼下去的,等孟土酋开始吞并另外两家,我估摸着就该有人来找我了,来人也许是童土酋的人,也许是西北将门的人,但不管是哪一边,我的所学应该都能发挥作用。”

    罗莺莺越听越迷糊,“爹爹你到底是哪边的人,之前些奏章给官家说西北将门那些人不理你,现在又说要给童土酋或者西北将门的人效力

    “狡兔三窟,做人不能一条路走到黑,多做准备才能临危不乱,”罗长史语重心长道,“至于那封奏章,不要紧的,肯定出不了梁城,姓乐的也不会因此记恨我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忠心旧主的人,只有这样的人,自己用的时候才能放心”

    陆景没有再听下去,他趁着罗长史还在指点江山的当口,从树上下来。

    绕过书房来到了后院,那里有座池塘。

    这宅子的愿主人虽然是土番,但却很喜欢陈朝化,尤其是江南那边的庭院景致,更是他的最爱。

    所以等他自己建宅子的时候,就让人也照猫画虎给他来了一套。

    池塘、小桥、假山、湖心亭应有尽有,陆景走到那座湖心亭上,左右看了看,却是什么都没有看到。

    但是他知道梁州的那处秘境就在距离他身前不到一丈的位置。

    当然,你要是直接向前跳去,那等着你的结果肯定就是一头栽进池塘里。

    秘境需要特殊的方法开启,而且不同的秘境开启的方法也不一样。

    陆景不知道这里的这处秘境要怎么开启,不过他这次只是来找人,也不用到秘境里去。

    按照黄监院的说法,齐闻人也只是在附近探查,毕竟以他的修为和武功,一个人进入秘境实在是太危险了。

    所以陆景还是将目光转向了周围。

    而以他的眼功,很快就发现了一些东西,湖心亭的长凳在近期被人坐过,因为罗长史是半路搬进来的,而且家眷很少,就一个女儿和一个侍妾。

    下人更是一早就跑光了,虽然后来有买了两个小丫鬟,但是这么大的地方,她们也打扫不过来。

    这亭子平日里没什么人来,所以也就没怎么扫,别的地方都是一抹一层灰,唯独一张石凳上没什么灰迹。

    接着陆景又在石凳旁的柱子上看到了几行算式,是用小刀刻上去的。

    刻字的人应该是突然来了灵感,担心过会儿忘掉,于是就这么在那根木柱上算了起来,他这种行为自然不值得提倡,但是却让陆景得以确认齐闻人的确曾经来过这里。

    就在不久之前。

    问题是在这之后他又去哪儿了呢?

    陆景看了一圈,没再发现别的什么值得留意的东西,于是索性跳上了亭子顶上。

    居高临下,整座宅邸都被他一览无余,结果宅子里他还是没能发现什么,但是宅子外面却被他看到了一个熟人。

    火行孙在街上走着,感觉有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这其实不算什么,因为这会儿已经临近冬天了,梁州又在北面,大多数人都早早穿上了冬衣,只有他还敞着怀,自然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人看了,但问题是这次的目光居然来自他的头顶。

    火行孙抬头,结果房顶上什么也没有。

    是自己的感觉出了错吗?火行孙挠了挠头,他差不多就要这么以为了,但等他看清不远处是谁家的宅邸后神色却是又严肃了起来。

    之后更是开始左右打量起来,寻找附近的火源,准备好逃命的路线了。

    只是他才刚从怀里摸出火石,就被人一把夺走了。

    然后那人还揽住了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