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都弄得了如指掌。”
“天龙寺藏书很多”
“多”杨启先扬眉一笑,“要用一辈子时间来攻读,你说多不多”
“一辈子”
“你还别嫌夸张,有七成人在这天龙寺读满一甲子,可他们都没达到真正毕业的程度,所以,真正满分的毕业在天龙寺几乎是很难出现的。”杨启先说到这,压低声音道,“即便是天下人人称赞的善阐侯高相,他也没达到真正通熟天龙寺所有经义的程度。”
“高相都没”阎小柔、高世霸、关诗皓等个个乍舌,一甲子就是六十年,而高升泰是公认的大理最聪明的人,闯状元楼,甚至就因为他的存在,闯过了一次,可他在天龙寺读六十年居然还没达到真正满分毕业。
“这岂不是说我们也得在天龙寺中学一辈子”王忠和沉声道。
“这就看你,你要想真正攻学问,那是定然的,若只是渡点金,那只要学满十二年,便能出寺。”杨启先说道。
说着话没多久,便领到了饭,吃着饭众少年也同样闲聊着。
“诸位,今天第二天,还是给我们熟悉寺中情形的,没有正式课,我们先去哪”阎小柔说道。
“依我看,首先去文华院,文华院汇聚了师兄们的文章,正好看看前辈们的学问到了什么地步。”那王忠和笑说道。段昌业也是眼睛一亮,“文华院好,这些师兄们这么苦读,我想看看和他们差多远。”
关诗皓哧的一笑:“要看师兄们的学问,未必非要到文华院,还可以去讲经坛,那里才有趣哩。”
“讲经坛,我也觉得那地方不错。”甘逸夫说道,眼神看向秦朝,“海峰兄,你有什么建议”好汉堂、状元楼一事后,秦朝隐约成了众人的头,众少年也都看向他。
“我么,随便,不过我想先去藏经阁转转。”秦朝微笑着说道。
“藏经阁”杨启先眉角一耸,“我早听说天龙寺有天下最大的藏,便是这藏经阁,只是外人一直无法去得那里,我也赞同先去那里。”
“对,天龙寺的藏书,武功功法大部份都在藏经阁,我也觉得先去藏经阁好。”张九才笑说道。
“诸位。”秦朝微笑道,“我们可以先去藏经阁,然后再去文华院,讲经坛的讲文,要到下午,文华院转完后,下午便去讲经坛,可好”
秦朝开口,高世霸、关诗皓、甘逸夫、王忠和等也附和,吃完饭一伙少年便冲着藏经阁所在方向而去。
“藏经阁,那里可是藏着一位牛人。”
秦朝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少林扫地僧,天龙抄书匠
一提天龙寺名人,秦朝第一个想起的不是天龙八部中大名鼎鼎的枯荣,也不是本观、本因等人,而是藏经阁内一位抄书杂役的服事僧本梵。
和天龙八部中少林寺的藏经阁的扫地僧一样,这本梵也同样是个操执杂役的服事僧,同样是默默无闻,甚至连方丈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或者知道,也只是当成普通的和尚。
“这本梵大师,现在是微不足道,没人知道他的学问,可是二十三年后。”
秦朝记忆中三年后,本梵开始著奇书涅槃本经,再二十年,此书出世,共计七万零八个字,道尽世间一切妙理,遂名震天下。
东屋十人冲向藏经阁。
“嗯海峰兄他们去藏经阁了。”秦启、秦虎等很多少年也连改变主意跟了过去,藏经阁在天龙寺中属于重地,阎小柔、高世霸等少年虽然一早就住到了天龙寺,可藏经阁还没被允许去过,不过现在三月三已经过去了,自然有资格去藏经阁,路上询问僧人,没多久便到了天龙寺内院西北角的南无峰上,走出一片树林,众人眼前一亮。
只见远处耸立着一座巨大的黑瓦红墙建筑,远远望去便能看到这建筑中央的大门楣上藏经阁三个人高大字。
恢宏,肃穆,雄壮
巨大歇山顶层层垒起共分三层,建筑的底基是巨大的青方石,每一块方石都有丈长半丈宽,这是一栋类似前世故宫博物馆,却比故宫博物馆高了一层的宏伟建筑。
“好壮观”
秦朝看着这藏经阁也是震憾。
“这怕是都比得上前世一个省会的图书馆了得藏多少书”面对这藏经阁,秦朝也像其他少年一样心里产生一种敬畏紧迫感。
“这么多书,难怪要读完毕业,几乎没人能达到。”众少年瞪着眼前的建筑感叹。
“走,进去看看。”
数十个少年拥向那建筑。
“你们,站住。”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只见门口站着两个光头布袍的青年和尚,其中一个和尚喝道,“你们新寺生都听好了,要进去看书,必须先洗手,在里面翻看时请小心,这藏书不易,有些是孤本,毁坏了以后就没了,而且在里面只能看一柱香时间,书也不能借走。”
“还要洗手”
这藏经阁旁边有一条清溪,众少年连过去洗了一下手,这才进入藏经阁,一迈入大门,张九才、段无丙,甘逸夫、高世霸等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整个大堂,密密麻麻的都是直接撑到顶梁的巨大黑书架,每一个书架都是五层,一层层摆着一卷卷或黄,或白,或青的锦帛,一眼望去,长长的书架黑忽忽的仿佛看不到尽头。
第三十一章 老夫孟述圣
“这得多少书”秦虎脸色一下就变了。
张九才、杨启先等一个个也都脸色微变,这些人虽然都是各地的精英,可毕竟年岁太小,十二三岁左右,在后世都只是刚入初中,整个初中加起来要学的书籍才多少本
古代书籍也不算少,可藏书多的都是大家族和皇家官府。普通百姓,即便是富裕的地主有时也没藏几本书,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时期,读了几本儒家经典便可称之为读书人。此刻看到这么多书,要知道这可不是后世的白文书,而是惜字如金,字字珠玑的古文典籍。这情形就像你小学毕业了,去上初中,结果一开学去领教科书,老师开了辆装满书籍的大卡车,一指车上说,这一车就是你的课本。
“不会真的全是我们要攻读的吧”惊恐的声音忽然响起。
“安静”门口那守门的青年僧人喝斥道,“这藏经阁内,是寺中重地,你们说话声小一点。”
“天啦”秦虎没理那僧人,又叫道,“早知道我就专习武。”不过他声音还是小了点。
“我早就听说天龙寺藏书为大理第一丰盛,只是没想到居然这么多。”杨启先也感叹道,“这下好了,以后怕是睡觉也得抱着书了。”王忠和一张脸都成了苦瓜脸:“这么多书,要读完,这得多难难怪没人能够满分毕业”攻文的色变,习武的人中高世霸也一摇头:“我本来还想着习武之余,在这天龙寺也学点学问,现在看来,这事还是作罢。”“对,我本来看着字就头痛,还这么多书,杀了我也学不了。”习武的看到这满屋书,开始只是惊叹,可震惊过后那些有意学点文的也一个个都产生了惧意,不想多分思在文上。
“嗯”
忽然张九才看向秦朝。
和众少年一个个看着大量藏书皱眉不同,秦朝脸上似乎涌起欣喜。
“海峰兄,怎么,这书不多”
“这多还可以。”秦朝看着一层层的书架,眼里闪着光。
“当年的学校学习,一年要攻克数百本书,没想到这古代居然”秦朝心中都是兴奋,“我前世,每一门学科要想学到高深处,要学的内容都是汗牛充栋。”经历了数百年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到了23世纪,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程度,当时的学生,小学、中学、高中还好,从大学开始,特别是到了研究生、硕士、博士等,这学习任务就繁重起来,当时即便是二流学校,能上得了的,都是很厉害的角色,因为海量的知识要掌握,要想在一门学科发展点成就,大学只能算是勉强入门,硕士,博士才是基本。
“当年我的智商也就115左右。”
别看115在二十世纪是不错的天才,可当时,秦朝也就能在二流学校中混了个大学。虽然是二流大学,可是做一篇论文至少要查阅十多本书,老师动不动就开出几十上百本的推荐书单让你阅读,而且还规定得写阅读心得和笔记,一个星期分组课堂辩论至少要一次。
可以说。
没有海量的阅读记忆,不把那个课题掌握到极深,课堂辩论百分百会被人怦击得体无完肤。
秦朝115的智商,在那时也就是极普通,换一个人也就读得了三流学校,秦朝能在二流学校混完一个大学,自己也是很得意的。
“那时能读完美大,完全是为了一口气,不过还幸亏了那些学习方法。”
秦朝能挺过去,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科学作息安排和学习方法,靠的就是向学习牛人看齐,23世纪,大脑的研究进展相比21世纪虽然没什么超级突破性进展,可比起古人来,终究是有着巨大优势的。
“不过那时的生活,还真够怀念的。”
二流大学的生活,像秦朝这种智力的普通学生,要挺过去,靠的就是一个词疯狂。当年普通学生,每天工作18个小时是生活的常态,学习10小时以下是万万找不到的,饭食营养都得跟上,吃披萨,油炸食品,垃圾食品那是自甘坠落,身体锻炼每天必须得满1个小时,睡觉还得用深度睡眠仪辅助,这样八个小时的睡眠能减少到6个小时甚至更少,而且还是一天分两次睡眠。
“书越多越好,学习越繁重越好”
经历过前世的知识轰炸,对着这不见尽头的书籍,秦朝自然感觉亲切,涌起了激情和渴望。
“还可以不愧是海峰兄”南宫中说道,随即摇了摇头。
“你们这帮少年,这就被吓住了”这时一道声音响起。
只见书架后面转出一个戴着蒲巾的黑衣老者,这老者一脸严肃。
“我听说,你们昨天闯状元楼,好汉堂很是取得不错的成绩那段海峰甚至解出了你们师兄们都没解出的算学题,是不是以为就已经很强了,比你们的师兄们还强不用再多学了”这老者声音威严,这句话说出来,周围似乎有一股沉重的压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众少年一个个面如土色说不出话来。
只听老者又重重一哼:“神童,天才,妖孽,老夫见得多了,比段海峰、高明真更妖孽的老夫都见过,可不上进,照样江郎才尽,泯然众人。”
“天龙寺为何有这名声”
“为何天龙寺出来的人都是人中之雄这天下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
“今天是你们正式加入天龙寺第二天,老夫告诉你们一个道理,天龙寺中向来不认聪明,只认努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男子汉大丈夫岂能畏难若是这样,现在你们就可以退出,天龙寺不要孬种懦夫,不要投机取巧,不肯发狠的人。”老者说到这,目光看向秦朝。
“老先生”
秦朝虽然感觉到这股压力和气势,可他太极拳法有成,再加内力深厚,只当这压力是春风拂面,丝毫没影响。
“学生段海峰,还未请教老先生大名”秦朝行礼恭敬道。
“嗯”
那老者看向秦朝,眼里闪过一丝讶色。
“这段海峰文能闯状元楼八关,武听说也闯了二关,这武力看来,他在好汉堂还真保留了不少。”老者心中闪过念头,脸色依然严肃,淡淡道:“老夫孟述圣。”说完这话,他瞥向众少年。
孟述圣,作为大理文中三圣之首,名声自然是远扬的,这些少年学文的不可能没听说过,倘若要拜师,拜他是最好的。
果然这话一出,大半少年都神色一动。
“孟述圣”
秦朝也是眼睛睁大瞪向那老者。
孟述圣何许人也,江湖史传中可是花了不少篇幅来描写的,而金庸老爷子的天龙八部中,也是点到了这位文中圣杰的,孟述圣,字继儒,天文地理经卜医术无一不学,最为精通的是易经。
天龙八部中曾为段誉的师父,教段誉易经、佛学、棋弈,段誉出场时见神农帮帮主司空玄时,被问及师承何门何派时,段誉报的就是孟述圣的名号。
秦朝正要行礼。
这时老者微微一笑,这一笑便如春风拂过,冰雪化解一样,众少年只觉心头一松,顿时
“孟圣人,学生瞿有丰愿拜孟圣人为师”秦虎第一个吼了出来,他这一开口。
“学生愿拜孟圣人为师。”
“孟圣人,请收学生为徒”
赫连敏、耿亚文、王忠和等一个个书生也连行礼叫道。
孟述圣目光扫过众少年,最后落在秦朝身上。
“学生亦愿拜孟圣人为师。”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