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不可只看眼前,假如百合、千合,甚至功法也证明了性本恶也是正确的,我等该如何自处”董汐严声音冰冷。
“这不太可能吧”
“善也是对的,恶也是对的,那不是自相矛盾么”一些人嘀咕,董汐严双眼瞪过去,立时这些人停下嘀咕。
“儒主,那帮天龙寺的儒生好心办坏事,不该进行九合的,九合无误,这若是传开,很可怕。”
“传开了,被天下那些榆木脑袋的书生信了,确实很麻烦。”
“依我的建议,此人此事不可张扬,需得斩根。”
“对,性本恶之说如魔鬼,万万不可放出世间,秦之祸尤在眼前,而如今性本恶之说能够九合,其毒其威远甚当年荀子猜言,法家之说,若不抑制,魔鬼肆虐,人间将成地狱。因此虽然尽屠天龙寺武道院有些残忍,可与其让之流毒千秋百代,天下翻覆,还是果断点好。”
“光是屠尽天龙寺是不够的,依我看一不做二不休,来一个屠尽百家。只留儒术,才是真正高枕无忧。”
“这建议好,本来留着百家。是因为他们反不了天,可假如本恶能和本善相抗衡,那结果很难说,毕竟他们都被压抑得太久。”
一个个发表着建议。
董汐严脸色越来越冰冷阴沉了。
“哼”
董汐严冷哼一声,顿时整个大堂一静,众人看着董汐严的脸色都不由心颤,儒主的积威可是深入人心。就是那些白发苍苍的看到她发火也心底发悚。
“胡闹”
董汐严冷声开口,眼神一扫众人,落在董严泓身上。
“严泓。你一直没有开口,说说你的看法吧,我希望听到一点不同的看法。”
“各位。”董严泓连高声道,“我董严泓听大家说了这么久。似乎都有些道理。可是我想问一个问题,杀遍百家后,你们谁有把握百分百解开长生诀奥秘”
四周一静。
“谁有把握阻止灵气溃散”
“谁能让我们死后,后辈子孙不辱骂我们”
“谁能堵住悠悠苍生之口”
董严泓声音在大堂中回响,一些人点头,那嚷着要举起屠刀的不少人也清醒了过来。今日不同往时,灵气大溃散就在眼前,此时武道上任何一点突破都是极为可贵的。更何况一个十六岁少年的突破。十六岁,便做出这成绩。便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在这昏昏沉沉的武道界便是希望,更何况性本恶这么一个涉及到一个门派基础的问题的武道新发现。
如果举起屠刀,是屠掉了威胁门派的一切因素。
可是灵气溃散能屠得了么
阻止不了灵气溃散。
却屠掉了武道界可能的希望,不说整个天下人,就自己门派的后生,自己的后代,那些也想着飞檐走壁,力举千斤,甚至破碎虚空,跳出三界外的年轻后生,子孙后辈会怎么想,怎么看。
一个个儒家门派,一个个基础人性观是性本善的门派先后接到来自天龙寺武道院的信件,而后召开会议,虽然很不甘心,可是谁也不想承受自己门派后辈,自己子孙辈的辱骂和痛恨,所以一个个明确了方向,对性本恶之事,即便不支持,也绝不能去打击或者痛下杀手。
法家总堂。
一个个法家传人正召开着大会。
“这是机会。”
“性本恶能够九合,定然不会有错,这正是我法家重新崛起的大好机会,正如李士奇信中所言,我法家学说本就是以性本恶为基础,后来却因董仲舒之证,而强行更改,致使我法家武道一途举步唯艰,倘若转回正道,未来不可限量”
“我们得好好谢谢那个十六岁的少年,说不得还能召他进我法家一脉”
一个个法家子弟兴奋的发表着看法。
可是上首的法主李思威脸色阴沉。
“你们说的没错。”
“可是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如今整个天下都被佛、道、儒三家掌控,我等只能依附他们而生存,倘若稍有异动,必将死无葬身之地。”李思威沉声道,“因此这性本恶之说,他们儒家自己可以称赞,我们却必须明确表态不支持此种无理说法,对发此邪恶说法者予以惩罚。”
“所以”
“我意以为必须向儒家发出请求,由我等尽屠天龙寺。”
李思威的声音回响在大堂中,一个个都蹙起眉。
“法主,没必要做得这么绝吧”
“不,有必要。”
“我法家之所以活得比他派好,之所以能在佛道儒三家掌控下,依然让大宋实行外圣内王的治国方式,无不与我等投靠儒家有关。”
“不想死,就必须尽快表忠心。”
一个个本是以性本恶为基础的门派也在召开着会议,商讨天龙寺发来的消息,可是,这些门派经过商议后,大都得出结论,性本恶之说是歪理邪说,必然是错误的,只有性本善才是正确者。
s: 谢谢窥尽全秋、泣い红莲ず妖投下宝贵的月票
第三十二章 真理第一
杏花林杨家庄,灰衣青年走进庄里最大的一座破落宅院。
“段公子夫妻真是够神秘的。”
秦朝、郭媛媛租了杨合良家后院,几乎整日整日的不出门,杨合良曾找借口去探望,秦朝、郭媛媛似笑非笑的倒也没怎么阻止他窥视。
“这两夫妻成天的写划,屋子里纸都堆成山,而且那写的画的既不是丹青又不是纯粹的诗词散文。”杨合良也是读过不少书的书生,家里更是曾经开书局,自然识字,可是秦朝、郭媛媛纸上写的,连字他都很多不认识。
“显然,他们不是在练习书法,可他们的书法”
杨合良并不懂欣赏书法的艺术价值,可是偶尔的惊鸿一瞥,却让他产生了惊艳的感觉,就如突然看到仙女下凡一样,那种一眼便深入脑中,让人产生一种极度愉悦的感觉,至今他仍忘不了。
“书法以书圣王羲之为最,我不知道二王的书法是什么样,想来就是他们那个样吧。”
一直以来杨合良以为自己的字已经很不错了,以为天龙寺中那些张贴的便是真正的书法大家之作,可是看了秦朝、郭媛媛的字,才发现那些都差了一些。
“不仅他们俩,还有服侍他们的竟然是一个和尚,那和尚是修字辈的,我记得天龙寺年轻辈的就是修字辈,会不会那和尚是天龙寺的还有那些神出鬼没的保护人,特别是那个公子漂亮得”杨合良一想到怜妙玉便不由恍惚。
“真是鬼附身了。我怎么会喜欢上”杨合良连摇头将脑海中怜妙玉身影排除出去。
破落宅院十分干净。
“书香世家,我杨家原本也是书香世家,却因开办书局。败落得一干二净。”杨合良拿起扫把打扫起这宅院中的屋子,屋子中堆着老高的一块块木板,这些木板上面都刻着字,正是当年用来印书的雕版。杨合良摸着雕版,恍惚中脑中出现了一幕。
一个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看起来没有八十,也有九十的老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都是我呀。都是我经营不善才败掉了家业罪人我是杨家的不肖子孙,我不想死,死了没脸见老祖宗呀”
老人颤抖的双唇自语着。老泪从眼角缓缓流下。
“书盛,答应我,答应为父,一定。一定要把这书局”老人断气。
“父亲。孩儿,孩儿一定会把书局经营好的。”床边一个中年汉子痛哭出声,中年汉子脚边的孩子也哭了出来。
老人是杨合良不到五十岁的爷爷,而中年汉子是杨合良的父亲杨书盛,也才三十二岁,那孩子正是杨合良自己。老人死后,杨书盛为了实现老人的遗言,拼死拼活。想尽办法让书局支撑下去,可是天运不济。回天无力,不仅没把书局经营好,反而把杨家最后一点余财、田产几近耗光。
因操劳过度,心中抑郁,杨书盛不到四十也撒手而去,去之前拉着杨合良的手,嘴唇翕动着,却什么话也没说。
“爹,我知道你的想法。”杨合良摸着一块块雕板,心中痛苦,“儿子不肖呀”
没有钱,岂敢再经营书局
就算有钱,有着父亲,爷爷,曾祖的教训,杨合良也不敢把这些钱扔到书局这个无底洞中。
“你在这里啊”
声音响起,一道人影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杨合良身旁。
“啊,怜怜公子”
“走吧,段公子让你过去。”怜妙玉一个飞身,又消失在房中。
杨家后院,秦朝看着手中论气册子的序言。
“巢笑禅倒是挺仗义的,这篇序言夸得真够夸张的,不过要印书,这大理居然没正经的印书局。”
“看来只能自己弄。”秦朝脑海中回忆着印刷术的知识。
“科技要发展,印刷术必须走在前面,才能传播知识”活字印刷术的作用后世人人都知道,正因为他的巨大作用,印刷术才成为古代四大发明,而不是其他,可以说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西方科技超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真说起来,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也就是现在这个时代。”
尽管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毕升的活字印刷,可这种印刷只是被沈括写在书里,并没有推广开来,其实即便推广开来也是不受重视的,终大宋一朝,都是雕板印刷的黄金时期,即便到了明清,虽然偶有活字印刷,可主流一直都是雕板印刷的天下。
可以说活字印刷真正成为中国的主流,替代雕板是在西方的铅活字印刷传入中国后,那时是清末时期。
“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根本不行,只有实行了铅活字印刷,才能真正提高效率,而铅活字印刷技术我记得是活字是用铅、锡、锑而油墨采用的是动物油脂”
为何同样是活字印刷,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谷登堡而不是毕升,不是中国古代其他活字印刷为什么古代活字印刷在中国一直替代不了雕板印刷,直到铅活字印刷传入。因为铅活字印刷,在活字材料、制字方法、油墨和印刷机上全都有重大的改进,这才真正让效率大幅上升,远远不是毕升那种半调子都不到活字印刷,中国古代宋、明、清那种活字印刷所能望其项背的。
用活字印刷不够,只有真正将西方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拿来才能够。
没多久,杨家后院。
“段公子,您叫我”杨合良说道,眼睛看向秦朝身旁,秦朝身旁站着一中年高瘦男子。“杨公子,我写了一些书。想出版。”“出版书”杨合良眉一皱。“段公子,虽然我杨家以前是办书局的,可是早已经停业了。恐怕”
“听我说完。”秦朝举手打断杨合良的话,“我想干脆建一个书局,因此想找个人手,不是正好看到你有空闲么,怎么样,到我书局做事。”“这我于书局”杨合良连要推辞。“没事,你只是打下手。他吩咐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秦朝一指身旁中年男子。
“可是”杨合良皱眉,他杨家多大的产业。就是因为办书局而败落。“秦公子,办书局是个亏本烧钱的行业,我祖上就是”
“没事,我段家别的没有。就是钱多。若是不找个法子败掉一些,死后也没脸见祖宗,这不正好看到你杨家因为办书局而那个不然,我也不会那个”秦朝笑眯眯说道。杨合良嘴角抽搐,心中也来了气。
“既然如此,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
杨合良离开后,秦朝看向身旁中年男子:“毕兄,一切便拜托你了。”“好说。”中年男子冷着脸。“这毕能。脾气倒是挺大的。”秦朝心中苦笑,毕升是胶泥活字的发明者。可是已经死了数十年,秦朝因为仰慕毕升这才让沈括把毕升后人请来帮忙建书局,没想到毕升后辈根本不想来大理,也不想外出,只是碍于沈括、苏轼等人官威强逼着,不得不派一个人来胡乱应付,而这人便是眼前的毕能,是毕升的孙儿。
“咔”
树枝断折声,一道灰影从树影间落下。
“段公子,这是圣上让我交予你的信。”灰袍老者两根枯瘦的手指夹着一个普通信封。秦朝点点头,连接过信,走入书房展开。“他们要来”秦朝看着纸上四个名字:
董严凤
岳侍仙
西山大师
寒冰雪
“他们要来主持万合会。”秦朝脑海中浮现出两个人像,“岳侍仙就是龙神宫成天和紫阳真人张伯瑞在一起的那个吧,这寒冰雪就是那个嘴角有痣的冰山美人吧。”这四人中有两个秦朝在雷锋塔底曾见过。
“万合会,算得上是对武道成果的最高级验证吧。”
秦朝收到信时,一封封信也从大宋飞到了大理城。
李士奇走在大堂中。
“寒冰雪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