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寻侠记-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人在这里寒暄,另一边那个斗笠客却已不耐,看向李靖问道:“这位李兄,你说唐国公府有一个十岁的孩子被阴太傅誉为轻功天下第一,这是真的么?”
    李靖面露不悦之色道:“你以为李某会是信口开河之人么?此事乃是李某今日下午亲眼所见,唐国公的四公子李智云跟阴凤姬比斗轻功,比两场胜两场,逼得你师父亲口认输,这才把女儿嫁给李智云的!”
    说到此处,李靖忽然也露出了一副疑惑的神情,问道:“怎么?令师与令师妹去唐国公府比武,你这个当徒弟和师兄的都不随同么?”
    李靖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下午当众输给了李智云,而且若不是杨林及时出手,他一条命都扔在唐国公府了,事后杨素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竟然把他从越国公府轰了出来。
    就你这点本事也敢说可兴邦、武能定国?骗谁呢?
    被杨素“开除”的他一时间茫然不知所向,就信步来到了这家聚丰楼,来了就开始喝闷酒,想把自己灌醉,然而就算喝醉了也解不开满腔忧愁。
    李密闻言就不禁面现尴尬之色,没错,他的确是阴世师的徒弟,但是他这个当徒弟的却是基本没有时间跟在师父身边聆听教诲,因为他要“上班”。
    李密的职务是千牛备身。
    所谓千牛,是指千牛刀。千牛刀是这个时代里最为锋利的刀具,其名出自庄子养生主,斩千牛而不卷刃,可见刀锋之利。
    千牛刀同时也是大隋皇宫卫队标配的制式武器,前提过,这种刀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佩戴的,但有随身携带之人,必是皇宫里的人物。
    再说千牛备身这个职司,千牛备身,说白了就是后世常说的御前侍卫总管,又称御前带刀侍卫。若是搁在北宋,那就是展昭这样的级别。
    李密是千牛备身,就是东宫千牛卫的头目,主要职责是保护太子杨勇的安全,所以平时的作息时间要以太子为主。
    今天他之所以来到聚丰楼喝酒,却是被他的拜弟王伯当约出来的,王伯当就是那个身穿白袍的武者,江湖上人称白衣神箭,有天下第一神射手之美誉。
    至于阴世师带着女儿去唐国公府退婚,他是根本不知道,话说这种事情,当师父的还用向徒弟请示么?

第五十六章 青玄秘录的诱惑
    为了说话方便,李靖、李密以及王伯当都坐到了斗笠客这一张桌子边上,李靖把他今天下午在唐国公府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说到李智云的妖孽表现之时,只把李密、王伯当两人听了个瞠目结舌。
    就连斗笠客也现出了震骇之色,皱起眉头久久不语,似在思索如何对阵李智云这样的妖孽天才。
    王伯当却不敢任由斗笠客这样拖延下去,提议道:“咱们大家还是换个地方喝酒吧,这里已经不清净了。”
    他这话人人都懂,不是这聚丰楼不清净,而是唐国公府迟早会来人寻找这位久去不归的管家,既然唐国公府里面一个十岁的孩子都这么厉害,那还在这里撑什么?等着挨揍么?
    这一次斗笠客也不敢再充硬汉了,起身道:“是在下拖累几位兄台了,好生过意不去,咱们这就换个地方,由在下做东,请几位喝个痛快。”
    李密王伯当和李靖三人当然都巴不得立即离开,见状也即站起,由李密一人会了三桌的酒钱,在店老板的目送下鱼贯出了聚丰楼。
    不说店老板在目送四名恶客出了视野之后安排店伙去唐国公府报讯,只说李密一行四人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了一家僻静的小酒店,要了酒菜继续饮酒。
    所谓英雄识英雄,好汉惜好汉,对他们这种常在江湖武林中打滚的人来说,只要往日无怨,见面后的第一眼没产生什么别扭,就可以交做朋友了。更何况今天四人均在聚丰楼内受了店家的冷落,相互之间颇有同病相怜之感。
    酒过三巡,四人重新彼此介绍,这才知道斗笠客名叫王薄,山东邹平人。
    邹平距离济南极近,不过百余里的路程,王伯当闻之立即问道:“王兄可否认识秦叔宝?”
    秦琼曾于王伯当有过救命之恩,若说山东地界谁是王伯当的朋友,第一当属秦琼,只因秦琼是在济南当差,故而王伯当有此一问。
    然而王薄却只自嘲地笑了笑说道:“在下自幼跟随父亲去了白山黑水之地,是在那边长大的,只闻得秦琼英雄盖世,却是不曾与之谋面。”
    人在江湖,若是连秦叔宝都不认识,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江湖的,只不过既然王薄说他是在长白山地域长大的,那就又当别论。即便如此,王伯当仍旧不免有些失望。
    四人介绍完毕,话题就重新回到了唐国公府上面,李密、王伯当和王薄三人对李智云的武功颇多疑问,一个年仅十岁出头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强的武功?于是便请李靖仔细描述当时的情景。
    李靖看向李密说道:“玄邃兄,据那阴小姐所说,这危若累卵和捕风捉影都是你师门的轻功,其神妙之处你总该一清二楚吧?”
    玄邃是李密的表字。李密闻言便不禁有些讪讪,他怎么好意思告诉三人其实他师父阴世师根本没有传过这门轻功给他,于是便模棱两可地点了点头。
    李靖不知有它,继续说道:“但就是这样绝妙的轻功,都败在了李智云的手上!你们说这李智云的轻功高是不高?”
    是啊,李智云的轻功为何这么高呢?听者尽皆想不出其中缘故。
    李靖却已然给出了答案:“据在下猜测,这李智云的武功全都来自于一本地级秘籍青玄秘录!”
    杨素、杨广以及宇化及唆使阴世师前往唐国公府退婚,其最初的目的、的确是为了讨回青玄秘录,但是这件事也只是存在于他们几人之间的一个秘密,原本不为外人所知。
    然而在唐国公府演武场中讨要秘录的过程里,由于李渊的“老赖”行为,逼迫杨素不得不以李智云、万宣道武功大进为由来指控李渊,话里话外的就把这桩秘密露了出来。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在唐国公府演武场中的众人一个傻子都没有,李靖更是精明过人,又怎能想不到李智云的武功来自于青玄秘录这个所谓的“事实”?
    话题说到了青玄秘录上面,四人便都专注了起来,李靖反过来又问李密:“玄邃兄,你跟随令师学艺之时,不曾见过这本青玄秘录么?”
    李密的神情就有些复杂,半是懊悔半是疑惑地说道:“当然见过了,只是当时师尊根本没拿这本地级秘籍当回事,就那么随随便便地摆在书橱上面,都蒙了灰了,我也曾翻看了一次,上面都是些鬼画符一样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字,根本看不懂”
    王薄忽而打断了李密的回忆:“玄邃兄,什么是地级秘籍?”
    听见王薄如此询问,余者三人都像看怪物一样地看着他。
    “天地玄黄你都不知道么?”李靖终于忍不住反问,而后就给王薄科普了一下天地玄黄的出处。
    话说东周列国时期,也不知道为何,道家始祖老子忽而对武功有了兴趣,在周游列国的同时走访各个武林世家门派,与当时的高手一一切磋印证,每次胜利之后便提出借阅该门的武功秘籍,并为其评定等级。
    那些世家门派的高手在输给老子之后尽皆心悦诚服,自然乐于拿出自家的典籍来请老子斧正评定,所以老子便得以阅遍当世的武学典籍,并为其评定了四个等级,就是今天人们所谓的天地玄黄。
    如今到了大隋朝,武学秘籍分为天地玄黄乃是人所共知之事,只不过这天地玄黄的由来却是知者甚少,李靖这一番科普说得余者三人连连点头,均赞李靖见闻广博。
    被人称赞之下,李靖却也没有表现出什么自得之意,而是看着李密说道:“如此说来就对了,当初令师没有悟出这本青玄秘录的奥妙,就把它送给了唐国公,而今唐国公或者是唐国公府中的某人却把这本秘籍给研悟了,所以才有了李智云和万宣道的武功大进!所以令师才会提出退婚,其实是想索回这本秘籍,只不过最终却是失败了。”
    余者三人听罢连连点头,目中均现出神往之色。
    一本能让十岁的孩子战胜成年人、能让十岁的孩子逼得大隋第一高手亲口认输的秘籍,那里面的武功得是何等的高深玄奥?
    “所以说这本青玄秘录根本就不是什么地级秘籍,它至少也该是天级的!”李靖做出了最后的结论。
    天级秘籍!一向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天级秘籍!世上不论谁家拥有、都不敢承认的天级秘籍!
    “各位兄弟,这样的秘籍,自当有德者居之,凭什么只能被李渊父子所占有?”李靖目光炯炯地说出了他的提议。

第五十七章 密谋盗秘籍
    还有什么东西能比武功秘籍更让武者心动的?在这家不知名的小酒馆内,李密、王伯当、王薄和李靖开始密谋策划盗取青玄秘录。
    这四个人的武功都是极高的。
    先说李密,李密是大隋第一高手阴世师的弟子,虽然没能学到阴世师最为玄奥的天水神功,但是大隋第一高手传授的其它武功岂同泛泛?不说别的,只看他能够担任东宫的千牛备身就说明了一切。
    再说王伯当。王伯当是大隋朝的新科武状元。
    大隋是华夏历史上首创科举制的朝代,试四书五经,武试拳脚骑射,王伯当的拳脚功夫出众,骑射之技更是绝佳,以一匹黄骠马、一张万石弓技压群雄,获得了第一届武科举的榜首,实为华夏史上第一任武状元。
    如此状元郎武功岂能泛泛?自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天下有口皆碑。
    李靖的功夫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在唐国公府惜败李智云,但是他那快若闪电的一剑也是有目共睹,人们在惊叹李智云妖孽的同时,也没人敢小觑于他,只有杨素唯成败取人,才将他驱逐出府。
    李密、王伯当以及王薄三人虽然没见过李靖的功夫,但只听后者讲述天地玄黄一段武林掌故,即可判定他定非常人,自然生出结交之心。
    再说王薄。不说别的,只凭他在聚丰楼飞碗砸晕唐国公府管家这一手,就已能获得余者三人的认同,毋庸置疑,王薄的武功也是极高的。
    这样的四个武林高手聚在一起,在知晓了青玄秘录的奥秘之后又怎会不怦然心动?在李靖的提议之下,三人尽皆点头。
    “这票干了!”王薄最具胆魄,第一个出言支持李靖。
    李靖笑道:“在下果然没有看错三位兄台,不如咱们兄弟四人就此义结金兰如何?”
    当着心上人红拂的面,李靖在李智云手上丢尽了颜面,只为了找回这个场子,能够增进武功战胜李智云,他也要盗取青玄秘录。
    其实他原本并不想把这个秘密告诉他人,只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只凭他一人根本没有可能从唐国公府盗出这本秘籍,正想找个帮手时,就看见了这三位高手,正好这三人对唐国公府的霸道行径颇有怨气,自是最佳合作伙伴。
    李靖的提议再次获得了余者三人的支持,四个人共同盗取一本秘籍,若是关系一般,将来如何分赃?倒不如结为异姓兄弟,以同生共死之誓言作为约束,如此方可放心偷盗。
    当下四人各自报出生辰八字,却是以王薄为长,李密其次,李靖第三,王伯当不过二十二岁,位居最末。
    四兄弟喝过血酒,重回酒桌旁边,李靖就说道:“此时虽是兄弟我提出来的,但是我对长安并不熟悉,既然二哥是宫中之人,想必对唐国公府较为了解,就请二哥定计如何?”
    李密点头道:“三弟所言极是,哥哥我的确比较熟悉唐国公府,我看不如这样,咱们先去给那个李智云贺喜,趁府中人员混杂之时选好退路。三弟你不是说那本秘籍就在李渊身上么?咱们可以去给那李渊敬酒,灌醉了他就突然下手,就凭咱们四人联手,不愁没有机会!”
    李靖闻言,就不置可否地问了一句:“二哥你跟李渊很熟么?如果不熟,如何能以贺客身份进入他的府中?”
    李密笑道:“其实我跟李渊算不得很熟,只不过李渊也是从千牛备身做起的,一路升迁至今,所以我和他之间还是认识的,咱们去贺喜,却是不必攀李渊的关系,眼下他的女婿柴绍与我同在东宫当差,咱们以柴绍的关系前往贺喜,那叫名正言顺。”
    柴绍是李渊的三女婿,李建成的亲妹夫,李世民的亲姐夫,眼下柴绍也在东宫司职千牛备身,是李密的副手。
    往直白了说,如果说李密是东宫太子身边卫队的正队长,那么柴绍就是副队长。副队长的小舅子结婚,正队长前往贺喜,那是给副队长面子,无论怎样说都是合情合理的好事。
    “就算柴绍这边的关系不够分量也没关系”李密继续说道:“我身为阴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