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人森林-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田想着,松开易弦的手,接手那只可怜的兔子。

    兔子剥洗干净,取出内脏,再用雪擦洗一遍,切掉两条兔腿,抹上一层鹅油和盐,再包上一层干草,放进烤屉里。这是今天的晚餐。

    剩下的兔肉砍成小块,放在陶锅里,这是为明天准备的。

    说晚餐其实早了点,现在才下午四点多。早上的时间宝贵,赶到这里之后两人随便吃了点干粮和热水,就算是午饭了。所以晚餐可以早点吃。

    除了两条兔腿,何田还在陶锅里放了些小米,再加上几块红薯干和一把干枣,搁在火上一边煮一边轻轻搅动。

    渐渐地,小米粥香甜的香气弥漫开来,红薯干和红枣煮软了,把小米粥的颜色变得更深。不久之后,烤屉里传出一股奇异的香味,和粥的甜味混在一起。

    何田已经有好一阵子没吃到新鲜的肉了。

    裹着一层干草的兔肉保留了住了肉里的油脂,揭开被油浸成墨绿色的干草,露出的兔腿表皮金黄,撕开之后是深粉红色的肉,带着白气的汤汁滴滴答答流下来,落在陶盘上,变成一个个圆圆的带一圈黄色的油花,在灯光下闪着油汪汪的小光圈。

    何田和易弦一人一条兔腿,就这么抓着兔腿骨头啃。一口咸香扑鼻的兔腿肉,再配一口甜甜稠稠的红薯小米粥。

    吃完饭,天已经完全黑了。雪还没停。

    易弦把大米从柴棚领出来,在门廊下拍掉它身上的雪。

    大米进来之后,扬起脖子闻了闻还残留在空气中的食物香味,甩甩尾巴。

    “啊——”何田一看它甩尾的姿势就尖叫一声,可她刚跳起来,大米尾巴一翘,“扑塔”一声毫不客气地扔在地板上一大坨便便。

    “这蠢东西!”

    何田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

    她和易弦面面相觑,两人都无法,干脆关上门,等大米拉完了,再清理吧。只刚才开关门两次,屋子里好不容易存贮的热气就跑得所剩无几,冷嗖嗖的。

    何田把刚才擦洗皮毛的草木灰洒在大米的便便上,还好,它的食物主要是树皮干草,不算太难清理。

    易弦看出何田情绪低落,安慰她,“从前,住在高原上的人还专门收集牛粪呢,把它们压成饼状,贴在墙上或者铺在地上晒干,冬天就用它们当燃料。”

    “他们为什么不伐木呢?”

    “因为他们那儿没太多树呀。都是草原。砍一棵树,要好久好久才能再长出来。”

    扫完鹿便,一开门,寒风卷着雪花飞扑进来,像是一群白色的大蝴蝶冲了进来,转瞬间又消失在空中。

    屋子里残存的热气也没了,何田打个哆嗦,叫易弦一起把大鹿毛外套穿上,还气得揪一下大米的耳朵。

    易弦在墙角铺上干草,把大米领过去,摸摸它的脑袋,“你可别再惹何田生气了。”

    大米照旧不搭理人。

    之前放进铁桶里的雪现在已经化成半桶雪水了,何田往炉膛里添一块木头,倒了一些雪水在水壶里,在壶里丢了几片苹果干,敞开壶盖,放在炉子上烧了一会儿。

    慢慢的,苹果的香气充满了屋子。

    何田盖上壶盖,煮开水,给两人各倒了一杯,又加了点枫糖浆。第17节

这杯苹果茶让人想起秋天。那时天气还不太冷,阳光是金色的,枫叶金红似火,成熟的苹果从枝头落在地上。

    易弦喝了几口茶,“其实,也不完全是大米的错。我们要是有个马厩之类的房子就好了。冬天在棚子上钉上厚厚的草帘子,晚上放下来,白天卷起来收到棚檐下面。”

    何田知道那是什么,“可是我们这里,晚上有狼。”

    “所以,还是得给它搭个窝棚。上锁的。和家里一样。”

    “那也要等到春天了。现在土都冻硬了。”

    两人一边商量窝棚的事,一边从背篓里取出绒草。

    这些小屋里的草垫子已经有三四年没换了。

    本来每年冬天都会重新编些替换的,但是何田一个人,没那么多时间。

    编草垫的绒草不用捶成绒絮。把手指粗细的一束绒草在头、尾、腰部用三根绒草绳扎紧,一边扎一边放在木墩上敲打瓷实,再续上一束草,这么反复,草垫子就渐渐成型了。

    不过,越到后来,敲打时用的力气就得越大 。

    草垫一般做接近一米八长,一米宽。讲究点的还会给垫子包上布边。这样草垫会更耐用,也更美观。

    易弦从前见过类似这样的草垫子,但还是第一次看到它们是怎么做的。

    何田已经领教过她编织的手艺了,所以对易弦点亮编草垫子这个技能也没抱什么希望,示范几次之后,易弦已经抓起了木锤,“我还是干这个活儿吧。”

    屋外风雪呼啸,屋子里,倒是温暖如春。

    两个人配合着做草垫,还累得汗津津的。

    坐在暖融融的火炉前,喝着甘甜的苹果枫糖茶,手里握着有淡淡香味的绒草,安全而舒适。

    如果能忽略屋角卧着的那头时不时打个响鼻还有可能制造便便的蠢货,就完美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祝大家愉快。

    明天会用存稿箱。因为我要外出取材,要坐一天飞机。因为外出,这个周六周日只能随缘更新。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支持新文。谢谢啦。

    第17章 花瓣馒头

    雪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停。

    何田和易弦返回靠近河边的小屋,又收获了五张貂皮。

    种了一晚,重新设好陷阱,他们赶着大米下山,度过冰河,回到了家。

    来时洒在冰上的枯枝和栗子刺球在雪地上远远望去是一条灰黑色的路。它们已经被牢牢冻在冰雪上了,虽然下了雪,但是也刮了风。风把前天的雪吹走了不少,大米在这条路上终于可以奔驰了。

    它越跑越快,何田对易弦挥下手,先跳上爬犁,又把易弦也拉上来。

    驯鹿在平整的路面上全力奔跑时,最快的速度可以接近五十公里。

    当然,这是书里说的。

    何田不知道大米这时跑得有多快,但肯定是很快的。

    刺骨的冷风嗖嗖迎面吹来,即使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都觉得眼球凉凉的。

    握着缰绳的手笼,臂弯的褶皱上,全是大米奔跑时扬起的雪花。

    爬犁两侧积的雪很快冻在上面,又在爬犁和地面摩擦时融化了,化成一条一条呈向下流淌状态的小冰棱,冰棱上很快又积了一层飞溅上的雪花。

    回来的时候要比去的时候快得多。

    大米全力奔跑了大约三四十分钟后,就能清楚地看得到家附近熟悉的风景了。

    何田让大米在冰洞附近停下,跳下爬犁,顾不得抖掉身上的雪,先去查看冰洞。

    她用力摇晃冰洞里插的那根木棍,小声念叨,“别冻上!别冻上。”

    易弦走过来,“让我来。”

    她抓住木棍,缓缓转动,冰洞里发出冰层破裂的咯吱声。

    何田没闲着,她跑去另一个冰洞,用力搅动木棍。

    还好,十几分钟后,两个冰洞里的冰层都被搅碎了。

    她们拉起渔网,里面有七八条鱼。

    重新放下渔网之后,两人都又累又饿。

    可现在只能吃点干粮充饥。

    得先把大米赶回家。

    给它吃东西,然后还要看看木屋的情况。如果门冻上了,那就只能在空地先升起火,稍微暖和暖和,等门解冻了,进得去屋了,再说其他的。这时要是突然下起暴风雪,那可就糟糕至极。

    走回家一看,还好,木屋外那层雪墙有效地抵御了风雪,虽然家中的炉火已经熄灭了,但是门没冻上,拉住铁栓摇晃了几下就打开了。

    家里也不会太冷,水缸也没结冰,烟囱外的陶砖摸起来还有一点温热,只有窗户缝上结了一层霜花。

    何田和易弦赶快行动起来。

    易弦把炉火重新点燃,何田把菜窖上的雪扫开,菜窖的盖子要是冻上了才糟糕呢。还好,没冻上。

    她爬进菜窖取了些食物,重新盖上盖子,把一块木楔子夹在木盖下,让菜窖通通风。

    炉火烧旺之后,易弦烧上一壶水,出来帮何田扫雪,“你去做吃的吧。我来。”

    她看到何田脸蛋冻得红扑扑的,不由自主微笑着把手贴在她两颊上挤她两颊,挤得她小嘴嘟起来,看起来可爱极了。

    易弦哈哈笑出声。

    何田也笑了,她把手里的木铲递给易弦,“那我去煮点土豆粉条吧。”

    家里还有一块吃了一半的腊肉,是一条獐子的腿肉。把肉片下来,放在热汤里滚上几滚就能吃了,再下几把土豆粉条在汤里,就是一顿热乎乎的饭了。

    何田把快烧开的热水倒进铁锅里,把锅搁在火上继续煮,用小刀片下几片獐子腿肉,丢进锅里,想了想,又从腌菜坛子里拿出几片腌白菜。

    腌白菜是何田家每年秋末都会做的。不过,今年白菜收成不算太好,所以她只做了一坛腌白菜。

    腌菜的时候先在坛子里放上一层盐,再把盐、糖、还有大量的辣椒末混合在一起,搅拌成腌料。

    取一颗新鲜的白菜,垂直从中心切成两半,掰开菜叶,把腌料一层一层均匀地撒在菜叶之间,放在坛子里,最后在菜上压一块大石头。坛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视气温而定,多则一周多,少则三四天,白菜就腌好了。

    这时白菜会析出很多水分,掀开坛子盖,绿莹莹的白菜像泡在一汪红色的水里面。

    腌白菜坛子入冬之后就得放进屋子里,放在地窖里也可以,就是取的时候不太方便。地窖有两三米深呢。腌白菜又汤汁淋漓的。

    何田把白菜叶放在坛子口上方,拧出里面的水分,让这些又咸又辣的汁水重新流进坛子里。然后,她把菜叶切成几段,菜帮扔进锅里,菜叶放进一只陶碟里。

    这时锅里的水已经煮滚了,她抓了三四把土豆粉条,扔进去,用筷子搅动一下。

    易弦扫完屋子附近的积雪,饭已经做好了。

    桌上放了两个热气腾腾的陶碗,里面是雪白的粉条,深粉红色的腊肉片,还有白菜条,两只碗之间还有一个碟子,上面是翠绿的白菜叶,叶片上点缀着点点红色。

    汤粉带点辣味,白菜帮子脆脆的,獐子肉咸香可口。这碗又辣又烫的汤粉吃完,肚子饱了,全身也热乎乎的。

    何田在水壶里投入几枚灰黑色的细长豆荚,这些豆荚易弦从没见过,何田说,她奶奶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只是偶尔发现用这豆荚煮的水很好喝。

    “那她总得给它们起个名字吧?”

    “没起名字,就叫煮水喝的豆荚。”

    易弦轻笑一声。何田也笑了。

    豆荚煮了一会儿,易弦闻到一股类似奶油类甜食的香味。

    这股香味越来越浓郁,水煮滚了,何田倒了两杯茶,把壶盖掀开,在壶口扇一扇,“真好闻呀。”

    豆荚煮的水,喝起来只是微带点甜味,倒没有浓郁的奶香味了。

    何田把豆荚捞出来,放在陶盘里晾干,“煮过一次之后,再煮,水就没味道了。不过春天做肥皂的时候可以把它们磨碎了加进去,还是香香的。”

    易弦提议,“那应该把它们加到蜡烛里,做成香蜡烛。”

    “香蜡烛?”

    何田家用来照明的是油灯。取动物油脂,加热,过滤,倒进油灯里,再加一根棉线做的灯芯,就能用了。油灯罩上玻璃罩,不易被风吹灭,还可以到处提着走。灯光强弱可以用升高或缩短灯芯来调整。但不管怎么调整,也就那么亮罢了。

    蜡烛也有人用,把一根蜡烛底部稍热,用力按在一只陶碟上或者不管用什么材料做的烛台上,也可以到处移动。有人喜欢从商人那里买蜡烛,这东西不太贵,即使是在最大的城市里,也不是每家都用得上电,电的供应也不稳定,所有人家中都常备蜡烛。也有山里的猎人自己做蜡烛的。制作蜡烛如果只是要求能烧得着,没什么太高技术要求。

    但是易弦说的香蜡烛,显然主要功能不是照明。

    “洗澡的时候,或者临睡前,或者你只是想要舒舒服服地喝杯茶,看会儿书,在暖暖的屋子里打个盹,听会儿音乐,胡思乱想——其实什么时候都行,只要你想,就可以点上香蜡烛了。”

    易弦想了想,又补充,“还有在香蜡烛里放上干花,干果的,比如,切片的柠檬,什么的。蜡烛冻在玻璃容器里,看起来很漂亮。有时候还能一边泡着澡一边喝着茶,再吃点小点心。”

    说到洗澡,何田想起来一件事,易弦来了两周多了,虽然毛外套,棉袍、罩衣什么的何田都用奶奶的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