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鬼儿子们重生-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又到了秋季,壮劳力们拼命地抢收着粮食,剩下的人也都没有闲着的,每天不停的晾晒着土豆干、黄瓜钱、茄子条还有豆角丝,这些都是冬天的菜蔬,其实,这个时代严格手来,并不像后世传的那么可怕,至少农村很少有饿死的,只是吃的没有油水罢了。

    我这后院的罢园菜实在不少,挨样处理实在是个体力活,索性干脆让王润生他们帮我一起做,至于喂猪的猪草正好就用地里剩下的,这样还能速度快点儿,再种一茬秋白菜,到时候做冬储菜。

    这天,我正在院子里袈锅烧水烫小白菜,然后好晾晒成干白菜留着冬天熬白菜汤,做这个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小白菜焯大劲儿了,扔进去发现硬梆处皱了就赶紧捞出来,否则叶子一晒就断,冬天熬汤的时候,也少了那股皮条劲儿。(咬不动的感觉)

    我刚把这锅的捞出来放进大盆里,打算去晾晒,就跑进来个小男孩儿,七八岁的样子,虎头虎脑的,挺可爱的,可是我并没有见过他,可以肯定,他绝对不是我们这个村子的,于是问道:“小朋友有事吗?”

    小孩儿有些拘束地说道:“你,你是,二道沟的俞大夫吗?”我点点头道:“你找我有事儿”小孩儿紧张的揪着衣角道:“你,你能不能,救救我妈妈?”我问道:“你妈妈怎么了?怎么是你一个小孩子过来求医,你爸爸呢?”

    过来拿盐回去给托儿所腌菜的王立秋正好过来,看到小孩儿一愣道:“小昊怎么到我们村来了?”我问王立秋道:“你认识这孩子?他谁啊?”王立秋道:“他是龙井的,姓范,离咱们这儿不远,前段时间,咱俩还去那换过大米,他就是那里村长家的鲜族孩儿。”

    那孩子显然也是认识王立秋的,赶紧拉住王立秋道:“王家哥哥,我是过来找俞大夫救我妈妈的,我妈妈晕倒了。”我又一次问道:“那你爸爸呢?你爸爸没把她送去卫生所或者医院?他怎么放心你个孩子跑到这么远呢?”

    王立秋想了一下说道:“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小孩儿回道:“我是骑车过来的。”骑车?我看了一下不比车高多少的男孩儿,实在无法想象,男孩急了,他赶紧去外边把他的自行车骑了过来。

    真的是骑,不过是从斜栏处掏裆过去踩着脚蹬子,然后用手扶着车把,骑得倒是很溜,但也太危险了,前边真的有个突发情况,他很难立即看清并马上停下来,也不能完全把住车闸,这也就是现在,要是碰到后世的马路杀手,绝对分分钟被撞的命运。

    我吓得满头是汗的赶紧拦下他,并说着这太危险了。王立秋倒是很不以为意地道:“你这是头骑你爷爷的车?你爹都捞不着骑几回,小心回去给你屁股揍八瓣!赶紧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跟俞大哥看看能不能帮你忙。”

    小孩儿急得抓耳挠腮的,他说不清楚,只能说道:“我妈大前天生了我妹妹,今天背着我妹妹去收割的时候,就晕倒了,然后抬回来送去生我妹妹的仓房里了,我奶给我妈送海带汤,她也没喝,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二宝子跟我说,我妈要死了,我爸要给我换新妈,我不想要新妈,想起来你说你们村有个啥病都会看的俞大夫,就偷摸过来了。”

    我震惊的说道:“这不是跟程鑫他们家一样,虐待儿媳妇吗?”王立秋打断我道:“也不是,这个和程家不太一样,这是他们民族的习俗,一般都是女人操劳,不管是地里活还是家务,女人生完孩子能享三天福,家里会弄海带炖肉,但从第四天开始,就得下地干活了。”

    这是什么道理?我皱眉问道:“地里活、家务活都被女人承包了,那男人干啥?”王立秋撇撇嘴道:“要不你以为为啥咱们村,那老些人家愿意娶鲜族女人,不仅听话,还贼能干,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

    这是人家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人家女人自己也觉得这是应该的,没有反抗的心思,我自然也不会多嘴再说什么,于是就和王立秋一起跟小昊去他家,看看他妈妈到底是怎么了,王立秋骑着小昊的车驮着小昊,我背着药箱骑着自己的车,免得我们回来的时候走回来。

    头两次过来换大米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因为听了王立秋的讲解才发现,这里十之八九在地里收割的都是女人,很多甚至还是用背带背着孩子,而年老的女人,都是头顶垫着块儿布巾,然后顶着个装满东西的木盆或者木桶走动。

    神奇的是,她们几乎不用手扶着,头顶上的东西绝对稳稳当当的,而她们的怀里或者后背上,都会有个孩子,我看的心惊胆战的,真的害怕这头上的东西,一个不稳再砸倒孩子,所以都是尽量贴边儿骑车,以免碰到她们再伤着孩子,被王立秋狠狠地嘲笑了一顿。

    我们到了龙井村的村长家,也就是小昊家,是小昊的奶奶开的门,说了一下我们的来意,小昊奶奶倒是挺通情达理的,只是有些为难的说道:“谢谢你们过来看望我媳妇,但是,请稍等,我进去和孩子爸爸说一声。”

    知道了这里的习俗,我们自然不会说别的,小昊进了院子把车送了进去,我们听到一连串儿的嘀里嘟噜的鲜族话,全都有听没有懂,但是听得出来,屋里男人的声音并不太开心,是在训斥着小昊的奶奶,里面夹杂着年轻些的男人声音。

    过了一会儿,小昊奶奶走了出来,有些歉意的说道:“让您久等了。你们进来吧,去屋里喝杯水吧。孩子爷爷和孩子爸爸都在屋里,孩子爷爷的脾气不是很好希望您们见谅,我先去给媳妇收拾一下,很快就会叫您的。”

    入乡随俗,我们只能客随主便了,我们先是进了一间屋子,踏铺上盘坐着两个男人,岁数大的男人眼带很重,有些垂着,看起来并不是很好说话,另外一个与其容貌三分相似,两人都显得高大壮实,而且都很白净。

    两人中间摆着个不大的炕桌,估计也就一米见方,三十多厘米高那样子,桌上摆着十来个碗碟,各自面前还有半碗白酒,不过,等看到桌上的菜的时候,我有些无语,谁能告诉我,整十来样咸菜,爷俩也能喝的津津有味儿。看这样子,两人显然喝的时间并不短了。

    老头并没有跟我们交谈的意思,怂拉着眼皮,拿着筷子慢悠悠的伸向那碟子里被撕成条放在那儿的蒜茄子,感觉好像动作快了或者动作大了,就会吓着桌上的菜,掂咕两下之后,夹起来一点儿,再慢悠悠的送进嘴里,感觉这口菜吃的是真费劲儿,这起码得三分钟才吃掉一口菜,难怪都是咸菜,这是不用加热也不怕他吃完的饭之前坏了。

    那中年男人,也就是老头的儿子绷着脸说道:“谢谢你们过来看望我的妻子,都怪犬子不懂事儿,打搅了你们,让你们专程赶来一趟,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她平时就娇气了一些,现在已经没有大问题了,明天就可以正常下地干活的。”

    这他妈的是人话吗?我和王立秋真的想要转身就走,那个阴沉的老头说道:“女人怎么能惯着?还要反了天了!等到明天?下午没事儿就赶紧去干活,你母亲也是这么过来的,哪用得着这么娇气?”中年男人赶紧答应了一声。

    就在我已经决定立即离开的时候,刚刚开门的老太太过来说道:“我已经给我媳妇收拾好了,请帮我媳妇儿看看吧,她的情况好像不太好。”强忍着火气,我这才跟着老太太过去看她的儿媳妇,毕竟还是病人更加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还差一点儿,过会儿写完了发上来,大家先看这章啊

    第89章

    这里果然是仓房,里面全是农具之类的杂物; 还有不少晾着的干菜和腌制的咸菜之类的; 后面挡着个布帘; 掀开帘子; 地上铺着草甸子,女人就躺在草垫子上,盖着条被护; 脑袋上缠着白布; 不过那脸色看起来比那白布还白; 嘴唇干燥的已经起皮了。在地上放着一碗已经凉透了的海带白肉汤,几乎是没动过的。

    我皱眉道:“她刚生完孩子,怎么能睡这样的地方?”老太太不解的问道:“女人生完孩子; 不睡这里睡哪儿?你不会是想让她去屋子里吧?这怎么可能; 她的血还没干净那; 要是进屋里,肯定会给她男人带来晦气的。”

    直到这一刻,我才清晰的认识到; 反对封建、反对迷信是何等的重要!真的挺可悲的,这时候; 这里的人; 不仅男人不重视女人; 就是女人自己也同样觉得这是应该的。我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坐在地上给女人把脉,确实; 女人的病情并不严重,只是体虚脱力。

    但是,她现在可是坐月子的时间,我前世的婆婆就说过,月子坐不好,以后老了就等着遭罪去吧,而且,月子病只有再次坐月子的时候才能治好。真假我不知道,我的月子有婆婆和娘家妈的精心伺候,是没有这方面的感受的,但我相信老人是不会糊弄我的。

    我留下了一些药,交代老太太怎么煎熬服用之后,就直接和王立秋走了,这样的家庭,我真的没办法多呆。王立秋小声的劝着我,别想太多,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外人觉得不好,可是人家自己却觉得很好。

    可不是,上辈子就听过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这样的话,倒是我自己过于主观了,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人家身上,真的是没有必要,这就好比替古人担忧一般,根本没有必要,我只要和三个孩子连带着几个合得来的亲朋好友,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比什么都强了。

    王立秋怕我继续钻牛角尖,于是说道:“俞大哥,晚上跟我去闷小鱼仔子去吧,明天咱们再领着小河他们去得蛤、蟆,这季节的蛤,蟆油最多,给孩子们吃点儿,可补身体了。公狗子(公蛤、蟆)青拐子(青蛙)炒一下或者炖豆腐,那可都是下酒的好菜!”

    长白山有都是这个,早上或者晚上去捡柴的时候,就可以顺手逮两只回来,让自己家的婆娘给做熟了,然后做下酒菜。这倒不是不心疼孩子,而是这些小崽子们每天一放学,第一件事儿时候拎着钉子做的吊钩,抓些苍蝇、蚯蚓之类的,就去钓青蛙,然后就地就解决了。

    其实这些我还真不缺,这个说来有趣儿,也不知道是不是程家的事情,让黑虎两口子兴起了统领鸡、鸭、鹅三军的豪情,现在,只要黑虎两口子无聊,就会训练这三军跟它们去后山拉练去,势必要训练出一个强悍的军队。

    它们让鸡、鸭、鹅尽量自己捉吃的不算,还要往山里走,然后抓住青蛙小鱼之类的带回来,它们两口子和自己的三个崽子就是教官和保镖,一看到老鹞子(专门抓鸡吃的一种鹰)下来,就会最快速的将其打下,如果它们自己吃饱了,那再抓住的就会带回来,短短半个月,就将后山的那一片儿霸占下来了,再也没有老鹞子敢打它们放的鸡。

    不过,王立秋的这个提议,我还是很赞同的,确实该进山活动活动了,还有一些深山里的山货也可以收拾一下了。但这个得等我自己上山的时候,带着王立秋,我可不敢走的太深,不过一上午下来,也是收获颇丰的。

    晚上的时候,我们就美美的吃了一大顿,首先是很讨孩子们喜欢,加了白酒、精盐、花椒面等调味料,裹着面粉用豆油炸的外焦里嫩、味道鲜美的炸田鸡腿儿。(田鸡就是青蛙)只是,炸东西实在是太费油,我虽然不缺钱,但是,你有的时候,有钱也买不到啊,所以,只是炸够几个孩子的就停手了。

    只是借着剩下的油和料,加了猪油、葱、姜、蒜酱油等作料翻炒成了味鲜肉嫩的酱爆田鸡腿,这绝对是饮酒下饭的好菜。刚一出锅,扑鼻的香味儿就传了出来,屋里的几人馋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然后还特意做了田鸡炖豆腐,鲜香清爽,别有一番滋味。

    剩下的牛肉炖柿子、和酱炒笨鸡蛋、猪肉炖豆角之类的,完全就是怕不够吃做的,主食包的白菜大豆腐馅的饺子。也不知道为啥,我们都觉得很香、很诱人的田鸡肉,到了麻婆婆的嘴里,倒是成了又酸又腥,当我以为她的味觉出了毛病的时候,她却又对牛肉炖柿子赞不绝口,估计大概是个人口味的问题吧?

    吃这些好吃的,我当然要叫吴老过来,潘建刚是个没口福的,据说下午就去给老丈人劈柴火去了。潘建刚和刘英已经扯了证了,现在就应该是合法夫妻了,但是,中国人都觉得,那个证就是那么回事儿,只有正式拜堂,得到双方亲友的祝福和认可,这才算是真的是夫妻。

    之前就知道吴老和麻婆婆是认识的,没想到吴老见到麻婆婆那是规规矩矩的,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与平常的耀武扬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