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真的很低调了-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楚铮手里有了画卷,上不上台出这风头倒也不要紧了,而且他现在实在不愿暴露身份,有这闲心不如多留在襄城陪陪郭襄呢,这样郭襄怕会更高兴。

    掀起车帘,已近中午问问车夫,离襄城只剩下半天的路程了,应该能在天黑时分抵达襄城。

    楚铮想到很快就能再见到郭襄,心中不由期盼起来。

    ……

    就在楚铮向着襄城进发之时,一艘大船正缓缓停靠在襄城的码头靠岸,船头之上,一个面如僵尸的独臂人立在船头,旁边一头奇形怪状的巨雕傲然四顾,数十个头戴青竹的汉子却神色兴奋。

    这一路来颇经波折,甚至遇到过三次水贼的拦截,若非有神雕大侠坐镇,以绝顶武功化危解厄,这船上的财物怕早就被人夺去。

    现在平安抵达襄城,众人又怎会不兴奋?

    所以当襄城守兵惯例上船盘查时,青竹帮的程老爷子手抚下巴上的山羊须,笑吟吟地交了一封信,道:“请将这拜帖送去给郭靖郭大侠,神雕大侠及青竹帮程青竹有要事求见。”

    杨过忽道:“不用提神雕侠,就说侄子杨过与青竹帮程老帮主求见便可。”

    那兵士一听来人竟是郭大侠的侄子,不敢怠慢,赶紧应下,留下人守在船上候着,自己快马加鞭,飞奔入城。

    程青竹却惊讶地看向杨过。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杨过竟是郭靖的侄儿,不由又想起那神秘的少爷,不知道他和阿九目前在哪里?

    忽然听到身边的青竹帮弟子“咦”了声:“对面那是什么?”

    程青竹循声望去,只见与襄城隔江相望的樊城城头之上,立着两面大得吓人的旗帜,上面分别写着:

    “大元汝阳王府世子库库特穆尔在此!”

    “对面参加狗熊大会的汉狗们敢来取吾人头否?”

    程青竹又惊又怒,库库特穆尔?蒙古当前最得势的汝阳王府世子?

    他竟敢到最前线、与襄城隔江相望的樊城中来,还口出狂言,挑战天下汉人英雄?

    程青竹下意识转头,便见神雕大侠杨过正盯着那两面旗帜,眼中闪动着慑人的光芒。

 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城危局

    襄城郭府中,郭靖和黄蓉正眉头紧锁,商议对策。

    近来襄城的局势急转直下,形势越来越恶劣了,两人义守襄城二十余年,以这次形势最为不妙。

    现在已是冬末,据探子回报,蒙古大军的调动越来越频繁,种种迹象表明,蒙古大军将会在开春、积雪融化后便再次发动进攻,而且这次进攻非同小可。

    据探子回报,开春这次进攻将由皇子忽必烈亲自统率,精兵猛将云集,起码将会有近二十万大军蜂拥而至,声势之大,实是前所未有,看来这次蒙古对襄城是志在必得。

    而且南边与襄城所在鄂州接壤的李阀势力也在近期开始封锁边境线,不让米粮运入鄂州,更有兵马调动,疑似暗中配合蒙古大军之势进攻鄂州。

    南北局势同时紧张起来,怎能不让人心惊?

    但任凭襄城的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到赵宋朝廷,赵宋朝廷竟依然没一兵半卒派来,更没半点粮饷运至,只有一份诏令,令襄城军民奋起余力,如以往一般击退蒙古大军。

    余力?襄城哪还有余力!

    三个多月前的那连场大战,早已将襄城多年的存粮和库银耗尽。现在全凭着上次徒弟楚楼钧画出的地图,从某处倒塌的地下宫殿中找出一批金银珠宝和精良兵器,秘密送到江南的大城镇里变卖,才勉强积聚了部分的钱银,熬过了这个冬天。

    失去了朝廷的支持,接下来襄城将很可能面临缺兵少粮的困境。

    幸而郭靖和黄蓉早就预料到可能会有这样的局面,在大半年前就广发英雄帖,遍请天下英雄齐集襄城,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共商抗敌御侮大计。

    英雄大宴会期定于元月十五,预定连开十日,到元月二十四结束。

    全真教、滇南段氏、陆冠英、丐帮长老等与郭靖夫妇相熟交好的江湖人物提前便已到了,在英雄大会期间,来自四面八方的英雄好汉依然络绎不绝,每日都有大批知名或者不知名的高手赶到……襄阳城中高手如云,群贤聚会,盛况空前。

    许多隐退的成名侠客也闻风慕名而至,带来了大量的财物捐款,而且会上推举郭靖为会盟的盟主,赴宴的武林人士俱听从他的调遣,共抗外侮,一时间襄城里士气高昂,局势大为好转。

    就在郭靖黄蓉暂且松了口气,让女婿耶律齐接待招呼群雄,自己夫妻专心整军备战之际,一个消息突如其来地传至。

    数天前,汝阳王府的世子,向来人称“战场虎将”的库库特穆尔,竟到了汉江对面的樊城,还立起了两面分别写有“大元汝阳王府世子库库特穆尔在此!”“对面参加狗熊大会的汉狗们敢来取吾人头否!”的大旗。

    显然库库特穆尔听到了襄城英雄大会的消息,这次赶到樊城,目标直指襄城英雄大会。

    其时集结在襄城的武林高手不计其数,所以当樊城城头那两面挑衅意味极浓的大旗竖起后,不到半个时辰便有如旋风般传遍整个襄城,引起一片哗然。

    现在两国交战,两国的武林人士相互挑战、交手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蒙古一方竟敢如此嚣张地竖起大旗,挑战对面襄城云集的所有汉人高手,还是第一次出现。

    襄城的武林人士看到那两面嚣张的大旗岂有不动怒之理,特别是“狗熊大会”、“汉狗”等带着侮辱性质的字眼更是刺激了英雄好汉们的神经,他们纷纷拍案而起破口大骂,稍稍稳重者立时便到郭府请战,要求代表襄城出战。

    年轻的高手们更是热血沸腾,高各部:“岂有此理,蒙古鞑子这是岂我汉家武林无人乎!走,咱们渡江过樊城,取了那王保保的狗头回来!让蒙古鞑子见识一下我们汉家武林人士的厉害!”

    一时间愤怒的声讨声响彻全城,不少年轻高手也不等郭靖发话,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群结队地渡江去樊城应战。

    那王保保是库库特穆尔的汉名,江湖人士俱以此名称呼库库特穆尔,以回应那个“汉狗”的称呼——你不是叫我们汉人做汉狗么?那你还取个汉名做啥?

    事实上蒙古高层取汉名并不多见,此乃是汝阳王郡主敏敏特穆尔强行推行的,她自己便取了个汉名“赵敏”,她认为目前蒙古已夺取了汉人的近三分之一江山,为了更好的统治汉民,减少反抗,统领者取个汉名以示尊重和文化融入很有必要。

    库库特穆尔作为她的兄长,被逼着取了个“王保保”的汉名,但平时极少用到,他和大多数蒙古贵族一样,对妹妹的施政策略并不认可,他们骨子里对汉民还是极为轻视,视之为最低贱的剥削对象。

    至于汉民反抗?那就杀了呗,反正汉民多,杀之不尽。

    再说襄城的年轻高手们大批渡江涌到樊城,库库特穆尔下令解除码头封锁,打开城门,将这百余年轻高手迎入城中的大广场上,派出己方一百余名高手与他们一对一决斗。

    是役襄城一方的年轻高手大败,非死即重伤,库库特穆尔将死伤者尽数用船运回襄城,人人身上还系了张纸条,上书:“汉狗自夸自卖,不外如是!”

    “百余少年英雄血洒樊城,蒙古鞑子留字羞辱气焰嚣张!”的消息在极短时间内便传遍所有关注本次事件的江湖人士耳中,引起城中军民和武林人士的哗然。

    谁也没想到,这百多名在江湖上也算颇为名气的后起之秀、年轻高手们,竟尽数被打败,轻则重伤残废,重则直接殒命!

    而且据生还者所说,全是一对一被打败的,对方并没有以多为胜,也没使什么卑劣手段,可见这次蒙古是有备而来,同样汇集了大批的高手。

    但蒙古一方的嚣张气焰,和那在伤亡者身上系上侮辱性字条的行为,彻底激起了襄城武林人士的怒气。

    数十个知名高手也不顾郭靖黄蓉的劝阻,再次渡江挑战,这些人无一不是成名多年的绝顶高手,有小宗派的掌门,有大帮大会的长老,也有隐世已久的独行侠,甚至还有知名大盗,这些人或为国仇家恨,或为同胞出气,或为扬名立万,都义无返顾地奔赴樊城,回应蒙古鞑子的嚣张挑战。

    但当天下午,这些襄城高手们也全被送了回来,同样人人非死即重伤!

    腥红的“汉狗自夸自卖,不外如是!”的字条极刺眼地系在他们身上,生还者满脸的屈辱不甘,有被气得口喷鲜血者,甚至有不甘受辱者,咬破手指血书“为我等报仇”然后撞墙而亡。

    连昔日横行关东、无人能敌的大盗“关东鹰王”屠飞鹰,也因为重伤太严重,送回来的当夜便气绝,临终前这七尺汉子双眼流泪,不断重复着“不能输,不能输给鞑子!”

    引得众多闻讯而来的高手们跟着落泪,又悲又怒。

    无论这些成名高手生前是正是邪,但在民族大义面前都无愧“英雄”二字!

    当天夜里便有十个武功更高更强的宗师悄然联袂踏波渡江,夜袭樊城,誓要斩下王保保的人头。

    可惜第二天连这些雄踞一方的宗师们也被送了回来,八死二重伤!

    满城悲愤,白幡处处,香火与哭声处处。

    不过也得益于这些见多识广的知名高手们的牺牲,樊城一方的蒙古顶尖高手名单揭示了出来。

    蒙古护国法师,金轮法王!

    西域金刚门门主,火武头陀!

    苗疆极乐峒,大欢喜女菩萨!

    还有,突厥武尊,毕玄!

    前面三个恐怖的名字已让众人倒抽口凉气,第四个“突厥武尊”毕玄更是神话般的人物,与道家散人宁道奇、高句丽武学宗师“奕剑大师”傅采林并称为“第一代武学大宗师”。

    如果说华山论剑成就了“中原五绝”的威名,那三十多年前在北方举办的“圆桌夜宴宗师会战”,则奠定了宁道奇、毕玄、傅采林的“武学大宗师”之名。

    天下间有“武学大宗师”的说法,便是由此三人的宗师会战而来,可见此战在江湖上的影响力。

    也是从那一战起,天下陷入大乱,武学各派大放异彩,百花齐放,“武学大宗师”层出不穷,星光闪耀——

    “剑神”独孤求败,以“独孤九剑”代表了中原剑道的巅峰;

    “散人”宁道手,以“散手八扑”代表了中原道家散手武学的巅峰;

    武当的创派宗师“真人”张三丰,以百年修为成为了公认的道家第一人;

    “天刀”宋缺,以“天问九刀”雄踞“天下第一刀”的宝座。

    “小李飞刀”李寻欢,以“例不虚发”的飞刀绝技,被称为“天下第一暗器高手”。

    “奕剑大师”傅采林的“奕剑术”,开创了奕剑之道,以棋奕之法闻名于世。

    ……

    而“武尊”毕玄的“月狼矛”更是号称“天下第一枪”,无论是战场还是江湖比试未逢败绩。

    虽然早听闻辽国对蒙古俯首称儿臣,但听闻连堂堂武尊毕玄也被王保保请到了樊城坐阵,又怎能不让众人惊骇?

    众人这才知道,王保保确是有备而来,此前郭靖黄蓉再三劝阻众人,并非怯战,实乃是对汝阳王府那对兄妹的忌惮、让他们作决定变得极为谨慎,谋定才后动。

    当十几个宗师殒落,以及樊城蒙古一方有四个武学大宗师坐镇的消息传开后,全城震动。

    开往樊城的船只立时便消失,再无人渡江挑战,先前愤怒地叫嚷个不停的武林高手们开始沉默,一众英雄好汉们仿佛泄了气的皮球,哑口无声,连那些不知天高地厚、年轻气盛的少年英才们也被长辈师父们勒令不得离开襄城。

    虽然襄城里乃有不少人依然对蒙古一方的高手们骂骂咧咧,可底气明显不足。

    尽管没人公开承认,但襄城的英雄大会声势大弱、人人志气消沉,连让年轻人扬名的擂台比武也越来越缺乏关注和氛围,却是不争的事实。

    樊城上那两面旗帜和那四个恐怖的武学大宗师,成为了压在众人心头上的阴影和大石。

    特别是樊城的王保保连续两天派人送来战书,邀请“襄城大侠”郭靖前往樊城与己方高手一决高下。

    但黄蓉心知襄城安危实乃系于郭靖一人身上,怎肯让他出战?何况他以一敌四,必败无疑。

    黄蓉拒战,于是蒙古一方态度越来越嚣张,气焰越来越盛,甚至送来了妇人衣服以作侮辱。

    整个襄城都弥漫着一股悲愤却无可奈何的风气,连襄城的军民也没了先前那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决心。

    郭靖黄蓉对此忧心忡忡,英雄大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