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始玉箓-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还是要我插一手才可以啊!”

    “哦?”黄胜楞了一下,诧异道:“鬼公交的事情,你早就可以解决吗?”

    “不然你以为?”元清微似笑非笑的看了对方一眼,随意道:“那东西虽然达到了凶级,但存在根基却早就被我探查清除,如今因缘也是运转到了一个极致,只是差了那么临门一脚,我去推一把也就是了!怎么?你有兴趣?要不要一起来?”

    “凶级的怪诞啊!这个年代可是不多见,有幸的话,我自然是要去好好看看!不过,我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吗?”黄胜说着,又是有些奇怪道:“其实,五金的事情,你已经找我哥他帮忙了,又何苦再去看他们的脸色?”

    “己等材料虽然常见,但我要的数量比较大,单纯依靠你们黄家,并不现实。”元清微点到即止,并么有继续多说下去,转而开始和他讲述需要准备的一些东西。

    此世和前世相比,虽然有很多地方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人情世故和为人处世之道,相差却不是很大。

    太乙观近百年来经历了两次浩劫,虽然需要修生养息,却也不能够毫无动作。所以,当初黄家背叛的时候,元清微的师父,才会托着病体去黄家做个了结,震慑了湶州不少蠢蠢欲动的家伙。

    但同样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现在的黄家和六十年前又不一样,过去师父还在,黄家就是真的有点小心思,也绝不敢暴露出来。如今自己继任数年,迟迟未曾突破,哪怕自己心中清楚自家力量不断增强,未必比那些草率突破的术士差,可别人未必清楚,所以适当的和黄家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给对方自己必须要依靠他的错觉,是一件必须的事情。

    隐约抓到元清微想要表达意思的黄胜并没有继续询问,而是仔细听完元清微要他准备的东西后,起身道:“既然如此,那我也就先回去了”

    送走黄胜,元清微回到太乙观的仓库内,取出了一个份量的五金,回到自己修行的静室之中。

    盘膝坐下,元清微拿着手中的五金运转法力,五金逐渐化作丝丝缕缕散发和玉质光辉的金属丝,随着元清微法力的运转,逐渐在他身上编织成一件类似于道袍似的衣服。

    衣服似实似虚,完美和元清微身上的道袍融合在一起,就像是他身上的道袍多了一层光晕一般。

    这件衣服的名字唤作金缕衣,是太乙观嫡系功法《明玉功》的衍生神通,也称金缕玉衣,乃是以明玉功特有的法力,混同五金金气祭炼而成。介于神通和法宝之间,既有着明玉功诸邪难侵的特性,也有着五金的锋锐,堪称一门攻守兼备的护身之法,可以很有效的确保太乙观的弟子,被人近身战时的战斗力。

    论说起来,这个世界很有意思。

    作为穿越而来,有金手指加身的异界之人,元清微比所有人都清楚两个世界的区别。

    这个世界大体世界线和他前世相差不大,但细节却天差地别,而着一些变化的最初,是直接从三皇五帝之前开始。

    就元清微所知,这个世界对于山海经内的记录,大部分都是写实,而不是幻想。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在于——灵界。

    灵界,一个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神秘世界,此方天地一切超凡力量的源头。

    古老相传,灵界最初的时候混乱无序,并且和这个世界高度重合,因此在三皇五帝之前,世界上存在着大量的超凡生命体,它们,他们,或者说祂们的力量无比强大,被当时的人族尊奉为神祇。

    直到后来,人族先祖发现信仰和概念可以固定灵界的力量,便开始了长达上万年的修改和稳固。

    没错,就是上万年,元清微早在第一次看这个世界的华夏历史时就已经发现,这个世界的朝代国运,因为灵界的存在,比起前世要稳定许多,朝代的统治时间也是十分漫长。

    现今能够找到和三皇五帝时期扯上关系的考古直接是在一万多年前,而后华夏第一个朝代大夏的最早历史遗迹。根据研究,处于的时间段应该是八千年多前,大商的最初痕迹则是在七千多年前,大周的最初痕迹则是在六千多年前。其中大周的历史,更是高度同元清微的前世记忆重合,都有着东西周的划分,以及春秋战国之说,唯一的区别就是很多人事物,因为时间线的拉长,而出现了变化。此三者合在一起,总共经历了将近一千七百多年。

    再后面的大秦,这个在前世国运最短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也有着将近百年的气数,后来也不是被人破灭,而是十分神秘的自然灭亡。

    大秦之后的大汉建立于四千多年前,又是有着将将近千年的国运,再后面历史就像是撒手的二哈,彻底不知道跑到了什么地方去。

    大汉的强盛,直接导致三国之争消失,后面要不是五胡入侵,同大汉打的两败俱伤,元清微怀疑根本就没有大唐什么事了。

    当然,同元清微记忆中一样的是,大唐和大汉之间,还有一个隋朝,不过这个朝代比元清微前世的记载还要倒霉。因为当时的百姓对于大汉的认同度极高,以至于大隋在建立过程当中阻碍重重,最终打下大半个华夏,勉强立国,却在不到五十年的岁月后,在百姓们反复的反抗和希望汉室再次兴起的人们努力中破灭。

    在后面依旧动乱不断,又是足足消耗了将近一甲子的时间,复兴汉室也是没有丝毫进展,才算是勉强抹去民心对汉的期望,才有了大唐的建立。

    可哪怕如此大唐也是花费百余年的时间,才算是彻底稳定下来,顶替了大汉的位置。

    大唐得获民心之后,国运也是如大汉一般稳固,将近千年的国运直接覆盖了元清微前世记忆中的五代十国,直到两千多年前,大唐才是因为内部矛盾的激化,被大玄顶替。

    大玄建立后,又是在一千多年前的时候遭遇了近乎大汉一样的经历,蒙国入侵以至于国运破灭。

    华夏也是第一次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外族王朝——大元。

    大元朝的气数同其余几个朝代一样,比元清微前世记载中的那个要长了将近一倍,然后才被大耀推翻。

    按道理,大耀应该是华夏立国最正的国家,国运不会太短才对,但很可惜的是,五百多年前,灵界不知道发什么事情,隔绝灵界和华夏的九洲结界差点破碎,灵界气息暴动,使得立国才五百多年的大耀快速没落。

    然后又是十分漫长的动乱,才有了大华立国,神奇的是,大华同样是在立国将五百年的时候,遇到了很严重的灵界问题。

    大概是百年前,灵界的力量突然衰退,除去那些能够建立洞天福地的顶级修士,其余的修士力量都是随之降低,当时对超凡力量颇为依赖的大华差点因为资源跟不上消耗,导致国运破灭,直接解体。

    却不想,这个时候西方列强突然入侵,在亡天下的威胁下,原本动乱的修行势力和王朝体系迅速重新整合,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争斗,最后大华成功驱逐列强,重新收拢民心,维持住了王朝的延续。

    只是最后的结局,有些奇怪,在武帝成功守住江山社稷后的第二个十年,突然神秘驾崩,而后继之人也是很奇怪的失去了皇帝唯我独尊的特权,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利落入了内阁手中。
………………………………

第三章 清微神宫

    本书虽然处于类似于现代的环境,但当中一切内容都是虚构的,请不要和先现实挂钩,如果你觉得称呼有些不伦不类,或者有什么内容让你发生不好的联想,还请谨记这是小说!这是小说!这是小说!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呼~”元清微吐了口浊气,掌心一个分量的五金变得黯淡无光。

    随手将五金的残骸扔到边上专门放置的盒子里,元清微闭目养神片刻,心神沉入识海之中。

    人之识海,也就是所谓的意识之海,通常是由人类后天意识、念头、记忆聚集而成。

    理论上来讲,常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记忆、五感、思想都不会遗忘,存于识海之中,只是有的沉于海底,无法追寻,有的浮于表面,轻易便可以回想。以至于常常出现一些总觉得这东西在哪里见过,或者是将一个东西和另外一个东西记错,以至于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而常人不能掌控住自己所有的意识,那些被遗忘沉淀的记忆,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受到其余记忆影响,出现错乱的情况,以至于常常出现一些总觉得这东西在哪里见过,或者是将一个东西和另外一个东西记错,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同时,一些过去的悲伤、愤怒、痛苦的记忆也同样会影响有关联的记忆,让人很容易依旧某些事情陷入某种极端的情绪之中。

    因此,常人的识海深处常常显得非常晦暗危险。

    相比较而言,修行之人因为常常坐忘冥想,心思放空,对识海的掌控要厉害一些,识海深处的晦暗也会轻微一些,若是意识能够化作神魂阴神在识海具象而出,那又等同于一盏明灯,一缕光明浮于识海之上,照亮方寸之地,守护自身心神。

    可这种情况只适合于普通人,元清微的识海同常人不同,他的识海波澜不兴,上方更是悬浮着一座大放光明的宫殿,将他的识海映照的无比通透。

    神魂凝聚成型,沐浴在光明之中,来到大殿前方,抬头望去,就见到古朴大殿正上方有匾额竖立,写着元清微认不得的奇异玄奥文字。

    可哪怕元清微不识的上面的文字,每次只要见到了匾额,那几个字的意思就是自然浮现在心中——清微宫。

    走入其中,看到一个长宽约莫十丈有余的空旷所在,明明宫殿内十分明亮,可四周却显得灰蒙蒙的,好似有雾气在其中环绕,看不清晰。

    抬头,同样混沌一片的上方悬浮着一盏灯火,那是整个宫殿的光辉源头,幽幽的清辉洒落,照耀大殿内部,映的脚下石板反射出莹莹光辉。

    除此之外,光洁的地板上,还有数百个圆形黄色蒲团错落有致地放在地上,每一个蒲团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纹路,这些纹路千奇百怪,颜色也是各有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这些纹路表面有都有着一些红色的斑点。

    元清微并没有过多注意这些蒲团,目光直直的望向大殿的中央,哪里伫立着一座玉台,玉台上摆放着一个熠熠生辉的蒲团,表面的花纹繁琐而又神秘,并且不见丝毫的红色斑点。

    先前走了两步,同玉台的距离根本没有变短,甚至边上的蒲团还散发出一股股诡异的拉扯力,元清微皱了皱眉:“还是不行吗?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说着,元清微不得不盯着自己脚边的蒲团。

    话说回来,那几百个蒲团虽然位置各异,但仔细数一数,又会发现蒲团分成三层。

    最里有十二个,围绕着玉台。中间有八十一个,虽然距离玉台的位置有远有近,但大致组成了一个圆圈,属于一个阶层。最外则是三百多个,错落有致的摆放在外面,其中距离中央玉台最近的,距离第二层大约半步之遥,而玉台最远的,就是元清微身前的这个。

    想了又想,元清微缓缓坐在蒲团上,顿时丝丝缕缕的元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推动元清微的法力运转。同时,数门功法自然而然的出现在元清微的脑海之中。

    八卦掌、太乙绵掌、三十六阴阳手、七十二路分筋错骨手……

    纯阳剑、醉八仙剑、松溪小花剑、太乙玄门剑、神门十三剑……

    不老松养生功、养气疗伤功、子午静养功、阴阳玄武劲……

    玄武棍、逍遥游、玄虚刀、太乙拂尘,流云飞袖……

    一门门功法划过,其中大多数都是些武功秘籍,不过不同于元清微现在所在天地的武术。

    在元清微看来,他现在所处天地的武术,更接近于记忆中残缺版,或者说是变异版的国术。

    因为灵界的存在,这个世界的人类,对于能量的感应能力很强,精神侧的力量更是强大。相对的,肉身的自我锻炼就显得比较粗糙,或者说是不那么注重,大多数时候武术的修行,都是作为无法成为修士之人,退而求次的选择,衍生方向也是通过自我身体调节,逐步强化肉体和灵觉的融合,进而使得自身衍生出种种类似于神通术法的异能。真正打算依靠肉身成圣的人,万不存一,以至于元清微穿越来二十多年,就没有听闻过“打破虚空,见神不坏”、“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之类的武术境界。

    相比较而言,蒲团传承下来的武功秘籍,则更接近于记忆中各类武侠小说的武功。或者说,这是一种因为外部环境而不得不退化的修行之法,内力的本质,接近于水谷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