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在这里枯等了两个时辰,你可要好生感谢先生。”
当方平安收下包裹,小庆则是一脸不高兴地埋怨了一句。
“小庆!”
郑子规瞪了小庆一眼,又冲方平安笑道:“老夫能晋升医道七品,都是多亏了永宁你。
区区两个时辰,不足挂齿。”
闻言,方平安将青布包裹轻轻放于身旁地下,撩起长衫下摆,径直跪了下来。
“先生请受我一拜!”他两手作揖,叩头一拜。
“永宁何故行此大礼?”
郑子规连忙低下身子就要去搀扶方平安,“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竒_書_網 _W_w_w_。_q ǐ_S_u_W_α_N_G_。_C_c
方平安抬头拱手,满目正色道:“自相识以来,先生于我助益良多。
也是先生,带我踏入医道之途,为我解疑答惑。
先生如果不弃,永宁愿拜先生为师。”
闻言,郑子规搀扶的动作顿在了原地,他慈祥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欣慰。
“永宁请起。”
郑子规托住方平安作揖的双手,将他扶了起来,语重心长地温声道:
“只要永宁你愿意修行医道,其实拜不拜在我的门下并不重要。
不过你既然已是行了拜师大礼,我便不该拒绝。
但自相识以来,永宁你总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永宁你的天分,老夫自知,没有做你老师的资格。
今天,老夫便代师收徒,将永宁你收归老师门下。
从今往后,我便是你的师兄了。”
话完,郑子规便是满脸笑意地看着方平安。
方平安愣了半晌,郑重地拱手作揖道:“师兄在上,请受师弟一拜。”
“好好。”
郑子规连连点头,又从怀里取出一只精雕细琢的玉瓶,“老师不在京都,便由师兄代为赠送拜师礼,希望永宁你不要嫌弃。”
方平安颔首低眉道:“岂敢,师兄言重了。”
“这是师兄突破七品以来,炼制的第一枚丹药。”
郑子规将玉瓶递到方平安手上,抚须道:“其名元气丹。
元,有初始之意。
吞服此丹,随周天运行,它便可以化作滔滔不绝的修为供给。
体内周天不同,此丹产生的修为之力自然不同。
所以,它能够适用于大乾任何一门的修炼体系。”
第五十二章 庆州急报
大乾的诸多修炼体系,虽然都是从天地间吐纳灵气,但经不同的周天运行之后,便会化作不同的修为之力。
方平安知道的,有武人的内功真气,儒道的浩然正气,以及医道的济世心气。
“这元气丹,乃是师兄提取多株药草中的不同药性偶然炼制而成的。”
郑子规欣慰道:“说起来,还是受了永宁你那时的启发。”
方平安将玉瓶收好,拱手道:“师兄过奖了,师弟多谢师兄馈赠。”
“行了,不早了,我也该回去照看老师的医馆了。”郑子规仿佛了却了一起夙愿,神色畅快了许多。
“师兄慢走。”
“对了,师兄给你准备的丹药药性,都在药瓶上标注出来了,你放心使用便是。”透过马车侧窗,郑子规嘱咐道。
“师兄费心了。”方平安拱了拱手。
站在原地,目送郑子规的马车驶入主街之后,方平安这才回了司内。
癸寅伍,不,现在应该是壬亥伍了。
壬亥伍小院桌前,方平安将郑子规交给他的青布包裹打开,展览出了琳琅满目的瓷瓶。
“这些都是郑老先生送给我们的?”许立小心地拿起一只瓷瓶,来回端详许久,难以置信道。
方平安点了点头,“郑老也听说了庆州的消息,知道我们就要出发除怨,特意送过来给我们备用的。”
本来方平安还打算将自己身上的归元丹分给许立他们,现在看来已是不必。
郑师兄的这些丹药,全都是上上之选,比他的归元丹只好不差。
将瓷瓶通过瓶体上的标签分类之后,方平安看到,这里面大多都是疗伤的丹药,有内服的,也有外用的。
还有的便是补充真气的丹药,不过与那枚元气丹相比,自然就差很多了。
郑子规修的是医道,补充真气的丹药显然是他专门为武人出身的方平安炼制的。
而余下的部分,则是有解毒、静心、驱疾功效的辅助型丹药,数量不多。
把丹药分给许立四人之后,方平安便是捧起医书看了起来。
既然答应了郑子规修行医道,那么他自然需要比往常更加尽心尽力。
否则的话怎么对得起师兄的一片好意和苦心。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方平安除了武人、医道,还准备钻研儒道,他已经没有时间拿来荒废了。
至于究竟能不能同时修行多门体系,早在当初阻绝伤寒之时,方平安便在高府请教过郑子规了。
大乾的修炼体系看似差别极大,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它们不过只是在体内周天运行轨迹上有所不同罢了。
只要清楚各个修炼体系的周天运行轨迹,便可以双修乃至多修。
但多修也并非没有弊端。
各个修炼体系的周天运行轨迹虽然不同,但途径的经脉却是有重复的地方。
且修炼的体系越多,重复的经脉便会越多,重复的次数也会越多。
这一隐患,将会导致那几条经脉对修为之气敏感程度的下降。
而最终的结果,便是多修之人修炼任何体系,都会比常人更加艰难。
另外,修行多门体系,光是吐纳就需要付出多几倍的努力。
如此一来,单单只是设想,多修便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更何况除了武人之外,任何一门修炼体系,如果没有引路之人的话,很难走得长远。
要是没有郑子规的欣赏,没有许慎的介绍,没有赵择的认可,方平安其实也不会贸然选择多修。
武人之路走到底,并不会比任何体系弱小,只是方平安更喜欢掌握未知罢了。
至于多修成功之后的好处,那便是数之不尽的了。
方平安研读医书,幡然醒悟过来的赵显几人也是主动巩固起了修为,他们都希望能在前往庆州之前,将自身实力真正稳定在淬体后期。
许立的话,因为刚晋升八品不久,短时间内不会再有突破,所以便一直在进行日常的除怨操练。
而从许立的角度来看,他可是他们壬亥伍的顶梁柱,肩上的担子并不比方平安的轻松多少。
困境最能使人进步,或许此次庆州之行,对壬亥伍的众人来说,与其说是危险,不如说是机缘。
……
从方平安自京兆府回来算起的第三日,点卯结束之后,十三号分部的点卯官当众为许立他们五人分发了新的制式除怨衣和除怨刀。
壬字伍的除怨衣和除怨刀,品质倒是比癸字伍的好上许多。
如此一来,方平安他们便又多了几分面对庆州怨灵的底气。
但也正是这天的傍晚时分,一骑快马绝尘而来,冲进了京都东门。
而那纵马之人口中高呼的,是庆州急报。
半个时辰之后,京都里,包括高弘义在内的一众朝廷大员,被召进了皇宫。
酉时,本该散值的各个衙门,被勒令推迟,原地待命。
戌时,一纸文书被人送进了十三号分部,送到了分司正的案头上。
随之便是方平安一开始预想的那般,除怨司分司正亲自来到点卯大堂下令。
明日卯时,除却癸申伍留守之外,全体除怨人队伍一起出发,火速赶往庆州太康县。
另外,每支除怨人队伍的伍长,还拿到了一份标注了自家队伍除怨任务位置的地图。
而从地图上来看,除怨司总部的安排与方平安设想的大同小异,都是不同实力的除怨人队伍,负责不同的区域。
区域的划分,则是按照户部记录的文溪村百姓居所分布,也即是怨灵的分布。
此次驰援文溪村,京都与庆州共派出了三十支除怨人队伍,编号从丁至癸皆有。
除怨任务指示,这三十支除怨人队伍,将会把文溪村分割成七个同心圆,然后逐一蚕食村里的几百道怨灵。
方平安他们的壬亥伍,被安排在了从外往里的第二个同心圆南边。
分司正简单说了几句稍有振奋人心效果的动员演讲之后,便是让众人各自休息,明日一早集结。
这一夜,方平安没有睡觉,一直都在打坐吐纳,他要让自身的修为,时刻保持在最完美的状态。
……
翌日卯时,一辆辆马车,一个个车队,自京都各个角落处,各个衙门里,浩浩荡荡驶向了东郊。
开往了与皇城东向毗邻的,庆州。
第五十三章 暗流
“京城外面什么时候多出了这么多野兽?”
京都东郊官道上,除怨司十三号分部的马车里,趴在侧窗上的赵显疑惑地念了一句。
而听到这话,坐在另一边的方平安也是掀开帷幔,透过车窗望了出去。
果不其然,在马车这一边的山林里,方平安也看到了不少山野走兽出没的身影。
方平安记得他那天与许慎去云鹿书院的时候,可没见过这么多野兽。
“应该是被车队动静吸引过来的吧。”
坐在正中的许立伸了伸懒腰,说道:“京都附近也的确很久没出现过这么大的阵仗了。”
方平安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又朝四下望去。
驰骋在官道上的马车,除了他们除怨司,还有京兆府的,并且数量不少。
庆州出现瘟疫,严格追究起来的话,本就是京兆府疏忽的责任,高弘义会如此重视也是自然。
说不定昨日心机“波诶”进宫面圣的时候,还被皇帝老儿训斥了一顿。
另外,在车队的后方,方平安还看到了竖有“户部”旗帜的马车。
瘟疫算是天灾,也是国难,朝廷应该出银赈灾。而赈灾的事宜,一向是由户部主理。
也正是因此,方平安在户部托运货物的马车旁,看到了身披金甲的兵士。
那是禁军。
只是运送药草,高弘义尚且要派李升看守,朝廷的赈灾银两,又岂能不命人护卫。
当然,除了押运,想来被征调的京都禁军,也有前去太康县担任戒备的职责。
打量完车队,方平安仰头看了看天边挡在他们面前的一座雄伟大山。
虽然庆州与京都仅有一山之隔,直线距离不过一日半的车程,但真要从路上绕开走的话,没有四五天,根本到不了。
不过方平安他们倒是无需等待四五天那么久。
除怨,乃是处理庆州瘟疫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部章程的开端。
怨灵不除,各个衙门的人员便没办法进入文溪村履职办事。
所以,前方多个驿站,早已为除怨司的队伍准备好了马匹。
……
京都至庆州路上的第三处驿站,终于是轮到了方平安他们伍换乘马匹。
为了及早了结庆州瘟疫,维护朝廷颜面,避免民愤民怨,收到圣命的驿站给除怨人队伍准备,都是按照战马标准驯养的千里马。
光是坐在马背上,方平安便能感觉得到与寻常良马截然不同的气质。
简直就是马中的战斗机。
不过能享受如此待遇,方平安他们得到的命令也是非常严格。
三天之内,赶到庆州太康县。
负责为庆州传信京都的信使,在驿站多次换马换人,也都用了三天。
如果他们是从京兆府的飞鸽传书之前便出发的,那便是四天。
而虽然方平安他们也能换马,但却没法换人,紧迫程度可想而知。
“驾!”没时间耽误,方平安抽动马鞭,与许立四人扬长而去。
……
此时此刻,大乾京都,外城门口的墙边。
一道头戴斗笠面纱,身穿宽大黑袍长衣的人影倚在石壁上,遥望东去的车队尾巴。
如果方平安在此,必能认出此人,正是七品鲶鱼妖怨生平里,点化成妖的那人。
而与此同时,官道旁的小路上,走来几道身披兜帽长衫,穿着打扮古怪,一眼便能看出不是京都人士的人影。
这几道人影远远地与点化成妖的黑袍人对视了一眼,便是假装并不认识,向城门走去。
……
从离开京都算起的第三日申时,方平安五人终于是踏进了庆州太康县的地界。
这一路上,除了更换马匹的时间,他们几乎是马不停蹄,星夜兼程,要不是都有修为傍身,只怕钢腚也得磨破。
自然也没有进